课件36张PPT。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本节目录第1课时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阅读教材,体验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历程,并对相
关实验进行分析。
2.画图解释生长素的分布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
3.结合教材图3-6和技能训练,分析植物体中生长素
的极性运输。 向光性的产生原理。 1.动物激素是由 分泌的化学物质,
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作用于 ,
使细胞内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动物的生长激素是由 产生并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靶器官、靶细胞垂体蛋白质(或多肽)3.如图表示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和胚芽,胚
芽鞘实际上是植物的第1片叶,从图中可以
看出它对胚芽起 ,由于胚芽鞘中
含有叶绿体,由此可推知其出土后能够进
行 。4.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的是 ,
这种运输方式的条件是需要 协助、消耗 。主动运输载体蛋白能量保护作用光合作用探究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植物具有向光性,其中的原因经历了许多科学家的艰辛探索。阅读教材,完成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并归纳其机理。 达
尔
文
实
验(1)①与②对比,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 有关。
(2)③和④对比,说明感光部位是 ,而不是尖端以
下的 。尖端胚芽鞘的尖端伸长区探究点一(3)达尔文的猜测:胚芽鞘尖端受 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
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 区背光面 面生长快,
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单侧光背光向光2.这种“影响”究竟是什么呢?为了验证达尔文的猜测,鲍森
·詹森和拜尔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图示实验的操作
与结果回答相关问题。(1)鲍森·詹森实验探究点一①实验现象:A胚芽鞘 ;B胚芽鞘 。
②结论:胚芽鞘 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 传递给下部。
③从对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角度分析,该实验的不足之
处在于 _
。 (1)鲍森·詹森实验不生长,不弯曲弯向光源生长尖端琼脂片没有形成单一变量,无法排除“琼脂片也可能会导致胚芽鞘生长”的结论探究点一(2)拜尔实验(观察实验思考右侧相关问题)①实验现象:将尖端切下,放到胚芽鞘一侧时,胚芽鞘总是:
。
②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③该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拜尔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除光照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
的干扰 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
不均匀造成的 弯向对侧生长无法证明尖端是否产生某种物质探究点一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温特重新设计了下列实验,据图回答:(1)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A与B对照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
长的是 产生的某种物质。
(2)设置A组的目的是排除 对胚芽鞘的影响。
(3)实验结论: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确实是一种 ,温
特将其命名为 。胚芽鞘尖端BA琼脂块本身的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生长素探究点一(4)由温特的实验结论可以推测单侧光的作用可能是改变生长素
的 ,使生长素在 分布的多。
(5)在其他科学家的努力下,人们
首先从 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它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 (如图)。 吲哚乙酸人尿背光侧分布探究点一4.根据上述实验建立植物激素的概念 (1)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 运送到 ,对植物的
生长发育有 影响的微量 。
(2)人工合成的某些化学物质也具有类似于生长素的效果,如
2,4-D,那么2,4-D是植物激素吗?请说明理由。产生部位作用部位显著有机物答案:不是。植物激素必须是由植物体产生的天然存在的物质。探究点一1.胚芽鞘的四个重要部位(1)生长素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3)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4)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长区。2.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分析(1)内因: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外因:单侧光照射。(2)过程解释探究点一(2)过程解释探究点一(2)过程解释单侧光照射探究点一1. (1)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的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 min匀速转一周的速度。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图中的( )(1)花盆与暗箱的相对位置固定,只有当小窗转至 时,花盆中的幼苗才能接受光照,因此幼苗所接受的光照只能来自于 。 正对光源暗箱上的小孔B探究点一(2)下面是与向光性产生相关的一系列事件,请按因果关系进行排列(用字母和箭
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2)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受 影响时,在尖端发生____
,使生长素在背
光侧分布 向光侧,所以背光侧生长
速度 向光侧,表
现出向光生长的现象。单侧光多于大于探究点二探究点二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生长素有其一定的合成部位,又有其重要的运输方式,其
分布也有规律性。请阅读教材,回答相关问题。1.生长素的合成
(1)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 。
(2)合成过程: 生长素。2.生长素的运输
(1)某同学欲通过实验得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植物
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
输”的结论,设计了如下实验: 发育中的种子色氨酸探究点二①若仅设计a组,不足之处是仅能证明生长素能从____________
,但不能证明 。③a与b两组的对照类型为 。答案:不行。不能排除重力作用。倒转过来不能运输相互对照②若b组形态学上端在上,而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下面,行
吗?为什么?探究点二(2)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使生长素从形
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的
同时,在尖端产生一定程度的横向
运输;同理,横放的植物,由于受
到重力的影响,生长素横向运输,
观察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A、B中属于极性运输的是 ,
属于横向运输的是 。(3)研究表明,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侧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
素仍向侧芽运输,由此推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②③④①⑤⑥主动运输探究点二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的辨别方法 探究点二3.生长素的分布(1)分布部位:集中地分布在 的部位。
(2)含量特点:
①产生部位 积累部位,如顶芽 侧芽、分生区 伸长区;
②生长旺盛部位 衰老部位,如幼根 老根。生长旺盛<><<>1.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中,生长素能进行非极性运输。
2.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内因——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而横向运输则是由外因——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因
素引起的。 探究点二探究点二2.对胚芽鞘甲做如图所示的处理,形成胚芽鞘乙,请回答:(1)光照后它的弯曲情况是_______。不弯曲如何判断植物
“长不长、弯不弯”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要注意两看:一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位能否获得生长素,若能则生长,若不能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二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若均匀则直立生长,若不均匀则弯曲生长。 (2)如图是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
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探究点二如何判断植物
“长不长、弯不弯”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要注意两看:一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位能否获得生长素,若能则生长,若不能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二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若均匀则直立生长,若不均匀则弯曲生长。 A.生长素由②向①运输
B.生长素由①向③运输
C.生长素由④向③运输
D.③处的生长比④处快C(2)如图是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
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达尔文温特极性运输 生长旺
盛部位123451、下列哪项实验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 )
答案 C 123452.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
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答案 D123453.在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照光,胚芽鞘将 ( )
A.向左侧弯曲 B.不弯曲
C.向右侧弯曲 D.无规律弯曲
答案 B123454.将燕麦胚芽鞘作如图所示处理,经过几天后的变化情况是 ( )
A.向左弯曲
B.向右弯曲
C.直立生长
D.停止生长答案 A123455.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
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
长是由________部位产生
了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
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化
学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
块中。 尖端 12345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
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实含有
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化学物
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促进生长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
鞘向该化学物质分布_____
(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
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________对胚芽鞘生长的影
响。该实验应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其原因是该化学物质
分布会受_____的影响。 多琼脂块光12345
1345(4)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
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
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
分布较________。后来研究
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__,根据其作用取名
为________。生长素 多吲哚乙酸2课件34张PPT。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上图为雪松,高度可达十几米,雪松的生长主要受 的调控,雪松整体呈现宝塔型,其原因可能是 造成的。
生长素还有哪些生理作用?这些生理作用有什么特点?生长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本节目录第2课时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结合教材“问题探讨”中的曲线,以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为例,理解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2.结合教材探究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并归纳生长素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生长素的作用曲线分析。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
2.利用胚芽鞘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得出的结论有:
(1)合成生长素的部位是 。
(2)单侧光照射导致生长素在尖端由 侧向 侧运输, 侧
生长素浓度高,生长速度快。
(3)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这称为 。
3.下图为水平放置的植物,箭头表示生长素运输方向,据图回答:
(1)表示极性运输的是 。
(2)表示横向运输的是 ,其外因是 ,其结果是生长素
多。吲哚乙酸胚芽鞘尖端向光背光背光极性运输B、DA、C重力近地侧探究点一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观察“问题探讨”中提供的图,我们可将其分解为甲、乙、丙三图,据图分析:(1)以甲图为例分析曲线中各段的含义①AB段:生长素浓度低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 。②BC段:生长素浓度高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 。③C点: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 。④CD段:生长素浓度过高, 。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抑制生长探究点一(2)综合三图可知,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调节都表现出
的特性,我们称之为 性。除此之外,还表现为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 。
(3)甲图中,“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大于 点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小于 点的浓度。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CC疏花疏果探究点一(4)比较三图可知: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依次为
mol·L-1、 mol·L-1和 mol·L-1,由此推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 ,依次为 > > 。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也不同,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比老细胞 。
10-1010-810-4不同敏感根芽茎探究点一2.两重性的实例
(1)顶端优势
自然界木本植物的树型常常呈“宝塔型”,这是由于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被抑制的缘故,生物学家将该现象称之为“顶端优势”。结合下图分析:探究点一顶端优势的原理探究点一图1中,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 运输,侧芽A、B、C的生长素浓度 ,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 ,生长发育受到 ,而顶芽生长素浓度 ,优先发育,植株从而表现出顶端优势。①顶端优势的原理下高敏感抑制低探究点一②图2中,顶芽被去掉,侧芽的生长素浓度 , 被解除,侧芽得以发育,顶端优势被打破。
③图3中,去掉顶芽后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代替,推测侧芽A、B、C的发育情况 ,说明顶端优势确实是由于
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降低抑制仍受到抑制生长素探究点一(2)根的向地性
将幼小的植株在适宜条件下横放,一段时间后,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如图所示)。探究点一ABCD重力敏感抑制促进促进作用更强促进不敏感探究点一①当幼苗横放时,由于 的作用,生长素在 侧浓度较高,即: > , > 。茎对生长素敏感性 ,A、B两侧都是
作用,且 侧促进作用更强,使茎 生长;根对生长素敏感性 ,D侧浓度高, 生长,因此生长速度 > ,使根
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 性。
②若该植物在太空中的空间站内生长,情况会如何?
由于没有受到单一方向刺激,故各自横向生长。
重力近地BADC弱促进B背地高抑制两重向地CD探究点一影响生长素浓度变化及作用结果的因素分析探究点一探究点一1.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的A点(为10-10 mol·L-1),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B.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中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图中的“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大于 点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小于 点的浓度。
(2)根横放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引起 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细胞生长; 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细胞生长,从而使根向下弯曲生长。
(3)在太空中,生长素的浓度作用曲线仍适用于根的生长。只是由于无重力作用,a、b两侧的生长素浓度 ,根水平生长。CC近地侧(b)背地侧(a)相同√ ×××答案 A探究点二 生长素生理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1.利用生长素培育无子果实
正常有子果实的形成过程(如下图) (1)据图可知,要形成无子果实,首先雌蕊 (能、不能)受粉;其次,由于无种子,就无法合成子房发育所需要的 ,因此需要人为施加 。
(2)请模仿上图画出无子果实形成的过程。
不能生长素外源生长素(类似物)2.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除草
在农业生产中,常常向栽种单子叶农作物的农田中喷洒一定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以杀死双子叶杂草。上图曲线中,表示单子叶农作物的是 ;表示双子叶杂草的是 ;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应控制在 浓度左右。②①C3.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浸泡插条,能促进插条生根。处理时应浸泡插条 ,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应该 。
形态学的下端适宜抑制促进探究点二4.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原理
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以使杨树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
(2)实验步骤
①分组:把 基本一样的插条平均分成10组,每组3枝。
②处理枝条:把一定浓度的2,4-D或NAA按不同比例稀释成10份具有浓度梯度(实验前通过预实验确定的梯度范围)的溶液,用
法或者 法处理插条。
③培养:将处理过的插条放入营养花钵中,适宜温度(25~30 ℃)下培养。
④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各组插条的生根情况,如生根
,根的 等。形态、大小浸泡沾蘸条数长度探究点二(3)实验结果
生根数目 且不定根的长度 的一组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接近促进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最多最长探究点二2.以下是某同学所做“探索生长素类似物(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材料:每种插条若干(种类如图)、蒸馏水、培养皿、烧杯、量筒、玻璃棒、2,4-D、营养花钵等。
①选材有误,每枝条应留3~4个芽,即选B枝条合适;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有误,请指出两处:探究点二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并分别向7个培养皿中各注入50 mL。
第二步:将C枝条均分成7组,每组10根,再分别放入7个培养皿中处理适宜时间。
第三步:将处理后的C枝条分别放入营养花钵中,适宜条件下培养10天,观察并记录新生根的数量。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有误,请指出两处:②缺少预实验;
③浓度梯度设置不合理,应有更低的浓度
探究点二果实发育扦插的枝条生根无子两重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123451.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特点是 ( )
A.只能抑制植物生长
B.只能促进植物生长
C.高浓度时促进生长,低浓度时抑制生长
D.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低浓度时促进生长
答案 D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表现为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123452.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 ( )
A.培育无子番茄
B.棉花保蕾、保铃
C.延长种子寿命
D.促进插条生根
答案 C植物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②促进果实发育,获得了无子番茄、黄瓜、辣椒等;③防止落花落果。123453.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 )
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
B.顶端优势
C.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
答案 B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不是植物的向性运动,与生长素无关。123454.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 )
A.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B.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C.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
D.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 B123455.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1)向光性中,都是促进作用,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比向光侧高,背光侧长得快,所以纵坐标的背光侧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向光侧的促进作用,所以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m小于M。大于m 小于M123455.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_______。
(2)由于重力作用,茎的远地侧比近地侧的生长素比少,并且促进作用表现为远地侧小于近地侧,所以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m。小于m123455.据图回答下列问题:(3)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______的状态下。
(4)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_______区间。(3)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i的状态下。
(4)顶端优势中侧芽生长受抑制,所以生长素浓度应在C点以后。大于i C点以后12345课件34张PPT。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香蕉是大家都喜欢的水果,产于我国的南方,成熟的香蕉难以长时间储存。人们在香蕉还不成熟的时候把它摘下,然后运到北方来,在放香蕉的箱子内放几只熟透的苹果,香蕉很快就熟了。没有和苹果接触的香蕉也能成熟,说明熟透的苹果中起作用的可能是一种 物质。
这种气体物质就是乙烯,它也是一种植物激素。
除此之外植物激素还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生理作用?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人们生产的需要呢?
气体+本节目录第3课时 其他植物激素1.结合教材图3-9,了解常见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和主要作用。
2.通过认识生长素和乙烯的相互关系,理解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
3.通过“资料分析”,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实践中的应用。其他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1.读图回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A′、B′、C′以上的曲线为 作用,以下为 作用;A′、B′、C′三点 。
(2)生长素浓度从O到A对根的促进作用逐渐 ,由A到A′对根的 ___ __
,高于A′时,对根的作用是 。抑制既无促进作用,也无抑制作用用逐渐减弱增强抑制生长促进作2.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 ,举出体现两重性的两个实例:
。
3.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中有哪些应用?
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等。
4.植物激素:人们把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 运送到_____
,对植物的 有显著影响的微量 ,称为植物激素。具有两重性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产生部位部位生长发育有机物作用促进探究点一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1.阅读教材,并完善赤霉素的发现图解。推测滤液培养基植株增高不能,因为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产生的探究点一2.阅读教材图3-9的内容后,填写下面四类植物激素的比较表幼根幼芽根尖根冠各个部位细胞分裂将要脱落伸长萌发发育分裂分裂衰老和脱落萌发成熟探究点一 生长素?或赤霉素?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发育,主要是指子房膨大形成果实及果实体积的增大;乙烯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成熟,主要是指果实的含糖量、口味等果实品质的变化。果实发育和果实成熟是有区别的,要注意二者的区别,以免混淆。探究点一发育生长素
赤霉素成熟乙烯3.思考以下问题
(1)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 。
(2)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 (激素)相关性最大。
(3)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唯一方式吗?
植物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延缓叶片变黄脱落酸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1.下列各项措施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的是 ( )
A.稻农将水稻种子置于流水中一段时间,促使其早发芽
B.将未成熟的果实密封一段时间,果实成熟时间缩短
C.修剪树篱,降低高度,可以使其枝繁叶茂
D.扦插的枝条一般要去掉部分叶子,枝条更容易存活
(1)_______能够抑制种子的萌发,如果降低其含量,种子可以提前萌发。
(2)有一种气体性质的植物激素是_____,能够促进____
______。
(3)去掉植物的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会_____,抑制作用_____。
(4)扦插的枝条一般要去掉部分叶子,目的是降低植物的_________,枝条更容易存活。
脱落酸乙烯成熟降低减弱蒸腾作用果实答案 D探究点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生长素和乙烯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当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乙烯开始 。
(2)当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N值后其含量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合成乙烯含量升高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2.赤霉素与生长素
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合成具有 作用。
(2)y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 作用。
(3)赤霉素促进茎秆的伸长作用是通过 来实现的。促进抑制生长素探究点二3.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在果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度较高。
(2)在细胞伸长过程中占主导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果实的成熟过程中明显升高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各种激素变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生长素和赤霉素乙烯和脱落酸果实的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的探究点二各种激素的相互作用探究点二各种激素的相互作用探究点二2.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1)植物激素A应是______。
(2)A与高浓度生长素在器官脱落方面表现为_____关系,与细胞分裂素在器官脱落方面表现为_____关系。
(3)生长素对器官脱落的作用表现出____性。
(4)据图可知,植物的器官脱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脱落酸协同拮抗两重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探究点二探究点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阅读教材后回答相关问题: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_________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作用的化学物质。
2.在实际生产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代替天然植物激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工合成调节天然植物激素含量低,且提取困难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 植物体内的激素会被相应的酶分解,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体的天然成分,植物体内没有相应的酶去分解它,因此作用效果更持久稳定。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举例
(1) 催熟凤梨(菠萝),做到有计划上市。乙烯利探究点三(2)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 处理,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赤霉素探究点三(3)啤酒生产中用 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完成糖化过程,可简化工艺、降低成本。赤霉素探究点三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注意的问题:
(1)在农业生产上,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药物效果、药物毒性、药物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2)还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施用方式、适宜的浓度和施用次数等问题。
探究点三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
B.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
C.乙烯利是一种具有催熟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D.生产上使用2,4-D时不需要考虑浓度
(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 物质。
(2)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体的天然成分,植物体内没有相应的酶去分解它,因此作用效果更 ,而且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的优点。
(3)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似于乙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
的作用。
(4)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一样,其作用也具有 性,使用时要注意掌握浓度。
人工合成持久稳定催熟两重答案 D探究点三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123451.夏季收获的马铃薯处于休眠状态,为了一年两季栽培马铃薯,故应解除休眠。导致马铃薯休眠和解除其休眠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 )
A.脱落酸和赤霉素
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D.乙烯和赤霉素
答案 A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使植物体处于休眠状态,而赤霉素能促进萌发,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123452.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 ( )
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 ②果实色素积累
③番茄果实发育 ④番茄果实成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 B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烯增多时,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果实色素积累,果实由绿色逐渐变成红色,但乙烯不能促进果实的发育。234513.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调节的是 ( )
A.向日葵的幼嫩花盘跟着太阳转
B.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
C.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D.许多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
答案 C向日葵的幼嫩花盘跟着太阳转、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都与生长素等植物激素的调节有关;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主要与脱落酸等植物激素的调节有关。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与植物激素的调节无直接关系。234514.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中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
A.用高浓度的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
B.一定浓度的2,4-D可促进插条生根
C.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D.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答案 A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果实发育,但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却抑制果实发育;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乙烯利可促进果实成熟,一般不影响果实的品质。234515.如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结果显示,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_____,五大类激素中,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_______________
的结果。
不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多种激素共同调节234515.如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取的措施有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去除顶芽234515.如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3)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
增加细胞的数量,膨大剂最可能是__________类的植物调节剂。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_____和_____不合适。细胞分裂素时间剂量23451课件22张PPT。第 3 章 章末整合 ①_________;②____;③______;④______;
⑤_____;⑥_________;⑦_____;⑧_______。根的向地性种子单侧光上端下端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方法一 “二看法”判定植物的生长方向【典例1】如图所示,①②③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④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射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③中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
B.①中胚芽鞘直立生长,②③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C.④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④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答案 D一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①能则生长;②不能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二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①若均匀则直立生长;②若不均匀则弯曲生长。常见类型有: 【迁移训练】1.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答案 D①a、b浓度相同,故直立生长;②向右弯曲生长;③直立生长;④直立生长;⑤向右弯曲生长;⑥不生长也不弯曲;⑦只有暗室内的幼苗旋转,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直立生长;⑧向小孔方向弯曲生长。方法二 巧妙解读生长素的作用曲线
【典例2】如图表示某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生理效应,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 DA.将一盆栽植物水平放置,植物根和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都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
B.给植物单侧光照射,茎的向光侧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可分别与图中的c、g点浓度对应
C.植物表现顶端优势时,顶芽和邻近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可分别与图中b、f点浓度对应
D.浓度为10-7mol·L-1的生长素溶液抑制根和芽的生长,促进茎的生长下列图解中,甲图、乙图和丙图都是与生长素作用特点相关的曲线,分析如下:(1)从甲图可读到以下信息:
①生长素的功能具有两重性,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植物器官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植物器官生长。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效应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大小:根>芽>茎)。③曲线在A、B、C三点分别代表生长素对根、芽、茎的最佳促进效果,A′、B′、C′点以前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促进效果,A′、B′、C′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根据此原理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杀死农田中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2)从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①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即g,在OH段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增强,而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减弱。
②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m小于M(向光侧生长速度小于背光侧)。
③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m。(3)从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迁移训练】 2.下图1表示幼苗在水平放置时的生长情况,图2表示根和茎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则图3中能表示a、b两点的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
答案 A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④重力作用使背地侧生长素朝向地侧运输,从而使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茎不敏感,导致向地侧浓度高,使根的生长受抑制,茎的生长受促进。方法三 巧妙设计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实验
【典例3 】为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根据实验条件完善实验。
(1)实验材料:具有两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喷壶等。
(2)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两组幼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_____。
(4)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赤霉素有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的作用 用喷壶分别将等量的蒸馏水和赤霉素溶液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高度A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植株的平均高度1.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1)实验操作(2)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1)实验操作
(2)实验现象:A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3.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过程
(2)实验分析
由如图曲线可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在A点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生长素浓度。4.验证生长素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及合成部位
(1)原理:果实发育与生长素的关系
(2)过程
(3)结果:A组发育出有子黄瓜,B组不发育,C组发育出无子黄瓜。
(4)结论:生长素是果实发育所必需的。【迁移训练】3.图1是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结果,图2是水平放置的一株燕麦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可初步确定促进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______ppm之间,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____ppm。
(2)图2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_______的特点,a、b、c、d四处中,生长素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__处。8~1616两重性a( 3)为验证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位。请你结合图2,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燕麦胚芽鞘、薄云母片等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将完整燕麦胚芽鞘均分为三组,编号A、B、CA组在尖端中央纵向插入云母片,B组在尖端以下部分的中央纵
向插入云母片,C组不做任何处理将三组燕麦胚芽鞘水平放置,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A组水平生长,B组背地生长,C组背地生长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位方法四 巧识无子番茄、香蕉、无子西瓜
【典例4 】向日葵和番茄都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向日葵的果实是平时我们吃的“瓜子”。在上述两种植物的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下列关于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子果实,产量未受影响
B.番茄形成无子果实产量未受影响;向日葵形成无子果实产量下降
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子果实,产量下降
D.番茄形成有子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子果实答案 B【迁移训练 】 4.为验证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位同学借附近农民土地里的农作物做无子果实的培育实验,但农民要求他不能影响作物的产量。请你帮他选择以下最合适的作物 ( )
A.玉米
B.油菜
C.花生
D.西瓜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