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检测卷(第四~五节)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脑激素、蜕皮素、保幼激素属于昆虫的内激素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盐皮质激素具有保钠、保水和排钾的作用
答案 A
2.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切除并缝合伤口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
A.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相同的处理
B.用一只幼年的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C.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后缝合,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D.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补充外源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答案 D
解析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甲状腺激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故实验的自变量为甲状腺激素。实验中已经设置了无甲状腺激素的对象,作为对照,应设置有甲状腺激素的对象。因此,需要用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补充外源甲状腺激素。
3.如图所示为有关腺体和激素对蛙发育过程的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种激素。发育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20天蝌蚪的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都尚未成熟,后20天逐渐成熟。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前20天中①②③的含量都比较低,并在此期间都逐渐增加
B.用含碘丰富的饲料持续喂养蝌蚪,可使蝌蚪早于20天发育成小型成蛙
C.若蝌蚪切除了垂体后不能发育成蛙,说明促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促进发育
D.切除成蛙的垂体,甲状腺可能出现萎缩,①②③的含量都会减少
答案 A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①表示下丘脑分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表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③表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由题干可知,前20天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发育不成熟,各自分泌的激素较少,由图示知,6~20天内蝌蚪形态发生改变,即蝌蚪在不断发育,所以①②③的分泌量都逐渐增加,故A正确;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受到下丘脑、垂体的调控,前20天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发育不成熟,故碘增加不能使甲状腺激素合成量增加,因此不可能使蝌蚪提前发育成小型成蛙,故B错误;由图示知,②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发育,故C错误;切除垂体,缺少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可能出现萎缩,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但由于反馈调节,①的含量会增加,故D错误。
4.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
A激素 低血糖,甚至昏迷
B激素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C激素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答案 C
解析 胰岛素可降低血糖;生长激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新陈代谢,并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5.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答案 B
解析 图中M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6.下列关于昆虫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昆虫的生长发育主要是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的
B.外激素在同种昆虫的个体之间起着传递化学信息的作用
C.昆虫的内激素只有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两种
D.在田间施放适量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可以降低某种害虫的出生率
答案 C
解析 昆虫的内激素包括脑激素、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三种。在田间施放适量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可以打乱雌雄昆虫之间的正常交尾,从而降低其出生率。
7.蜜蜂群在失散的时候,蜂王能向体外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使失散的蜜蜂重新聚集在自己周围。这种分泌物是( )
A.内激素 B.性外激素
C.外激素 D.性激素
答案 C
解析 蜂王分泌的这种物质能在同种个体之间传递化学信息,显然是一种外激素作用的结果,即聚集外激素。
8.如图所示,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代表物质,下列各项不符合该示意图的是( )
A.①为前一神经元、②为后一神经元、A为神经递质
B.①为垂体细胞、②为甲状腺细胞、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①为下丘脑细胞、②为肾小管细胞、A为抗利尿激素
D.①为甲状腺细胞、②为下丘脑细胞、A为甲状腺激素
答案 B
解析 若①为垂体细胞,②为甲状腺细胞,则A应为促甲状腺激素。
9.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
D.性行为的形成主要由性激素调控
答案 D
解析 动物体内激素的分泌大都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经系统控制,同时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相互协调共同起作用的,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10.如图①②③④均为去掉顶端的胚芽鞘,③和④顶端的琼脂块上曾放过胚芽鞘顶端,②的顶端是普通琼脂块,能直立生长和弯曲生长的依次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④③ B.③④ C.②③ D.③②
答案 B
解析 ①和②胚芽鞘无顶端,不能产生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③和④顶端的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故③直立生长,④向左弯曲生长。
11.下列四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答案 C
解析 在最适浓度之前,随生长素浓度升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均增强。超过最适浓度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均下降,达到一定值后开始抑制生长(虚线以下),并且根的最适浓度和抑制浓度均大大低于茎。
12.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B.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b,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C.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D.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则e点对应a点的浓度
答案 C
解析 在单侧光的作用下,e点生长素的浓度大于d点,且e点浓度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d点。
13.下面是有关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生理功能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根的向地生长与茎的背地生长受生长素的调节
B.花蕾期去雄,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在雌蕊柱头上可以得到无子果实
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在棉花植株上可以防止落花落果
D.已知10-8 mol/L是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若超过这个浓度就会抑制芽的生长
答案 D
解析 10-8 mol/L是促进芽生长的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适浓度,超过这个浓度一定范围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并不会抑制芽的生长。浓度过高的时候才会抑制芽的生长。
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素合成于植物体任何部位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
答案 B
解析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1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低浓度的2,4-D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B.赤霉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没有极性
C.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D.若儿童食用乙烯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
答案 B
解析 高浓度的2,4-D用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因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要强。生长调节剂是化学合成的化合物,可能会损害人体的健康;在动物细胞内没有植物激素的受体,理论上对人体无害。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6.将栽有刚发芽玉米幼苗的小盆固定于如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示的匀速旋转盘上(小盆不透光),并给予左侧光照。一段时间后,玉米的芽和根的生长方向最可能是(假设观察时小盆也处于如图位置)(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由于转盘匀速旋转,小盆又固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转盘上,所以单侧光能够均匀照射植株,对生长素分布无影响。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植株外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对于芽来说,向内侧弯曲生长,对于根来说,向外侧弯曲生长。
17.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B.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形态学的顶端
答案 A
解析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是否含生长素,实验结果为生长或不生长,所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为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8.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
A.抑制种子萌发的是赤霉素
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
C.种子萌发时脱落酸含量升高
D.喷洒赤霉素,可代替低温促进种子萌发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
19.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 ( http: / / www.21cnjy.com )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顶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c组顶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顶端不能
B.a′组顶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顶端不能
C.c组顶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顶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顶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顶端的生长素不能
答案 D
解析 a′组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法生长,根据题目中两个组别的处理可以分析出,c的放置和d的恰好相反,根据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这一原理,a′组顶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顶端的生长素不能。
20.下列措施哪一项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 )
A.棉花摘心
B.秋天树叶脱落
C.无子西瓜的培育
D.用乙烯处理菠萝,计划性上市
答案 C
解析 无子西瓜的培育是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理,与植物激素调节无关,棉花摘心、秋天树叶脱落、处理菠萝计划性上市分别与生长素、脱落酸、乙烯有关。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21.(8分)如图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示意图,回答有关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问题。
(1)在A、B、C三图中,靶细胞对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接受具有相似的结构基础,即__________,其化学成分为__________,因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具有________。
(2)A、B、C三种方式中,能表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脂肪细胞接受胰高血糖素的是______;表示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的是______;肉毒杆菌通过抑制某种神经递质的作用而导致肌肉松弛,其中神经递质作用的方式是__________;高度紧张时心肌细胞收缩加快,其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______。
答案 (1)受体 蛋白质 特异性 (2)B A C B、C
解析 (1)A图表示通过细胞的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B图表示信号分子通过血液循环与靶细胞进行信息交流,C图表示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在这三种信息传递方式中,靶细胞能接受信息,与靶细胞上对应的受体有关,受体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胰高血糖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脂肪细胞,可用图B的方式表示;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使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使靶细胞裂解,可用图A表示,神经递质作用的方式可用图C表示;高度紧张时,一方面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同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心肌收缩加快,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对应的信息传递方式为B、C。
22.(8分)机体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
(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某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检测到体内一种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阻断TSH的效应,则该患者血液中TSH含量比正常值____________。另一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下丘脑功能正常,血液中TSH和甲状腺激素(TH)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诊断病因,静脉注射TSH后,TH含量明显升高,表明该患者______________部位发生了病变。
(2)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不仅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而且还受到内分泌系统本身的多级调节控制。如TH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对垂体的刺激作用____________、相互影响,共同维持机体TSH含量的稳定。TH能进入垂体TSH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表明该细胞能通过__________接受信息。
答案 (1)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高 (腺)垂体 (2)神经系统 相互拮抗 细胞内受体
解析 (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弥散到体液中直接进入内环境,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是分级调节的过程,同时又存在反馈调节,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可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作用于甲状腺,又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TH),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甲状腺激素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若甲状腺细胞上的TSH受体被其抗体作用而使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反过来又会促进垂体分泌TSH,使得TSH含量升高。若下丘脑功能正常,而TSH和TH减少,静脉注射TSH后,TH含量升高,说明垂体发生病变,无法分泌相应的TSH,作用于甲状腺激素的程度减弱,使得甲状腺分泌的TH也随之减少。(2)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具有分泌功能,其神经分泌细胞受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调节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最终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过多又会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此时,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相互拮抗,共同调节促甲状激素含量的稳定。甲状腺激素可在TSH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依靠的是细胞内的受体。
23.(12分)为了探究不同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A花盆横放在某一光照强度的地方;装置B花盆横放在一个不透光的木箱内;装置C花盆摆放在一个有小孔的木箱中(G、E,G′、E′表示近地侧,L、F,L′、F′表示远地侧)。请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长素具有使根向________弯曲生长的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植物生长素调节机理解释,装置A、B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幼苗茎向上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装置C中,若固定光源位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花盆和木箱一起绕d轴匀速转动,则一段时间后,箱内幼苗的生长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B为对照性实验,A、B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探究的课题可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选的植物必须是_______________,设计该类实验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地 在重力作用下,G、G′ ( http: / / www.21cnjy.com )侧生长素分布多,根对生长素敏感,抑制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 (2)在重力作用下,E、E′侧生长素分布多,茎对生长素不如根敏感,促进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 (3)向小孔弯曲生长
(4)光照对横放植物生长素运输的影响(或光照对横放植物生长的影响) 同一物种,长势相同的幼苗 单一变量原则
解析 植物的根向地生长的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是在重力作用下,根部近地侧(即图中的G、G′)生长素分布多,根对生长素敏感,抑制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植物的茎背地生长是由于茎的近地侧(即图中的E、E′)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分布多,茎对生长素不如根敏感,促进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由A、B装置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的有无,观察指标为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表现出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生长素的运输和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因此,实验课题可表述为光照对横放植物生长的影响或光照对横放植物生长素运输的影响。为了确保单一变量,实验的植物应为同一物种,且生长状况应相同。
24.(12分)为获得棉纤维既长又多的优质棉花植株,研究者对棉花植株中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研究。
(1)在研究中发现,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会严重阻碍这一过程,这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2)图1所示棉花植株①、②、③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是________,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________。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研究者比较了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 ( http: / / www.21cnjy.com )珠上产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花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结果如图2。从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细胞,得到结果如下表,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 处理前 处理后
DNA∶RNA∶蛋白质 1∶3.1∶11 1∶5.4∶21.7
答案 (1)主动运输 (2)①② ② (3)生长素的含量与棉纤维的产生呈正相关 (4)生长素对细胞内的转录过程有促进作用
解析 (1)生长素在棉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株中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严重阻碍这一过程,由于缺氧会影响呼吸作用供能,这些都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图中所示棉花植株①、②、③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有幼叶、幼芽,所以选①②,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从而导致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②。(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长素的含量越高,棉纤维就越多,所以生长素的含量与棉纤维的产生呈正相关。(4)从表中可以看出,RN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相对于DNA含量都有所增加,说明生长素促进了细胞内的转录过程,导致RNA含量增加,进而导致蛋白质含量增加。第3课时 血糖的平衡
[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14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2-6,概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结合教材P15图2-7,在概述胰腺结构的基础上,阐明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3.通过教材P16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了解糖尿病的症状、发病原因、类型和防治。
[重难点击] 1.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2.糖尿病。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内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为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胰腺分泌的胰液和小肠分泌的相关酶的作用下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该消化产物主要在小肠被吸收。
2.胰腺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胰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胰液通过胰管输送到十二指肠。胰腺的内分泌部是在胰腺中散布的许多腺细胞团,叫做胰岛,它分泌的一种激素叫做胰岛素。
3.胰岛素能够促使血液中的葡 ( http: / / www.21cnjy.com )萄糖(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被贮存和利用。缺乏胰岛素时,血糖难以被组织细胞摄取,糖的贮存和利用都将减少,这时血糖浓度如果过高,就会有一部分从尿中排出,形成糖尿。
4.葡萄糖等还原性糖能和斐林试剂在加热煮沸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5.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和集合管能重吸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分、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无机盐等,正常人的终尿中不含葡萄糖。
课堂导入
糖尿病是老年人的一种多发性疾病,严重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那么人体内糖的平衡是如何调节的?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又是怎样的呢?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探究点一 血糖与血糖平衡
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其含量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下列材料探究血糖的平衡。
1.请结合教材P14完成下图,分析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血糖来源中,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是血糖最主要的来源,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是最有意义的去向。
(2)上述血糖氧化分解的具体场所是胞质溶胶、线粒体。
(3)由血糖转化的某些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最多有12种。
(4)据图可知,肝糖原可直接分解产生葡萄糖,而肌糖原不能实现此过程。
2.血糖平衡的意义
(1)葡萄糖是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细胞内糖的贮备很少,必须有血糖的不断供应。
(2)当血糖平衡被打破时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①血糖含量过低会导致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
②血糖含量过高会导致高血糖,当血糖含量高于10.0 mmol/L时,葡萄糖从肾脏排出,形成糖尿,造成体内营养物质流失。
归纳提炼
血糖平衡及意义
(1)来源=去路:血糖稳定在3.9~6.1 mmol/L。
(2)来源>去路:高血糖或糖尿病。
(3)来源<去路:低血糖。
活学活用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保持在3.9~6.1 mmol/L范围内,血糖的来源不包括( )
A.食物的消化吸收
B.肝糖原分解
C.非糖物质如甘油、某些氨基酸的转化
D.肌糖原的分解
答案 D
解析 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
探究点二 血糖平衡的调节
通过探究点一我们知道血糖的稳定意义重大,机体是如何维持血糖的稳定的呢?请结合下列内容进行分析。
1.结合胰腺的组织结构图,分析两种激素的作用,完成下表。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激素 分泌部位 分泌因素 主要功能 最终效果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①血糖升高;②副交感神经兴奋 ①促进全身各种组织细胞对血液中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②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血糖降低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①血糖降低;②交感神经兴奋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并使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血糖升高
小贴士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升高血糖的激素除了胰高血糖素外,还有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之间是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之间是协同作用。
2.结合两种激素的作用,完成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饭后,人体中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如图所示。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若a代表血糖浓度,则b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表胰岛素,c代表胰高血糖素。血糖浓度较高时,胰岛素的含量增加,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相对较低;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2)由上述血糖的调节过程可看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该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归纳提炼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血糖平衡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通过支配体液调节发挥作用。
(2)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是通过有关神经实现的。
活学活用
2.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中血糖调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Ⅰ、Ⅱ激素所起的生理效应是相同的
C.Ⅲ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D.结构A代表下丘脑,其分泌的醛固酮在维持血钾和血钠含量的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
问题导析 (1)结构A是下丘脑,激素Ⅰ、Ⅱ、Ⅲ分别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2)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的激素为Ⅰ胰岛素。Ⅰ、Ⅱ激素间属于拮抗作用。Ⅲ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而升高血糖。
(3)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信息可以得知:A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丘脑,Ⅰ为胰岛素,Ⅱ为胰高血糖素,Ⅲ为肾上腺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的激素为Ⅰ胰岛素。Ⅰ、Ⅱ激素间只有拮抗作用,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Ⅲ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而升高血糖。
探究点三 模拟尿糖的检测及糖尿病
糖尿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请结合教材P16完善尿糖检测的模拟实验,探讨糖尿病的有关问题。
1.模拟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1)活动目标:简述尿糖检测原理;尝试尿糖的检测方法。
(2)实验原理: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将上述两种酶和无色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就制成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这种酶试纸与尿液相遇时,很快会因为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由少到多而依次呈现浅蓝、浅绿、棕色或深棕色。
(3)材料用具:水,葡萄糖溶液,葡萄糖试纸,样本瓶,滴管,记号笔。
(4)实验步骤:①将样本瓶分别标记为A和B,A瓶中加入水,B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
②分别用滴管从样本瓶中吸取溶液,滴在葡萄糖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注意事项:①取样本时每个样本必须专用一个滴管,不能混用;②注意不能让样本污染环境。
(6)实验结果:滴加A瓶溶液的试纸不变色,滴加B瓶溶液的试纸由浅蓝色最终变为棕色。
(7)总结与讨论:本实验中,水和葡萄糖溶液分别代表什么?为什么本实验可以模拟尿糖的检测?
答案 在本实验中,水代表不含葡萄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尿液,葡萄糖溶液代表含葡萄糖的尿液。尿糖实际是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所以本实验用葡萄糖溶液代表含葡萄糖的尿液,就可以模拟尿糖的检测。
2.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1)直接原因:肾小管重吸收原尿中葡萄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血糖含量超过10.0_mmol/L(此浓度称为肾糖阈)时,就会出现糖尿。如果空腹状态下持续出现糖尿则为糖尿病。
(2)根本原因
①胰岛素缺乏:如先天性胰岛B细胞数量不足,或因病毒感染等原因导致胰岛B细胞被广泛破坏,因而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②胰岛素作用发生障碍:如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对胰岛素不敏感等,虽然胰岛B细胞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糖尿病的类型及防治
(1)Ⅰ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缺乏引起的糖尿病,称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2)Ⅱ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的糖尿病,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可以通过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加强锻炼等措施来控制糖尿病的症状。
小贴士: 1 出现糖尿现象不一定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糖尿病。如当出现肾小球肾炎时,血糖会大量过滤到肾小囊中,而肾小管和集合管又不能将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就会出现糖尿现象。短时间内大量摄入糖类,也会出现暂时性糖尿现象。, 2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是指体重减少,表现为消瘦。,①多食、一少 体重减少 :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葡萄糖进入细胞代谢受阻,而细胞本身缺乏能量,一方面会刺激大脑皮层的摄食中枢,使饥饿感增加,进而多食;另一方面会促使蛋白质、脂肪加速分解提供能量,满足机体需要,从而使体重减轻。,②多尿:胰岛素分泌不足,血液中的葡萄糖利用减少,过多的葡萄糖积聚在血液中,使血糖升高,超过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从而出现尿糖,尿中渗透压升高,导致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所以多尿。,③多饮:使体液丢失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使机体产生渴觉,从而多饮。
归纳提炼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活学活用
3.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
B.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
C.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
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有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作用
问题导析 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泌过少,使血糖升高,部分糖随尿排出,而尿中的葡萄糖又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因此导致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进而导致尿量增多。
答案 B
解析 糖尿病的病因是由于胰岛B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少,血糖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发生障碍,而非糖物质转化成糖仍在进行,从而使血糖升高,部分糖随尿排出,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导致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进而导致尿量增多。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下列关于胰岛素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
B.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
C.胰岛素不足,糖原合成减少,细胞供能正常
D.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正常,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增多
答案 A
解析 胰岛素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既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增加血糖的去路,又可以抑制血糖的来源。在增加去路方面,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在抑制来源方面,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若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同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也发生障碍;抑制肝糖原分解的能力减弱,造成糖原分解加强;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能力减弱,造成葡萄糖增多。
2.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B.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C.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D.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答案 C
解析 人体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3.9~6.1 mmol/L,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以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为主。血糖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氧化分解供能,所以当体内葡萄糖的利用减少时,可导致血糖浓度的持续升高。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发生障碍引起的。
3.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空腹状态下的兔血糖含量会较低,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宜采用,应采用饱足状态下的兔,相对血糖含量较高,通过直接测定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可以观察药物的作用,也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后测定血糖含量是否下降来间接观察药物的作用。
4.如图表示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中X、Y表示物质,①表示过程。请回答: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范围为________mmol/L。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X]________增多,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调节,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
(3)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经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①使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这一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调节。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Y]__________________增加,从而提高血糖含量,维持血糖平衡。
答案 (1)3.9~6.1 (2)胰岛素 神经 效应器
(3) (负)反馈 胰高血糖素
解析 (1)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范围是3.9~6.1 mmol/L。
(2)血糖浓度升高,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增多,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血糖及血糖平衡
1.下列关于血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糖来源增加,去路减少,则引起血糖升高
B.血糖来源减少,去路增加,则引起血糖降低
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D.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答案 D
解析 人体内血糖含量稳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3.9~6.1 mmol/L范围内,血糖含量稳定就是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达到动态平衡,当人体内血糖含量升高时,就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加快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分解,加快血糖在肝脏、骨骼肌中合成糖原,促进血糖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抑制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人体内血糖含量降低时,就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加快体内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2.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答案 D
解析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用是降低血糖;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它的作用是升高血糖。④⑤⑥三个过程都是使血糖降低的过程,胰岛素能促进这些过程的进行。在肌肉细胞中,不发生②过程。
知识点二 血糖平衡的调节
3.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物血液中血糖的浓度。下表是这项实验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食用糖后的时间(分钟) 0 30 60 90 120 150 180
血糖浓度(10-2毫克/毫升) 75 125 110 90 75 75 75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10-2毫克/毫升
B.食用糖后120分钟,血糖浓度降至75×10-2毫克/毫升,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的结果
C.食用糖后180分钟,血糖浓度依然维持在75×10-2毫克/毫升,这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的结果
D.该动物血糖浓度的变化过程只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答案 D
解析 参与血糖调节的除了激素外,还有下丘脑,所以血糖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4.如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体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
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减少
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原的分解补充
答案 B
解析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持在3.9~6.1 mmol/L,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AB段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可以促使血糖含量降低;肝糖原可直接水解成血糖,乳酸在肝脏内可转变成葡萄糖。
5.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 g,然后每隔1 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a、b分别代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
②a在1~2 h血糖下降,某些氨基酸合成增加
③b在1~2 h血糖处于高处,蛋白质分解减少
④b在2 h后下降是由血糖氧化分解并合成糖原所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分析坐标曲线图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b为糖尿病患者,a为正常人。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升高的血糖会调至正常,其主要途径是转化为肝糖原,也可能合成一些非必需氨基酸;b在1~2 h血糖处于高处,但不能利用,蛋白质分解不会减少;b在2 h后下降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糖随尿排出。
知识点三 糖尿病及其防治
6.试纸法检测尿糖的原理是利用试纸上的葡萄糖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化酶将葡萄糖分解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又与试纸上的苯酚等无色物质形成红色物质,将其与标准比色卡比对,即可知道尿样中葡萄糖的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原理与斐林试剂检测原理不同
B.检测结果中红色越深,说明糖尿病病情越重
C.正常人饭后尿糖检测呈红色
D.该法也可以用于检测其他还原糖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已说明试纸法检测尿糖的原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斐林试剂检测原理是葡萄糖与Cu(OH)2反应生成Cu2O沉淀,呈砖红色,故本题选A。检测结果中红色越深,可说明尿样中含有的葡萄糖越多,但尿糖含量高不一定是糖尿病引起的,故B项错误;正常人饭后血糖浓度会升高,但不一定会产生尿糖,故C项错误;根据试纸法的原理可知,其他还原糖不产生过氧化氢,尿糖试纸不适用于其他还原糖的鉴定。
7.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答案 A
解析 分析题目可知,在该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中以同一只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自变量为小鼠体内的胰岛素浓度,其分为注射前和注射后两种浓度变化,因变量为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注射胰岛素溶液小鼠出现症状后,若再注射葡萄糖溶液后症状消失,则进一步证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8.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检验。所采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斐林试剂测定发现:1号试管混合液水浴煮沸2 min后呈现砖红色,2号试管呈现蓝色。判断最严谨的是( )
A.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B.乙不可能是糖尿病患者
C.甲出现尿糖,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D.这种结果无法说明任何问题
答案 C
解析 实验结果表明甲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但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是糖尿病患者,因为若是肾脏功能障碍,肾小管不能有效地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尿中也会持续出现尿糖。
能力提升
9.小白鼠在实验前后的血糖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纵坐标为血糖浓度(mmol/L),横坐标为时间(h),则T1时刻注入的激素、T2时刻小白鼠最可能出现的症状分别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甲状腺激素 异常兴奋
B.胰岛素 昏迷
C.胰高血糖素 昏迷
D.肾上腺素 正常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T1时刻之前,血糖浓度相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稳定且正常,注入激素后血糖浓度大幅下降,说明注射的是降血糖的物质;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血糖浓度过低时,小白鼠会出现昏迷等现象。
10.实验室内有一群基因突变的老鼠,只要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给这些老鼠喂食并且不让它们运动,它们就能维持正常。当它们进食后,其血糖浓度会轻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个恒定状态;然而只要让它们运动或禁食一餐,它们的血糖浓度就会迅速下降,进而昏迷。这些突变老鼠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可能是( )
A.胰岛B细胞受损
B.体内细胞缺乏胰岛素的受体
C.无法将血糖转化成肝糖原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或胰岛A细胞受损
答案 D
解析 从题干信息可以得知,老鼠的血糖来源不足,说明胰高血糖素不能发挥生理作用,可能原因是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或胰岛A细胞受损。
11.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答案 A
解析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用、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水平降低。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因此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那么胰岛素的作用将受到影响,会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使血糖水平过高。
12.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1。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术应切除________________。每次注射各激素的量应按照_____________来计算。
(3)图1表明胰岛素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
实验二:选择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2。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4)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2中胰高血糖素浓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若要证明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________,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其周围血液中__________的浓度变化来确定。
答案 (1)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影响 (2)垂体和胰腺 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 (3)促进大鼠生长(及加强生长激素的促生长) 大于 (4)降低 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5)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解析 (1)根据题干中图1的信息可知,该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的目的是探究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2)因为该实验要探究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所以要切除垂体和胰腺,避免其对实验的干扰。注射各激素的量要根据大鼠的体重确定。(3)根据图1中的信息可知,胰岛素有促进大鼠生长的作用,并且和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4)开始刺激后,胰岛素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所以血糖浓度降低。(5)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胰岛素对胰高血糖素分泌量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胰岛素,因变量是胰高血糖素,因此可以向胰岛组织中注射胰岛素,通过检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来确定。
13.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影响胰岛A细胞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______(升高、降低)。
(2)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促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导致血糖浓度______________。
(3)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的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其中②结构位于________。
(4)靶细胞的受体是(化学本质)____________。
答案 (1)降低 (2)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升高 (3)神经 下丘脑 (4)糖蛋白(糖被)
解析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主要靶细胞是肝细胞,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糖蛋白)结合,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最可能刺激是血糖浓度降低,该刺激可以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也可以通过刺激下丘脑(②)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相关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②)。
个性拓展
14.糖尿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杀手”,它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哺乳动物体内都有胰岛素,且生理作用相同。请通过实验证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1)实验材料:两只发育良好的小白鼠,甲、乙两试管,新配制的斐林试剂。
(2)实验原理:(略)。
(3)实验步骤:
第一步:手术摘除一只小白鼠的胰腺(不考虑对消化功能的影响),另一只小白鼠不作任何处理,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用其尿液进行实验验证。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现象:
甲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思考:
①如果给摘除胰腺的小白鼠 ( http: / / www.21cnjy.com )饲料中加入胰岛素制剂,上述实验结果有无变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治疗人类糖尿病的药物中也有口服药品,你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些口服药品的作用机理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第二步:取摘除胰腺的小白鼠的尿液加入甲试管,再取等量的未作处理的小白鼠的尿液加入乙试管
第三步: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
(4)甲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
乙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实验结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5)①无变化,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饲料中的胰岛素在消化道内被水解为氨基酸,失去了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②口服药品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解析 (3)实验步骤:基本思路是一只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鼠―→摘除胰腺―→无胰岛素―→血糖浓度升高―→糖尿―→加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说明尿中有还原糖―→结论是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单用一只鼠不足以得出科学结论,需要另一只不作任何处理的小白鼠作为对照。(4)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饲喂后会被消化成氨基酸,从而失去其生理作用。②糖尿病患者应增加体内胰岛素含量,口服药品不是胰岛素,而应是促进机体分泌胰岛素的物质。第2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目标导读] 1.通过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P35人眼视网膜盲点的检查实验,体会感受器对刺激信息的接收。2.结合教材P36图2-29,阐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3.结合教材P37图2-30,阐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重难点击]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观察下面的细胞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该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2)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3)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
2.兴奋是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足够强的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功能加强的反应。
3.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其中条件反射是出生之后建立的。反射的活动过程如图所示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4.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一个反射弧至少包含2个神经元,反射过程越复杂,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越多。
5.大分子物质(如分泌蛋白)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课堂导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上图所示的这两种反射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提示 前者是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较低级;后者是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较高级。图中的小朋友依靠什么结构接收到梅子酸的信息,这种信息如何在反射弧中传导、执行呢?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探究点一 刺激信息的接收和信号的传导
反射是对内外刺激的反应,因此神经系统首先要感受刺激并能传导刺激。结合教材P35~36图文,探究刺激信息的接收和信号的传导。
1.刺激信息的接收
(1)结合眼球的结构和教材P35实验,讨论以下内容: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视觉的形成:视网膜上存在着感受光线刺激的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细胞,当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时,感光细胞受光的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按照一定的路线传入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使人产生视觉。
②教材P35实验中,黑色圆圈有时候会“消失”不见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在眼球底部略偏鼻侧的视网膜上,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视神经穿出眼球壁的特殊部位,没有感光细胞分布。这个没有感光细胞的部位叫做生理盲点,简称盲点。当黑色圆圈的像落在盲点上时,便不会有刺激传向大脑,圆圈就“消失”了。
(2)总结感受器的功能和特点
①感受器是机体接收内外环境刺激信息的装置,其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感受温度变化的是温度感受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受渗透压变化的是渗透压感受器,因此不同感受器感受的刺激不同。“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明感受器还有一定的适应性。
2.信息的传导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完成上图中的内容,如果刺激神经纤 ( http: / / www.21cnjy.com )维的中间部位(如下图),请画出相应的电位、兴奋区、未兴奋区、局部电流的方向及兴奋传导的方向,并归纳其特点: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答案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由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内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内、外)电流的方向一致。
②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为双向传导。
(2)神经纤维上产生的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这种信号又叫神经冲动。
(3)每条神经内含有多条神经纤维,它们之间的信息传导会不会相互影响,产生“短路”的现象?
答案 不会。神经纤维外面都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绝缘性的髓鞘,使得每一条神经纤维都独立传导自己的信息,不会发生信息的短路,这个特点使信息传导具有高度准确性和绝缘性。
(4)有人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 ( http: / / www.21cnjy.com )0~100次的电刺激连续刺激神经纤维9~12 h,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其传导能力。由此可见,神经纤维是不容易发生疲劳的。这叫做相对不疲劳性。
(5)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冲动就不能通过断口继续向前传导。这说明神经纤维的传导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
3.根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探索神经纤维上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包括偏转次数和方向)
(1)ab=bc=cd=de时:
①若刺激a点时,电流表指针先向左再向右,偏转两次。
②若刺激c点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③若刺激e点时,电流表指针先向右再向左,偏转两次。
(2)ab≠bc≠cd≠de时:
①若刺激a点时,电流表指针先向左再向右,偏转两次。
②若刺激c点时,电流表指针偏转两次,c点与哪一点近则电流表指针先向相同的方向偏转。
③若刺激e点时,电流表指针先向右再向左,偏转两次。
(3)据此,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答案 若刺激两个电极的中点,电流表不会偏转,若刺激其他点,都会发生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刺激点离那一个电极近,就先向那个电极偏转。
归纳提炼
刺激信息的接收→信息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活学活用
1.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问题导析 (1)动作电位的膜内外电位为内正外负,静息电位的膜内外电位为内负外正,据此可知A为兴奋区,B、C为未兴奋区。
(2)局部电流是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同一部位膜内和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3)兴奋传导的方向和膜内的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
答案 B
解析 处于静息电位时,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膜两侧表现为外正内负,由此可知图中A点电位发生变化,此处为兴奋部位,与相邻两侧形成电位差,则图中弧线可以表示局部电流的方向,从而导致兴奋向A两侧传导,膜内电流也向A点两侧传导,两者方向一致,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
探究点二 信息的传递和传出信息的执行
试结合教材P36~37图文,探究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传出信息的执行。
1.信息的传递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密切接触并能传递信息的特殊部位叫突触,根据下图信息,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突触的类型和结构
①由图1看出,相邻神经元相接触的突触类型主要有两种:甲为轴突—胞体型,乙为轴突—树突型。
②填写图2各部分的名称,其中属于突触亚显微结构的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
③突触小泡内的物质是神经递质,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为高尔基体、线粒体。
④识别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分布于突触后膜外侧,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2)兴奋的传递过程
①由图3看出,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方式为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假如某种药物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则下一个神经元不能(能,不能)产生电位变化。若某种有毒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下一个神经元持续(持续,不持续)产生电位变化。
②结合两图可以看出兴奋的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
③信号转换:
a.突触前膜:电信号→化学信号。
b.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
c.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信息传递的特点
①兴奋跨越细胞传递的过程比较复杂,其传递速度也比较缓慢。
②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③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不同的递质和不同的受体结合,有的使突触后细胞兴奋,有的使突触后细胞抑制。
小贴士 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之后,就会被相应的酶分解,受体被空出来,便于接受下一次的兴奋传递。
(4)结合上述所学内容,请分析下图电流表的偏转次数与方向(电流表的两个电极均接在膜外,偏转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ab=bd):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尽管ab与bd距离相等,但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所以电流计先向左再向右,偏转两次。
②刺激c点,兴奋只能由c点传到d点,不能传到a点,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向右的偏转。
③据此,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答案 当电流表两极连接到突触两侧时,刺激突触前的一点,电流表会发生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刺激突触后的一点,电流表只发生一次偏转。
2.传出信息的执行
神经中枢的任何活动命令都是经过传出神经纤维,以神经冲动的方式传给效应器,通过效应器的活动来实现的。
归纳提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比较项目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结构基础 神经元(神经纤维) 突触
信号形式 电信号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速度 快 慢
方向 可以双向 单向传递
活学活用
2.如图表示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据图判断正误: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电信号到达“1”时,依赖“3”结构中的化学物质传递到Ⅱ,但到达Ⅱ时又转换为电信号( )
(2)每个神经元都只有一个轴突,但Ⅰ结构可以有多个,因此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多个其他神经元的Ⅱ结构构成这种连接( )
(3)突触的连接方式只有轴突—胞体型( )
(4)同一个神经元的末梢只能释放一种递质,或者是兴奋性的,或者是抑制性的( )
(5)“3”结构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无关( )
(6)正常情况下,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
(7)“6”上能与“3”内物质结合的结构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不具有专一性( )
(8)有较多的“2”存在,说明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解析 兴奋通过突触时的传递形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正确。突触组成方式主要分为三类:①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②轴突与树突相接触;③轴突与轴突相接触,故(2)正确 、(3)错误。一个神经元的末梢释放的递质可能会引起另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4)正确。“3”结构为突触小泡,其产生与高尔基体有关,(5)错误。神经递质发挥效应后,很快就被相应的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6)正确。受体和神经递质的结合是具有专一性的,(7)错误。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是胞吐,是消耗能量的,(8)正确。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近年,有人利用肉毒杆菌毒素进行除皱美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遭到了部分专家的质疑。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中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选择性地阻遏乙酰胆碱(递质的一种)的释放过程,这种毒素对兴奋传递的作用是( )
A.使兴奋的传递中断
B.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C.使兴奋的传递加速
D.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
答案 A
解析 另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与乙酰胆碱这种递质有关,如果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则兴奋传递中断。
2.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答案 C
解析 在未受到刺激时,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为静息电位,所以要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电流表的两个电极要分别接在神经纤维的膜外和膜内,且电流必定是从膜外流向膜内。当电流表的两个电极均接在膜外或膜内时,由于两电极间无电位差存在,指针不偏转。
3.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如图所示,分别在甲、乙两处提供适宜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情况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刺激甲,只有Ⅰ、Ⅱ收缩
B.刺激乙,只有Ⅲ、Ⅳ收缩
C.刺激甲,Ⅰ~Ⅳ都不收缩
D.刺激乙,Ⅰ~Ⅳ都收缩
答案 B
解析 兴奋在甲、乙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刺激甲,可使乙兴奋,刺激乙,不能使甲兴奋。
4.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 ( http: / / www.21cnjy.com )宜的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状态时的电位,A侧为________,B侧为________(填“正”或“负”)。
(2)局部电流在膜外由__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__的。
(4)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如上图所示),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答案 (1)正 负 (2)未兴奋 兴奋 (3)双向 (4)相反
解析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具有双向性。静息状态时,电位是“外正内负”;兴奋状态时,兴奋部位的电位是“外负内正”。若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当b点兴奋时,a点并未兴奋,即b点膜外是负电位,而a点膜外是正电位,根据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可知此时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同理,当a点兴奋时,b点并未兴奋,此时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刺激信息的接收和信息的传导
1.下列关于感受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传递刺激的器官
B.感受器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
C.皮肤中存在各种转换器,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
D.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感觉的器官
答案 B
解析 A项感受器不具备传递信息的功能。C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法太绝对,血糖浓度感受器就不在皮肤上;D项感受器只能接受刺激,将刺激转换为电信号。并不能形成感觉,感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属于高级中枢的能力。感受器能感受外界刺激,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B正确。
2.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过程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答案 D
解析 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受刺激后,电荷分布变为外负内正。
3.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则相反,如图所示。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应的电流,则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为( )
A.膜外b→a;膜内a→b B.膜外b→a;膜内b→a
C.膜外a→b;膜内a→b D.膜外a→b;膜内b→a
答案 A
解析 受刺激后,刺激部位电荷为外负内正,与相邻部位形成电位差,膜外电流为b→a,膜内电流为a→b。
4.
图1的神经纤维上有A、B、C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点,现将一个灵敏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A、B两点,若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则电流变化情况为图2中的(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答案 C
解析 C点刺激传至B点时,该点膜外为负电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A点未兴奋,仍为正电位,此时电流方向即由A→B,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B点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电位,局部电流向A处传导,传至A处时膜外变为负电位,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知识点二 信息的传递和传出信息的执行
5.下图表示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需穿过2层磷脂分子
B.突触后膜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
C.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酶水解而迅速失活或被移走
D.神经元间传递信息的方式与精子和卵细胞间的识别方式相同
答案 C
解析 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作用,不需要跨 ( http: / / www.21cnjy.com )膜运输;突触后膜是树突膜或者细胞体膜;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两个细胞直接接触识别,而两个神经元是通过递质间接进行联系,二者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迅速失活,否则突触后膜将持续兴奋或抑制。
6.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
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
答案 C
解析 该反射弧中,肌肉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刺激肌肉,电流表发生两次偏转,故A正确。刺激M点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中,只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发挥了作用,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没有参与,因此该过程不属于反射,故B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故C错误。刺激N点,兴奋只能传到电流表的右侧电极,指针只能发生1次偏转,故D正确。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7.某同学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神经细胞的神经突触结构,如图是某同学按电子显微镜扫描图像绘制的简图。关于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要能量 ②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A细胞传导 ③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C细胞传导 ④神经兴奋从C细胞向B细胞传导 ⑤细胞的突触小泡中包含着神经递质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⑤
答案 C
解析 轴突末梢中有大量线粒体,说明兴奋传递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要消耗能量;分析图可以看出,兴奋只能从A传向B,从B传向C,不能逆向传递;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
8.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答案 A
解析 因α-银环蛇毒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无法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兴奋,造成肌肉松弛。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被有机磷农药抑制后,造成乙酰胆碱不能被清除,从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出现肌肉僵直症状。
能力提升
9.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成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中心)。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予适宜的刺激,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刺激A点时,指针发生两次偏转,肌肉发生收缩
B.刺激B点时,指针发生两次偏转,肌肉发生收缩
C.刺激C点时,指针不发生偏转,肌肉不收缩
D.刺激D点时,指针发生两次偏转,肌肉发生收缩
答案 C
解析 无论刺激哪一点,均会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神经冲动,造成肌肉收缩,C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刺激A、B、D三点时,由于神经冲动到达两电极的时间不同,故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指针偏转。
10.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
B.参与反射弧的神经元的细胞体不都在b中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Ⅰ为传入神经,Ⅱ为传出神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脊神经是混合神经,所以图中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刺激的感受器,又有产生运动的效应器;参与反射弧的神经元的细胞体不都在b中,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在b外的神经节中;Ⅰ为传入神经,当a感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其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但恢复静息时,又变为外正内负;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应答反应活动。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的完成必须反射弧完整才可以,Ⅱ处受到刺激,是神经产生的兴奋直接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11.如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图示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1个突触
B.如果B受刺激后C会兴奋,则兴奋处外表面呈负电位
C.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D.若ab=bd,电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
答案 B
解析 该图中含有2个突触, ( http: / / www.21cnjy.com )3个神经元,A错误;若B受刺激后C会兴奋,则兴奋处表面呈负电位,B正确;突触后膜上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C错误;ab=bd,但突触传递具有突触延搁的特点,刺激b点,d点产生兴奋比a点产生兴奋晚,电流计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刺激c点,d点兴奋,由于突触传递具有单向性,故a点不产生兴奋,故电流计只偏转1次,D错误。
12.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
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有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答案 B
解析 根据突触的结构,a端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受器相连接,b端与效应器相连接;C项缺少对照组,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项中即使无药物,刺激e点,d处也没有电位变化,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13.如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的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叫________。针刺A时,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若针刺A只能感到疼痛,F却不能收缩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麻醉药物分别放在B处和E处,然后用针 ( http: / / www.21cnjy.com )刺A,产生的效果是放在B处:_____________,放在E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________的变化。
答案 (1)突触 突触后膜 (2)反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脑皮层 E处受损或F处受损 (3)无痛觉,F处无反应(或肌肉不收缩) 有痛觉,F处无反应(或肌肉不收缩) (4)兴奋 电位
解析 (1)图2表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构②为突触后膜。(2)针刺A时,神经冲动沿着反射弧到达F,可引起F的收缩,这种现象称为反射。完成反射的基础是反射弧完整,任何一个环节阻断,反射将不能完成。针刺A能产生痛觉说明兴奋可以传到神经中枢,沿着上行传导束到达大脑皮层痛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但F不收缩可能是E断开或F本身受损伤。(3)B为传入神经,E为传出神经,麻醉B,既无痛觉,也无反应;麻醉E,会产生痛觉,但F没有反应。(4)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14.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如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图,图中神经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
(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C处___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神经递质 突触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隙 特异性受体 (2)不能 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3)能 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③,再传到神经元①,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
个性拓展
15.为研究兴奋的传导,科学家先后进行了以下实验。据此回答问题:
实验一 在蛙的坐骨神经表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图一)。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如图一①);当刺激a点时,电表指针发生从图一②~⑥的连续变化。电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代表电流方向。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实验二 以枪乌贼的巨轴突为测试对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一电极插入轴突膜内,另一电极置于膜外,电表指针发生偏转,如图二中的A图。给予刺激后,电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情况如图二中的B图和C图。
(1)实验一说明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_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2)请用实验二的结论解释图一③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图二的方法测量图一④中c点的膜电位,将会出现图二中________图所示的结果(用字母表示)。
答案 (1)电信号(或神经冲动、局部电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 (2)b点膜电位为内正外负,c点膜电位为内负外正,b点和c点膜外存在电位差,电流由c流向b (3)A
解析 (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经纤维传导的。(2)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当受到外界刺激时,由于Na+内流,膜电位发生逆转,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因此电流方向由c→b,指针向左偏转。(3)在图一④中c点电位仍为静息电位,因此应是图二中A图结果。第4课时 体温的平衡
[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18图2-9 ( http: / / www.21cnjy.com ),阐明体温的相对稳定及意义。2.通过分析教材P18数据,概述人体的产热和散热。3.结合教材P19图2-10,探究体温的调节机制,分析体温调节障碍出现的问题。
[重难点击] 体温的调节机制。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能促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身各种组织细胞对血液中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调节血糖含量的激素还有胰高血糖素等。
2.人体正常的血糖含量为3.9~6.1 m ( http: / / www.21cnjy.com )mol/L,如果血糖含量过高,高于肾糖阈(10.0 mmol/L)时,就会出现糖尿,空腹时持续出现糖尿就可能是糖尿病。
3.食物中能量的释放要靠细胞呼吸作用,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4.伯格曼提出:同一物种在越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地方个体体积越大,外形越接近球形。这是因为体积越大、越接近球形则相对表面积越小,散热越少,有利于适应寒冷的条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这说明皮肤对于散热有重要作用。
5.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人的正常体温为37_℃左右,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酶的催化效率。
课堂导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的速度极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惊人,马拉松运动员可以每小时制造超过1 000千卡的热量。这样的产热速度之下,如果身体不能把热量散去,将每两分钟体温上升摄氏一度,十分钟后就达到足以使全身多种器官细胞受到热伤害的温度。
体温稳定对人体有什么意义,人体是如何调节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探究点一 体温的相对稳定和人体的产热散热
春夏秋冬,寒暑更替,我们的体温并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大幅度波动,总是保持在37 ℃左右。阅读教材P17~18相关内容,分析其中的奥秘。
1.结合图1和图2分析体温的相对稳定及意义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体温:是指机体内部或深部的温度。临床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通常在口腔、腋窝或直肠测量体温,测得的是不是真正的体温?不是。若不是,那么其中最接近体温的是在直肠测得的温度,约为36.9~37.9 ℃。
(2)体温变化
①据图1,在一日之内,正常人的体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晨最低,下午最高,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_℃。据图2,成年女性的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排卵日体温最低。因此说明,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的体温是不同的。
②正常情况下的体温比较:儿童>成年人>老年人,说明不同年龄的人群体温不同。
③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说明不同性别的人群体温不同。
综上,虽然体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变化的幅度较小,正常人的体温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3)体温相对稳定的意义:机体内酶的作用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适宜的温度范围,体温过高或者过低,都将引起酶活性的改变或丧失,导致生理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说体温稳定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分析下表数据,探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几种组织器官在不同状态下的产热百分比(产热量/%)
组织器官 占体重的百分比/% 安静状态 劳动或运动
脑 2.5 16 1
内脏 34.0 56 8
骨骼肌 56.0 18 90
其他 7.5 10 1
(1)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在劳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运动时代谢增强,此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说明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所以人体产热量的多少与代谢强度密切相关,肌肉运动、精神活动、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进食等都会增加机体的产热量。
(2)剧烈运动产热量增加时,人体相应地会出现皮肤发红、出汗增加、呼气加剧等现象,结合这些现象分析人体散热的途径
①人体产生的热量90%以上经皮肤散发到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皮肤的散热方式有辐射、对流、传导和汗液蒸发,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皮肤温度时,人体几乎全靠汗液蒸发来散热。
②一小部分热量会随呼吸、排便散失。
(3)体温的相对稳定就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动态平衡的结果。
小贴士 体温的来源和散失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归纳提炼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活学活用
1.下表表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从表中数据不能推导出的结论是( )
器官、组织 产热量/%
安静状态 劳动或运动状态
脑 16 1
内脏 56 8
骨骼肌 18 90
其他 10 2
A.本表中显示不出骨骼肌产生的热量的用途
B.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
C.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D.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答案 B
解析 表中数据表示人体在两种不同状态下几种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组织的产热百分比,具体每种器官、组织在两种不同状态下产热总量是未知的,所以无法判定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而劳动或运动时脑就不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所以B项不能推导出来。本表中未显示出骨骼肌产生的能量的用途。综上,选B。
探究点二 体温的调节和调节障碍
体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作用下的结果。
1.体温调节的方式
结合两个实例,分析体温调节的方式:
实例 调节途径 是否有意识 调节方式
冬冷夏热,人们能够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来增减衣着,创设人工气候环境以祛寒避暑 相应的行为活动 意识控制 行为性调节
处于寒风中衣衫单薄的人们会出现打寒战,皮肤的毛孔收缩等变化,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出现发汗等现象 通过各种温度感受器,把温度变化的信息传递给体温调节中枢,经传出神经或体液途径,协调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稳定 非意识控制 生理性调节
(1)感受器:感受体内、体外温度变化信息的结构,包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
(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将温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进行整合,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2.体温调节的过程
结合上述内容,阅读教材后,完成下图,然后分析: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对冷 ( http: / / www.21cnjy.com )刺激敏感的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骨骼肌产热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2)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热刺激→对热刺激敏感的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从而使散热量增加)。另一方面,人可以通过主动减少活动使产热减少。
小贴士 ? 1 机体在寒冷条件下的调节方式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经—体液调节,在炎热条件下主要有神经调节。? 2 机体在寒冷环境中通过调节增加产热并减少散热,而在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无论是在寒冷环境还是在炎热环境,产热量总是等于散热量,体温保持稳定。? 3 寒冷条件可以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从而增加产热量。 4 热觉或冷觉的产生不是在下丘脑中,而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5 机体调节温度的能力有限,一旦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体温不再维持稳定。
3.体温调节的障碍
(1)在寒冷环境中,散热过多、过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机体的产热量不能补偿散失的热量,将引起体温降低。一般把低于36_℃的体温称为体温过低或低体温。人的体温降至28_℃时,将丧失意识;降至20_℃时,通常不易恢复。
(2)在高热环境、剧烈运动等情况下,如果体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将引起体温升高。体温高于40_℃称为体温过高。人的体温高于41_℃时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障碍,出现说胡话、神志不清等症状;超过43_℃时就会有生命危险。一般认为45_℃为人的致死体温。体温持续地高于正常水平,称为发热。
归纳提炼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活学活用
2.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发热和寒战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战
C.寒战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问题导析 (1)人体正常体温为37 ℃左右,60~80分钟时,体温上升,可能的原因有提高环境温度、剧烈运动等。
(2)80~100分钟时,体温恢复正常,可能是通过调节使出汗增加。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读出,60分钟前,人的体温维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37 ℃左右,60~80分钟时,体温上升,80~100分钟时,体温恢复正常。四个选项中可能导致体温上升的事情有发热、提高环境温度、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体温下降的事件有出汗增加。寒冷刺激下打寒战能增加产热,但一般不会导致体温高于正常值,因此只有D项正确。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A.对冷敏感的温度感受器兴奋
B.对热敏感的温度感受器抑制
C.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答案 D
解析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对热敏感的温度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器兴奋,对冷敏感的温度感受器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肾上腺素能促进机体产热,所以在炎热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应减少。
2.冬季课后,小李从教室走出,这时他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
A.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B.耗氧量减少,代谢水平较低
C.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D.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答案 C
解析 室外温度低,此时应该减少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热量的散失,所以体表大部分血管收缩可以减少散热。另外还要通过加强代谢过程增加体内产热量,因此需要大量的氧气,这样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3.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
B.寒冷时,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代谢降低
C.寒冷时,人体产热多,散热少,以维持人体体温恒定
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答案 D
解析 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多种激素共同参与,此时产热仍等于散热,故体温恒定,酶活性不变。
4.下列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体温来源主要是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B.体温的相对稳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C.人的体温就是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
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与我们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比较接近,所以C项错误。
5.下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人体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温调节过程中,某些激素也发挥重要作用。人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
(3)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了恒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分泌一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素,能促进________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后者又能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因此下丘脑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枢纽。
答案 (1)减少散热,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2)肾上腺素 (3)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4)垂体 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
解析 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通过神经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调节,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从而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使体温维持稳定;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主要通过肾上腺素的调节,促进产热代谢,提高体温。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不仅如此,下丘脑还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通过调节垂体的活动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体温的相对稳定和人体的产热散热
1.下列有关体温相对稳定及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体温不易测量,临床上最常采用的是测量口腔的温度
B.个体之间的体温存在差异,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1 ℃
C.就体温来讲,儿童<成年人<老年人,女性>男性
D.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或降低对人体是有益的,如发烧时,肝脏的解毒功能强,物质代谢快,能使病人的抵抗力提高
答案 D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B.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内脏,安静状态下的产热器官是内脏
C.人体产热的90%以上经皮肤散发到外界
D.皮肤散热的方式包括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
答案 B
3.人体体温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是( )
A.适应较低环境温度的能力强
B.适应高温的能力强
C.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
D.37 ℃是高于一般环境的温度,能大幅度促进新陈代谢速率
答案 C
知识点二 体温的调节和调节障碍
4.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体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节中枢受到刺激而兴奋性增强,从而引起机体的适应性反应:散热量降低(如皮肤血管收缩),产热量增加(如打寒战、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等),所以体温依然能保持正常。
5.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
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
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
D.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维持体温恒定
答案 C
解析 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泌系统来增加产热,降低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炎热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度的,极端炎热环境中,除了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外,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持体温恒定。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机体在寒冷环境中通过调节增加产热并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散热,而在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无论是寒冷环境还是炎热环境,产热量总是等于散热量,体温保持恒定
B.热觉或冷觉的产生是在下丘脑中
C.机体调节温度的能力有限,一旦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体温不再保持稳定
D.恒温动物才有体温调节机制,变温动物的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 B
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
A.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中
B.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处于寒冷环境中,人的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
D.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是汗腺分泌减少,降低新陈代谢
答案 C
解析 人体的外周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 ( http: / / www.21cnjy.com )、黏膜、内脏中,中枢温度感受器存在于脊髓、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等部位;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人在炎热环境中,皮肤汗腺分泌增加,血管舒张,皮肤的血流量增加,从而散热量增加。
8.某同学感冒发热39 ℃,伴有轻度腹泻。与病前相比,此时该同学的生理状况是( )
A.呼吸、心跳加快,心肌细胞中ATP大量积累
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血浆Na+浓度降低
C.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D.糖原合成增强,脂肪分解加快,尿素合成增多
答案 C
解析 细胞中ATP不能大量积累,发热是因为机体代谢加强,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使得体温上升,糖原合成减弱。此时汗液会分泌减少,尿量也会减少。
能力提升
9.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到5 ℃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增加、减少 B.减少、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增加 D.增加、增加、增加
答案 A
解析 人所处的环境温度降低,对冷敏感的温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受器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耗氧量增加。在寒冷环境中,排汗减少,尿量增加,抗利尿激素减少。
10.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图中B→C→E途径中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参与完成
B.D途径主要是骨骼肌通过有氧呼吸完成
C.人体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神经中枢都在下丘脑
D.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散热机制为F和G
答案 C
解析 B为感受器,C为神经中枢,再经神经支 ( http: / / www.21cnjy.com )配腺体分泌激素,由激素调节体温,所以此过程中神经和内分泌系统都参与了。产热器官有骨骼肌和内脏,两者都是通过细胞呼吸产生热量的。人体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冷觉和热觉形成都是在大脑皮层,而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11.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 ℃突升至40 ℃,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
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答案 D
解析 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 ( http: / / www.21cnjy.com ) ℃突升至40 ℃,外界环境温度变高,皮肤血管会舒张,单位时间血流量变大;在ab段时间内,人体仍然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人体内酶的活性不变;在bc段时间内,外界环境温度低,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促进人体代谢,多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
12.一般而言,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值相对较大的动物较易散热。现有四种动物,图Ⅰ表示它们的体重,图Ⅱ表示不同环境温度下它们体温的变化。据图判断,其中最适宜在沙漠中生活的哺乳动物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解析 体积小的动物相对表面积大,易散热,丙的体温随环境变化较小且体温相对较高。
13.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B.时间t1~t2,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
C.时间t2~t3,散热量减少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答案 D
解析 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出大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量,其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来维持体温恒定,A正确;人体体温恒定,正常情况下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时间t3后产热量也是等于散热量,D错误。
14.下图为寒冷条件下,人体皮肤结构与生理变化解剖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此时,体内产热量将__________,产生的热量增加的部分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
(2)在此环境中,[ ]皮肤血管__________,[ ]汗腺__________,以减少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在此条件下,皮肤血管产生变化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与该过程调节的激素为__________________,其生理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增加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 http: / / www.21cnjy.com ) (2)2 收缩 3 分泌减少 热量散失 (3)对冷敏感的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交感)神经→皮肤血管收缩
(4)肾上腺素 使代谢活动加强,增加产热
解析 人体在寒冷时,皮肤的反应为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活动减弱。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为肾上腺素,可以使代谢活动加强,增加产热。
15.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和②属于________,③属于________。在反射弧中皮肤血管和分布在其上的神经末梢等属于_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
(2)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________,同时骨骼肌会______________,在肾上腺素的作用下,人体的代谢活动____________,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
(3)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_____调节为主。
(4)人体的体温之所以保持相对恒定,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过程相对平衡的结果。
答案 (1)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下丘脑 (2)收缩 不自主战栗 加强 (3)神经 (4)产热 散热
解析 ①、②是连接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之间的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皮肤血管和分布在其上的神经末梢等属于效应器;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个性拓展
16.小白鼠是恒温动物,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如果破坏了小白鼠的下丘脑,它就不再有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
(1)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的对照是_______________。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正常小白鼠的体温调节类型和图中所示的__________相同。
(3)研究者确定实验动物体温是否相对稳定的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研究者要对实验鼠被破坏下丘脑之前24 h和破坏下丘脑之后24 h的体温分别进行测量记录(测量间隔时间为4 h),请你为该实验设计一个合理的体温记录表。
(4)若研究者仅根据一只小白鼠实验的结果便得出了前面的结论,你认为该结论可靠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脊髓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并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丘脑 实验前动物的状态(或小白鼠被破坏下丘脑之前的状态) (2)甲 (3)多次等时间间隔测量动物体温 记录表如下:
测量时间(间隔4 h)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处理前小白鼠体温
处理后小白鼠体温
(4)不可靠。因为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重复实验,若均得到相同的结果,上述结论才具有说服力
(5)另取几只小白鼠,分别只破坏脊髓,观察各自的体温是否稳定
解析 本题是一道自身前后对照实验题,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鼠是恒温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小白鼠机体为了维持体温,会通过增加耗氧量,加快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来增加产热量,这个过程是在下丘脑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完成的。因此,小白鼠的下丘脑被破坏以后就失去了这一调节功能。由此也证明了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本实验以多次等时间间隔测量动物体温来作为体温是否相对稳定的依据,遵循了科学性原则,使得到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第3课时 植物激素的种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目标导读] 1.阅读教材P61~62,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材P61图2-48,P62图2-49、2-50,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和教材P62~63图文,阐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重难点击]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生长素大多数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茎尖等。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韧皮部运输,运输方向取决于两端有机物的浓度差;另一种是限于胚芽鞘、幼茎的薄壁细胞间短距离、单方向的极性运输。在极性运输时,生长素只能是从植物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该过程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所以是主动运输过程。
2.下图为水平放置的植物,箭头表示生长素运输方向,据图回答: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表示极性运输的是B、D。
(2)表示横向运输的是A、C,其外因是重力,其结果是生长素近地侧多。
3.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两重性,举出体现两重性的两个实例: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
4.像生长素这样,在植物体一定部位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分化等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微量有机物统称为植物激素。
课堂导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香蕉是大家都喜欢的水果,产于我国的南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熟的香蕉难以长时间储存。人们在香蕉还不成熟的时候把它摘下,然后运到北方来,在放香蕉的箱子内放几只熟透的苹果,香蕉很快就熟了。没有和苹果接触的香蕉也能成熟,说明熟透苹果中起作用的可能是一种气体物质。
这种气体物质就是乙烯,它也是一种植物激素。除此之外植物激素还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生理作用?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人们生产的需求呢?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探究点一 植物激素的种类
植物体内的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和脱落酸,它们共同调节着植物的生长发育。
1.阅读教材P61~62,归纳各种植物激素的分布、运输和生理功能
种类 合成与分布 运输 主要生理功能
赤霉素类 由根尖、嫩叶等合成,在生长旺盛的地方分布较集中 ①运输没有极性;②根尖合成的赤霉素沿木质部的导管向上运输;③嫩叶合成的赤霉素沿着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 ①促进植物雄花的形成、单性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茎的延长、侧枝生长、种子发芽、果实生长等;②抑制植物的成熟、侧芽的休眠、衰老、块茎的形成;③在生产上,利用它促进营养生长、防止果实脱落
细胞分裂素类 主要存在于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如根尖、萌发着的种子和生长着的果实等 ①主要是从根部合成处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②少数在叶片合成通过韧皮部运输 ①促进细胞分裂、地上器官的分化、种子发芽、果实生长等;②抑制不定根、侧根的形成,延缓叶片的衰老
乙烯 各器官都能合成,成熟组织释放乙烯较少,分生组织、种子萌发、花刚凋谢和果实成熟时产生较多 促进细胞增大,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脱落
脱落酸 将要脱落或休眠的组织器官含量较多 运输没有极性 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气孔关闭,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2.结合上表分析下列现象
(1)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叶片变黄。
(2)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脱落酸(激素)相关性最大。
(3)“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苏轼《果品》),此处的“气”指的是乙烯。
(4)感染了赤霉菌的水稻会患“恶苗病”,比周围健康的水稻高50%左右,但结实率低,这很可能与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类物质有关。
3.五种激素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它们是不是互不影响,单独起作用的呢?
答案 不是。各种激素相互影响,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4.植物没有神经系统,那么激素是不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唯一物质呢?
答案 不是。除了激素之外,植物体内还存在着其他天然生长的物质,如油菜素内酯、水杨酸等,它们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或者抑制作用。
小贴士 (1)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协同 作用 激素
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脱落酸
促进植物生长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延缓叶片衰老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拮抗 作用 起促进作用的激素 起抑制作用的激素
器官脱落 脱落酸 生长素
种子发芽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叶片衰老 脱落酸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气孔张开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2)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浓度变化曲线分析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在果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浓度较高。
②在细胞伸长过程中占主导作用的激素是生长素和赤霉素。
③在果实的成熟过程中明显升高的激素是乙烯和脱落酸。
归纳提炼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活学活用
1.下列各项措施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的是( )
A.稻农将水稻种子置于流水中一段时间,促使其早发芽
B.将未成熟的果实密封一段时间,果实成熟时间缩短
C.修剪树篱,降低高度,可以使其枝繁叶茂
D.扦插的枝条一般要去掉部分叶子,枝条更容易存活
问题导析 (1)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的萌发,如果降低其含量,种子可以提前萌发。
(2)有一种气体性质的植物激素是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
(3)去掉植物的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会降低,抑制作用减弱。
(4)扦插的枝条一般要去掉部分叶子,目的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枝条更容易存活。
答案 D
解析 A项措施的目的是降低种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脱落酸含量;B项措施的目的是使果实产生的乙烯浓度增大,有利于果实成熟;C项措施的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即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D项措施的目的是减少枝条水分的散失,与植物激素无关。
探究点二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人们通过对植物激素调节的科学研究,成功地人工合成了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结合材料,阅读教材P62~63,完成下面的思考。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
人类通过化学合成和微生物发酵等方式,生产出一些与天然植物激素具有类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有机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应用
(1)植物生长促进剂
①常用试剂:人工合成的吲哚乙酸、萘乙酸、2,4-D等。
②主要用途:诱导单性结实和坐果,防止早期落果,促进插条生根,调节花期等。
③应用示例:利用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培育无子果实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据图可知,要形成无子果实,首先雌蕊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不能)受粉;其次,由于无种子,就无法合成子房发育所需要的生长素,因此需要人为施加外源生长素(类似物)。
b.请模仿上图画出无子果实形成的过程。
答案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c.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无子果实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相同、不相同)。
(2)植物生长抑制剂
①常用试剂:青鲜素、三碘苯甲酸、增甘膦等。
②主要用途:a.进入植物,可以抑制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生长和茎的伸长,降低光合作用、渗透压和蒸腾作用,提早结束生长,促进成熟;b.在农业上主要防止贮藏期的农产品发芽,延长贮存时间,控制烟草侧芽生长,防止大白菜贮藏期抽薹等。
③应用示例:利用青鲜素处理的大蒜可防止其发芽。
(3)植物生长延缓剂
①常用试剂:矮壮素、助壮素、多效唑等。
②主要用途:a.抑制细胞的伸长,但不抑制细胞的分裂;b.使植物矮化,加厚叶片,利于根系生长,培育壮苗,增强抗倒伏、抗寒、抗盐碱等能力。
③应用示例:促使小麦矮化,防止倒伏,增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量;玉米结棒位低,无秃尖、穗大粒满;增强马铃薯抗旱、抗寒力,增加产量;培育矮化番茄壮苗,增加花数,提高番茄抗寒性等。
小贴士 植物体内的激素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相应的酶分解,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体的天然成分,植物体内没有相应的酶去分解它,因此作用效果更持久稳定。
3.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答案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因植物体内没有相应的分解酶而持久作用,可能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小贴士 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除草
在农业生产中,常常向栽种单子叶农作物的农田中喷洒一定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以杀死双子叶杂草。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据此推测,上图曲线中,表示单子叶农作物的是②;表示双子叶杂草的是①;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应控制在C浓度左右。
归纳提炼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注意的问题
(1)农业生产中,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药物效果、药物毒性、药物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2)还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施用方式、适宜的浓度和施用次数等问题。
活学活用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
B.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
C.留种的洋葱、大蒜等不能使用青鲜素
D.生产上使用2,4-D时不需要考虑浓度
问题导析 (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
(2)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物体的天然成分,植物体内没有相应的酶去分解它,因此作用效果更持久稳定,而且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的优点。
(3)青鲜素是一种植物生长抑制剂,其作用与生长素相反,青鲜素可以抑制芽的生长。
(4)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一样,其作用也具有两重性,使用时要注意掌握浓度。
答案 D
解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体的天然成分,植物体内没有相应的酶去分解它,因此作用效果更持久稳定,而且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的优点。若使用青鲜素,留种的洋葱、大蒜等不再发芽。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一样,其作用也具有两重性,使用时要注意掌握浓度。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据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蔬菜和水果提早上市。上市销售前再用大量的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进行处理,在将其催熟的同时又令其外观变得更加好看,如长着长尖的西红柿、个头较大切开后却有空腔的草莓或西瓜,还有一些看起来已经熟透、吃起来却没有什么味道的香蕉或菠萝等。其中的膨大剂和催熟剂可能是( )
A.生长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B.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C.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D.赤霉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答案 B
解析 乙烯类似物具有同乙烯一样的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即催熟作用,可做催熟剂;膨大剂能使果实膨大,主要原因是细胞数目的增多,这是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功能。
2.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
答案 A
解析 在植物激素中,脱落酸可以抑制种子的发芽,如果浸泡,可以降低脱落酸,解除种子的休眠。
3.辣椒在盛花期遭遇连续暴雨,正常受粉受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为防止减产,菜农采取了喷洒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类似物溶液的措施。他们最可能使用了哪种激素类似物(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答案 A
解析 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
4.如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种子发芽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插条生根
生长素 — 促进 促进 抑制 促进
赤霉素 促进 促进 促进 抑制 抑制
细胞分裂素 促进 降低 促进 抑制 —
脱落酸 一般抑制 — — 促进 —
乙烯 — — 抑制 促进 —
(1)表中结果显示,同一激素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________,五大类激素中,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取的措施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3)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膨大剂最可能是____________类的植物调节剂。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合适。
答案 (1)不同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赤霉素 多种(不同)激素共同调节 (2)①去除顶芽 ②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3)细胞分裂素 时间 剂量
解析 (1)由题中表格内容可知,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果实生长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果实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所以这三种激素具有协同作用。表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2)顶端优势是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此可去除顶芽或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来解除顶端优势。(3)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激素是细胞分裂素,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的时间和剂量不合适,会导致西瓜爆裂现象的发生。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植物激素的种类
1.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答案 A
解析 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的调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A正确;生长素促进生长发育,B错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脱落酸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错误。
2.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中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A.用高浓度的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
B.一定浓度的2,4-D可促进插条生根
C.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D.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
答案 A
解析 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似物可促进果实发育,但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却抑制果实发育;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乙烯利可促进果实成熟,一般不影响果实的品质。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
答案 A
解析 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萌发的作用,脱落酸具有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的作用,刚刚成熟的种子内具有大量的脱落酸,不能萌发,经低温处理后脱落酸逐渐减少,且有大量的赤霉素生成,所以低温处理后的种子才能萌发。结合题图可知,a为赤霉素,b为脱落酸。
4.分析下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植物激素A与细胞分裂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器官脱落方面表现为拮抗关系 ②植物体的器官脱落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③从图示信息可以获得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的特点 ④植物激素A与高浓度的生长素在器官脱落方面表现为协同关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植物激素A应为脱落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脱落酸具有促进器官脱落的作用,高浓度的生长素也具有此作用,二者表现出协同关系;由于细胞分裂素抑制器官脱落,说明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之间是拮抗关系;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生理效应的作用相反,从而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知识点二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5.关于植物激素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宜浓度的2,4-D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子果实
答案 C
解析 2,4-D不是植物激素,而是植物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调节剂,A项错误;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B项错误;诱导产生无子果实的激素是生长素,D项错误。
6.下图中甲表示不同浓度的萘乙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对芽生长的影响,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中c点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D
解析 c点所对应的萘乙酸浓度对芽的生长起促进作用,故芽的长度较无萘乙酸时要长。
7.在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诱导无子果实的效果比用天然的生长素要明显,其原因是( )
A.萘乙酸成本低、用量大,而用吲哚乙酸成本高、用量少,影响效果
B.萘乙酸分子上有两个发挥作用的基团,而吲哚乙酸分子上只有一个
C.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乙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用;植物体内有分解吲哚乙酸的酶,所以吲哚乙酸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D.萘乙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吲哚乙酸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挥发,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答案 C
解析 生长素类似物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效果稳定的原因是植物体内无分解该物质的酶,所以该物质可以持续起作用。
8.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4-D浓度(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子番茄平均重量(g/个)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2,4-D浓度超过25 mg/L将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
答案 D
解析 2,4 D是一种生长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似物,从题中可以看出,它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A选项中的浓度仍能促进果实发育;由于缺少使用生长素的实验,故不能得出B选项的结论;C选项与表格数据无关;D选项正确,其所示浓度在正常使用浓度范围内,且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番茄果实的发育。
能力提升
9.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表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顶芽 摘除 保留 保留
细胞分裂素(浸泡浓度) 0 ppm 2 ppm 0 pp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细胞分裂素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顶端优势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答案 A
解析 对比甲组和丙组可知,顶芽的存在能抑制侧 ( http: / / www.21cnjy.com )芽的生长,故B、C错误;对比乙组与丙组可知,使用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顶端优势,因此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生长有关,故A正确、D错误。
10.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豌豆茎切段等离体器官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离体豌豆节间切段伸长的效应
A.本实验可以通过测量豌豆茎切段的生长长度来记录实验结果
B.IAA和GA同时存在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C.本实验自变量是激素种类的不同,无关变量是激素的浓度、豌豆茎切段的状况等
D.IAA和GA均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但GA的促进效应较IAA明显
答案 D
解析 从题图看出,IAA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大于GA的促进效应。
11.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浸泡在下列6种溶液中24 h,然后种植。比较雄花和雌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如下表)。
浸泡液 雄花 雌花 雄花与雌花的比值
水(对照) 21.1 3.8 5.6
甲(赤霉素100 mg·L-1) 4.7 4.7 1.0
乙(CP 100 mg·L-1) 7.8 6.2 1.26
丙(乙烯利100 mg·L-1) 19.6 3.7 5.3
丁(整形素100 mg/L) 33.1 1.2 27.6
甲液、乙液等体积混合(赤霉素+CP 100 mg/L) 3.1 7.2 0.43
分析上表数据,不能得到的推论是( )
A.甲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B.丙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C.丁液最有利于雄花的形成
D.甲液、乙液等体积混合较利于雌花的形成
答案 A
解析 从表中可发现,不做任何处理时雄花与雌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比值为5.6,而用甲液处理后雄花与雌花的比值为1.0,说明甲液有利于雌花的形成,因此A项错误。
12.根冠内含有脱落酸,并且能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向根的生长部位(分生区和伸长区)运输,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若对玉米根冠做以下四种处理(A、B的生长部位被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C、D的根冠被切去一半),则向下弯曲生长程度最大的是( )
答案 B
解析 A、C的根向上弯曲生长;B、D向下弯曲生长,但B下部的脱落酸浓度更高,所以向下弯曲程度最大的是B。
13.将休眠状态的枫树种子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湿砂混合后放在0~5 ℃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下图表示枫树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种子破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可以使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但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类激素的类似物,因为该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种现象与图中 密切相关,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拮抗 植物的生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的 (2)赤霉素或细胞分裂素 在植物体内不易降解,效果稳定 (3)脱落酸 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或破坏),解除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个性拓展
14.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可以萌发。现用甲、乙、丙、丁四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见表;另一组用于测定A、B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图。请回答:
预处理方法 室温、保湿(甲) 4 ℃、保湿(乙) 4 ℃、水浸种(丙) 4 ℃、干燥(丁)
种子萌发实验条件 温度和水分等适宜条件
种子萌发率(%) 0 100 98 0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由表可知,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由表和图可知,两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激素A存在于上述木本植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子的种皮中,为了验证激素A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可用白菜种子为材料,以白菜种子发芽率为指标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①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A,并制备成激素A水溶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低温 水分(或4 ℃保湿、4 ℃水浸种)
(2)激素A (3)实验步骤:②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用等量的激素A水溶液和蒸馏水处理白菜种子,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其中蒸馏水处理的为对照 ③一定时间后,统计白菜种子的发芽率
预测结果:激素A处理的白菜种子发芽率低于对照
得出结论:激素A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解析 四种预处理方法形成了两组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甲、乙两组自变量为温度,乙、丙、丁三组自变量为水,由最终萌发率可知,在4 ℃、保湿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最高。第二组测定的两种激素的含量中,由于甲中激素A的含量高,乙、丙激素B的含量高, 说明促进种子萌发的是激素B,抑制种子萌发的是激素A。要验证激素A对白菜种子萌发的作用,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且自变量为激素A的有无,思路如下:因种皮中含有激素A,所以事先要剥离白菜种子的种皮;然后均分为两组,一组用激素A处理,另一组用等量的蒸馏水对照;因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结果和结论必须是唯一的且应一致,所以结果应为用激素A处理的白菜种子萌发率低,结论应为激素A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第四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化学调节
第1课时 化学信号——激素
[目标导读] 1.通过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P44~45性引诱剂诱杀昆虫实验和P45~46家蚕的发育过程,了解无脊椎动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特点。2.结合教材P46图2-36,阐明人体主要激素的分泌部位和生理功能。
[重难点击] 人体主要激素的分泌部位和生理功能。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根据蝗虫发育过程的材料分析,回顾昆虫个体发育的相关知识。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像蝗虫那样,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比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似,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一样,只是大小不同,性器官未成熟及翅还停留在翅芽阶段,如蝗虫。虫体自卵孵化,经过幼虫期便可发育为成虫。这种变态方式为不完全变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虫体自卵孵出后,经幼虫、 ( http: / / www.21cnjy.com )蛹发育为成虫,这种变态方式为完全变态。幼虫与成虫不仅形态不同,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也多不一致,而且中间一定要经过一个不食不动的蛹期,体内进行剧烈的改造,最后才羽化为成虫,如蝴蝶、苍蝇等就属于完全变态。
2.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由内分泌腺组成的,主要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卵巢或睾丸等。
3.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物质叫激素,激素对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的去向是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4.侏儒症患者的病因是患者幼年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患者的病因是患者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糖尿病患者的病因是患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作用发生障碍。
课堂导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如图为专门诱杀雌性小绿叶蝉的诱杀瓶,里面含有专门吸引雌性小绿叶蝉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探究点一 无脊椎动物的激素
1.动物个体之间的通讯——外激素
(1)实验:性引诱剂诱杀昆虫实验
活动目标 描述某些昆虫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同种的异性昆虫
材料用具 棉铃虫雌蛾;有机溶剂;小烧杯,研钵,水盆
方法步骤 捕获数只棉铃虫的雌蛾,剪取它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尾部,放在研钵中加有机溶剂(如酒精)研碎,倒入1号小烧杯中;2号小烧杯中则只倒入等量的有机溶剂②将两个小烧杯分别架在盛有清水的盆子上方,天黑时放在地理位置及条件相似的棉花地里③次日早晨观察水盆中被诱来淹死的棉铃虫数量
实验现象 放置1号烧杯的水盆中被诱杀的棉铃虫数量明显多于放置2号烧杯的水盆中被诱杀的棉铃虫数量
实验结论 诱杀的雄蛾数量多于雌蛾数量,因为本实验所用的雌蛾尾部提取出的物质是雌蛾的性外激素,作用是引诱同种异性个体前来交尾
(2)通过上述实验,结合教材P44~45内容,思考外激素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①外激素的概念:由外分泌腺分泌,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体外传递,对同种的其他个体发生影响的激素,叫做外激素,也称为信息素。许多昆虫不仅靠感官互相传递信息,还能通过外激素来传递信息。
②外激素的特点:分泌到体外;具有挥发性;作为信号用来引诱、警告、通知同种昆虫以影响同种其他昆虫的行为。
③作用方式和对象: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影响和控制同种的其他个体。
④外激素的种类及作用
名称 作用
性外激素 引诱同种异性昆虫飞来与之交配
结集外激素 使许多同种个体集合在一起
警戒外激素 遇到危险向同伴报警
踪迹外激素 标示行踪足迹
小贴士 1 人体内的激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在体内发挥作用,但昆虫激素有内激素、外激素之分,内激素由特定的内分泌器官分泌,外激素由体表腺体分泌。 2 人的性激素与昆虫的性外激素的产生场所、化学性质、作用对象及作用结果都不同,不要混淆。
2.昆虫生长发育的激素——内激素
阅读教材P45~46,完善图解内容,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内激素的概念: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只在体内传递、对自身的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激素,叫内激素。
(2)种类:脑激素、蜕皮素、保幼激素。
(3)据图归纳昆虫三种内激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4)两种激素的分泌量和发育阶段的关系
发育阶段 保幼激素 蜕皮素
幼虫 分泌量多 周期性增多和减少
幼虫→蛹 分泌量少 分泌量较多
蛹→成虫 停止分泌 单独作用
成虫 停止分泌 停止分泌
归纳提炼
内激素与外激素的比较
概念 分类 分泌部位 作用
内激素 由昆虫的内分泌器官或某些细胞分泌到体液中的具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脑激素 脑神经分泌细胞 调节蜕皮素、保幼激素的分泌
蜕皮素 前胸腺 调节昆虫蜕皮
保幼激素 咽侧体 抑制幼虫变态,保持幼虫性状
外激素(信息素) 由昆虫体表腺体分泌到体外的一类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性外激素 外分泌腺 指示食源、确定领地、吸引异性等,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结集外激素
警戒外激素
踪迹外激素
活学活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只受脑激素控制( )
(2)前胸腺分泌的保幼激素可使虫体保持幼虫状态( )
(3)性外激素由体内的内分泌器官分泌并释放到体外( )
(4)可使用蜕皮激素类似物减少菜青虫对青菜的危害( )
答案 (1)× (2)× (3)× (4)√
探究点二 人和高等动物的内激素
激素调节在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试完善下图,探讨人和高等动物重要的内激素及作用。
1.完成下面的人体内分泌腺分布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人体内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
分泌腺体 激素种类 主要生理功能
性腺 睾丸 性激素 雄激素 促进雄性外生殖器的发育与成熟,促进睾丸生成精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使蛋白质合成加快,增加钙和磷在骨中的沉积
卵巢 雌激素 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和卵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
孕激素 促进雌性子宫黏膜进一步增生、子宫腺体分泌,使子宫黏膜适宜于受精卵的种植;刺激乳腺腺泡的生长发育,为分泌乳汁做好准备
垂体 促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相关腺体的正常发育,促进相关腺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性腺激素
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
胰岛 胰岛B细胞 胰岛素 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抑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促使肝糖原分解,促使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肾上腺 肾上腺皮质 盐皮质激素 主要调节水分和无机盐的稳态,促进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及对钾的排泄
糖皮质激素 主要调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并促使脂肪和蛋白质在肝脏内转变为糖原和葡萄糖,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髓质激素 使心脏活动加快加强,动脉血管收 ( http: / / www.21cnjy.com )缩,血压升高;使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和消化腺分泌活动受到抑制,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促进机体的分解代谢;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 抗利尿激素 使肾脏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全身动脉血管强烈收缩,有利于维持动脉血压的稳态
催产素 使有孕子宫平滑肌收缩,加速胎儿的娩出,同时使子宫血管收缩,有助于产后止血
归纳提炼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活学活用
2.切除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C.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答案 A
解析 垂体不仅可以分泌生长激素,还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调节、管理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作用,如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从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应该减少。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当一个蚂蚁在某处发现一个食物颗粒时,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了几下未拉动,它就会跑到远处的蚁穴中“喊来”一群同伴,一起将这个食物颗粒拉回家中。这群蚂蚁回来的路上靠__________来指示方向( )
A.眼 B.性外激素
C.结集外激素 D.踪迹外激素
答案 D
2.我国有位著名的童星,在1 ( http: / / www.21cnjy.com )4~15岁期间,身体的形态、机能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不再适合出演儿童剧了。他发生这些变化与下列哪些激素有关( )
①胰岛素 ②胰高血糖素 ③性激素 ④胸腺激素 ⑤甲状腺激素 ⑥肾上腺素 ⑦生长激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⑤⑦ D.④⑤⑥⑦
答案 C
解析 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较快的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出现第二性征。生长发育这一生理效应是由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所以青春期后,身体形态、机能等方面的显著变化主要与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有关。
3.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 )
①甲状腺 ②唾液腺 ③肾上腺 ④脑垂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内分泌腺是指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的腺体。本题中仅唾液腺不属于内分泌腺。
4.为研究昆虫性外激素在预测预报虫情方面的作用,某课题组进行了下列探究实验:
材料用具:棉铃虫雌蛾;有机溶剂;小烧杯,研钵,水盆。
实验步骤:①捕获数只棉铃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雌蛾,剪取它们的尾部,放在研钵中加有机溶剂(如酒精)研碎,倒入1号小烧杯中;2号小烧杯中则只倒入等量的有机溶剂。
②将两个小烧杯分别架在盛有清水的盆子上方,天黑时放在地理位置条件相似的棉花地里。
③次日早晨观察水盆中被诱来淹死的棉铃虫数量。
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剪取雌蛾尾部并研碎,且加入有机溶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号小烧杯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哪个水盆中被诱杀的棉铃虫较多?____________。
(4)诱杀的棉铃虫是雄蛾多还是雌蛾多?试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提取性外激素 (2)对照 (3)1号
(4)雄蛾多。雌蛾的外分泌腺能够分泌一种激素,具有挥发性,在体外传递,能够引诱同种的异性个体前来与之交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无脊椎动物的激素
1.手术破坏昆虫的神经分泌细胞,该昆虫的生长发育停滞。这可说明昆虫体内( )
A.没有脑激素
B.没有蜕皮素
C.没有保幼激素
D.蜕皮素、保幼激素的分泌是受脑激素控制的
答案 D
解析 昆虫的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脑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手术破坏昆虫的神经分泌细胞,该昆虫的生长发育停滞。说明脑激素可以控制蜕皮素、保幼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
2.下列关于昆虫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分泌到体外
B.只作用于同种其他个体
C.都由内分泌器官分泌
D.外激素一般由昆虫体表腺体分泌
答案 D
解析 昆虫激素是指昆虫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泌器官或某些细胞分泌到体液中或体外,对其他器官或同种其他个体具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昆虫激素分内激素和外激素,内激素是昆虫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而外激素一般是昆虫体表腺体分泌的。
3.后一龄幼虫快化蛹时,把幼虫的头结扎起来,幼虫能变为无头蛹,这种无头蛹能生活几个月或一年左右,直到死亡也不变为成虫,其原因是( )
A.脑激素缺少
B.保幼激素增加
C.蜕皮素缺少
D.甲状腺激素不足
答案 C
解析 昆虫体内无甲状腺激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排除D项;正常情况下,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脑激素,脑激素输送到前胸腺和咽侧体,使前胸腺产生和释放蜕皮素,在蜕皮素的作用下昆虫蜕皮,进一步发育。由于把幼虫的头结扎起来,前胸腺不能得到脑激素而停止活动,不能分泌蜕皮素,从而使昆虫的变态发育受阻。
4.蜂王的上腭腺能分泌一种抑制工蜂卵巢发育的挥发性物质,该物质属于( )
A.蜕皮素 B.性外激素
C.保幼激素 D.信息激素
答案 C
解析 保幼激素能抑制成虫性状出现。
知识点二 人和高等动物的内激素
5.为哺乳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创造良好条件的激素是( )
A.雄激素 B.雌激素
C.孕激素 D.促性腺激素
答案 C
解析 雄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雄性外生殖器发育和雄性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等;雌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等;促性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子宫黏膜和乳腺腺泡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种植和泌乳准备条件。因此,为哺乳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创造良好条件的激素是孕激素。
6.消渴症有如下特征:“多饮而渴不止,多食而饥不止,多溲而豪浊不止”。该病的发生与下列什么腺体异常有关( )
A.甲状腺 B.胰岛
C.胸腺 D.肾上腺
答案 B
解析 从所列举的症状来看,应该为糖尿病症状,而糖尿病是因为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受损所致。
7.关于垂体产生的促激素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维持相关腺体的正常发育
B.受下丘脑控制调节
C.促进相关腺体内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D.能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
答案 D
解析 垂体分泌的促激素能作用于性腺、甲状腺和肾上腺,但是不能作用于胰岛。
8.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常取同种鱼的脑垂体研碎注入鱼体内,可促使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垂体中含有( )
A.性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促性腺激素 D.生长激素
答案 C
解析 鱼的垂体中促性腺激素作用于鱼的卵巢,促使卵巢产卵。
能力提升
9.将具有分泌功能的咽侧体移植到天蚕的老龄幼虫体内,导致该老龄幼虫迟迟不能进入蛹期,该实验证明咽侧体分泌( )
A.脑激素 B.保幼激素
C.蜕皮素 D.信息素
答案 B
解析 保持幼虫性状,抑制进入蛹期,抑制成虫性状出现是保幼激素的作用。咽侧体移植入老龄幼虫,导致保幼激素增多,说明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
10.下列与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猪、羊等家畜阉割后有利于育肥
B.两只公鸡相斗时,鸡毛会竖起
C.雄鹿到一定年龄后会长出发达的鹿角
D.给青鱼注射鲤鱼垂体的提取物能促进青鱼的卵巢成熟
答案 B
解析 A、C两项为性激素的调节;D项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调节作用;而B项是神经兴奋→肌肉收缩引起鸡毛竖起,与激素调节无直接关系。
11.人体的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分别分泌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下图表示的是人体血钙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甲状旁腺素只通过促进肾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而提高血钙浓度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C.降钙素不能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过程
D.降钙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肾和骨
答案 C
解析 通过图中得出甲状旁腺素作用于骨和肾, ( http: / / www.21cnjy.com )促使血钙浓度上升,A项错误;甲状旁腺素升高血钙浓度,而降钙素是降低血钙浓度,二者对血钙浓度的调节起拮抗作用,B项错误;降钙素作用的靶器官是骨,而不是肾,C项正确,D项错误。
12.从藿香中提取的某种物质可以抑制昆虫产生某种激素,用它喷洒在一些害虫身上,害虫会过早地蜕皮,发育成无生殖能力的成虫。这是因为( )
A.昆虫体内缺少保幼激素
B.昆虫体内缺少蜕皮素
C.昆虫体内缺少脑激素
D.昆虫性外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 A
解析 保幼激素具有保持幼虫性状、抑制成虫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状出现的功能,当这种激素减少时,昆虫会过早蜕皮。脑激素和蜕皮素减少时,不能促进昆虫蜕皮。性外激素是在体外起作用的激素,与昆虫的发育无关。
13.将一只雌蛾用玻璃皿盖住,玻璃皿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放一只同种雄蛾,雄蛾无任何反应,打开玻璃皿后,雄蛾表现出性兴奋,下列四种说法中,本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A.雌蛾能产生性外激素
B.性外激素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C.该雌蛾还未发生过交尾
D.雄蛾通过触角感受性外激素刺激
答案 D
解析 只有未交尾的雌蛾才能产生性外激素。若把雄蛾触角去掉,雄蛾不出现性兴奋,才可证明雄蛾通过触角感受性外激素刺激。
14.昆虫的变态与保幼激素和蜕皮素有关,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共同作用时,保持幼虫状态并蜕皮成下一龄幼虫;当保幼激素分泌量减少后就化蛹。家蚕发育到4龄末就吐丝结茧和化蛹,蛹再羽化为成虫。超龄期幼虫体大,所结的茧大,产丝也多。下图表示家蚕从4龄到羽化阶段①~⑤时期体内两种激素量的变化。昆虫学家已经找到一种具有激素A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C和能抑制激素A生物合成的物质D,并已经应用于农业生产。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图中A是__________,其分泌部位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其分泌部位是________。
(2)为了提高蚕丝产量需要让蚕结出更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茧,应在图中①~⑤发育期的________时期采用______________措施,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家蚕同属鳞翅目昆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菜青虫,对杀虫药剂产生抗性,昆虫学家在其低龄幼虫阶段,喷洒________,从而使幼虫不能正常蜕皮或马上化蛹,不能正常生活而死亡,成功防治了菜青虫。
(4)某菜农错过了最佳捕杀菜青虫的时期,致使菜青虫羽化,为防止羽化后的菜青虫产卵,该菜农可用________使之无法正常交尾。
答案 (1)保幼激素 咽侧体 蜕皮素 前胸腺
(2)③或④ 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 使幼虫不化蛹,继续长大 (3)人工合成物质D (4)性引诱剂
解析 (1)从坐标曲线上可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家蚕在幼虫阶段,激素A和激素B共同起作用,但激素A占主导地位,在羽化过程中,激素A逐渐减少至消失,而激素B逐渐增多,可以确定激素A为保幼激素,由咽侧体分泌,激素B为蜕皮素,由前胸腺分泌。(2)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⑤时期中①~④属于幼虫阶段,要提高蚕丝产量,需要在幼虫期进行保幼激素含量类似物处理,从图中看出,①阶段幼虫自身保幼激素含量开始上升,②阶段含量相对较高,③阶段含量下降,④阶段含量消失,且超龄期的蚕所结的茧大,故保幼激素类似物的施加应在③或④阶段进行。(3)利用激素杀灭害虫有很大的优越性,如何杀灭菜青虫,首先应明确菜青虫处于幼虫阶段,然后要注意利用题干提供的人工合成物质D来杀灭。(4)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可干扰雌、雄虫之间原有的信息联系,从而干扰它们之间的正常交尾。
15.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药物都可以影响心脏的活动。请回答相关问题:
(1)肾上腺素既是一种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在功能上它是人体内的________分子。“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具有相似的结构,而且都能直接作用于心脏调节心率,由此推测它们在心脏细胞表面可能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
(2)用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进行实验研究,下表为分组实验结果,请完善实验报告。
组别 注射药剂种类 耗氧量(×103 mL)
“心得安” 肾上腺素
A 2.0
B + 1.7
C + 2.5
D + + 2.1
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具:小鼠若干只,注射器,检测耗氧量装置(如图所示),肾上腺素溶液和“心得安”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方法步骤:
①选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20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均分为四组。每组小鼠按上表所示注射药剂,其中A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每只小鼠分别放入装置中,开始时大烧杯内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液面等高。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
结果分析:
①为方便比较上表中各组数值,请选择适宜的图表类型绘图(如图所示)。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②结果表明,“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分别具有降低和提高耗氧量的作用,而两者共同作用的效应是相互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除了控制环境相同外,实验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设置一个不放入小鼠的对照装置,其目的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测得的数值更精确。
答案 (1)信息(或传递信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受体(或特异性受体、受体蛋白、糖蛋白) (2)“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鼠耗氧量(或呼吸速率、呼吸作用、心脏活动、心率)的影响
方法步骤:①生理盐水[或一定量(或等量)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盐水、0.9%NaCl溶液] ②大烧杯内液面的上升高度(或大烧杯液面高度变化、大烧杯液面高度、液面的刻度读数)
结果分析:①如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②抑制(或拮抗) ③校正(或消除)因非生物因素(或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或消除非生物因素(或物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解析 (1)激素是有机分子、信息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具有相似的结构,而且都能直接作用于心脏调节心率,由此推测它们在心脏细胞表面可能具有相同的受体。(2)分析表格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鼠耗氧量(或呼吸速率、呼吸作用、心脏活动、心率)的影响。方法步骤①中A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②中小鼠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使大烧杯内液面上升,计算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分析:①中画柱形图,并标明组别;②中结果表明,“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分别具有降低和提高耗氧量的作用,而两者共同作用的效应是相互拮抗(或抑制);③中设置对照装置的目的是用于校正(或消除)因非生物因素(或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
个性拓展
16.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正常实验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斐林试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
(二)实验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 h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
(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1)取一只小白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只小白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2)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
(3)给药1 h后,对两只小白鼠采尿液,实验鼠尿液放入1号试管内,对照鼠尿液放入2号试管内
(4)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的预测及解释:1号试管中应该出现砖红色沉淀,表明实验鼠尿液中有葡萄糖;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表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
实验结论: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尿糖,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第2课时 激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特征 激素调节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 ( http: / / www.21cnjy.com )48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变态和发育的影响实验,阐明激素的基本生理作用、作用特征和激素调节的特点。2.在阐明激素化学本质的基础上,结合教材P51图2-37、2-38,掌握含氮类、类固醇激素在靶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重难点击] 1.激素的作用特征和激素调节的特点。2.激素在靶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昆虫的外激素由外分泌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泌,其种类很多,有性外激素、警戒外激素、结集外激素、踪迹外激素。内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昆虫的生长、发育和变态是由脑激素、蜕皮素和保幼激素共同来调节的。
2.人体某些内激素的分泌部位及作用
(1)雄激素:由睾丸分泌,能促进雄性外生殖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发育与成熟,促进睾丸生成精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使蛋白质合成加快,增加钙和磷在骨中的沉积。
(2)促激素:包括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它们能促进相关腺体的正常发育,促进相关腺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能促使肝糖原分解,促使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催产素:由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合成,由垂体的神经部分泌释放,使有孕子宫平滑肌收缩,加速胎儿的娩出,同时使子宫血管收缩,有助于产后止血。
3.结合下图回忆必修一学习的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释放:特定的细胞释放胞间信号(第一信使)
↓
感受:信号分子和受体特异性地结合
↓
反应:细胞内多种分子的活性改变,从而改变细胞的代谢过程
课堂导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上左图,人吃完饭后,血糖浓度升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会增多,降血糖。上右图,鼓子秧歌队员跳一段秧歌后,血糖浓度下降,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会增多,升高血糖。
这说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以调节糖类代谢,为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动物激素还有哪些生理作用?如何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作用特征、调节特点如何呢?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探究点一 激素的基本生理作用
各种激素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功能,概括起来主要集中于几个基本的生理作用,请通过下面实验进行归纳。
1.实验: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变态和发育的影响
活动目标 描述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说出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材料用具 同种并同时孵化、体长在10~15 mm的小蝌 ( http: / / www.21cnjy.com )蚪15只,新鲜水草;甲状腺激素1 g,甲硫咪唑1 g,晾晒2~3 d的自来水;容积2 500~3 000 mL的容器(如小脸盆)3个,小金鱼网1个,培养皿1个,有毫米格的坐标纸1小张
方法步骤 (1)将饲养蝌蚪的3个容器分别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号为1号、2号和3号。(2)每个容器内加自来水约2 000 mL,内放5只小蝌蚪及等量的新鲜水草。(3)1号容器作为对照,不添加任何药物,2号容器内加入甲状腺激素5 mg,3号容器内加入甲硫咪唑5 mg。每个容器内都加入等量的少许饭粒作为蝌蚪的食物。(4)每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3/4,2号容器和3号容器都要分别再加入甲状腺激素和甲硫咪唑5 mg。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5)每天观察测量1次并填表,连续2周
现象 不同的饲养条件下,蝌蚪的生长发育状况是不同的。2号容器中蝌蚪的变态过程最快,3号容器中蝌蚪的变态过程延缓
实验结论 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把蝌蚪放在含有甲状腺激素的水中,能促进蝌蚪变态的过程
2.结合上述实验和教材P49内容,归纳激素的基本生理作用
激素的作用 具体作用内容 参与的激素
调节新陈代谢 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为生理活动供能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调节体内水、无机盐、血糖等的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 抗利尿激素、盐皮质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
调节生殖、生长和发育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调节生殖活动,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催产素
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能力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机体的行为,与神经系统配合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甲状腺激素、胸腺激素、肾上腺素
归纳提炼
激素的基本生理作用
活学活用
1.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 )
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
B.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
C.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耗氧量增加
D.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下降
答案 C
解析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小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的生长发育(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促进能量代谢,增加基础代谢的耗氧量。因此,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动物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耗氧量增加。
探究点二 激素作用的特征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激素和神经系统都能调节内环境的稳态,激素调节具有独特的特征。
1.激素作用的特征
(1)观察激素的作用示意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出来释放到血液中,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血液的运输分布到全身各处,并与组织细胞有着广泛的接触。任何一种激素都只对它所“认识”的特定细胞产生作用,这种细胞称为该激素的靶细胞,如图中A、B两种细胞中B是该激素的靶细胞,因为该细胞上有与这种激素结合的特殊位点,称为受体。这说明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
(2)资料 美国学者肯德尔从3 t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才提取出0.23 g的甲状腺激素。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4 mg/mL,而1 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 200 kJ。
①激素在动物体内的含量极微,但生理作用非常明显,这说明激素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②假如某种激素的分泌量稍有不足或者过多,就会引起机体代谢异常或功能异常,分别称为内分泌腺功能减退或功能亢进。
(3)激素的生理作用虽然各不相同,但可以互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影响:如雌激素和孕激素都有刺激子宫黏膜增生的作用,它们之间表现为相互协同关系。而在调节血糖水平方面,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相反的作用,它们之间表现为相互拮抗关系,机体的某项代谢活动常受几种激素的共同调节,这说明激素的作用具有复杂性。
2.激素调节的特点
(1)和神经递质类似,激素发挥作用后也会被相应的酶逐渐分解,大部分的分解产物由尿液排出体外。
(2)激素调节具有不同于神经调节的特点,请完成下表:
项目 神经调节 激素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持久
作用范围 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小贴士 动物激素与酶的比较
动物激素 酶
区别 来源 内分泌腺细胞 活细胞
本质 蛋白质、脂质(固醇)等 蛋白质或RNA
作用条件 与神经调节密切联系 受温度、pH等理化因素制约
调节机理 作为信号分子传递给靶细胞,改变其原有的代谢活动 催化反应,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相同点 微量和高效,特异性
归纳提炼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联系
(1)大多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3)机体的生命活动常常既受神经调节,也受激素调节,一般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是主要形式。
活学活用
2.判断下列关于人体激素叙述的正误。
(1)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质而发挥作用( )
(2)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
(3)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
(4)在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
(5)激素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物质( )
(6)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 )
(7)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可以是垂体( )
答案 (1)√ (2)× (3)√ (4)√ (5)× (6)√
(7)√
解析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作为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具有高效的生物调节作用;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等作用;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从而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丘脑也能分泌激素;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抑制其分泌活动。
探究点三 激素调节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激素将信息传递到靶细胞内部的过程就是激素调节信号的转导过程,阅读教材P50~51,分析相关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激素的化学本质
人们按照激素的化学性质将激素分类,请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激素类型 举例 相对分子质量 溶性 能否穿过细胞膜 补充途径 种类数
含氮类激素 蛋白质类和肽类 促激素、生长激素、催产素、催乳素、甲状旁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胰液素、胸腺激素、抗利尿激素 大 水溶性 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 注射 多
胺类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类固醇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 小 脂溶性 可直接穿过细胞膜 口服或注射 少
2.含氮类激素在靶细胞的信号转导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第一信使(激素)的作用:含氮类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H)被运送到靶细胞以后,首先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R)结合,通过细胞膜上的鸟苷酸调节蛋白(GP)传递信息,激活位于细胞膜内侧面的腺苷酸环化酶(AC),在Mg2+的参与下,AC催化ATP转化为环一磷酸腺苷(cAMP第二信使)。
(2)第二信使的作用:cA ( http: / / www.21cnjy.com )MP激活蛋白激酶系统,使蛋白质磷酸化,从而引起细胞特有的生理效应。然后cAMP被磷酸二酯酶(PDE)分解为5′-AMP失去活性。
3.类固醇激素在靶细胞的信号转导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类固醇激素的性质: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都比较小,而且具有脂溶性,易透过细胞膜。
(2)激素靶细胞受体:位于细胞质中。
(3)信号转导:类固醇激素到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靶细胞直接进入细胞内部,首先与细胞质受体蛋白结合,形成激素—胞质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结合到染色质非组蛋白的特异位点上―→启动基因DNA的转录过程,从而生成特异的mRNA,mRNA透过核膜进入细胞质中,诱导细胞合成新的酶蛋白,从而产生新的生理效应。
归纳提炼
两类激素在靶细胞的信号转导的比较
激素种类 含氮类激素 类固醇激素
分子大小 大 小
溶性 水溶性 脂溶性
受体位置 细胞膜 细胞内
作用途径 通过细胞内第二信使的作用,使蛋白质磷酸化,引发相应的生理效应 通过调节基因的转录,诱导细胞合成新的酶蛋白,从而产生新的生理效应
活学活用
3.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稳态的一种激素,下列关于胰岛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的受体在细胞的表面
B.胰岛素发挥作用需要Mg2+的参与
C.胰岛素在靶细胞信号转导中属于第二信使
D.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缺乏时不能口服补充
问题导析 (1)胰岛素属于含氮类激素。
(2)在靶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中,含氮类激素是第一信使,环一磷酸腺苷是第二信使。
答案 C
解析 胰岛素在靶细胞信号转导中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第一信使,第二信使是cAMP,其合成需要Mg2+的参与,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很难进入细胞,其受体在细胞的表面,口服会导致胰岛素被消化,因此只能注射。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
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
C.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
答案 B
解析 激素的作用是调节细胞内的代谢活动,重在调节而不是直接参与。
2.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 ②直接进入血液 ③激素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 ④血液中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分泌腺和其他腺体的区别是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动物的调节作用是很重要的。激素的化学成分很复杂,不一定都是蛋白质。
3.下列关于类固醇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直接进入细胞核启动基因表达
B.具有脂溶性,可透过细胞膜
C.其受体位于细胞质中
D.进入细胞质中形成激素—胞质受体复合物
答案 A
4.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正常,乙的胰岛B细胞被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但体内的胰岛素受体被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如图所示。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________________的明显增加引起的。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丙三人空腹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从激素调节机制分析,乙尿样检测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丙注射胰岛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动初期消耗大量的葡萄糖 胰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血糖素 (2)蓝色、砖红色、砖红色 乙的胰岛B细胞受损,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高 (3)不能 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结合
解析 对于正常人来说,运动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后,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通过有氧呼吸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要分解大量的能源物质,分解量大于产生量,血糖浓度下降;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可以提高血糖浓度;斐林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还原性糖的存在,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还原性糖,所以显示试剂本身的颜色;人体内胰岛素浓度较低时,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激素的基本生理作用
1.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乙、丙、丁四只雄性小狗,丁狗不作处理,甲、乙、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查得各自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雄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甲 3.8 0.1 5.8
乙 3.6 2.8 0.1
丙 0.8 3 5.5
丁 4 3 6
A.甲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是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止
B.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是生长立即停滞
C.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是性情变得温顺
D.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其个体大小变化为:甲、丁狗个体小,基本处于手术前状态,丙、乙狗不断长大
答案 D
解析 甲狗切除后导致甲状腺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低于正常值,从而出现了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因为甲状腺激素能提高兴奋性。乙狗生长激素含量降低,生长激素促进生长特别是骨的生长,缺少后生长缓慢或停滞。雄激素可维持第二性征,丙狗体内雄激素量很低因而性情变得温顺。丁狗不做处理应正常生长,乙狗个体小,基本处于术前状态,甲狗由于甲状腺激素少,而患呆小症,丙含有生长激素能长大。
2.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作用机理的阐述,正确的是( )
A.激素的作用主要是参与靶细胞的新陈代谢
B.在血液中含有多种激素
C.激素只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当激素作用于某一靶细胞后,再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其他靶细胞
答案 B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3.下列有关人类内分泌激素的来源及其生理反应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激素 来源 生理反应
A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降低细胞代谢速率
B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
D 促甲状腺激素 垂体 促使甲状腺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
答案 A
解析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提高细胞代谢速率。
知识点二 激素调节的特征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4.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答案 C
解析 酶可在细胞内和细胞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挥作用,A项错误。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并非都是蛋白质。部分激素是蛋白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故B项错误。激素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酶与相应的底物结合后起作用,C项正确。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被降解,而酶发挥作用后仍具有活性,D项错误。
5.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微量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答案 D
解析 激素随体液运往全身,但只特异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知识点三 激素调节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6.含氮类激素在靶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是( )
A.负责把信息从细胞膜上接过来传送到细胞内部
B.负责把调节信息从内分泌细胞传送到靶细胞膜
C.负责把信息从靶细胞膜传送到分泌细胞
D.负责把调节信息从靶细胞膜传送到细胞器
答案 B
解析 含氮类激素负责把调节信息从内分泌细胞传送到靶细胞膜,称为第一信使。
7.据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分析上述材料可得出的结论是( )
A.黑色素细胞膜上的受体和内皮素拮抗剂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
B.黑色素细胞膜上的受体的化学体质是糖蛋白
C.内皮素拮抗剂属于胞间信号,是第一信使
D.内皮素属于胞内信号,是第二信使
答案 C
解析 细胞膜上的受体大多数是糖蛋白,有少部分是糖脂,根据材料无法推断其化学本质。
能力提升
8.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A.生长激素、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性激素
C.胰岛素、性激素 D.性激素、生长激素
答案 B
解析 由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饮食进入消化道后,会在各种蛋白酶及肠肽酶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消化后的氨基酸被吸收后将不再起“激素”的作用,因而这类激素必须直接进入血液,不能口服或饲喂。甲状腺激素属于氨基酸衍生物,而性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这两种物质可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因此,可随饮食补充。
9.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答案 D
10.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鼠,测定其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小白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这3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实验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 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 切除10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大大下降
乙 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5天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解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 切除10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没有下降
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哪项作为对照实验( )
A.切除甲状腺,注射生理盐水
B.既不切除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C.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某种溶剂
D.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
答案 C
解析 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乙组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与甲组形成的对照,无法排除“某种溶剂”对小鼠的物质代谢的影响。因此应增加一组小白鼠,并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5天后,连续注射一定量的“某种溶剂”,以此作为对照实验。
11.下列对动物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激素调控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挥效应 ②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 ④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激素在动物体内含量极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对动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的调控作用启动较慢,持续时间长,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应的;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12.细胞间和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对信号的识别。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下列有关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图中细胞膜上的受体、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
B.雌激素只能与特定的受体结合,从而使雌激素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C.人体内其他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图甲相似,即通过细胞内受体识别特定的激素
D.若图乙可以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方式,其中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答案 C
解析 不同激素的受体存在的部位不同,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蛋白质类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膜外表面,故C错误。
13.根据下面资料和图示回答问题:
资料 美国学者肯德尔从3 ( http: / / www.21cnjy.com ) t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才提取出0.23 g的甲状腺激素。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4 mg/mL,而1 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量增加4 200 kJ。
图示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由资料可得出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2)由图A看出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并不直接参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的代谢过程,而是通过与细胞______(如图B)或细胞______(如图C)的特异性__________结合,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或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
答案 (1)高效性 (2)通过体液运输 特异性 (3)表面 内部 受体
个性拓展
14.一批生长激素过了保质期,需设计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来检验它是否还有使用价值。现给你一群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幼龄小白鼠和饲养它们的必需物品,具有生物活性的生长激素、生理盐水、注射器、酒精棉等物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白鼠平均分为三组,分别编号为甲、乙、丙。
第二步:向甲组小白鼠体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射适量的已过期的生长激素;向乙组、丙组小白鼠体内分别注射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饲喂相同食物,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①若甲组与乙组小白鼠的个体大小(或体重)相同,则说明过期生长激素还具有完全正常的生物活性,可以使用。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过期生长激素还具有部分生物活性,可以使用。
③若甲组与丙组小白鼠的个体大小(或体重)相同,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甲组个体出现不良反应或死亡,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二步:具有正常生物活性的生长激素、生理盐水 第三步:小白鼠的生长状况,如大小或体重
(2)②甲组个体比乙组个体小(或轻),但比丙组个体大(或重) ③过期生长激素丧失了生物活性,不能使用 ④过期生长激素不能使用
解析 根据实验目的是检验过了保质期的生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素是否还有使用价值,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小白鼠体内是否注射过了保质期的生长激素。因为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生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所以实验的因变量应是小白鼠的生长状况,观察指标可选用小白鼠的大小或体重。为了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应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组应是注射了适量过期生长激素的小白鼠,而对照组则是注射了具有正常生物活性的生长激素和生理盐水的两组小白鼠。预测实验结果时,应根据三组小白鼠生长状况的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一般包括四种类型:①虽然过了保质期,但仍然具有正常的生物活性;②保留了部分生物活性;③完全丧失了生物活性;④对生物体造成危害,出现不良反应,无法使用。第2课时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目标导读] 1.完成教材P12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分析,结合教材P13图2-3,阐明水的平衡,并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2.结合教材P13图2-4,探究水平衡调节的过程。3.结合教材P14图2-5,以钠、钾离子为例,阐明无机盐平衡调节的过程。
[重难点击] 1.水平衡调节的过程。2.钠、钾离子平衡调节的过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它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因处于机体的内部,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 细胞外液之间、细胞外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细胞内液之间彼此隔开,又能进行物质交换。在不断的物质交换过程中,内环境的化学成分,温度、pH等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3.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反馈调节作用多数属于负反馈。
4.水分子、O2、CO2、甘油等小分子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而氨基酸、葡萄糖等小分子则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5.人体内的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如:Na+、K+、Ca2+、Cl-、HCO等。
6.溶解在细胞中的各种无机盐具有一定的总浓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如人体体液浓度为0.9%,蛙为0.65%,这对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具有重要的作用,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细胞因吸水或失水使细胞形态发生变化。
7.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肾脏的结构示意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课堂导入
有一名男性,近期出现了口渴狂饮、尿频量多的症 ( http: / / www.21cnjy.com )状,伴随着形体消瘦、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皮肤干燥、毛发枯黄、头晕目眩、腰膝酸痛、心悸怔忡、大便秘结等临床表现。看医生后得知患的是尿崩症,与人体内水调节失衡有关。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探究点一 水的平衡及其调节
水是生命之源,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下列材料,分析水的平衡及其调节过程。
1.水的平衡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人体内水的来源主要是饮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食物中所含的水,此外,代谢过程也产生一部分水。由教材P12的表2-1信息可知,肾脏排尿是体内水的最主要排出途径。人通过调节饮水行为和排尿量,使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相适应,从而保持机体的水平衡。
(2)人体为什么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水?
答案 人体每天都要排出一定量的水分,为了维持内环境水分的平衡,所以每天都要补充一定量的水分。
(3)有人说:“只要不排尿,就不用补充水分”,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 不对。一方面,除了排尿,人体还有皮肤蒸发、呼气、消化道等其他排出水的途径;另一方面,排尿的意义还在于排出代谢废物,人体不能不排尿。
2.完善下图,请结合教材内容,总结尿液的形成过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水平衡的调节
当体内缺水时,人体通过一系列的调节保证渗透压,请完成下图,然后分析: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抗利尿激素
①分泌产生部位:下丘脑。②释放部位:垂体。③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部位:肾小管、集合管。④作用效果:激素增多,重吸收能力增强,排尿减少;反之,重吸收能力减弱,排尿增多。
(2)据此推断,当饮水过多或者盐分丢失过多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会减少,尿量会增加。
小贴士 水平衡的调节,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引起调节的因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或降低。 2 调节中枢:下丘脑。 3 感受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4 主要激素:抗利尿激素。
归纳提炼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活学活用
1.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图中A为__________激素,B为______________(结构),C为________中枢。
(2)某人下丘脑受损,导致A激素减少,出现的症状为________________。
(3)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②→④或①→③→⑤
D.②→①→④或②→①→③→⑤
答案 (1)抗利尿 肾小管、集合管 渴觉 (2)尿量增加 (3)C
解析 (1)由题目所提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不难做出如下的判断:①C能产生渴觉,则C为渴觉中枢;②B能产生尿液,并且能够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为肾小管和集合管;③A来自垂体并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则A是抗利尿激素。(2)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会增加,可能出现尿崩症。(3)调节过程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探究点二 无机盐的平衡及其调节
无机盐是人体不能自身制造的营养素,人体在代谢中不断流失的一些无机盐必须从食物中得到补充。
1.结合教材,完善无机盐来源和去路的图解。
与水平衡相比较,少了一个来源:物质代谢所产生的;少了一个去路:呼气排出。
2.以K+、Na+的调节为例,完成下图,然后分析: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醛固酮:①分泌部位:肾上腺皮质。②作用部位:肾小管、集合管。③作用效果: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排泄。
(2)血钠含量降低和血钾含量升高两种刺激中,醛固酮的分泌对血钾含量升高更为敏感。
(3)该调节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
小贴士 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性, 1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都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下通过肾脏来完成的。 2 水和无机盐的多少,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含量,它们共同决定细胞内、外液渗透压。若水多盐少,导致渗透压降低,反之则升高。 3 ①醛固酮在促进对Na+吸收的同时也促进了对水的吸收。②水平衡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但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只有体液调节。③钠盐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不吃不排;钾盐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归纳提炼
无机盐平衡调节图解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活学活用
2.实践证明,双侧肾上腺皮质损伤的动物不能存活。下列与之相关的原因可能是( )
A.血液中Na+的浓度猛增,K+浓度猛降
B.血液中Na+和K+浓度猛降
C.血液中Na+和K+浓度猛增
D.血液中Na+浓度猛降,K+浓度猛增
答案 D
解析 双侧肾上腺皮质损伤的动物不能分泌醛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酮,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排泄,所以可导致血液中Na+的浓度猛降和K+的浓度猛增。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存在于( )
A.大脑皮质和下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质
C.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
D.肾上腺和下丘脑
答案 B
解析 在水平衡调节中,产生渴觉的感受器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质。
2.正常人在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饮食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下丘脑感受这种刺激后( )
A.产生渴觉,并调节对水的摄入
B.调节垂体对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C.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D.合成和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加
答案 C
解析 下丘脑感受刺激后,合成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来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使其正常。
3.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答案 C
解析 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饮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因而不会产生渴觉。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从而使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对上升,这样细胞的吸水能力就增强了。
4.请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 ( http: / / www.21cnjy.com )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①]____________,促进②③____________作用,调节水平衡,这样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的______________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过少,此时,尿液浓度的变化是________。
答案 (1)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神经调节和化学调节(缺一不可) (2)盐丢失过多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下降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水的平衡及其调节
1.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
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在1.5 h(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饮清水后约1 h)时,尿生成速率为最大值(即峰值)。1.0 h(即饮清水后0.5 h)时,饮水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抑制了垂体对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作用减弱,尿生成速率增大。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的尿生成速率大,产生的尿量多。D选项考查的是对曲线变化趋势的预测,由所学知识可知,3 h后经过水盐调节,尿生成速率趋于正常,两条曲线可交叉或重叠。
2.饮水过多时,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和调节机制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
C.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
D.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答案 C
3.饮食较咸时,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在神经和激素的作用下,主要通过对肾脏重吸收作用的调节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利尿激素在水平衡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节中的作用,该激素分泌多少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电解质浓度)呈正相关,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对下丘脑感受器的刺激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如下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4.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答案 C
解析 大量饮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渴觉中枢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5.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答案 B
解析 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故A项错误;升高的渗透压会被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故D项错误;最后,引起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但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故B项正确,C项错误。
知识点二 无机盐的平衡及其调节
6. 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叙述中,能准确表达激素作用的是( )
A.醛固酮可使渗透压升高
B.醛固酮可使渗透压降低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答案 C
解析 抗利尿激素促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7.被切除某一内分泌器官的褐家鼠会很快死亡,若补充大量盐水可维持生存。切除的这一内分泌器官最可能是( )
A.甲状腺 B.胰腺
C.肾上腺皮质 D.脑垂体
答案 C
解析 由补充大量盐水可维持生存,得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内分泌器官与Na+的吸收有关,而与Na+的吸收有关的激素为醛固酮,其生理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排泄。而醛固酮又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
8.将狗的两侧肾上腺切除,当其出现症状后注射某种激素,接着测定随尿液排出的Na+、K+量,结果如图。注射的激素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抗利尿激素 B.肾上腺素
C.醛固酮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Na+、K+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量在注射某种激素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Na+在尿中的排出减少,K+在尿中的排出增加。由题干中提到的几种激素的功能可知:与Na+、K+代谢有直接关系的激素是醛固酮,它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排泄,使尿液中Na+的含量减少,K+的含量增加。
能力提升
9.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答案 A
解析 过量饮水使细胞外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渗透压降低,细胞吸水过多而肿胀。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肿胀细胞失水而恢复正常,以此对患者进行治疗,故A选项正确;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时,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多,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故B选项错误。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从而使细胞内液失水,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升高,故C选项错误;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液体总量增加,故D选项错误。
10.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血钾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含量( )
A.都将增加 B.都将减少
C.前增后减 D.前减后增
答案 A
解析 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保留体内水分,从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恢复正常的作用;醛固酮具有吸钠排钾、维持血钾和血钠含量平衡的作用。因此,当血钾含量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量都会增加。
11.下列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甲图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B.乙图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C.丙图表示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变化
D.丁图a点时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
答案 C
解析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渗透压呈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相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注射抗利尿激素时,尿量减少,尿液中尿素、K+、Na+浓度升高。
12.如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用1升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或静脉注射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流量和血浆浓度的曲线图(箭头处是饮水或注射时间)。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a代表饮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
B.30~90 min阶段,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C.c代表饮清水后的血浆浓度变化
D.如果b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表明该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
答案 B
解析 饮用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增加尿流量能提高渗透压,同时饮用清水后,血浆浓度开始降低,尿量增加后,血浆渗透压会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所以曲线a表示饮用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曲线c表示血浆浓度的变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及尿流量变化不明显,所以曲线b若代表血浆渗透压,则表明注射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饮用清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注射生理盐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无明显变化。
13.一个成年人每24小时从外界吸收2 200 mL的水,但是每天的排出量为2 500 mL,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成年人的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导致体内的水分进出失衡
B.该成年人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肾小管、集合管无法充分重吸收水
C.只要从外界多饮入300 mL的水,即可保持平衡
D.该成年人体内的水分进出是平衡的,因为体内物质代谢中也产生水
答案 D
解析 题干说明该成年人有一部分水可能来自于物质代谢,该成年人体内的水分进出是平衡的。
14.如图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垂体释放的A物质是________激素。
(2)B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后,刺激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减少____________的分泌。
(4)某人一天要喝10多千克水,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喝不行,经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垂体功能有问题。你认为此人多饮多尿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肾功能出问题,不能从肾 ( http: / / www.21cnjy.com )脏排出多余的Na+,会出现全身浮肿症状,此时的全身浮肿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有利于维持______________的平衡。
(6)从图示中可看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受________和________调节,二者是________发挥作用,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
答案 (1)抗利尿 (2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脑皮质 (3)抗利尿激素 (4)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垂体不能将其释放,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 (5)渗透压 (6)神经 体液 相互协调
解析 根据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可判断:A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B结构为大脑皮质。垂体功能障碍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下降,尿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渴觉中枢兴奋,需大量饮水。综上所述,水盐平衡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15.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写出图中A、B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当健康人处于温度为38 ℃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环境时,其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渗透压。写出此时人体渗透压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对A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节效应是________A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在人体内环境平衡的调节中广泛存在,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下丘脑 垂体 (2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时出汗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经垂体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水的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质产生渴觉,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 (3)抑制 维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维持内环境或系统或机体的相对稳定)
解析 (1)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通过垂体释放的。(2)考查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中的水盐平衡调节过程。(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反馈地抑制下丘脑的活动,使抗利尿激素合成分泌减少。负反馈调节对于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
个性拓展
16.图甲是狗尿浓缩实验的结果。让狗大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饮水(图中箭头a所示)后,连续排出大量的尿;当将2.5%NaCl溶液10 mL注射入颈动脉(箭头b)后,尿量暂时减少;当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提取物(箭头c)后,尿量也减少。根据此实验,可以推断: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2.5%NaCl溶液注入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脉,使____________升高,刺激________,引起________激素分泌增加,导致尿量减少。本实验也证明____________中含有这种激素。
(2)如果预先将狗的脑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同样的实验,请将预期结果的排尿曲线描绘在图乙中的坐标上。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答案 (1)血浆渗透压 下丘脑 抗利尿 脑垂体后叶
(2)如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解析 下丘脑控制排尿是通过抗利尿激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泌来完成的。哺乳动物生理盐水浓度为0.9%,这一浓度相当于血液中无机盐的浓度,当静脉注射高浓度的(2.5%)NaCl溶液后,可刺激下丘脑,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从而使尿量减少。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提取物后,也出现了尿量减少的结果,这说明垂体后叶也含有抗利尿激素。第2课时 生长素的分布、运输及生理作用
[目标导读] 1.阅读教材P59,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生长素的运输特点。2.通过教材P60的实验,探究不同浓度吲哚乙酸对插条生根的影响。3.结合教材P60图2-47,理解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并分析相关的实例。
[重难点击] 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2.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植物的向性运动包括:向光性、向水性、向化性、向重力性;植物的感性运动包括偏上性或偏下性、感夜性、感热性、感震性。
2.生长素的发现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1)产生条件:单侧光照射。
(2)感光部位:胚芽鞘顶端。
(3)产生部位:胚芽鞘顶端。
(4)作用部位:顶端下部的生长部位。
(5)作用机理: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多→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少→向光侧生长慢)→向光弯曲生长。
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4.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运输的,也就是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相应的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
课堂导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图为雪松,高度可达十几米,雪松的生长主要受生长素的调控,雪松整体呈现宝塔型,其原因可能是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在哪些部位?如何运输?有哪些生理作用?这些生理作用有什么特性呢?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探究点一 生长素的分布与运输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并不完全一致,需要进行一定的运输才能发挥生理效应。
1.生长素的合成和分布
(1)生长素主要在分生组织内合成,如茎尖、幼嫩的叶和芽、发育着的种子等。
(2)生长素大多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茎尖。
小贴士 植物体不同部位生长素的含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较, 1 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 2 生长旺盛部位>衰老部位,如幼根>老根。
2.生长素的运输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韧皮部运输,运输方向取决于两端有机物的浓度差;另一种是限于胚芽鞘、幼茎的薄壁细胞间短距离、单方向的极性运输。在极性运输时,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2)观察下面实验,分析: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根据上述实验,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向运输。
②若仅设计a组,不足之处是仅能证明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但不能证明倒转过来不能运输。
③若b组形态学上端在上,而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下面,行吗?为什么?
答案 不行。不能排除重力作用。
④a与b两组的对照类型为相互对照。
⑤生长素的这种运输方式称为极性运输,是限于胚芽鞘、幼茎的薄壁细胞间短距离、单方向的运输方式。
(3)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使生长素从形态学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端到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的同时,在顶端产生一定程度的横向运输;同理,横放的植物,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生长素横向运输,观察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B中属于极性运输的是②③④,属于横向运输的是①⑤⑥。
(4)研究表明,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侧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向侧芽运输,由此推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小贴士 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的辨别方法
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
归纳提炼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1)韧皮部运输:取决于生长素的浓度差。
(2)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是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3)横向运输:由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外界因素引起的运输方式。
活学活用
1.对胚芽鞘甲做如图所示的处理,形成胚芽鞘乙,请回答: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光照后它的弯曲情况是________。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如图是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由②向①运输
B.生长素由①向③运输
C.生长素由④向③运输
D.③处的生长比④处快
答案 (1)不弯曲 (2)C
解析 (1)图中胚芽鞘甲形态学的上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P,下端为Q,所以生长素只能由P向Q运输。在胚芽鞘乙中,P和Q颠倒,使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所以胚芽鞘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2)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方法链接 如何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要注意两看:一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胚芽鞘顶端以下的部位能否获得生长素,若能则生长,若不能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二看胚芽鞘顶端以下部位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若均匀则直立生长,若不均匀则弯曲生长。
探究点二 探究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没有关系呢?通过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1.实验: 探究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1)提出问题: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对插条生根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设计实验
①实验材料:秋海棠、吲哚乙酸、烧杯、蒸馏水。
②方法步骤:a.配制不同浓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10-11~10-9 mol·L-1)的吲哚乙酸溶液;b.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实验材料;c.一定时间(一般处理6~12 h)后,将处理的实验材料进行生根培养;d.观察记录不定根的数量和长度。
(3)结果分析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某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推断,促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插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约为10-10mol/L,浓度较高或者较低(B、D、E组)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都会下降,当浓度过高时(F组),还会抑制生根。
2.有的实验小组选择了带有嫩芽的插条实验,结果和上述实验有很大差异,请分析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案 嫩芽能合成生长素,对生长素的处理浓度产生了干扰,影响了实验结果。
3.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不能生根:用多种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浓度的吲哚乙酸浸泡,插条不能生根,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枝条所带叶片较多、蒸腾作用过强、失水太多;二是配制的营养液中营养元素缺乏或缺氧;三是没有分清形态学的上端和下端。
(2)生根过少:配制吲哚乙酸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密一些,组别要多一些。
小贴士 扦插枝条的处理
1 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以增大吸水面积,促进
成活。
2 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
3 剪掉叶片,防止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归纳提炼
实验注意事项
(1)由于培养时间较长,实验小组内要明确分工。
(2)本实验涉及的不同溶液的浓度都非常低,且相差很小,所以配制溶液时要非常仔细,烧杯及其他用具不能混用。
(3)实验时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光照、温度等都属于无关变量,要严格遵循等量原则,并通过重复实验减小误差。
活学活用
2.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采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最佳的浓度最可能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3 mg/mL B.4.5 mg/mL
C.6 mg/mL D.9 mg/mL
答案 B
解析 根据实验结果,先排除9 m ( http: / / www.21cnjy.com )g/mL,显然是浓度过高抑制生根,3 mg/mL和6 mg/mL浓度相差较大,而生根情况几乎一样,则这两个浓度不可能是“最适浓度”。
探究点三 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作用不同,对其他器官是否也是如此?请通过下面的材料分析: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将探究二的实验结果用曲线表示如图1,请分析:
①B点:此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称为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最强。
②AB段:生长素浓度低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③BC段:生长素浓度高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④C点: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⑤CD段: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
(2)人们通过类似的实验画出了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茎和芽的影响,如图2、3。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综合三图可知:
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 ( http: / / www.21cnjy.com )宜生长素浓度依次10-10 mol·L-1、10-8 mol·L-1和10-4 mol·L-1,由此推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依次为根>芽>茎。
②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调节都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我们称之为两重性。
小贴士 1 两重性还表现为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 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也不同,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比老细胞敏感。
2.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实例
(1)顶端优势:自然界木本植物的树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常呈“宝塔型”,这是由于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被抑制的缘故,生物学上把该现象称之为“顶端优势”。结合图分析: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图1中,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运输,侧芽A、B、C的生长素浓度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发育,植株从而表现出顶端优势。
②图2中,顶芽被去掉,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被解除,侧芽得以发育,顶端优势被打破。
③图3中,去掉顶芽后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代替,推测侧芽A、B、C的发育情况仍受到抑制,说明顶端优势确实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根的向地性:将幼小的植株在适宜条件下横放,一段时间后,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如图所示)。
①当幼苗横放时,由于重力的作用,生长素在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侧浓度较高,即:B>A,D>C。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弱,A、B两侧都是促进作用,且B侧促进作用更强。使茎背地生长;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侧浓度高,抑制生长,因此生长速度C>D,使根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②若该植物在太空中的空间站中生长,情况会如何?
答案 由于没有受到单一方向的刺激,故各自横向生长。
归纳提炼
与生长素作用有关的现象归纳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活学活用
3.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的A点(为10-10 mol·L-1),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B.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中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问题导析 (1)生长素的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图中的“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大于C点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小于C点的浓度。
(2)根横放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引起近地侧(b)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细胞生长;背地侧(a)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细胞生长,从而使根向下弯曲生长。
(3)在太空中,生长素的浓度作用曲线仍适用于根的生长。只是由于无重力作用,a、b两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同,根水平生长。
答案 A
解析 曲线FC段均能促进生长,CD段抑制生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向地性的产生是由于重力作用,引起近地侧(b)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细胞生长;背地侧(a)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细胞生长,从而使根向下弯曲生长。在太空中,无重力作用,a、b两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同,根水平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浓度作用曲线仍适用于根的生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答案 A
解析 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差。
2.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如图所示);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答案 A
解析 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 ( http: / / www.21cnjy.com )芽鞘的形态学上端,过一段时间后,生长素就运输到下面的接受块甲中。但若把一段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的下端向上,做同样的实验,由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上端,即接受块乙不含有生长素。
3.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
答案 A
解析 在重力作用下,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在根部,该浓度生长素抑制了该侧的生长,所以根向下弯曲生长。
4.据图回答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
(2)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_______。
(3)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________状态下。
(4)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________区间。
答案 (1)大于m小于M (2)小于m (3)大于i
(4)C点以后
解析 (1)向光性中,生长素浓度对茎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促进作用,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比向光侧高,背光侧长得快,所以纵坐标的背光侧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向光侧的促进作用,所以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m小于M。(2)由于重力作用,茎的近地侧的生长素比远地侧多,并且促进作用表现为近地侧大于远地侧,所以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m。(3)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i的状态下。(4)顶端优势中侧芽生长受抑制,所以生长素浓度应在C点以后。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生长素的分布和运输
1.在同一植株上,能正确反映出各部位生长素产生情况的是( )
A.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B.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C.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D.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答案 D
解析 解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的是各部位产生生长素的情况,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多于侧芽,生长点多于老根;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运输到侧芽处并积累。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如图所示,用同位素14 ( http: / / www.21cnjy.com )C标记的吲哚乙酸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标记的吲哚乙酸的存在。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的A端,不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答案 D
解析 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特点,即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甲图中A端为形态学上端,乙图中B端为形态学上端,故处理甲图中的A端能在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反之不能;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反之不能。
3.如图是对燕麦胚芽鞘的有关研究,请你仔细分析图示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注:带阴影的琼脂块含生长素,空白的琼脂块不含生长素)
A.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B.合成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顶端部分
C.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
D.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答案 C
解析 甲、乙两组进行对照,单一变量是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位置的改变,甲组中形态学上端接触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下端接触空白琼脂块,生长素会从形态学上端的琼脂块运输到下端的空白琼脂块,而乙组正好相反,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即由该实验说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纵向运输为极性运输。
知识点二 探究不同浓度吲哚乙酸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4.下列关于“探究不同浓度吲哚乙酸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
B.每根枝条处理的时间长短应该一致
C.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
D.不同的吲哚乙酸作用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
答案 A
解析 探究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项中的变量应是吲哚乙酸的浓度,扦插枝条应相同。
5.用图中的4根月季枝条进行扦插,生根最多、最易成活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答案 B
解析 B芽多、产生的生长素多,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而D是倒插的,尽管存在芽,但枝条顶端和切口处均不具生根条件;A枝条无芽,缺乏生长素;C枝条带叶,蒸腾作用强,植物失水较多,不易成活。
知识点三 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
6.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和细胞体积大小,你认为结果应该是( )
生长素浓度 细胞体积大小
靠近物体侧 远离物体侧 靠近物体侧 远离物体侧
A 高 低 小 大
B 低 高 小 大
C 高 低 大 小
D 低 高 大 小
答案 B
解析 远离物体的一侧,显然要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一些,即细胞体积伸长的大一些。而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而对于茎来说,只有靠近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低,远离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才能导致远离物体一侧生长的快,细胞体积大。
7.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
A.去掉顶芽
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
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琼脂块
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块
答案 B
解析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到抑制的现象叫顶端优势,其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聚在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仍有生长素向下运输积聚到侧芽,故不能解除顶端优势。
8.图1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2表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试分析图1中丙部位和丁部位的生长素浓度最可能相当于图2中的哪一区间(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Ⅰ~Ⅱ区间和Ⅱ~Ⅲ区间
B.Ⅱ~Ⅲ区间和Ⅰ~Ⅱ区间
C.Ⅲ~Ⅳ区间和Ⅰ~Ⅱ区间
D.Ⅰ~Ⅱ区间和Ⅲ~Ⅳ区间
答案 C
解析 幼苗横放在地面,由于地心引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用,导致图1中甲、乙、丙、丁四处生长素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丙处>甲处,丁处>乙处。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根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比茎高,所以图1中丙处的生长受抑制,相当于图2中的Ⅲ~Ⅳ区间;图1中丁处的生长却受到促进,相当于图2中的Ⅰ~Ⅱ区间,从而导致幼苗表现为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生长。
能力提升
9.探究吲哚乙酸(IAA)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
B.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C.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相同
D.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答案 D
解析 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相同。本实验如果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就不知道某一浓度是促进还是抑制作用。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一个低于最适浓度,一个高于最适浓度。
10.科学家做过如下的实验:甲图把不含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乙图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丙图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实验。三个实验都以单侧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①、②、③、④、⑤、⑥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②含生长素比①多,③④中生长素含量相同
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
C.在③④⑤⑥小块中,⑤含生长素最多
D.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多
答案 D
解析 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颠倒。另外,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顶端,没有顶端的胚芽鞘不会感受光的刺激,单侧光对其不起作用。
11.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如图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的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②⑥
答案 A
解析 单侧光照使生长素由向光一侧 ( http: / / www.21cnjy.com )移向背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升高,而顶端用锡箔帽罩住,感受不到单侧光照,所以胚芽鞘的两侧生长素均匀分布;根横放时由于重力作用,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一侧,故①和④正确。
12.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位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乙图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________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②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此后②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________ mol·L-1。
(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下,乙图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________________生长。
(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点浓度,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点浓度,因此根将____________生长。表示⑤侧浓度的是________点浓度,表示⑥侧浓度的是________点浓度,所以________侧生长快,茎将__________生长。
(4)能够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是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1,能够同时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 mol·L-1。
答案 (1)b或d f ①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处(侧芽),抑制②生长 去除顶芽 10-6
(2)g或k c 向右(向光)弯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 (3)e a 向重力弯曲 g或k c ⑤ 向上(背重力)弯曲 (4)10-10~10-2 10-10~10-8
解析 (1)根据甲图所示,①表示顶芽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表示侧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部位积累。顶芽处生长素浓度处于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乙图中b、d两点对应浓度处于该范围内;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生长,乙图中f点浓度处于抑制生长范围内,所以导致植物具有顶端优势,解除方法是去除顶芽。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10-6mol·L-1。(2)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引起顶芽产生生长素向背光侧横向运输,造成向光侧浓度低于背光侧浓度,所以③侧生长素浓度高于④侧,促进程度大,③侧生长素浓度可处于g或k点,④侧浓度可处于c点,此时植物茎向光弯曲生长。(3)当植物水平放置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地侧生长素浓度,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生长,抑制根的生长,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生长,但促进程度小,同时也促进根生长,所以⑦侧可用e点表示,⑧侧用a表示,所以根向重力弯曲生长。⑤侧生长素浓度可用g或k点表示,⑥侧用c点表示。所以茎⑤侧生长快,茎背重力生长。(4)由乙图可看出,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10-10~10-2 mol·L-1,同时促进茎、芽、根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10-10~10-8 mol·L-1。
个性拓展
13.图1是用不同浓度吲哚乙酸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结果,图2是水平放置的一株燕麦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从图1可初步确定促进根生长的最适吲哚 ( http: / / www.21cnjy.com )乙酸浓度在________ppm之间,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吲哚乙酸浓度是________ppm。
(2)图2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________的特点,a、b、c、d四处中,生长素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处。
(3)为验证在重力作用下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顶端,而不是顶端以下部位。请你结合图2,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燕麦胚芽鞘、薄云母片等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8~16 16 ( http: / / www.21cnjy.com ) (2)两重性 a (3)①将完整燕麦胚芽鞘均分为三组,编号A、B、C ②A组在顶端中央纵向插入云母片,B组在顶端以下部分的中央纵向插入云母片,C组不做任何处理 ③将三组燕麦胚芽鞘水平放置,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A组水平生长,B组背地生长,C组背地生长 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顶端,而不是顶端以下部位
解析 (1)由题图可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吲哚乙酸溶液浓度为12 ppm时,根的平均长度最长,可确定促进根生长的最适吲哚乙酸浓度在8~16 ppm之间。浓度为16 ppm时,根平均长度比空白对照组(0)短,说明该浓度下,吲哚乙酸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2)在重力影响下,a、c处生长素浓度分别高于b、d处,但a处根的生长受到抑制,c处茎的生长得到促进,因此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特点——两重性。(3)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处理部位的不同,因变量为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第3课时 体液调节与稳态 激素的应用
[目标导读] 1.通过教材P52探究运动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呼出气体CO2含量的影响,了解其他化学物质在体液调节中的作用。2.结合教材P53图2-40,以甲状腺激素的稳态调节为例,阐明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机制。3.阅读教材P54~55,概述激素的应用。
[重难点击] 1.CO2、O2和H+的平衡。2.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 ( http: / / www.21cnjy.com )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与血浆内NaHCO3/H2CO3中的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O2和H2O。CO2可以经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代谢过程会产生碱性的Na2CO3,进入血液后,与血浆内NaHCO3/H2CO3中的H2CO3发生反应,形成碳酸氢盐,大部分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浆的酸碱度维持相对稳定。
2.甲状腺激素对新陈代谢起促进作用,对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对大脑的发育起促进作用,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系统输出信息被监测装置检测后,发出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馈信息输送回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对反馈信息和输入信息进行比较,并调整自身的活动状态,从而使受控装置的功能状态得到精确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4.侏儒症患者的病因是患者幼年生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患者的病因是患者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糖尿病患者的病因是患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作用发生障碍。
5.昆虫分泌的保幼激素能使虫体保持幼虫状态,而蜕皮素能促进幼虫蜕皮、成蛹和羽化。
课堂导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上图是一对亲兄弟:哥哥21岁,却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长不大的孩子,1.33米的个子,嗓音稚嫩;弟弟19岁,身高已经达1.96米,还在不断增高,被人称作“小姚明”。兄弟俩身高差距巨大是生长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
看来体内激素的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正常机体如何保证体内激素含量的稳态?激素在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中有哪些应用呢?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探究点一 体内O2、CO2和H+含量的稳态
通过教材P52实验,探究CO2的调节作用。
1.实验:运动对呼出气体CO2含量的影响
活动
目标 区别机体在不同代谢状态下CO2产生量的不同
实验
原理 机体呼吸可产生大量CO2,CO2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水结合可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可以降低溶液的pH。使用pH试纸或者pH计,测定溶液的pH变化,可了解溶液中CO2的含量变化
材料
用具 清水(或石灰水);pH试纸,细塑料管(或玻璃管),锥形瓶
方法
步骤 ①将两个锥形瓶分别编号为甲瓶和乙瓶,每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锥形瓶中放入清水(或石灰水)100 mL,分别测出每个锥形瓶中溶液的初始pH,记录下来。②每4人结成一组,选甲、乙两名代表进行呼气实验。③让甲、乙处于安静状态,每次呼吸都通过细管把呼出的气体吹入相应的锥形瓶的溶液中,进行1 min,不断晃动锥形瓶。结束后立即测定溶液的pH,记录在表中。④将用过的溶液倒掉,再把两锥形瓶洗干净,重复实验步骤①的准备工作。然后让甲、乙被测试者剧烈运动,结束后马上重复实验步骤③
通过分析思考:
(1)呼出气体中的CO2来自组织细胞。
(2)安静时与运动后两个锥形瓶中溶液的pH哪个变化比较大?
答案 运动后的锥形瓶。
(3)CO2的产生与运动的关系是:当机体剧 ( http: / / www.21cnjy.com )烈运动后,体内的分解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多,产生的CO2比安静状态显著增多。此时,机体通过加强呼吸运动,及时将CO2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O2、CO2和H+含量的相对稳定。
2. O2、CO2和H+含量稳态的维持机制
结合上面的实验及教材内容,完善下面的图解,分析其调节过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在某些大动脉附近有一些专门感受血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中CO2和H+浓度的化学感受器。当血液中CO2和H+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化学感受器兴奋,信息经传入神经到达延髓,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泡气体交换增多,从而使血液中CO2和H+浓度下降,恢复稳态。相反,则使呼吸中枢的活动减弱,呼吸变浅变慢、肺泡气体交换减少,最后使血液中的CO2和H+浓度上升,恢复稳态。
3.归纳体液调节的概念
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机体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中主要的化学物质是各种激素。
归纳提炼
根据调节过程判断调节方式
(1)为神经调节
(2)为体液调节
(3)为神经—体液调节
(4)为体液—神经调节
如:①CO2引起呼吸中枢兴奋是体液调节。②CO2使呼吸中枢兴奋进而引起呼吸运动加深加快,为体液—神经调节。
活学活用
1.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有: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③神经—体液调节三种方式,判断下列内容属于哪种方式(填序号)。
(1)变色龙能在较短时间内完全改变体色属于________。
(2)单细胞和低等多细胞动物具有的调节方式________。
(3)血液中CO2含量上升会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属于____________。
(4)遇到紧急情况时,人的呼吸、心跳会加快,血糖上升,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2)② (3)② (4)③
方法链接 区分某一调节活动是神经调节还是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调节,可以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判断,比如按照它们的反应速度来判断。除此之外,作用途径、作用范围和作用时间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值得说明的是,一个复杂的调节过程往往两种调节都有,即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探究点二 血液中激素含量的稳态
激素的作用具有高效性,因此激素含量的稳态尤其重要,请以教材P53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稳态的调节”图示为例,分析血液中激素含量稳态的原理。
1.甲状腺激素含量的稳态维持
(1)如图,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一方面受到腺垂体和下丘脑的控制,另一方面又对腺垂体和下丘脑有反馈作用,请分析:
①图中有三级腺体,分别为: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②图中有三级激素,依次为: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③图中“+”、“-”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
④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的控制方式,我们称之为分级调节。
⑤下丘脑、垂体的调节结果使血液中甲状 ( http: / / www.21cnjy.com )腺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增高到一定程度,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这称为反馈调节。
(2)甲状腺激素水平稳态的调节过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或人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体接受的刺激传到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引起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从而调节、控制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②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多时,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从而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③这种调节方式是一种反馈调节。
(3)甲状腺激素水平失调引起的疾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使人患甲亢病,婴幼儿分泌不足患呆小症,成年人分泌不足患黏液性水肿。
2.激素含量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不仅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而且还受到内分泌系统本身的多级调节控制。
归纳提炼
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丘脑位于调节中轴的最上位,下级是垂体,再下级是内分泌腺,最后是靶细胞,前三者构成了激素分泌反馈调节的中轴系统。整个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充分说明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密切联系。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和相关腺体的关系: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活学活用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如图是在寒冷环境中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
(1)寒冷条件下,激素②的分泌会______,激素③的分泌会______。
(2)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____________,③的分泌会________。
(3)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________,代谢速率会________。
(4)给动物注射③,①和②的分泌会________。
答案 (1)增加 增加 (2)增加 下降 (3)增加 减慢 (4)下降
解析 在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的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泌要增加,②和③都会增加。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增加,③的分泌会下降。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由于无甲状腺,不能再分泌③,故代谢速率减慢。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减少。
探究点三 激素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激素作用机理的不断揭示,激素的应用有了更加广阔的前景。阅读教材P54~55,探讨激素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昆虫性外激素的应用
①雌虫可通过在田间释放性外激素吸引远处的雄虫前来与之交配,因此可利用这一特点诱捕害虫。
②利用在田间释放性引诱剂来引诱异性昆虫,捕获并统计害虫数目,进行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
③向田间施放大量的性引诱剂,可以导致雄虫迷失方向而无法找到与之交配的雌虫,进而不能产生后代,利用这一点可以影响害虫生殖,进行病虫害防治。
(2)昆虫内激素的应用
人工可以大量合成类似保幼激素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蜕皮素的化合物。使用保幼激素喷洒桑叶,可使家蚕较长时间保持幼虫状态,结出的蚕茧大、茧层量增加、茧丝加长;适时在田间喷洒保幼激素可以扰乱有害昆虫的正常发育,使其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适时使用蜕皮素可使其幼虫提前蜕皮而死亡。
2.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1)对牛、马、骆驼等役畜的生殖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阉割,动物的性情会变得更加温驯,而且体质更加强壮,动物的使役年限明显延长,使役效率显著提高;对猪、羊、肉牛等食用动物实施阉割后,动物的育肥速度快、肉产量高、肉品质鲜嫩。这属于阉割技术的应用。
(2)某些动物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周期的影响,如鸟类的产卵在长日照下才能进行,可以在短日照来临之前人为延长对母鸡的光照时间,使其卵巢一直处于活跃的激素分泌和产卵状态,从而提高母鸡的年产蛋量。为加速母畜的繁殖速度,还可对母畜肌肉注射卵泡刺激素,用以促进母畜的发情。这属于光照周期影响动物体内激素的分泌和注射技术的应用。
3.在人类健康中的应用
(1)注射胰岛素可以控制胰岛素依赖性糖尿 ( http: / / www.21cnjy.com )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利用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症、抗过敏、抗毒、抗休克的作用,来治疗肾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等。
(2)在妇女分娩过程中,对于身体虚弱、子宫收缩无力的产妇,注射催产素可加强子宫肌肉收缩,促进妇女分娩,同时还可减少出血。
(3)避孕药的主要成分都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制剂。
归纳提炼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活学活用
3.阉割后的公鸡变得既不像公鸡,也不像母鸡,其原因是( )
A.体内已没有雄激素
B.体内只有雌激素
C.体内雄激素大量减少,还有少量雌激素
D.体内雄激素大量减少,雌激素大量增加
答案 C
解析 阉割后的公鸡由于没有性腺,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以雄激素大量减少,但肾上腺还能分泌少量的雄激素和雌激素,因此,阉割后的公鸡变得既不像公鸡(雄激素的主导作用丧失),也不像母鸡(雌激素也不起主导作用)。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会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组织器官
D.切除甲状腺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 D
解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 ( http: / / www.21cnjy.com )脑、垂体的调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反馈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由于只有甲状腺细胞表面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而机体大多数组织、器官表面都有甲状腺激素受体,故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组织、器官。切除甲状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通过反馈调节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多。
2.研究人员只以某种植物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饲喂三只年龄、生理状态相同的同种实验鼠,一个月之后,测定实验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仅为对照鼠的一半,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却比对照鼠多。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过多能促使甲状腺增生
B.该植物种子中可能缺乏碘元素,影响实验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C.实验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对照鼠少
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开始三只鼠的状况是相同的,由于饲喂某种植物种子才出现了不同于对照鼠的症状。其原因可能是这种植物种子中含有的碘较少,影响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反馈性地引起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3.下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中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
分泌腺体 激素名称 不缺碘人群激素含量 缺碘人群激素含量
补碘前 补碘后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正常 降低 正常
垂体 A 正常 B 正常
(1)表中A是________________,B应________。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起________作用。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________。
(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①喜热、畏寒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体温偏低现象;②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现象①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现象②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通常,食用碘盐可以防治碘缺乏病。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 升高 抑制(反馈调节) 下丘脑 (2)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兴奋性
解析 (1)与甲状腺活动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由垂体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起反馈性抑制作用,但缺碘人群血液中补碘前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反馈性地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因此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升高。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中,控制枢纽是下丘脑。(2)成年人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不足,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体现了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作用;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体现了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补碘能够防治和缓解上述症状。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体内O2、CO2和H+含量的稳态
1.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需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答案 B
2.人在潜泳时,总要隔一定时间后浮出水面深呼吸一下。其原因是( )
A.呼吸肌运动过于激烈,使呼吸中枢兴奋
B.体内过量的二氧化碳使呼吸中枢兴奋
C.体内缺氧使呼吸中枢兴奋
D.体内过量的二氧化碳抑制呼吸中枢
答案 B
知识点二 血液中激素含量的稳态
3.切除垂体的幼年大白鼠不会出现( )
A.智力下降
B.甲状腺重量下降
C.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
D.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下降
答案 D
解析 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垂体被切除,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引起智力下降,同时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导致重量下降。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下降,会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引起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上升。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4.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答案 C
解析 题图是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一个变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图解可判断:图中①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代表促甲状腺激素,③代表甲状腺激素。图中只有③→下丘脑、③→垂体2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5.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长期缺碘时,体内①②均会高于正常水平
B.用③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①②的分泌量减少
C.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D.切除垂体,则①②③的合成分泌量都将减少
答案 D
解析 图中①②③依次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人体长期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反馈地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用③饲喂正常动物,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反馈地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切除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将减少,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将增加。
知识点三 激素的应用
6.关于激素在生产上应用的叙述,对人类有益的一组是( )
①喷洒保幼激素减轻松毛虫对松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的危害 ②运用催情激素可提高鱼类受精率 ③用蜕皮激素类似物喷洒蚕体可增加产丝量 ④用性引诱剂可以诱杀害虫 ⑤使用“瘦肉精”饲喂猪
A.①② B.③⑤ C.①⑤ D.②④
答案 D
7.利用性外激素或人工合成性外激素类似物防治害虫的优越性表现在( )
A.对害虫准确地预测预报
B.干扰雌雄昆虫的正常交配
C.生物防治、以虫治虫,有效地消灭大量害虫
D.节省农药,不污染环境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人工合成性外激素类似物防治害虫的优越性在于节省农药,不污染环境。A、B、C都属于无关选项。
8.下列有关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能促进人体细胞的生长
B.激素能促进人体的发育
C.激素能促进性成熟
D.激素是参加体液调节的唯一化学物质
答案 D
解析 生长激素能促进人体细胞的生长;甲状腺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能促进人体的发育;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能促进性成熟;但激素并不是体液调节中的唯一化学物质,CO2等物质虽不是激素,但能通过体液调节相关的生理功能。
能力提升
9.如图为动物的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激素
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该生理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长期注射激素Y会导致性腺衰退
答案 B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激素X是促性腺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激素Y为雌激素;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长期注射激素Y,使其含量长期过高,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体内激素X含量减少,从而导致性腺衰退。
10.下图中X、Y、Z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种内分泌腺,甲、乙、丙分别表示它们分泌的激素,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切除Y,则Z的重量不变
B.X和Y之间仅通过体液调节相联系
C.甲对Y、乙对Z,丙对X和Y都起促进作用
D.若Z代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乙和丙过少会导致身材矮小
答案 D
解析 题图表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腺体X可以为下丘脑,Y可以为垂体,Z可以为甲状腺等腺体。若切除Y,则促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影响Z发育,会使其重量改变,故A错误;X和Y之间不仅可以通过体液调节相联系,还可以通过神经调节相联系,故B错误;甲对Y、乙对Z起促进作用,丙分泌过多时对X和Y起抑制作用,故C错误;若Z代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乙(促甲状腺激素)和丙(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导致身材矮小,因为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Z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故D正确。
11.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的调节
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为图中的组织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能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答案 C
解析 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内分泌腺为效应器。
12.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T-355”喷洒棉红蝽幼虫,可发现它能抑制棉红蝽成虫性状的出现,这种化学药品是哪种激素的类似物( )
A.蜕皮素 B.保幼激素
C.脑激素 D.性外激素
答案 B
13.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
(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机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__(下丘脑、垂体、性腺)。
(2)上面图解中的A、B、C分别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C进入血液后,通过________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理作用,________(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丘脑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 反馈 (3)不能 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鸟类的繁殖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通过机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调节方式进行,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2)从图中不难看出,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C是性激素,性激素进入血液后又通过反馈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因此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来验证B的生理作用。
14.如图表示某种雌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结构A是________,结构C是______;结构A、B、C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______,物质e是________。
(2)过程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细胞质受体、核受体与细胞膜上受体的物质属性及功能相似,因此,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的物质成分是________,导致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C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那么靶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________,试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下丘脑 卵巢 A 促性腺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素 mRNA (2)自由扩散 蛋白质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3)能 当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时,会反馈抑制垂体的活动
个性拓展
15.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探究实验如下:
(1)实验步骤:
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②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________(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③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
⑤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
(2)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A组小白鼠TRH的含量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的含量减少,则观点________正确;
②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观点________正确。
答案 (1)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②甲状腺 ③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 (2)①二 ②一
解析 要证明TRH的减少是TSH直接对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还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可通过设置切除甲状腺与不切除甲状腺并都注射等量TSH的两组小白鼠进行对照,然后通过测量下丘脑分泌TRH的量来证明。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切除甲状腺前,应测量TRH的量;二是不切除甲状腺的小白鼠也应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三是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如小白鼠的性别、生理状态、体重、饲养条件等要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TRH的含量,若A组小白鼠TRH的含量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的含量减少,则TRH的含量减少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即观点二正确;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TRH的分泌量减少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即观点一正确。章末整合(二)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答案 ①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②体温的平衡 ③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④神经调节与稳态 ⑤激素调节信号的转导机制 ⑥生长素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方法一 巧解内环境示意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典例1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液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可进入A、B、C
B.①②③④组成体液,其中①③④构成内环境
C.尿素分子不能由③进入④
D.B产生的废物和CO2先后经过③和④,最终被排出体外
答案 C
解析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淋巴液、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液、组织液、血浆,A、B、C、D分别为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毛细血管、红细胞。组织液可进入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毛细血管;淋巴液、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组成体液,其中淋巴液、组织液、血浆构成内环境;尿素分子要排出体外,能由③进入④,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和CO2先排到组织液中,再进入血浆,最终被排出体外。
方法链接
示意图的最大特点是文字图形化,即将题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信息蕴含在生理结构图中。解答此类题,要认准各结构的名称及功能,然后综合分析、挖掘示意图的内涵与外延,将图形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准确地用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完成“图→文”转化。最后,一定要将“对图形的认识”与所学的基础知识、原理进行印证,以判定“图→文”转化的正确与否,以及各选项的真伪。
迁移训练
1.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下列对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表示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液
A.①②③① B.②①③②
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
答案 B
解析 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液,在随体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
方法二:巧辨内环境稳态实现的条件
典例2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pH
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
C.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
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可以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液,以恢复血糖浓度
答案 C
解析
选项 选项分析 正误
A 靠缓冲物质维持内环境pH的稳定 √
B 靠肾脏排出多余代谢废物 √
C 细胞有氧呼吸保证细胞能量供应,但不能实现内环境稳态 ×
D 靠肝脏维持血糖稳定 √
方法链接
1.实现了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组成成分或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实现。
2.细胞内液中成分的增多或减少,理化性质的改变,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实现。
3.通过呼吸道、肺泡腔吸入氧气、排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氧化碳,通过尿道、汗腺导管排出水和无机盐,虽然通过了人体的外界环境,但都维持了内环境气体、水和无机盐含量的稳态,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实现。
迁移训练
2.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O2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参与
B.图中的D、E分别是消化系统、排泄系统
C.图中虚线框可代表高等动物的内环境
D.所有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实现的
答案 D
解析 营养物质进入机体要经过消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系统,食物残渣的排出也要经消化系统,B正确;图中虚线框中的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液,C正确;单细胞生物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方法三:水盐平衡调节核心内容分析
典例3 下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答案 C
解析 图中A为抗利尿激素,作用在B肾小管、集合管上,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使血浆渗透压下降。C为渴觉中枢,引起口渴感觉,主动饮水。
方法链接
1.正常成人每天随饮食进入体内的水分和排出的水分大致相等。
2.水平衡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抗利尿激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调节水平衡的主要激素,由下丘脑下部的某些神经细胞分泌,然后储存于垂体后叶,再由垂体后叶释放出来。
3.机体内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效刺激主要是血浆渗透压的升高和循环血量的减少。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可产生渴觉和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促进水的重吸收,从而控制血浆渗透压的稳定。
4.参与水盐调节的主要器官:下丘脑——水盐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脏——水盐主要排泄器官;皮肤——水盐排泄器官。
5.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醛固酮——吸钠排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二者作用的靶器官均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迁移训练
3.水和无机盐是细胞和机体的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对于维持动物或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着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吃的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多
B.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降低,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
C.在人体水盐平衡调节中,排水的途径有多条,机体主要通过调节排尿量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水盐平衡
D.少饮水,只要减少小便次数就可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答案 D
解析 人每天产生30~50克代谢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些代谢废物必须溶解在一定的水里才能排除,所以每天必须饮用一定量的水,才能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少饮水,仅靠减少小便次数不能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方法四:体温调节的易错警示
典例4 下列关于体温及体温调节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人体体内的热量是在体内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氧化分解时产生的 ②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③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加强产热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 ④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 ⑤正常体温是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表现之一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答案 C
解析 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加强产热是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实现的,其他叙述均正确。
方法链接
1.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感受冷热的中枢是大脑皮质。
2.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产热量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产热可总结为:①立毛肌收缩;②骨骼肌战栗;③肾上腺素等分泌量增加。产热是物质氧化的结果,由于代谢强度的不同,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产热多。安静时,产热最多的是肝脏;运动时产热最多的是骨骼肌。人体散热可总结为:①皮肤散热(主要途径);②呼吸散热;③大小便散热。
3.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对冷刺激敏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温度感受器兴奋,冲动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以下活动:一是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机体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二是经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使产热增加;三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活动促进产热代谢,提高体温,两者在升高体温上的作用是协同的。
迁移训练
4.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人体皮肤血流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若①为25 ℃条件,则②可能为0 ℃环境
B.在时间②内人体耗氧量增加
C.在时间②内酶的活性比时间①、③低
D.在时间②内体温的恒定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 寒冷环境中人体的皮肤血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缩,血流量减少;人体的耗氧量增加,从而增加产热;人体内的温度是稳定的,酶活性不变;寒冷环境中人体体温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维持。
方法五:激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典例5 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A细胞分泌的
B.结扎胰岛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但胰岛不变化,结扎动物也不产生糖尿病症状
C.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激素②促进糖原合成,激素①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激素①的分泌也可以作用于胰岛细胞引起激素②的分泌
答案 A
解析 首先明白①是胰高血糖素,②是胰 ( http: / / www.21cnjy.com )岛素。饭后半小时,血糖开始上升,此时血液中的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B细胞分泌的;结扎胰岛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外分泌部)变性,但不会影响到胰岛细胞(内分泌部)的变化,因此不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和运输,那么结扎动物也不产生糖尿病症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可以作用于肝脏,二者共同作用调节血糖的平衡,其作用区别在于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起到降血糖的作用,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胰岛素的分泌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方法链接
1.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代谢活动发生变化。在此调节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机体合成足量的激素,另一方面需要靶细胞上有特异性受体。
2.与血糖有关的三种激素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制归纳如下: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使血糖含量维持相对稳定;②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协同作用使肝糖原分解为血糖,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③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④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迁移训练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5.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肾上腺
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②
C.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
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器官甲是胰腺中的胰 ( http: / / www.21cnjy.com )岛,器官乙是肝脏。激素a、b分别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和合成肝糖原。除胰高血糖素外,肾上腺素也能够升高血糖。血糖升高后,反过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方法六:巧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典例6 如图表示某免疫的一个环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接触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B.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
C.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溶酶体有关
D.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过程
答案 C
解析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时有识别过程,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识别与糖蛋白有关;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等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靶细胞裂解与靶细胞内溶酶体有关,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
方法链接
1.观察有无细胞产生的物质与抗原结合,有则为体液免疫。
2.抗原经过巨噬细胞处理后,是否要经过另一种细胞的呈递,如果需要则为体液免疫。
3.免疫的最后阶段中,如果清除了抗原,则为体液免疫,如果引起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则为细胞免疫。
迁移训练
6.如图为人体某免疫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能产生抗体的是细胞③
B.通过过程V产生的“某物质”是淋巴因子
C.细胞①和细胞③分别为巨噬细胞和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细胞⑤会迅速增殖、分化
答案 D
解析 图中细胞①为巨噬细胞,细胞②为T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③为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细胞④浆细胞;通过过程V产生的“某物质”是抗体;细胞⑤为记忆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
方法七:巧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
典例7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 ②S是效应器,M是感受器
③Ⅰ是传入神经,Ⅲ是传出神经 ④Ⅰ是传出神经,Ⅲ是传入神经 ⑤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Ⅰ→Ⅱ→Ⅲ→M
⑥兴奋的传导方向是M→Ⅲ→Ⅱ→Ⅰ→S ⑦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Ⅰ→Ⅱ→Ⅲ→M或M→Ⅲ→Ⅱ→Ⅰ→S
⑧一般情况下,M的细胞将消耗蛋白质分解后释放的能量 ⑨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要两次通过突触
A.②④⑥⑧ B.①③⑤⑨
C.①③⑧⑨ D.②⑤⑦⑨
答案 B
解析 图中Ⅰ上有神经节,判断Ⅰ是传入神经,Ⅲ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传出神经,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Ⅰ→Ⅱ→Ⅲ→M,因为兴奋在突触之间单向传递,所以决定了在反射弧中也单向传递。一般情况下,M中的细胞将消耗葡萄糖分解后释放的能量。图中Ⅱ有两个突触,判断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要两次通过突触。
方法链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根据灰质形状判断:灰质在横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上呈“H”形,每侧灰质前部扩大,称为前角,后部狭细,称为后角,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如图1:
2.根据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如图2: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根据突触结构判断:有突触小泡的为突触前膜,也可识别轴突末梢,如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迁移训练
7.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在S处给予刺激,则在E处可测得有兴奋存在
B.C中的物质可引起E处兴奋的发生
C.兴奋在A→B的传导速度和在D→E的传导速度不同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电流传导
答案 D
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双向的,因此在S处给予刺激,E处可测得有兴奋存在;C中的物质是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以引起E处兴奋的发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流的形式传导,速度快,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递质)的形式传递,速度慢。
方法八:巧解膜电位变化图示题
典例8 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一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图二。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答案 C
解析 图一施加刺激时,电流传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A,A为正电位,B为正电位。若将记录仪两电极均置于膜外,施加刺激,A为负电位,B为正电位,电位差为负,曲线向负轴延伸;然后恢复到A、B两处都是正电位,电位差为0;电流到B时,A为正电位,B为负电位,电位差为正,然后又恢复为0电位差。答案为C。
方法链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2.解读:a电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K+通道开放;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
de段——静息电位。
3.电位测量
(1)静息电位: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如图甲),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2)动作电位:灵敏电流计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如图乙),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迁移训练
8.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2、4、3、4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
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1、4
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
答案 D
解析 刺激a、b两点中央偏左侧,a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先兴奋,膜外变为负电位,而b点还处于静息电位,即b点膜外为正电位,因此电流表先向左偏转;当兴奋传至a点左侧,未到b点时,a、b点膜外均为正电位,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中间位置;当兴奋传至b点时,a点为静息电位,膜外为正电位,b点处于兴奋状态,膜外为负电位,因此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当兴奋传至b点右侧,a、b两点都为静息电位,膜外为正电位。在a、b两点中央刺激,a、b两点同时处于兴奋状态即膜外同时为负电位,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当a、b两点兴奋后,又同时恢复为静息电位,即膜外同时变为正电位,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中间位置。
方法九:巧辨兴奋传导引起的电流表指针偏转
典例9 如图甲、乙分别为神经纤维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其中b为ad的中点,即ab=bd,在不同部位给予刺激,指针偏转次数相同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图甲中的b点与图乙中的b点
B.图甲中的b点与图乙中的c点
C.图甲中的c点与图乙中的b点
D.图甲中的c点与图乙中的c点
答案 C
解析 b为ad的中点,故刺激图甲中的b点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针不发生偏转;刺激图甲中的c点时指针偏转2次。由于兴奋在突触间传递速度较神经纤维上慢,故刺激图乙中的b点,指针将发生2次偏转;又由于兴奋在突触间单向传递,只能从a传到d,故刺激图乙中的c点指针偏转1次。
方法链接
对指针偏转情况的分析。如图所示,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处为刺激点,如何分析图1、2、3中指针的偏转次数和方向?首先分析刺激点处的兴奋先引起电流计的哪个接头兴奋,然后对指针偏转情况做出判断:如果两接头处同时兴奋,则指针不偏转;如果两接头处不同时兴奋,再分析哪个接头先兴奋,电流的方向就由未兴奋的接头到兴奋的接头,指针也由未兴奋的接头偏向兴奋的接头。
(1)图1中,刺激a点时,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第一次向左,第二次向右;刺激c点时,b和d两点同时兴奋,所以指针不会偏转。
(2)图2中,刺激c点时,由于d点距离c点较近,所以d点首先兴奋,然后a点兴奋,所以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第一次向右,第二次向左。
(3)图3中,刺激b点时,由于兴奋经过突 ( http: / / www.21cnjy.com )触时要延搁,所以a点先兴奋,此后d点再兴奋(两处不同时兴奋),所以指针也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第一次向左,第二次向右。刺激c点时,由于兴奋无法在突触处逆向传递(即无法由c→b传递),所以指针向右偏转一次。
迁移训练
9.如图表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电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是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
B.刺激b点,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C.刺激c点,电流表的指针只会偏转一次
D.若ab=bd,则兴奋由a到b和由b到d的传递速度相同
答案 D
解析 b是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故A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确。刺激b点,则b点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故B正确。刺激c点,兴奋只能从c点传导到d点,电流表的指针只会偏转一次,故C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于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速度,故D错误。
方法十: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典例10 已知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均为蛋白质类物质。请依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切除①,图中所列激素的合成及分泌量都将减少
B.切除①,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将不能被运输到②
C.若让某雌性动物口服促性腺激素,则②活动将增强
D.若让某雌性动物口服雌激素,则①活动将减弱
答案 D
解析 图中①②分别表示垂体、卵巢。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切除垂体,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的合成及分泌量会减少,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会增加,而且可以运输到卵巢,但对卵巢不起作用。促性腺激素是蛋白质类物质,口服后其被分解为氨基酸,因此不会导致卵巢活动增强。雌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可以口服被利用,它在体内浓度升高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方法链接
1.不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需要分级调节,其他一些激素(如性激素)的分泌也需要分级调节。其过程如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由图可知,激素的分泌调节要经过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几个等级,所以称为分级调节。
2.以上的调节方式其实属于反馈调节中的负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相对来说,负反馈调节较为常见。
3.该考点的常见考查形式是破坏某个相关腺体或过量注射某种激素,分析对其他激素含量的影响。
迁移训练
10.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
B.Y除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C.缺碘地区的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
D.Z结构的活动只受Y结构的控制
答案 A
解析 B项中下丘脑(X)才是内分泌活动的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枢纽;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通过负反馈调节使X、Y活动加强,a、b增多,引起甲状腺肿大;Z除受Y的控制外,还受神经控制和碘的影响。
方法十一:聚焦下丘脑的功能
典例11 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a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
C.c引起下丘脑分泌③胰高血糖素
D.d引起下丘脑产生④电位变化
答案 C
解析 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又是内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泌活动的枢纽。当人体过度紧张或寒冷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出现电位的变化,即图中的④;同时,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即图中的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抗利尿激素,即图中的②;当血糖含量降低时,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
方法链接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这类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它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如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作为神经中枢,具体如下:①下丘脑内有血 ( http: / / www.21cnjy.com )糖调节中枢,该中枢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合成与分泌。②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通过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的恒定。
③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2)作为感受器: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改变,从而调节水盐平衡。
(3)作为效应器: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盐平衡。
迁移训练
11.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
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
C.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中枢,也是温度感觉中枢
D.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
答案 C
解析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但温度感觉中枢在大脑皮质。
方法十二: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常用方法
典例12 科学家用小鼠作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切除垂体及胰腺可减小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
B.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
C.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
D.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
答案 A
解析 本实验研究的是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生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实验前切除垂体和胰腺的目的是避免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故A项正确;该实验通过前后之间的自身对照来说明这两种激素的功能,不需要再设置空白对照,故B项错误;在同时注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时,体重增加最多,说明这两种激素具有协同作用,故C项错误;从实验结果中不能说明增大激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加明显,故D项错误。
方法链接
1.切除法:切除有关内分泌腺,观察动物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得出结论。
2.移植法:在动物体内移入一种内分泌腺(一般是这种动物本来没有的),观察现象并提出结论。
3.饲喂法:用含动物激素的饲料喂养小动物,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其变化,要注意饲喂的激素是不需消化液消化就能被动物直接吸收的。如可以饲喂甲状腺激素,但不可饲喂胰岛素。
4.注射法:通常把不能饲喂的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注入动物体内,观察其变化。如注射胰岛素观察动物体内血糖的变化,也可以给正常的或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已摘除甲状腺的实验动物注射甲状腺激素或抑制剂,观察动物变化得出结论。
迁移训练
12.某科研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完全相同
B.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
C.注射用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要用生理盐水配制
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答案 D
解析 为了排除实验中无关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的影响,实验前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并且保证所选家兔的生理状况相同。为了不影响家兔的渗透压,激素需要用生理盐水配制。由实验结果可知,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两者的生理作用刚好相反。
方法十三:巧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方式
典例13 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细胞a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细胞b,使其激素分泌增加
B.人体内对寒冷刺激做出的反应与乙图有关,与甲图无关
C.细胞c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形式传递给细胞d
D.信号从细胞c传递到细胞d的速度比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的速度快
答案 D
解析 甲图表示的是激素调节,乙图表示的是神经调节。
方法链接
1.神经调节:题干中文字或图形中出现神经或反射弧,或能够找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如效应器、感受器等,可判断该生理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题干中文字或图形中出现激素或其他调节因子,或物质进入体液进行调节,可判断该生理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3.某个生理过程既有神经参与,又有激素或其他因子参与,则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迁移训练
13.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正确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
A.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B.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C.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若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 A
解析 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A→B ( http: / / www.21cnjy.com )→E过程为神经调节,而B→C→D→E过程为体液调节,故水盐平衡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B细胞接受刺激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即为C→D→E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人手被针扎时,产生缩手反射,应为神经调节;体温调节是一个神经—体液调节过程,有甲状腺的参与,也有下丘脑的参与。
方法十四:昆虫激素难点释义
典例14 某种物质可以抑制昆虫产生某种激素,用它喷洒在一些害虫身上,害虫会过早地蜕皮,发育成无生殖能力的成虫。这是因为使( )
A.昆虫体内缺少保幼激素
B.昆虫体内缺少蜕皮素
C.昆虫体内缺少脑激素
D.昆虫性外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 A
解析 保幼激素具有保持幼虫性状,抑制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虫性状出现的功能,当这种激素减少时,昆虫会过早蜕皮。B和C这两种激素减少时,不会促进昆虫蜕皮。性外激素是在体外起作用的激素,与昆虫的发育无关。
方法链接
昆虫激素:由昆虫内分泌器官的细胞分泌到体液中或体外,对其他器官或同种其他个体具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其分类如下:
(1)内激素的种类如下:
名称 分泌部位 作用与特性
脑激素 脑神经分泌细胞 作用于咽侧体和前胸腺等,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蜕皮素 前胸腺 控制幼虫期的蜕皮(前胸腺至成虫期退化消失)
保幼激素 咽侧体 使昆虫保持幼虫状态,抑制成虫性状的出现
(2)外激素(信息激素)的种类如下:
名称 作用
性外激素 引诱同种异性个体前来交尾,如雄蛾靠触角来识别雌蛾分泌的性外激素
结集外激素 营群体生活的昆虫进行个体间的信息联络
警戒外激素 营群体生活的昆虫受到天敌袭击时用来告警同类个体
踪迹外激素 营群体生活的昆虫离巢外出时再归巢
迁移训练
14.家蚕的最后一次蜕变为蛹,而不是继续发育成一只更大的幼虫,其原因是( )
A.保幼激素释放量没变,蜕皮素释放量增加
B.保幼激素释放量没变,蜕皮素释放量减少
C.蜕皮素释放量没变,保幼激素释放量减少
D.蜕皮素释放量没变,保幼激素释放量增加
答案 C
解析 根据保幼激素和蜕皮素的作用推知,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蚕的蜕变应该在不断释放蜕皮素的前提下进行,最后变成蛹即说明不再保持幼虫状态,原因是保幼激素产生量少。
方法十五:巧辨不同处理情况下胚芽鞘的生长
典例15 如图甲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在①②③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B.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向A侧弯曲
C.向A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B侧弯曲
D.向B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A侧弯曲
答案 A
解析 分析图甲,可以发现有顶端、有单侧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由此可知,在单侧光的刺激下,生长素在顶端发生横向运输,使得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多一些,因此,A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的。图①中由于A琼脂块生长素浓度大于B琼脂块,故A侧生长比B侧快,结果胚芽鞘向B侧弯曲生长;图②的胚芽鞘是放在旋转器的中心位置,故与①的结果一致;图③中由于去掉顶端后单侧光不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故弯向B侧生长。
方法链接
1.各种处理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对比分析
(1)图①、图②对比表明:光并未抑制(或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2)图①、图③对比表明:光照不均匀(单侧光照射)会引起胚芽鞘生长不均匀,即造成弯曲。
(3)图③、图④对比可得出:(植物生长并弯向光源是因为有了胚芽鞘顶端的缘故)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胚芽鞘顶端有关。
(4)图⑤、图⑥对比表明:植物生长与否和琼脂块本身无关,而是与经胚芽鞘顶端处理过的琼脂块中的某种物质有关。
(5)图⑥、图⑦对比表明:该物质能向下运输,则植物生长;反之,则植物不生长。
(6)图⑤、图⑥、图⑦对比表明:胚芽鞘顶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使胚芽鞘生长。
(7)图⑥、图⑧对比表明:琼脂块中所含物质在胚芽鞘中分布不均匀是造成植物弯曲生长的根本原因。
(8)图⑨、图⑩对比表明:感受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顶端。
(9)图 与图 对比表明: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的部位在胚芽鞘顶端,即感光部位(感受单侧光后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
迁移训练
15.如图所示,①②③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④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射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①②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③中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
B.①中胚芽鞘直立生长,②③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C.④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④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答案 D
解析 ①中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①中胚芽鞘直立生长;②中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③中由于胚芽鞘没有顶端,对光不产生反应,植物向右弯曲生长;④中固定植株,旋转纸盒,植株向右弯曲生长,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是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向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方法十六:生长素作用的曲线解读
典例16 如图表示某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生理效应,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将一盆栽植物水平放置,植物根和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都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
B.给植物单侧光照射,茎的向光侧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可分别与图中的c、g点浓度对应
C.植物表现顶端优势时,顶芽和邻近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可分别与图中b、f点浓度对应
D.浓度为10-7mol·L-1的生长素溶液抑制根和芽的生长,促进茎的生长
答案 D
解析 因重力作用,盆栽植物水平放置时植物根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都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单侧光照射下,茎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背光侧生长得快,从茎的曲线上分析茎的向光侧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分别与图中的c、g点浓度对应;表现顶端优势时,植物的顶芽由于生长素浓度低先生长,而侧芽由于生长素浓度高受到抑制,从芽的曲线分析,顶芽和邻近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可分别与图中b、f点浓度对应;浓度为10-7mol·L-1的生长素溶液只抑制根的生长,促进芽和茎的生长。
方法链接
下列图解中,甲图、乙图和丙图都是与生长素作用特点相关的曲线,分析如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从甲图可读到以下信息:
①生长素的功能具有两重性,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植物器官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植物器官生长。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效应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大小:根>芽>茎)。
③曲线在A、B、C三点分别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生长素对根、芽、茎的最佳促进效果,A′、B′、C′点以前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促进效果,A′、B′、C′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2)从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根据此原理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杀死农田中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3)从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①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即g,在OH段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增强,而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减弱。
②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m小于M(向光侧生长速度小于背光侧)。
③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m。
迁移训练
16.如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 ( http: / / www.21cnjy.com )脂块放在切去顶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α值达到最大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值逐渐减小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 A
解析 从图2可知,b点时的生长素浓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此时α值最小,故A项错误;在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加强,α值将逐渐减小,故B项正确;c点时的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当生长素浓度大于c点浓度时,将抑制生长,故C项正确;图2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故D项正确。需要注意的是,当生长素浓度为0时,α值最大,为90°,当生长素浓度为b点浓度时,α值最小。
方法十七:聚焦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实验设计
典例17 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由甲图可知,对于不同的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________;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________mol/L,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 ( http: / / www.21cnjy.com )鞘顶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补充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Ⅰ.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Ⅱ.下图表示的是该实验的过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Ⅲ.实验结果及解释:①装置内胚芽鞘________生长,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③装置内胚芽鞘____________生长,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同 在一定浓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 (2)10-8 促进 (3)Ⅲ.直立 胚芽鞘的B段没有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弯向光源 胚芽鞘A段发生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解析 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适浓度不同;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植物根的向地生长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有两重性,乙图中的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10-8 mol/L,对a侧的生长效应是抑制,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促进。验证实验中设计了对照实验,①装置内胚芽鞘的顶端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但因云母片插在顶端中间,因此表现为直立生长,说明胚芽鞘的B段没有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②③装置内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说明胚芽鞘A段发生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方法链接
1.实验设计类的解题思路
(1)认清实验中的对照,在实验的方法步骤设计中,必须遵循对照原则。
(2)认清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确定实验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讲,分三步:分组、处理、观察。
2.实验设计类型举例
(1)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的实验方法
①幼苗横置法
生长素浓度a<b,c<d。
②失重法:幼苗移到太空后,其向光性仍保留,但失去了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力性。
③支架+去顶端胚芽鞘的实验法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分析:受重力影响6块琼脂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生长素分布的量为A3>A2>A1=a1>a2>a3,其弯曲程度⑥>④>②=①>③>⑤。可用坐标曲线或图示呈现①→⑥去掉顶端的胚芽鞘的弯曲程度。
(2)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实验设计验证
①准备燕麦幼苗,切去胚芽鞘顶端和幼苗的其他部分,留下中间一段胚芽鞘,分为A、B两组。
②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在A组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和B组胚芽鞘的形态学下端,将两组胚芽鞘放置在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放置如图)
③一段时间后,将每组下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琼脂块放在另外一段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经过一段时间,A组胚芽鞘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既不弯曲也不生长。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④结论:生长素(IAA)在胚芽鞘内只能从形态学上端(顶端)向形态学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迁移训练
17.为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根据实验条件完善实验。
(1)实验材料:具有两片真叶且长势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喷壶等。
(2)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两组幼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完全培养液 蒸馏水 适宜浓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的赤霉素溶液 (2)赤霉素有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的作用 (3)②用喷壶分别将等量的蒸馏水和赤霉素溶液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高度 (4)A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解析 题目中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某大豆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故实验材料中肯定有赤霉素溶液;实验要设置对照,这类实验一般要设置空白对照,故实验材料中应该有蒸馏水;要对大豆幼苗进行培养,应该用完全培养液。根据实验目的中的关键词“矮化”、“赤霉素”,联系教材中赤霉素的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即为该实验的原理。依据实验操作的一般步骤,即分组编号→对照处理→同条件培养→观察现象。根据这一思路,第一步已完成分组编号;第三步为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的相同处理;那么第二步一定就是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处理。题目中的自变量为对大豆幼苗喷洒一定量的某种物质,那么实验组喷洒的应该是一定量的赤霉素溶液,对照组应该喷洒等量的蒸馏水。相同处理后要观察实验现象,本实验的实验现象应该是观察并测量两组大豆幼苗的株高。要分清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只有一种实验结果,探究性实验则有多种结果,实验中出现的可能结果都要一一列出。本题为验证性实验,所以只有一种结果。第2课时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流行病的危害与预防
[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25调查,P ( http: / / www.21cnjy.com )26图2-18,P27图2-19,概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常见症状。2.结合教材P27图2-20,通过阐明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和传播途径,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防治。3.阅读教材P28~30,结合传染病的特点,了解常见流行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重难点击] 超敏反应、艾滋病的发病机理。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B细胞和T细胞共同来源于骨髓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骨髓,受抗原刺激后会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效应B细胞。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胸腺。
2.特异性免疫有两种方式,B细胞主要通过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3.完善体液免疫的过程
4.完善细胞免疫的过程
5.与特异性识别有关的淋巴细胞有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6.再次应答的特点是比初次应答迅速、强烈。
7.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终止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
课堂导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上图分别是红斑狼疮患者的双手和超敏反应患者的对比照片,这些疾病和艾滋病一样都是免疫功能失常引起的。
免疫功能失常会导致哪些疾病?如何利用免疫学的知识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呢?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探究点一 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
免疫功能失调会导致各种疾病,请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
1.超敏反应
(1)概念:超敏反应是指某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抗原类物质再次进入已免疫的机体时,发生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伤的免疫病理反应,是一种非正常的、病理性的免疫应答。又叫变态反应,引起超敏反应的物质叫做变应原。
(2)特点
①和其他免疫应答一样,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②对同一种物质,有人有超敏反应,有人没有反应,说明超敏反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③超敏反应的人常有家族史,说明超敏反应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3)类型:根据免疫损伤的机理不同,分为四种类型,分别称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超敏反应。
(4)发生机理(Ⅰ型超敏反应)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变应原进入机体:动植物蛋白、花粉、尘螨、药物等变应原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注射等途径进入体内。
②产生抗体、致敏: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这一过程称为致敏。
③肥大细胞活化释放炎症介质: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与致敏细胞上的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炎症介质。
④出现超敏症状:炎症介质可引起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消化道及呼吸道平滑肌收缩,黏膜或腺体分泌活动增强等,出现各种临床症状。
(5)防治
①主要措施:找出变应原,并尽量避免与其再次接触。
②根据超敏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干扰或切断其中某个环节,从而达到防治目的。
2.自身免疫病
结合教材P27,思考自身免疫病的机理。
(1)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免疫系统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身组织发生免疫反应,就叫做自身免疫。如果自身免疫反应达到一定强度,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或功能障碍,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2)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理:①某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抗原和自身组织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性,当机体被抗原入侵产生抗体后,抗体在攻击抗原的同时,也会攻击自身组织。②免疫细胞由于突变而失去原有的识别能力,将自身抗原误认为非己抗原而发生免疫反应。
(3)常见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重症肌无力等。
归纳提炼
变应原引起的超敏反应与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反应的比较
名称 激发因素 抗体分布 反应时机 反应结果
超敏反应 变应原,具有个体差异性 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 机体第二次接触变应原时发生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从而引发超敏反应
体液免疫 抗原,不具有个体差异性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免疫反应 抗原、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活学活用
1.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超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超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超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超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C.超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机体首次接触变应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答案 C
解析 超敏反应是由于免疫功能高,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进入机体的抗原的识别范围大,将一些不是大分子的物质或正常机体不识别为抗原的物质识别为抗原,这些抗原称为变应原。超敏反应中的抗体与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均由浆细胞产生,浆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而成的。
探究点二 免疫缺陷病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会导致免疫缺陷病。请以艾滋病为例,探究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
1.免疫缺陷病的类型
类型 发病原因 举例
先天性免疫缺陷 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全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获得性免疫缺陷 感染、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等 艾滋病
2.艾滋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AIDS的译音,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遗传物质由两条单链RNA分子组成。
(2)HIV生活史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HIV与T细胞结合,脱去蛋白质外壳,核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入细胞。②以HIV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病毒DNA,整合到人的染色体DNA上。③病毒DNA转录生成mRNA片段,指导合成病毒蛋白质。④新合成的病毒RNA和病毒蛋白质等又装配成更多的病毒。⑤新的病毒通过出芽方式释放出来,又去攻击其他T细胞。
(3)发病机理:HIV攻击人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T细胞,结果导致T细胞杀伤力减弱,B细胞不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使免疫功能处于瘫痪状态,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最终导致患者全身衰竭而死亡。
(4)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及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5)防治措施:目前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和措施,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
归纳提炼
三种免疫失调疾病的比较
类型 特点 基本原理
超敏反应 免疫功能过高 将一些不是大分子的物质或正常机体不识别为抗原的物质识别为变应原,从而导致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将正常细胞视为变应原而加以排斥,从而发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过低 ①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先天性免疫缺陷;②HIV病毒侵入T细胞,T细胞大量死亡,使抗原的识别、呈递发生障碍,病人几乎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功能
活学活用
2.回答下列关于艾滋病的两个问题。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关于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必须生活在活细胞内
B.艾滋病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C.HIV可通过饮食、性接触、母婴、血液、接吻等途径传播
D.HIV破坏人体T细胞,导致机体无法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2)目前,我国预防艾滋病的形势仍较为严峻。下列和艾滋病人的接触可能会感染HIV的是__________。
①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②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静脉吸毒者共用一支针管;③与艾滋病患者拥抱;④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文身、文眉器械;⑤输入含有HIV的血液;⑥与艾滋病病人共用抽水马桶
答案 (1)C (2)②④⑤
解析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以单链 ( http: / / www.21cnjy.com )RNA为遗传物质的逆转录病毒,因此变异能力强。HIV营寄生生活,必须生活在活细胞中。HIV攻击人体的T细胞,导致T细胞杀伤力减弱,特异性免疫功能逐渐丧失,结果使机体无法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和乳汁中,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而饮食则不会传播艾滋病。
探究点三 流行病的危害与预防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人群中的许多人患了同种疾病,就称为疾病流行。流行病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请结合实例分析它们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1.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
(1)传染病的现状
①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控制:由于疫苗 ( http: / / www.21cnjy.com )、抗生素、磺胺类药物、高效杀虫剂的使用,使脊髓灰质炎、鼠疫、霍乱等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天花。
②出现了新的情况: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病原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开垦土地、砍伐森林引起出血热的发生和流行;按蚊由于气候变暖而大量繁殖,传播疟疾;人口流动导致疾病的传播机会增加等。一些被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一些新的传染病相继出现或被发现。
(2)传染病的预防
①思想上重视:要重视经常性预防措施的贯彻和实施。
②认真做好计划免疫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按照科学的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这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③在发生传染病或疫情后,要及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病人、病原体携带者、与病人接触者、受感染的动物、疫源地等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发病率,防止疫情蔓延,这是为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2.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1)非传染性疾病:不能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2)常见实例: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
(3)认真阅读下面材料,思考相关问题:
材料 非传染性疾病与传染病的不同点
项目 传染病 非传染性疾病
致病因子的性质 病原体 理化因子
致病因子的数量 单因子 多因子
传播性 可传播 不传播
致病性 一次感染即可患病 长期刺激才发病
潜伏期 一般较短,较明确 一般较长,不明确
病程 较短 较长
机体免疫性 可产生 不产生
①传染病与非传染性疾病有哪些共同特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有哪些可用来预防非传染性疾病?
答案 传染病与非传染性疾 ( http: / / www.21cnjy.com )病都具有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有很多可用来预防非传染性疾病,如重视经常性预防措施的贯彻和实施,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饮食习惯,不要乱用药物,以防止病菌产生耐药性等。
②除表中列出的外,非传染性疾病还有哪些不同于传染病的特点?
答案 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往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如饮酒、吸烟、饮食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等使人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和诱发恶性肿瘤;受人们生活的物理环境影响较大,如现代化城市的生活、工作环境,时间紧迫感等,导致人们精神紧张、忧虑,已成为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使冠心病发病率增加。
③非传染性疾病能否用预防接种的方法来预防?
答案 由于非传染性疾病不能在人群中传播,致病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子复杂多样,需要长期刺激才能发病,机体不能因为发病而获得免疫能力,因此不能用预防接种的方法来预防。
(4)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①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在疾病发生前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从而免于发病。
②二级预防(“三早”预防):对于病因不明的疾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③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对于已发病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以减少疾病的危害。
归纳提炼
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比较
项目 传染病 非传染性疾病
概念 具有传播性,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能使许多易感人群患病 不能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常见实例 艾滋病、霍乱、鼠疫、甲型H1N1、流感、SARS等 恶性肿瘤、糖尿病等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分为三级预防
活学活用
3.图中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问题导析 (1)图中方法①属于免疫治疗,通过注射抗体来增强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图中方法②属于免疫预防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注射抗原使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抗体,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发挥免疫作用,使人体患病很轻或不患病。
答案 D
解析 免疫预防是给健康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射无毒或减毒的病原体,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抗体和记忆细胞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而不属于细胞免疫。在人体感染了病毒后采用方法①比较合适,但方法①注射的只是抗体,并不能产生记忆细胞,所以没有方法②产生的免疫力持久。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长时间不住人的老屋中充满灰尘,某人进入后立即出现了打喷嚏、全身痛痒等症状,离开老屋后不久症状消失,以下对该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机体B细胞首次接触到尘土中的变应原后,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B.该症状是一种超敏反应,虽然发作迅速,反应强烈,但一般对机体组织不会造成损伤
C.可与尘土中的变应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的抗体存在于人体血浆中,再次遇到相同变应原时,抗体与变应原发生反应,引发超敏反应
D.要避免该症状再次出现,应避免再次接触同类变应原
答案 C
解析 超敏反应的抗体吸附于呼 ( http: / / www.21cnjy.com )吸道、消化道上皮细胞的表面和某些血细胞的表面,当相同变应原再次侵入时,与变应原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起超敏反应;体液免疫中的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浆中。
2.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病原体感染 ②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细胞 ③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④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 ⑤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攻击T细胞,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导致其他病原体乘虚而入;在HIV侵入人体后的潜伏期内,由于免疫系统的作用,暂时不会发病,但这时HIV的繁殖速度已非常快;根据资料分析,诊断为艾滋病患者的仅仅是HIV感染者中的一小部分。
3.科学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以作为免疫抑制剂,但是临床上不可用于治疗( )
A.风湿性心脏病 B.过敏性鼻炎
C.艾滋病 D.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
答案 C
解析 风湿性心脏病和过敏性鼻炎都属于免疫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能过高,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属于免疫识别排斥反应,因此临床上都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降低免疫反应。艾滋病属于免疫功能过低导致的。
4.如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免疫细胞数量变化的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艾滋病是一种___________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______________引起的。
(2)图中A、B、C、D表示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四个阶段,据图回答:
A.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________(填“大多数”或“少数”)病毒。
B.免疫缺陷病毒(HIV)浓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T细胞浓度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C.__________________,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多。
D.人体免疫能力______________(填“几乎全部”或“少部分”)丧失。
答案 (1)免疫缺陷 免疫缺陷病毒(HIV) (2)大多数 升高 降低 T细胞浓度降低 几乎全部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
1.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液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免疫缺陷病、痉挛
C.免疫缺陷病、肌无力 D.超敏反应、痉挛
答案 A
解析 病人血液中对抗乙酰 ( http: / / www.21cnjy.com )胆碱受体的抗体能够消灭乙酰胆碱受体,使得乙酰胆碱失去结合对象,这属于自身免疫病。由于乙酰胆碱失去结合对象,所以兴奋无法传递到突触后膜,效应器无法兴奋,表现出肌无力。
2.下列关于变应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抗原是大分子或者具有细胞结构,变应原也是这样
B.抗原都是大分子,变应原都是小分子
C.变应原只是对部分人起作用
D.抗原和变应原的来源是相同的
答案 C
解析 抗原是大分子,但变应原可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分子,如鱼肉蛋白,也可能为小分子,如食物消化后的小分子。抗原和变应原的来源并不相同,如变应原可来自一些正常外来物质,如花粉、鱼、虾等,而抗原则往往具有特异性即有特殊的抗原决定簇。
3.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超敏反应
答案 C
解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
知识点二 免疫缺陷病
4.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
D.HIV主要感染人体B细胞,导致机体对其他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
答案 C
解析 艾滋病病毒侵入并破坏 ( http: / / www.21cnjy.com )T细胞,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菌、病毒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病毒是寄生生物,艾滋病病毒的增殖是利用自身的RNA和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逆转录、转录和翻译来合成病毒自身的RNA和蛋白质。
5.让人们谈之色变的艾滋病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HIV逆转录病毒,即HIV引起的,HIV存在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中,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的传染性极强
B.生活中与患者握手易感染HIV
C.HIV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形成DNA
D.补牙时,可因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未消毒的器械而感染HIV
答案 B
解析 艾滋病传染性极强,是由HIV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握手不会传播艾滋病。
知识点三 流行病的危害与预防
6.给健康婴幼儿接种卡介苗(抗原),目的是使婴儿体内产生( )
A.浆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抗体
答案 C
解析 卡介苗作为抗原进入婴幼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体内,引起免疫反应,产生了浆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抗体在婴幼儿体内存在的时间较短,记忆细胞存在的时间很长,当再次被同种抗原侵入时,记忆细胞可迅速作出更强的免疫反应。
7.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 C
解析 注射乙肝疫苗后,可使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特异性免疫,形成特定的淋巴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如果有同样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的机制,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8.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毒素
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
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答案 A
解析 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 ( http: / / www.21cnjy.com )殖过程中分泌毒素,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头昏、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因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的症状可通过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是因为肉毒杆菌抗毒素(抗体)可与该美容制剂(含有肉毒杆菌毒素,属于抗原)相结合,形成凝集沉淀,属于体液免疫过程,因此C、D两项错误;肉毒杆菌抗毒素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毒素,并非凝集素,故B项错误。
能力提升
9.下列关于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细胞受到淋巴因子的作用后,可增强清除靶细胞的能力
B.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可将抗原传递给浆细胞
C.婴儿初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体内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D.HIV攻击人体T细胞后,可使人体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
答案 C
解析 能清除靶细胞的是效应T细胞而不是B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不能将抗原传递给浆细胞;婴儿初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HIV攻击人体T细胞后,可使人体丧失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10.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 (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病 ④超敏反应
A.②③①④③ B.④③②②①
C.②①④①③ D.④③②①①
答案 B
解析 (1)为超敏反应;(2)为免疫缺陷病; ( http: / / www.21cnjy.com )(3)与(4)机理相同,当外来病原体进入机体时,免疫系统在攻击病原体时,误将自身成分当作抗原进行攻击,从而引起某些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5)为细菌外毒素进入人体后的正常免疫。
11.艾滋病是危及人类生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顽症之一,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图1表示人体对HIV的免疫过程以及HIV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图1所示的HIV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侵染的A细胞是__________,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该细胞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信息,HIV能特异性地侵染A细胞,这主要与A细胞膜表面存在HIV的特异性________有关。
(2)若图1中④~⑦代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在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发生的过程是[ ]________(填图中序号及相应名称)。
(3)图2所示为HIV侵入人体后,早期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血液中HIV数量的变化,早期HIV数量减少可能与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免疫能力还比较强有关。请在图2中绘制出相应时间内HIV抗体数量的变化曲线。
(4)HIV疫苗被认为是预 ( http: / / www.21cnjy.com )防艾滋病的最有效工具。2009年9月泰国研究人员宣布已开发试验的一种“联合疫苗”可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这是人类首次获得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艾滋病疫苗具有降低HIV感染风险功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从研究数据看疫苗的预防效果不太令人满意,这可能与HIV____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 (1)T细胞 接受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 受体 (2)④ 逆转录 (3)特异性(或体液免疫和细胞) 曲线如图所示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4)注射疫苗能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 容易发生变异(突变)
解析 (1)HIV主要侵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人体的T细胞,这与此类细胞膜表面存在相应的特异性受体有关;T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具有接受抗原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B细胞的功能。(2)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RNA→DNA的逆转录过程以及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而正常人体细胞中没有逆转录过程。(3)在HIV侵入人体的初期,人体可以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随血液在人体内的扩散,在此过程中体内产生HIV抗体,之后,随着T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机体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HIV抗体数量下降。(4)HIV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它容易发生突变,这为疫苗的研制带来了困难。
12.在人类历史上,出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多次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近几年爆发了非典(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科学家对病毒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传播方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于病毒,它们的结构简单,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的生物体细胞内,这种生活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
(2)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混合型重组流感病毒,此病毒发生重组的是______。
(3)下表是各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传染病 主要传播方式
非典型性肺炎 接触传播
乙肝
艾滋病 体液传播
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
(4)某地对一段时间内流感发病情况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统计(如图所示)。图中曲线在a点前快速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a点以后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形成了________。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5)有些人在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初期,会选择服用抗生素。你认为这种做法合适吗?利用生物学知识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型H1N1流感在墨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哥爆发后,墨西哥人为提醒人们预防甲型H1N1流感,给城市的雕塑上戴上了口罩。戴口罩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施,写出除此以外另两个预防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蛋白质 核酸 寄生 (2)RNA(或遗传物质;基因;核酸) (3)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空气(飞沫)传播
(4)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 http: / / www.21cnjy.com ) 抗体 (5)不合适。理由是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 (6)注射疫苗;采用隔离措施(或定期消毒;避免手部接触眼、鼻及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解析 (1)病毒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病毒自己不能独立存活,需要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的活细胞中。(2)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3)乙肝主要通过饮食、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4)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加,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速度加快,以后发病人数减少是因为经过治疗人体产生了抗体所致。(5)抗生素是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一类代谢产物,主要作用于细菌。(6)防治传染病传播的方法主要有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等。
个性拓展
13.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频繁爆发了禽流感疫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已经设立了专门的防治基金。科技部宣布我国已研制成功人用禽流感疫苗。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转基因微生物细胞内由抗体基因到合成禽流感抗体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2)当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时,较好的治疗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是直接注射康复者的血清,因为血清中含有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可以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分化而来。
(3)禽流感病毒存在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类型,某同学想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是否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实验原理,补充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是否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____入侵时,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和用具:健康家禽若干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不含病毒的特殊培养液、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特殊培养液配制一定浓度的禽流感病毒,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
实验过程:第一步:取健康家禽若干只,均分为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转录和翻译 ( ( http: / / www.21cnjy.com )2)B细胞和记忆 (3)实验原理:可刺激家禽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 由于有记忆细胞,会更快地产生数量更多的浆细胞以产生大量的抗体用于抵抗病毒的入侵
实验步骤:第二步:给甲组注射适量用特殊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液配制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给乙组注射等量特殊培养液 第三步:再分别给甲、乙两组注射等量的用特殊培养液配制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观察两组家禽的生活状况
解析 (1)禽流感抗体是蛋白质,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因控制合成,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2)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可以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分化而来。(3)通过接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可刺激家禽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入侵时,机体由于有记忆细胞,会更快地产生数量更多的浆细胞以产生大量抗体用于抵抗病毒的入侵。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第二步:给甲组注射适量特殊培养液配制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给乙组注射等量的特殊培养液。第三步:观察实验结果,即一段时间后,再分别给甲、乙两组注射等量的用特殊培养液配制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观察两组家禽的生活状况。第五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课时 植物的应激性与生长素的发现
[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57图2 ( http: / / www.21cnjy.com )-42、2-43、2-44,分析植物的应激性和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反应。2.结合教材P58~59阅读与分析,P59图2-45,了解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并阐明向光性产生的机理。
[重难点击] 向光性产生的机理。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使细胞内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动物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产生并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观察下面两幅图中植物的生长方向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由图1、图2可看出,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其意义是有利于接受太阳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4.如图表示单子叶植物的胚芽 ( http: / / www.21cnjy.com )鞘和胚芽,胚芽鞘实际上是植物的第1片叶,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对胚芽起保护作用,由于胚芽鞘中含有叶绿体,由此可推知其出土后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课堂导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古人有诗:“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推测植物的这种特性与环境因素光照有关。
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植物有朝向光源生长的特性,经过人们长期的探索与研究,发现植物的这种特性与生长素有关。人们是怎样发现生长素的呢?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探究点一 植物的应激性
植物没有反射,但也能对外界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并能通过一定的生理过程适应不良的环境。
1.植物的运动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由图示可以看出,当植物体受到某种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刺激的时候,植物体本身会产生一定的反应,这些反应不仅表现在形态上,还会表现在生理和行为上,植物的这种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的反应就称为应激性。
(2)向性运动
①图1说明植物受到单侧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射时,会表现出弯曲生长的特性,如茎能朝向光源生长,根则背向光源生长。这种现象称为向光性,是指植物随光的方向而弯曲的能力。
②图2说明植物的根能顺着重力方向向下生长,而茎会背离重力方向向上生长,这种现象称为向重力性。
③农业生产中,我们强调要均匀施肥和灌溉 ( http: / / www.21cnjy.com ),防止植物的根生长不均而易倒伏,因为植物的根具有向着肥料和水分较多的方向生长的特性,分别称为向化性和向水性。
通过以上现象,我们知道当植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时,体内某种物质的含量或分布发生变化,引起相应部位向一定方向运动,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3)感性运动
①普通柳树的枝条向上生长,垂柳的枝条向下生长,植物的叶片、花瓣或其他器官具有向下或向上生长的特性,称为偏上性或偏下性。
②许多植物(如大豆、花生、蒲公英、紫茉莉等)的叶子、花或花序在白天高挺张开,晚上合拢或下垂的现象称为感夜性。
③很多植物的花会在较温暖的条件下开放,植物对温度变化引起的反应称为感热性。
④如图3所示,含羞草的叶子受到震动时产生收拢、下垂的反应,由于震动引起的植物叶子等器官产生的反应称为感震性。
以上这些现象的运动方向不由外界刺激方向决定,是由外界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这类现象称为植物的感性运动。
2.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反应
(1)在低温、缺氧等各种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良环境条件下,植物体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关闭一些正常表达的基因,启动一些与适应有关的基因,诱导合成一些新的蛋白质,以减轻对植物造成的伤害。这种适应方式是产生胁迫蛋白。
(2)在各种不良环境下,一些植物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会积累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而当胁迫解除的时候,这些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会迅速减少。这种适应方式是通过渗透调节实现的。
(3)植物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许多基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诱导表达,从而增强了抗逆性。这些基因的表达多数是在激素的调控下实现的。实验表明,脱落酸是一种对各种不良逆境作出反应的调节物质。同时,其他激素在抗性基因的表达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说明植物可以通过植物激素的调控来适应不良环境。
(4)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所有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的生长都会受到抑制。但植物往往在生长缓慢时更能抵御不良环境可能造成的伤害。这说明植物可以通过生长抑制来适应不良环境。
(5)除此以外,植物还可以通过抗寒、抗盐等方式来适应不良环境的反应。
归纳提炼
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的区别
运动方式 运动方向与外界刺激的关系 运动方式 形成原因 实例
向性运动 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必然联系,单方向刺激(单侧光、重力) 定向不可逆的生长运动,生长运动方向取决于刺激方向 一般与激素有关,主要是由于不均匀生长而引起的 向光性、向水性、向化性、向重力性
感性运动 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必然联系,不定向刺激(光暗转变、触摸、震动) 外界刺激不能决定运动方向 一部分是生长运动引起的,另一部分是非生长运动引起的 含羞草受刺激后,叶下垂、闭合
共性 都属于应激性,是对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是适应环境的不同方式
活学活用
1.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现象是( )
A.在种植香蕉时用“以肥引芽”的方法,把肥料施在希望它长苗的空旷的地方,使香蕉植株分布均匀
B.把郁金香从寒冷的室外移至温暖的室内,过了3~5分钟后就会开花
C.到了深秋,北方的植物就会落叶
D.西双版纳有一种跳舞草,当人们对着它唱歌时叶子就会运动,犹如翩翩起舞
答案 A
解析 A项是植物的向化性;B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是利用了植物“三性”中的感热性,使植物开花;C项是属于植物对温度的正常反应,是植物体的脱落酸在起作用,从而起到保护植物不受冻害和寒害;D项据科学家研究认为,跳舞草实际上是对一定频率和强度的声波极富感应性的植物,与温度和阳光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D是植物对声波的一种感性运动。
探究点二 生长素的发现
植物具有向光性,其中的原因经历了许多科学家的艰辛探索。阅读教材P58~59,完成科学家的探索过程。
1.为探究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达尔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首先根据图示完成相关问题,然后阅读教材对照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各组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是:①弯向光源生长;②不生长,不弯曲;③直立生长;④弯向光源生长。
(2)①与②对比,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顶端有关。
(3)③和④对比,说明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顶端,而不是顶端以下的伸长区。
(4)达尔文的猜测:胚芽鞘顶端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这种“影响”究竟是什么呢?为了验证达尔文的猜测,鲍森·詹森和拜尔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图示实验的操作与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1)鲍森·詹森实验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实验现象:A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B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②结论:胚芽鞘顶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明胶传递给下部。
③从对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角度分析,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形成单一变量,无法排除“明胶也可能会导致胚芽鞘生长”的结论。
(2)拜尔实验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实验现象:将顶端切下,放到切面一侧时,胚芽鞘总是弯向对侧生长。
②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③该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排除光照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④拜尔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无法证明顶端是否产生某种物质。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温特重新设计了下列实验,据图回答: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实验组是B,对照组是A。A与B对照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胚芽鞘顶端产生的某种物质。
(2)设置A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本身的化学物质对胚芽鞘的影响。
(3)实验结论: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4)由温特的实验结论可以推测单侧光的作用可能是改变生长素的分布,使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的多。
4.1934年,郭葛通过实验鉴定确定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5.根据以上探究过程,归纳向光性产生的原理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6.植物激素
(1)像生长素这样,在植物体一定部位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分化等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微量有机物统称为植物激素。
(2)人工合成的某些化学物质也具有类似于生长素的效果,如2,4-D,那么2,4-D是植物激素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不是。植物激素必须是由植物体产生的天然存在的物质。
归纳提炼
1.胚芽鞘的四个重要部位
(1)生长素产生部位——胚芽鞘 ( http: / / www.21cnjy.com )顶端;(2)生长素发挥作用部位——顶端下部的生长部分;(3)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顶端;(4)弯曲生长的部位——顶端下部的生长部分。
2.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分析
(1)内因: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外因:单侧光照射。
(2)过程解释
( http: / / www.21cnjy.com )
如图所示:单侧光→胚芽鞘顶端(向光侧生长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背光侧)→生长素含量②>①→生长素从②到③、从①到④→顶端下部的生长素含量③>④→生长不均匀(背光侧快)→向光弯曲生长。
活学活用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在右图长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 ( http: / / www.21cnjy.com )暗箱的一侧开一小窗,光源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可水平旋转,保持每15 min匀速转一周的速度。请选择一星期后,幼苗在不同情况下的生长状况。
①固定光源,同时旋转暗箱和幼苗( )
②固定光源和暗箱,只旋转幼苗( )
③固定光源和幼苗,只旋转暗箱( )
④固定暗箱和幼苗,只旋转光源(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下面是与向光性产生相关的一系列事件,请按因果关系进行排列(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胚芽鞘顶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顶端感受单侧光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顶端
问题导析 (1)花盆与暗箱的相对位置固定,只有当小窗转至正对光源时,花盆中的幼苗才能接受光照,因此幼苗所接受的光照只能来自于暗箱上的小孔。
(2)胚芽鞘顶端合成生长素,受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侧光影响时,在顶端发生横向运输,使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多于向光侧,所以背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表现出向光生长的现象。
答案 (1)①B ②A ③B ④B
(2)
解析 (1)①同时旋转暗 ( http: / / www.21cnjy.com )箱和幼苗,幼苗和暗箱的相对位置确定,若光源固定,幼苗只能从小窗内接受光源,所以会向小窗弯曲生长。②固定光源和暗箱,幼苗均匀旋转,接受的始终是均匀光照,所以直立生长。③固定光源和幼苗,幼苗只能在光源、小窗在一条线上时才能接受光照,属单侧光照,所以向光弯曲生长。④固定暗箱和幼苗,幼苗只有在光源旋转到小窗位置时才能接受光照,会向小窗(光)弯曲生长。(2)科学家通过实验解释了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先是证明了胚芽鞘顶端受光照产生某种影响(生长素),这种影响传递到顶端下部的伸长区,在背光侧分布多于向光侧,所以背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表现出向光生长的现象。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下面是有关运河岸边柳树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树冠的向阳部分一般大于背阳部分
B.树根有向重力生长的特性
C.近河水侧的根系比远河水侧的发达
D.枝叶有明显的感震性
答案 D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
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
答案 C
解析 根据生长素的有无和分布是否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匀可以判断:①直立生长,②不生长不弯曲,③向光弯曲生长,④直立生长,⑤向光弯曲生长,⑥直立生长。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④⑥不符合要求。
3.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
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根具有向地性
D.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答案 C
解析 实验④的生长结果能证明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
4.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顶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顶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顶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 ( http: / / www.21cnjy.com )芽鞘向光生长是由________部位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化学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实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化学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胚芽鞘向该化学物质分布________(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________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该实验应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其原因是该化学物质分布会受________的影响。
(4)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较________。后来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根据其作用取名为________。
答案 (1)顶端 (2)促进生长 (3)少 琼脂块 光 (4)多 吲哚乙酸 生长素
解析 (1)温特之前,科学家们认为胚芽 ( http: / / www.21cnjy.com )鞘的向光生长是由顶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分配不均匀所致。(2)②中的琼脂块是经过胚芽鞘顶端处理的,而⑤中的琼脂块是没有经过胚芽鞘顶端处理的,对比可以看出,胚芽鞘顶端产生的化学物质能够促进胚芽鞘顶端以下的部位生长。(3)③④中含有胚芽鞘顶端产生的化学物质的琼脂块放在了胚芽鞘的一侧,放琼脂块的一侧生长快;⑤⑥是对照组,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受光的影响,所以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4)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胚芽鞘的顶端中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使向光一侧生长素移向背光一侧;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植物的应激性
1.下列现象不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
A.植物的向光性
B.植物根的向地性
C.植物茎的背地性
D.含羞草受刺激产生的运动
答案 D
2.植物对不良环境会产生适应性反应,下列生理现象属于植物对不良环境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的是( )
A.感震性 B.感夜性
C.出现生长抑制 D.偏上性
答案 C
解析 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所有植物的生长都会受到抑制。
3.有关胁迫蛋白的正确叙述是( )
A.在一定生长发育时期自然产生
B.在代谢活动较为旺盛时产生
C.它可帮助植物度过不良环境
D.相关的基因总是处于关闭状态
答案 C
解析 当植物遇到不良环境时,体内一些与适应有关的基因被诱导启动,控制合成出一些胁迫蛋白,以帮助植物度过不良环境,减轻不良环境对植物的伤害。
知识点二 生长素的发现
4.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端移到切面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图。这个实验能证明(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顶端在光下产生某种“影响物”
B.“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能
C.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D.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答案 B
解析 本实验是置于黑暗条件下的,所以A、C、D错误。
5.如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顶端的下部插入云母片(生长素不能透过),从右边用光照射,燕麦胚芽的生长情况将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直立向上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
D.不生长
答案 B
解析 由于云母片插入的位置偏下,不影响顶端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因此,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弯向光源的方向生长。
6.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顶端放在去除胚芽鞘顶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顶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顶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答案 A
解析 1928年温特的“琼脂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证明顶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但仍不知该物质是什么;拜尔实验的两组材料均需要切下顶端的胚芽鞘及切下的顶端;在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实验中均未对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进行探索。
7.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顶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答案 D
解析 温特的实验设计证明胚芽鞘顶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促进切去顶端的胚芽鞘弯曲生长。
8.如图表示一项关于生长素的研究实验,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M长得比N快
B.N长得比M快
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
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
答案 A
解析 由于单侧光照作用,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X大于Y,所以M比N长得快。
能力提升
9.由震动引起的反应是( )
A.山间石缝中的小树弯曲向阳面
B.落花生的花夜间开放
C.郁金香在较温暖的条件下开花
D.人用手指触动含羞草时,其小枝叶收拢下垂
答案 D
10.对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图中位置上,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①中胚芽鞘旋转,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胚芽鞘顶端四周都能接受到光刺激,但是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导致生长素在外侧分布多,因此停留在如图位置时,向右弯曲生长;②暗箱不动,有单侧光从左边射入,但是胚芽鞘旋转使胚芽鞘的顶端各部位都能均匀接受单侧光,因此直立生长不弯曲;③由于生长素的运输受重力影响,因此B中的生长素比A多,故右侧生长比左侧快,向左弯曲生长;④旋转后A、B中生长素一样多,因此左右生长一样快,直立生长。
11.琼脂块a、b经图甲处理后,进行乙图操作,则图乙中胚芽鞘的生长方向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直立生长 B.不生长
C.弯向a侧生长 D.弯向b侧生长
答案 C
解析 由于图甲的旋转作用,生长素浓度b侧>a侧,所以b侧对应的胚芽鞘细胞生长快,所以弯向a侧生长。
12.如图是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顶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如图所示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综合图1和图2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图2和图3可以证明与生长和弯曲有关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图2和图4可以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_,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发生弯曲的部位是顶端________。
(4)综合图6和图7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能够产生某种________的物质并且向下部运输。
(5)经科学家努力,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鉴定出了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答案 (1)向光弯曲生长现象 (2)胚芽鞘顶端 (3)胚芽鞘顶端 下面的一段 (4)胚芽鞘顶端 促进生长 (5)吲哚乙酸
解析 (1)1、2单一变量为单侧光,有光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光弯曲生长,而无光时直立生长,说明胚芽鞘具有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2)2与3相比单一变量为有无胚芽鞘顶端,3去顶端不生长不弯曲,2有顶端向光弯曲生长,说明幼苗的弯曲与顶端有关。(3)2与4相比,单一变量为有无锡箔帽遮住顶端,2未遮住,向光弯曲生长,4遮住,直立生长,说明感光部位是顶端,弯曲部位是顶端的下部。(4)6与7相比,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有无接触过胚芽鞘顶端,接触过的琼脂块使胚芽鞘弯曲生长,未接触的使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说明胚芽鞘顶端可产生促进其下部生长的物质。(5)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
14.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单侧光照射24 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实验结果预测: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_号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________号装置。
(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①根据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引起的。
②根据1号和2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生长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③根据1号和4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5号和6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3、4、5 2 ( http: / / www.21cnjy.com )(3)①1 3 ②玉米幼苗顶端的存在 ③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顶端 ④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
个性拓展
15.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重力影响生长素的重新分配”。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实验支架示意图
实验材料和用具:若干相同的燕麦胚芽鞘顶端、若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相同的去掉顶端的胚芽鞘、一个实验支架(支架的材料托中,放置了6块已编号的相同琼脂块,相邻两个琼脂块之间用不透水的云母片完全分隔开)。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期实验结果:
放置a1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步:将三个胚芽鞘 ( http: / / www.21cnjy.com )顶端分别放置在实验支架材料托的琼脂块正中央(一半放在A上,另一半放在a上);第二步:将实验支架在黑暗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第三步:移走胚芽鞘顶端,然后将材料托中的琼脂块取出,分别放在6个切去顶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第四步: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处理的胚芽鞘弯曲程度
(2)弯曲度大 弯曲度小 弯曲度最大
解析 将三个胚芽鞘顶端分别放置在实验支 ( http: / / www.21cnjy.com )架的材料托的琼脂块正中央(一半放在A上,另一半放在a上),由于三个胚芽鞘所处的具体位置不同,生长素受重力影响的程度不同,极性运输后在琼脂块上生长素分布不同,在A1与a1处胚芽鞘受重力的影响是均匀的,因此生长素在A1与a1处分配均匀;在A2和a2处胚芽鞘受重力的影响是不均匀的,因此A2处比a2处生长素分布得多;在A3和a3处胚芽鞘受重力的影响是最大的,A3处比a3处生长素分布得多;受重力影响后6块琼脂块中生长素分布的量依次为A3>A2>A1=a1>a2>a3。因此,由于生长素的量a1>a2,放置a1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度大;生长素的量a3
第一节 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第1课时 内环境与稳态
[目标导读] 1.通过分析教材P10第3 ( http: / / www.21cnjy.com )、4段体液的组成,阐明内环境的概念。2.阅读教材P10最后一段,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意义。3.通过教材P11模拟实验,体会内环境稳态的反馈调节机制,建立人体调节系统的模型。
[重难点击] 1.内环境成分的判断。2.反馈调节机制。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在各种调节机制的作用下,生物体的生命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水平和状态,生物群落的结构乃至整个生物圈的组成,都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生命系统的稳态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含义:相对不变性、可恢复性和适应性。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如图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
(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水。
(2)草履虫生存所必需的养料和氧气直接来自于水,产生的代谢废物直接排入水中。
3.稳态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它包括个体的稳态、群体的稳态和生物圈的稳态。
4.稳态对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稳态必须依靠机体的代谢活动和行为来维持;稳态的原理对于生活及生产实践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5.如图是人体血涂片的显微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各种血细胞和血浆共同构成血液。
(2)红细胞携带的氧气直接来自于血浆,这些氧气又是在肺部经气体交换从外界吸收来的。
6.多细胞高等动物和单细胞生物相比,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不同,不能(能,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课堂导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十年前,家住阜阳市的悦悦因食用蛋白质含量少的劣质奶粉,成为“大头娃娃”事件的受害者,为什么缺少蛋白质会导致水肿呢?内环境理化成分的稳定有什么意义呢?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探究点一 内环境的概念、稳态及其意义
人体深层的细胞,一般不直接与外环境接触,要通过内环境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定对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的意义。
1.图1和图2分别为人体体液的主要组成图和人体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阅读教材P10后完善图1和图2并思考回答: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人体内的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物质,总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体液。据图1可以看出,体液包括细胞内的细胞内液(占体液2/3)和存在于细胞外的细胞外液(占体液1/3)。
(2)据图2,红细胞生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外液是血浆,肝脏组织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是组织液和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是组织液和淋巴液。据此判断,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它们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因处于机体的内部,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小贴士 1 内环境的“内”和“外”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对的,从细胞的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看,相对人体的外界环境而言,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 2 内环境属于多细胞生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 3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其内的液体如:消化液、尿液、汗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4 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但不是说就只有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2.完成下图,分析内环境稳态的含义。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试描述外环境、内环境、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根据图示,完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①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
营养物质(如水、葡萄糖、氨基酸等)血浆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膜―→细胞内
②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尿素细胞膜,组织液毛细血管壁,血浆循环系统,
③气体的交换
O2肺泡血浆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组织液细胞内线粒体内
(3)可见,各部分细胞外液之间、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彼此隔开,但又能进行物质交换。在不断的物质交换过程中,内环境的温度、pH等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小贴士 内环境稳态概念的理解,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实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影响稳态的因素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2 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基础是机体的调节作用,结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3.结合下面事例,归纳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事例一 正常人血液的pH在7.35~7.45之间的小范围内波动,如果血液pH低于6.9或高于7.8,就会危及生命。
事例二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温度异常就会出现高烧或低烧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事例三 足球运动员由于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导致Ca2+流失,肌细胞过度兴奋,出现“抽筋”的现象。
事例四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吸水膨胀,在高渗溶液中失水皱缩,都会影响其运输氧的能力。
事例五 人在长期营养不良时,血浆的渗透压会下降,水分向组织液渗透增多,导致组织液增多,出现“组织水肿”的现象。
(1)事例一、二说明:温度和pH通过影响代谢中的各种酶促反应,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
(2)事例三、四说明:组织细胞的兴奋性、物质转运等生命活动也只有在一定的理化条件下才能实现。
(3)事例五说明:细胞外液的正常物质交换被打破,就会导致稳态的破坏,发生疾病。
(4)综上所述,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小贴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
归纳提炼
1.内环境的主要成分分析
比较 存在部位 来源 生活细胞
组织液 组织细胞间隙 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细胞代谢产生 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的细胞
血浆 血管 从消化道吸收;从组织液中重吸收;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 各种血细胞
淋巴液 淋巴管内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由消化道吸收而来 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
2.细胞通过内环境和外界的物质交换途径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活学活用
1.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液体。请判断下列有关此图叙述的正误: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②可进入A、C、D( )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液体是②( )
(3)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内环境( )
(4)病人点滴的生理盐水直接进入了内环境中,即②中( )
(5)①中含有的成分很多,例如O2、CO2、血红蛋白、H+、H2O2酶、激素、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 )
[问题导析]
(1)图中A、B、C、D分别表示毛细血管、血细胞、组织细胞、毛细淋巴管。
(2)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液。
答案 (1)√ (2)× (3)√ (4)× (5)×
解析 根据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特点确定A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毛细血管,D为毛细淋巴管,进而确定B为血细胞、C为组织细胞,相应的液体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液。组织液与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与淋巴液的交换是单向的,故(1)对;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液体是细胞内液③,故(2)错;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液构成,故(3)对;病人点滴的生理盐水直接进入①血浆中,故(4)错;(5)中血红蛋白、H2O2酶和载体蛋白不是内环境成分,不可能在①血浆中,故(5)错。
方法链接 (1)巧识内环境示意图:首先根据有无盲端区分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然后明确各种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依据箭头指向搞清相互转化关系。
(2)巧辨内环境的成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成分(属于,则一定是内环境的成分);二看是否是细胞内液的成分(属于,则一定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三看是否属于体内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属于,则一定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探究点二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机体内环境之所以能维持稳态,主要依靠反馈调节。阅读教材P11,试结合模拟实验分析反馈调节的基本过程。
1.实验:模拟反馈调节
项目 内容
活动目标 说明反馈调节的含义;分析反馈调节的基本过程
材料用具 布条、粉笔等
方法步骤 a.选出两名同学,一名为受控者,另一名为控制者b.在黑板上画一个小圆圈。受控者用布条蒙住双眼,面对黑板,手指指在小圆圈内c.受控者的手指离开小圆圈较长一段距离d.由控制者发出指令,受控者按照指令活动,直到手指再回到小圆圈内
(1)思考讨论
①步骤c中,“受控者的手指离开小圆圈”意味着什么?
答案 受控者的手指离开小圆圈意味着输出信息。
②受控者的手指离开小圆圈后,自己能否顺利地将手指返回到小圆圈内?
答案 受控者手指离开小圆圈后,自己无法顺利将手指返回到小圆圈内。
③控制者发出正确指令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控制者能够正确发出指令的依据是受控者手指离开小圆圈的距离,也就是输出信息。
(2)实验结论
控制者根据受控者的状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指位置)发出适当的指令,受控者按照控制者的指令进行操作,操作的结果“反馈”给控制者,控制者再发出新的指令,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作用,最终达到目标,这就是反馈调节的过程。
2.结合上述反馈调节的过程和教材完善下面的材料,并分析人体自动调节的原理。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人体好比一个精密的自动控制系统(如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动控制系统由接收、控制、受控和监测等装置构成闭合回路。输出信息被监测装置检测后,发出反馈信息输送回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对反馈信息和输入信息进行比较,并调整自身的活动状态,从而使受控装置的功能状态得到精确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如果反馈信息使输出进一步增强,称为正反馈;如果反馈信息使输出减弱,称为负反馈。
3.反馈调节的种类
(1)当一位同学因努力学习而获得突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成绩时,就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而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又会使他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从而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成绩更加突出,这种反馈信息使输出进一步增强的调节方式称为正反馈。
(2)电冰箱、空调等温控系统能维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空间内温度的恒定,是因为当系统检测到温度达到或者超出设定的温度时就自动停止制冷。这种反馈信息使输出减弱的调节方式,就称为负反馈。
(3)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反馈调节作用,多数属于负反馈调节。
归纳提炼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活学活用
2.下列现象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
A.人在炎热的环境中时,体温有升高的趋势,通过出汗等增加散热使体温稳定
B.人大量喝水后,尿量会增加,排出多余的水分
C.一个受到污染的池塘,大量动植物死亡后导致水体恶臭,污染加剧
D.某人一次性摄入了大量的糖分,出现了糖尿的现象,一段时间后血糖恢复正常
答案 C
解析 反馈信息使输出进一步增强的调节方式称为正反馈,反馈信息使输出减弱的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根据正反馈定义,只有C项属于正反馈。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下列有关人体内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 C
解析 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构成内环境。人体内的很多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如泪液、尿液、消化液,因为泪腺、膀胱、消化道都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
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
A.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状态
B.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温度、pH、渗透压相对稳定的状态
C.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D.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了机体细胞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正常代谢
答案 C
解析 内环境的稳态是内环境组成成分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既包括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也包括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故A、B错误,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超过内环境的调节限度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被破坏,机体的代谢就不能正常进行,故D错误。
3.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织细胞内,其在心脏和肝脏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大或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会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有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细胞的代谢过程和内环境的稳态是互为因果的
答案 B
解析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只有在疾病的情况下,某些成分才偏离正常范围,因此,分析内环境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内物质的代谢情况。
4.如图为正常人体内某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
B.体液①中含有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了此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D.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及图示可以推断出①为血浆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了内环境;此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为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在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液及淋巴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
5.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A液为________,B液为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C液为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被称为____________。
(2)在下面方框中写出内环境各组成成分名称:
答案 (1)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内环境
(2)如图所示
解析 内环境在组成上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三部分。血浆存在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在组织细胞间隙,淋巴液则存在于淋巴管内。三者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液、淋巴液和血浆之间是单向的。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内环境的概念、稳态及意义
1.如图是某组织处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①过程进入组织液
B.二氧化碳等细胞代谢的产物可通过②过程进入血浆
C.③可以代表组织液中的某些蛋白质进入淋巴液的过程
D.④可以代表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过程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交换是双向的,血浆中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都可以与组织液相互交换,故A、B选项都正确;因某种原因进入组织液中的血浆蛋白,可由毛细淋巴管回收,经淋巴循环重新回到血液中成为血浆的成分,故C选项正确;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成分,只在红细胞内发挥作用,故D选项错误。
2.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
①胆汁 ②胰液 ③血浆 ④淋巴液 ⑤原尿 ⑥胞质溶胶 ⑦组织液 ⑧核液 ⑨细胞液 ⑩胃液
A.③④⑥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⑨⑩
C.②③④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⑦
答案 A
解析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胆汁、胰液、原尿和胃液既不属于细胞内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3.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答案 D
解析 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 ( http: / / www.21cnjy.com )况,但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同一个体内环境的稳态也是动态的、相对的;血检指标的正常值的变化范围反映的是群体内环境的状态,与化验的“误差”无关。
4.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唾液淀粉酶 ③二氧化碳和氧气
④Na+ ⑤血浆蛋白
A.①③ B.②③④⑤
C.④⑤ D.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内环境是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位于红细胞内部的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唾液淀粉酶位于唾液中,唾液腺通过管道将唾液排放到消化道中,并不进入细胞外液,故唾液淀粉酶也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5.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蔗糖通过①直接进入血液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答案 B
解析 分析可知Ⅰ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Ⅰ交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蔗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Ⅲ是泌尿系统,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皮肤有保护作用,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
知识点二 稳态的调节机制
6.现代生理学普遍认为,机体内维持稳态的大多数调节方式为( )
A.负反馈调节
B.正反馈调节
C.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D.神经—化学—免疫调节网络
答案 A
解析 神经—化学—免疫调节是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不是调节方式。
7.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国的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健儿们奋力拼搏,为国争光。运动员们在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是负反馈调节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
C.H2CO3分解成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
答案 D
解析 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含有缓冲物质,过多的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H2CO3分解成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
8.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答案 D
解析 骨髓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产生新的血细胞,这一过程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
能力提升
9.下列有关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人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答案 D
解析 机体的细胞代谢是由细胞内复杂的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稳定的环境,所以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就会发生紊乱,并导致疾病,但是发生疾病却并不一定是由血液成分不稳定引起的,如遗传病、传染病等。
10.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 C
解析 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有关系统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图中的①、②、③依次需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完成。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⑤为CO2及H2O、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11.如图所示,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中,通过的人体内环境的名称依次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组织液→血浆
B.组织液→淋巴液→血浆
C.细胞内液→组织液→细胞内液
D.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
答案 A
解析 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最后从血浆中透过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内部。要特别注意的是葡萄糖被吸收只进入血浆而不进入淋巴液。
12.如图表示淋巴液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丙与乙之间的关系表示错误
B.如果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C.淋巴液不仅可以调节甲与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甲中的少量蛋白质运回乙
D.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并排出了代谢废物
答案 A
解析 观察题图,根据所学的知识:淋巴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中的物质只能来自组织液,而淋巴液通过淋巴循环汇入到血液循环中,故可以确定甲、乙和丙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是维持细胞生活环境正常渗透压的重要条件,如果这个平衡被破坏,则会引起组织水肿等病变,B正确。淋巴循环有三个作用:免疫、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水分交换、将组织液中的少量蛋白质运回血浆,C正确。细胞所必需的物质及代谢废物只有通过体液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交换才能正常地获得和排出,D正确。
13.如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其中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成熟的红细胞。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①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淋巴液
B.图中③表示血浆,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②中
C.③⑤都是代谢的主要场所,二者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
D.②产生的CO2必须经过③才能排出体外
答案 B
解析 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是毛细血管壁、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熟的红细胞、血浆、组织细胞和组织液。①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血液的液体成分是血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细胞是代谢的主要场所,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中很少。
14.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图中A、B、C分别表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结构是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__________。
(3)图中a~d,O2浓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__,C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__。试写出人体内利用O2并产生CO2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d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a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b之间隔以__________,b的来源有________,b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 (2)a
(3)d、a a、d C6H12O6+6H2 ( http: / / www.21cnjy.com )O+6O2酶,6CO2+12H2O+ 能量 (4)细胞膜 细胞内液和血浆 细胞内液、血浆和淋巴液
解析 图中A为毛细血管,B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毛细淋巴管,C为组织细胞。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c为淋巴液,d为血浆。O2、CO2以自由扩散运输,因此组织细胞内的O2浓度最低,CO2浓度最高。
15.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a表示________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b表示__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__________系统。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内环境相对稳定,主要依靠________调节。
(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共穿过____________层生物膜。
答案 (1)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 (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CO2浓度 (3)降低 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钠和磷酸氢二钠) (4)反馈 (5)5
解析 (1)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同时借助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呼吸系统吸入O2排出CO2,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食物从而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泌尿系统排出细胞代谢废物。(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CO2浓度,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3)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乳酸钠和磷酸二氢钠),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目前普遍认为,反馈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方式。(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进入毛细血管(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生物膜),共5层生物膜。
个性拓展
16.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正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为探究人体血浆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蒸馏水、事先配制好的缓冲溶液、量筒、试管若干支。模拟人体内缓冲物质所调节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此外,还必须以___________作实验用具。
(2)实验步骤
①设计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
②先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依次滴入等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pH并记录入表。
③对B组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预测
A组:1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1号试管: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2CO3、乳酸 pH试纸、滴管
(2)②等量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 乳酸 ③对B组三支试管按A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三种物质后,再滴加等量Na2CO3
(3)A组:pH变化明显 pH变化不明显 pH变化不明显 B组:pH变化明显 pH变化不明显 pH变化不明显
(4)血浆pH相对稳定是由于存在缓冲物质
解析 (1)人体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吃的食物中含有碱性物质Na2CO3,它们都可以进入血浆,引起血浆pH下降或升高,所以模拟人体内缓冲物质所调节的主要物质是Na2CO3、乳酸。由于需要测量血浆pH,pH试纸、滴管就是必需的实验用具了。(2)探究人体血浆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实验对照思路为:分别在等量的家兔血浆、蒸馏水、缓冲液中加入酸或碱,观察pH变化情况。①分组编号,本题实验设计了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应编号(步骤①);②设置对照实验,即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再依次滴入等量乳酸,测量pH并记录入表,与A组不同, B组三支试管后来滴入的是等量的Na2CO3(步骤②③)。(3)实验结果的预测上,蒸馏水中加入酸或碱后pH有明显变化,而家兔血浆、缓冲液中加入酸或碱pH基本不变。(4)根据实验现象:家兔血浆和缓冲液的pH变化相同,得出实验结论为:血浆pH相对稳定是由于存在缓冲物质。第3课时 神经调节与稳态 脑的高级功能
[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38动物对适 ( http: / / www.21cnjy.com )宜温度的行为选择,P39图2-31、2-32,P40图2-33,阐明稳态的行为性调节和生理性调节的基本过程。2.结合教材P40记忆广度的测试实验,P43图2-34,概述学习和记忆等脑的高级功能。
[重难点击] 1.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关系。2.学习和记忆的关系。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比较项目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结构基础 神经元(神经纤维) 突触
信号形式 电信号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速度 快 慢
方向 可以双向 单向传递
2.植物性神经是管理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
3.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回忆初中所学知识,结合下图分析对错。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管理语言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 )
(2)大脑不管理排尿反射( × )
(3)通向内脏的神经仅由脑部发出( × )
课堂导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当机体的内、外环境发生改变以后,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的生理机能通过调节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和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神经系统对稳态的调节有哪些方式呢?脑有哪些高级功能呢?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探究点一 神经调节与稳态
神经调节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和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阅读教材P37~40,分析相关材料,探讨神经系统对稳态的调节机理。
1.稳态的行为性调节
(1)动物对适宜温度的行为选择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如图,实验中蚂蚁靠近盛有热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胶皮管会感到温度过高,靠近冰块会感到温度过低,最终停留在比较适宜的温度地带,这说明动物能趋利避害而生活在适宜生存的环境中。这种选择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活动实现的。
(2)稳态的行为性调节的概念:当受到内、外环境的刺激,机体内的平衡状态偏离正常时,机体通过主动的行为改变使之恢复的过程,叫做行为性调节。
(3)稳态的行为性调节的实例:人在天气寒冷时身体蜷缩或者添加衣服。
2.稳态的生理性调节
(1)完成动物血压稳态的调节过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感受血压变化的感受器位于某些大动脉血管壁上,调节中枢在延髓的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是植物性神经。
(2)稳态的生理性调节的概念
当受到内、外环境刺激,机体内的平衡状态偏离正常时,机体通过自动调节活动,重新使生理机能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叫做生理性调节。
(3)比较植物性神经在机体正常安静状态和应急紧张状态下的调节
调节项目 正常安静状态 应急紧张状态
有关神经 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消化系统 增强 减弱
排泄系统 增强 减弱
物质代谢 合成 分解
能量代谢 储能 放能
心血管活动状态 抑制 加强
最终结果 有利于机体的生长发育 适应应急的紧张环境
(4)应急状态下生理性调节的机理(如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5)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人由于工作紧张、压力过大而使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有个别人会出现“过劳死”的情况,试阅读教材,分析原因。
答案 紧张会消耗大量的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和脑力。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会降低免疫系统的活力,造成植物性神经系统失调,机体的稳态长期失去平衡会导致代谢紊乱,使人感到精力疲惫、身体乏力,引发一系列疾病,如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等。
归纳提炼
行为性调节和生理性调节的比较
调节类型 调节机理 调节方式 共同点
行为性调节 机体通过主动的行为改变使稳态得以恢复 一般为神经调节方式 都是在机体受到内、外环境刺激,平衡状态偏离正常时的调节,结果都是使机体的稳态得以恢复
生理性调节 机体通过自动调节活动重新恢复生理机能 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活学活用
1.判断下列调节过程中,属于行为性调节的是__________,属于生理性调节的是________。
①寒冷条件下人不自觉的打寒战
②人在寒冷条件下增加衣服
③人口渴了主动饮水
④血糖升高后,胰岛素的分泌增加
⑤蜗牛喜欢到阴暗潮湿的地方聚集
答案 ②③⑤ ①④
解析 注意寒冷条件下人不自觉的打寒战是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属于生理性调节。
探究点二 脑的高级功能
大脑不仅是产生感觉、调节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的最高级中枢,而且还具有条件反射、学习记忆、语言、睡眠、思维等更为复杂的高级功能。
1.学习与记忆
(1)概念
①学习: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新经验的过程。
②记忆:对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的能力。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a.理解记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维,搞清楚了材料的意义及其内在联系,从而把它记住。
b.机械记忆:不了解材料的意义及其相互联系,主要靠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记忆。
二者相比,理解记忆的速度快,效果持久。
③遗忘:a.概念:记忆信息在脑内的丢失或消除。b.克服遗忘的根本方法就是“学而时习之”。
(3)相互关系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学习是记忆的基础,记忆是学习的效果,不断地重复学习才能记忆深刻,否则很容易遗忘。
2.睡眠
(1)睡眠的特点和意义
①由于地球每24 h自转一周,形成了昼夜节律,人类也随之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觉醒睡眠周期。
②特点:人在睡眠期间,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下降,条件反射完全被抑制,对外界的刺激感受性降低,失去了与外界的主动联系。
③意义: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促进身体生长、体力和精力的恢复、保持中枢神经系统良好的兴奋性、精确调节机体的稳态等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2)梦的形成
人在清醒时输入到脑中的某些深刻的信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睡眠期间可能引起皮层某些区域兴奋。在大脑皮层神经元普遍处于抑制状态时,这些凌乱无序的信息彼此毫无逻辑地编织在一起,就形成了离奇荒诞、缺乏合理性的梦境。做梦是睡眠期间发生的正常现象。
(3)失眠
①原因:神经衰弱或者心理因素导致夜间睡不着觉或者一旦醒后就不能再入睡。
②危害:导致精神恍惚、记忆力衰退、体力疲乏、工作效率低等。
③治疗:调整好作息规律,减轻心理负担,必要时服用一定量的安眠药。
3.各有优势的大脑两半球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结合材料,阅读教材P42~43完成下面的填空:
左半球大脑功能优势 右半球大脑功能优势
语言的表达、书写文字、阅读文字、数学运算、抽象逻辑思维、符号解释等方面 对平面、立体图形的视觉感知与定位分析、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等非语言方面
归纳提炼
脑的高级功能
活学活用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不断地重复学习才能记忆深刻( )
(2)死记硬背的效果没有理解记忆效果好( )
(3)做梦是不正常的生理现象( )
(4)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睡眠休息时间( )
(5)可以用音乐来开发右脑( )
答案 (1)√ (2)√ (3)× (4)× (5)√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答案 C
解析 膝跳反射是一种低级反射,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不参与。
2.下列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B.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C.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
D.学习和记忆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答案 D
解析 学习和记忆是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学基础也是神经冲动的传导,所以与脑内神经递质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同时还与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有关,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鸟类的迁徙是一种行为性调节
B.血压变化时,通过下丘脑的心血管中枢进行调节
C.人在高度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记忆分为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
答案 B
解析 血压变化时,通过延髓的心血管中枢进行调节。
4.如图表示人体肝脏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示物质的运动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理性调节的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试以图示表示a~d四者物质交换情况__________________。
(2)当人在饥饿的情况下,此局部组织发生的生理性调节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免疫学角度简述肝炎病人痊愈过程中裂解的肝细胞和释放的病毒在内环境中如何被清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肝细胞 a
(2)d中胰高血糖素作用于a,a中的肝糖原水解成葡萄糖,再进入d,以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3)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神经调节与稳态
1.下列生理现象属于行为调节的是( )
A.城市女孩打遮阳伞
B.刘明得到老师表扬时脸色变红
C.张老师遇到险情后出了一身冷汗
D.刘翔上场比赛前神经兴奋性增强
答案 A
2.下列有关动脉血压的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行为性调节
B.属于生理性调节
C.属于应急反应
D.调节的基本中枢在大脑皮层
答案 B
解析 动脉血压的稳态调节是通过机体自动调节来完成的,调节中枢在延髓,通过植物性神经来完成。
3.在应急反应中,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 )
A.心脏和皮肤
B.肝脏和肾脏
C.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D.肝脏和骨骼肌
答案 C
解析 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使血压升高,作用于肝脏使血糖升高,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性增强。
4.下列关于生理性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B.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
C.如果体温低于正常值,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汗腺分泌汗液会减少,毛细血管会舒张
D.人体的产热部位主要是内脏和骨骼肌
答案 D
知识点二 脑的高级功能
5.有关大脑半球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半球的功能具有对称性
B.语言优势半球的定位是先天形成的
C.抽象的逻辑思维左半球有明显优势
D.右半球有语言方面的优势
答案 C
解析 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左半球有语言方面的优势,包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语言优势半球的定位是后天形成的。
6.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脑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
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答案 B
7.下列关于人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具有感知外部世界,形成感觉的功能
B.大脑皮层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
C.做梦是睡眠期间发生的正常现象
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答案 B
8.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破坏人左半球大脑,患者能看懂、听懂,但不会讲话
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
C.机体对刺激作出迅速反应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学习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无直接联系
答案 C
能力提升
9.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大量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
B.正常人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C.人遇寒冷环境时,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降低
D.人体被病毒感染时,体内产生的抗体,能通过裂解靶细胞将病原体清除掉
答案 A
10.下列各项中,属于行为性调节的是( )
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
C.在强光下瞳孔缩小
D.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水
答案 D
11.下列有关失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做梦是失眠的表现
B.心理因素不可能造成失眠
C.失眠不会影响学习与记忆
D.夜间睡不着,一旦醒后不能再入睡就是失眠
答案 D
解析 做梦是睡眠期间发生的正常现象;失眠是由于神经衰弱或心理因素影响,失眠会影响学习与记忆。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2.张占海博士率领的中国南极科考队于20 ( http: / / www.21cnjy.com )05年1月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当他们由温暖的棚内来到寒冷的棚外时,下列生理性调节反应与图示相符的是( )
A.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B.身体耗氧量变化
C.身体内酶的活性 D.汗腺的分泌量
答案 B
13.如图表示某人在炎热的夏季的空调房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相对流量,由于电路的原因,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6 ℃突升至40 ℃,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导致人体无法散热
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答案 D
14.血液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组织,它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回答下列有关生理性调节的一些问题:
(1)血浆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血液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其中的____________。血液中__________的含量减少将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2)血液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血液中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多少层磷脂分子才能参与肝细胞中的有氧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液在体温调节中有重要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热量大量增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使皮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使汗液的分泌量增多,散热量增加,从而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4)血液具有防御功能。血液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细胞能吞噬分解外来的微生物,这属于__________免疫。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在__________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能导致结核杆菌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血液中的葡萄糖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对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起拮抗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把摄取糖与声音刺激多次结合以后,单独的声音刺激就能引起几乎与摄取糖时同样的血糖含量变化,这说明调节血糖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缓冲物质 血浆蛋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2)12层 (3)下丘脑 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 (4)非特异性 特异性 效应T细胞 (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大脑皮层
15.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突触和神经纤维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生理性调节的一些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图1中的a为反射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____________________。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2)图2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1中物质的释放依赖于膜的____________性。
(3)图3中,①、②、③的未兴奋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位是______________,①②间的兴奋传导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序号①②表示),该方向与膜________(填“外”或“内”)的电流方向一致。
(4)神经冲动在突触中的传递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感受器 高级中枢(大脑皮层) (2)流动 (3)①③ ②→① 内 (4)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的结合
个性拓展
16.下列是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时,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多,这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
(2)某运动员遵从教练的指导,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灯亮就用力举起哑铃,附在手臂上的记录仪器经a时间后,测到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在一次训练中,教练趁运动员不备,用针刺其手臂,运动员手臂收缩,经b时间后,测到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请分析回答:
①在a时间内,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________。在b时间内,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________。
A.眼→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B.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C.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D.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②a时间__________b时间(>、<或=)。
答案 (1)神经 体液(或激素) (2)①B D ②>第一、二章检测卷(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三节)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答案 C
解析 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失水,故 A项错误;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二者均发生在细胞内,故B项错误;血浆pH的稳定与HCO、HPO等离子有关,故C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故D项错误。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机体再次接触同种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答案 D
解析 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的丢失,不会引起蛋白质大量丢失。
3.如图代表肌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答案 D
解析 图中X是组织液,Y是血 ( http: / / www.21cnjy.com )浆,Z是淋巴液。若饮食过咸,则血浆中渗透压会升高,A正确;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淋巴液进入血浆,B正确;肌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pH略有降低,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D错误。
4.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 B
解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体温与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网络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
5.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出现寒战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答案 B
解析 寒冷时出现寒战,是由骨骼肌不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战栗引起的,使得机体在短时间内产热量增加,有利于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肺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含量不能保持平衡,过分增多引起的;免疫调节有利于清除病原体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当饮水不足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6.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分别是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B细胞
B.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自身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
C.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c或d
D.细胞a、b、c、d都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
答案 C
解析 据图可知,细胞a、b、c、d分别是T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7.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K+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醛固酮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K+的主动吸收和对Na+的分泌
D.人体内水的主要排出途径是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排放
答案 A
解析 K+对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体内水的主要排出途径是通过肾脏排尿的形式排放;醛固酮的作用是保钠排钾。
8.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成血液中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高,且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也偏高。某研究室对过度肥胖的老鼠进行实验,发现阿司匹林(一种消炎止痛药)可矫正过度肥胖老鼠的生理缺陷。过度肥胖老鼠服用阿司匹林三周后,注射胰岛素,120分钟内血糖含量相对值变化如图所示(对照组老鼠未服用阿司匹林),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甲:阿司匹林对老鼠的过度肥胖有治疗作用
乙:注射胰岛素后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老鼠血糖在60分钟内明显下降
丙:对照组老鼠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调节血糖的作用
丁:服用阿司匹林使老鼠细胞恢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得以发挥作用降低血糖
A.丙、丁 B.乙、丙 C.甲、丁 D.甲、乙
答案 A
解析 从题图可知,对服用阿司匹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老鼠注射胰岛素后,60分钟内血糖含量明显下降,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血糖含量变化不大,所以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对胰岛素敏感,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对胰岛素不敏感。
9.如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图像,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此营养物质是葡萄糖,因为其在血液中的合量维持在3.9~6.1 mmol/L范围内
B.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和吸收
C.由于血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而使BC段显著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原不断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并把产生的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
答案 C
解析 图示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含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维持在3.9~6.1 mmol/L,应为葡萄糖,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和吸收,BC段显著下降主要是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进食一段时间后的CD段主要是由肝糖原分解补充,另外还有其他非糖物质转化,补充血糖。
10.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温动物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B.体温升高都是由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
C.对冷敏感的温度感受器兴奋,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舒张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对某些腺体活动具有调节功能
答案 D
解析 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体温升高都是由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体温的变化应该考虑两个方面:产热和散热;对冷敏感的温度感受器兴奋,是由寒冷刺激造成的,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收缩。
11.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一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
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答案 D
解析 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 ( http: / / www.21cnjy.com )菌繁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属于竞争,不属于免疫;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有抗体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12.给SARS患者注射痊愈的SARS患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的血清、给婴幼儿重复多次注射某疫苗、给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注射药物以降低其免疫能力,以上三种措施的原理分别是( )
A.痊愈的SARS患者的血清中含有相应抗体、二次免疫可以提高免疫能力、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B.SARS患者的血清中含有大量巨噬细胞可将病原体吞噬、重复注射可以避免病原体进入机体、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痊愈的SARS患者的血清中含有相应抗体、重复注射可以避免病原体进入机体、避免移入的器官被病原体侵染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A
解析 痊愈的SARS患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血清中含有相应的抗体,所以可以用于治疗SARS患者。二次免疫的特点是反应发生得更快、更强(主要是记忆细胞发挥作用),所以要对婴幼儿多次接种某种疫苗,以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器官移植的难点在于如何克服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所以需要降低机体的免疫识别和反应能力,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13.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T细胞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 LCM病毒相当于抗原。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图解可知:给小鼠注射LCM病毒,可使小鼠体内出现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相应淋巴细胞和被LCM病毒感染的含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混合的目的是测定上清液中51Cr的释放量,而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51Cr只能来自于破裂的含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靶细胞),所以该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效应T细胞能使相应的靶细胞裂解。
14.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成E细胞
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
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答案 D
解析 E细胞是浆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
15.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间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答案 B
解析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应答反应活动,A正确;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错误;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正确;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依靠神经递质的协助完成,D正确。
16.用电刺激离体蛙心的某条神经能使心跳变缓,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本实验提示(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电流通过神经传导
B.神经与心肌收缩没有关联
C.神经通过放电使心跳变慢
D.神经通过释放某种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
答案 D
解析 刺激供体心脏的某神经,然后从供体心脏吸取浸泡液,能够导致受体心脏心跳变缓,可以知道心脏中因电刺激神经而出现了某种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
17.如图的神经纤维上有A、B、C、 ( http: / / www.21cnjy.com )D四个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①AB,②BD,③AD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兴奋区膜电位是外负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正,邻近两侧未兴奋区仍然是外正内负,这样在兴奋区和未兴奋区之间由于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正好相反,这种形成回路的局部电流以相同的速度向两侧传导。所以刺激C点,由于BC=CD,B、D两点同时兴奋,故电极放在B、D处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而A与B先后兴奋、A与D先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相反的偏转。
18.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上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 A
解析 反射弧中神经细胞之间突 ( http: / / www.21cnjy.com )触的存在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A项正确;图中d为传入神经,切断d,刺激b,兴奋可直接经传出神经至效应器,仍能引起效应器收缩,B项错误;结构b为神经纤维,结构c为神经中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在突触处的传导速度要快,C项错误;Ⅱ处为突触后膜,其上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D项错误。
19.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这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答案 B
解析 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能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并引发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种递质是兴奋性递质,且药物阻止分解递质,使之长期与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20.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流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刺激D处时将会使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
B.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C处缺乏递质受体,则D处将无法得到从C处传来的信息
D.刺激B处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B→C
答案 A
解析 刺激D处时,兴奋只能传导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E处,而不能传递到B处,因此电流表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C处是突触结构,兴奋传递过程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上一个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只有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将信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因此B处受到刺激后,可以向A处和C处传导。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10分)如图为肠腺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________共同构成内环境,其中__________与________的成分最相似,______与________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填序号)
(2)①③⑤⑧的内环境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⑧中的O2进入⑦至少需要穿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4)②的渗透压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若其含量减少,会引起____________。
答案 (1)②④⑥ ④ ⑥ ② ④ (2)④ ②和④ ⑥和④ ② (3)4 (4)无机盐 蛋白质 组织水肿
解析 图中①是组织细胞,②是血浆,③是毛细血 ( http: / / www.21cnjy.com )管壁,④是组织液,⑤是毛细淋巴管壁,⑥是淋巴液,⑦是细胞内液,⑧是红细胞。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其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成分最相似。组织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液,红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红细胞中的O2到达组织细胞需穿过红细胞膜(1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和组织细胞膜(1层膜),共4层膜。血浆的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所决定;若蛋白质或无机盐含量减少,将会引起组织水肿。
22.(10分) 如图为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①~⑦表示过程,字母a~d表示激素,甲~丙表示器官、结构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当人大量失水后,调节过程为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乙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④体现的激素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调节。
(3)当血糖浓度高出正常范围时,下丘脑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⑦使甲所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增多,它与________________拮抗,共同调节血糖平衡。
(4)连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枢纽是___________,c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②⑥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2)(负)反馈 (3)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4)下丘脑 几乎全身的组织细胞
解析 当人大量失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质产生渴觉,激发饮水行为;同时刺激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使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增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的排出。过程④表示甲状腺激素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当血糖浓度高出正常范围时,下丘脑通过控制胰腺,使其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共同调节人体内血糖的平衡。连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枢纽是下丘脑,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的组织细胞。
23.(10分)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图中②为__________细胞,④为__________细胞。
(2)⑦与④功能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______________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____的模板。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③表示______________,过程⑤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T B (2)能合成和分泌抗体 mRNA 翻译 (3)胞吐 (4)呈递抗原 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解析(1)由图示知,⑦能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泌抗体,是浆细胞,浆细胞是由B细胞分化而来的,而B细胞分化是接受抗原的直接刺激或T细胞呈递的抗原,故②为T细胞,④为B细胞。(2)⑦为浆细胞,是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过程,核内的基因经转录产生mRNA后,由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的模板。(3)抗体的分泌过程为蛋白质的分泌过程,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通过胞吐作用实现。(4)③为T细胞向B细胞呈递抗原,⑤为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这是体液免疫的另一条途径。
24.(10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 ( http: / / www.21cnjy.com )、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_______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__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__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答案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解析 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分级调节机制是解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键。由图(a)及题干描述可知,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b)传导到脑干中的神经中枢(a),再沿传出神经(c)传到效应器(d),引起呼吸肌收缩,产生深吸气动作使肺扩张(引起呼气)。人体屏住呼吸是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有意识的活动。图(b)中的突触小体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是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形成了轴突—胞体型突触。第三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结构与调节的基本方式
[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32图2-23、 ( http: / / www.21cnjy.com )2-24,P33图2-25、2-26、2-27,P34图2-28,阐明神经系统的构成。2.结合具体实例,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反射的活动过程。
[重难点击] 反射弧的结构。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完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模型图解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神经元的结构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反射弧的构成:反射弧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热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其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如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该图的神经中枢为脊髓灰质(由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横断面,其中C与A在形态上的区别是C比A宽大。
(2)E与D分别和C与A相连,其中E组成前根,D组成后根,在椎间孔F处形成脊神经。
(3)该同学是感到烫后才松的手,还是松手后才感觉到烫?
答案 是先松手后感觉到烫。
5.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其中条件反射是出生之后建立的。
课堂导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上图展示的运动离不开哪些器官?手、脚、眼、耳等。
(2)通过哪个系统来协调这些器官活动?神经系统。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体的通讯网—神经系统。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探究点一 人体的“通讯网”
神经调节对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起主导作用,神经系统是完成神经调节的基础,在人体内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通讯网”。
1.“通讯网”的组成单位——神经元
结合教材P32内容,完善以下图示,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其细胞体的部位。每个神经元都有许多条突起。其中只有一条是轴突,其余的都是树突。
(2)单从细胞形态上看,更适合与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细胞联系和传导信息的是神经元,理由是上皮细胞扁平而致密,适合起保护作用,而神经细胞长且有较多的突起,因而更适合与其他细胞联系和传导信息。
(3)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接受、传导和处理信息。
2.神经系统的结构——“人体通讯网”
(1)中枢神经系统:①组成:包括脑和脊髓,机体绝大多数神经元都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它们通过众多的突起形成复杂的神经元网络。
②功能:神经元之间复杂而广泛的网络联系,有利于对不同信息进行分析整合。
(2)周围神经系统:
①组成: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神经纤维。
②神经纤维分为感觉纤维(或传入纤维)和运动纤维(或传出纤维),二者混合在一起叫做混合性纤维。
a.感觉纤维:与感受器相联系,负责将外周感觉信息传入中枢。
b.运动纤维:与效应器相联系,负责将中枢整合的信息传出来支配效应器活动。
③脑神经:a.分布:脑的不同部位。
b.组成:人的脑神经左右对称,共有12对。
c.功能: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颈部和肩部的骨骼肌及胸腔、腹腔的内脏活动。
④脊神经:a.分布: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b.组成: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共31对,分为前根和后根。
c.前根:由脊髓内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组成,是运动纤维,负责将中枢的运动信息传出来控制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d.后根:由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的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枢突组成,是感觉纤维。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随脊神经分布于身体各处,形成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刺激,并将感觉的信息传入脊髓中枢。
⑤植物性神经:a.组成:是管理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
b.功能特点:两种神经对同一器官的生理作用一般是相反对立的。
c.两种生理作用相反的神经共同调节同一个器官活动,可使器官做出的反应活动更精确,更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归纳提炼
神经元——
神经系统
活学活用
1.下列关于神经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B.神经元包括树突和轴突
C.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信息
D.神经元能传导信息
答案 B
解析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的。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信息、传导信息和处理信息。
探究点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阅读教材P34~36,观察下面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两个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反射的概念
(1)刺激与反应:环境中能够引起有机体发生反应的任何变化或信号,都叫做刺激。机体对刺激所做出的各种应答活动,叫做反应。
(2)反射:像膝跳反射、缩手反射一样,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应答反应活动,称为反射。这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
(1)反射弧的组成:①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②膝跳反射是由2个神经元完成的,缩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反射是由3个神经元完成的。由此可知,不同的反射需要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一般来说,反射活动越复杂,需要的神经元越多。
③假若将上图A中的C、D之间剪断,在D处给予适当刺激,小腿抬起。在C处给予适当刺激,小腿无反应。
这两个过程,都不(前者、后者、都、都不)是反射,说明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2)反射的活动过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假如仅给出缩手反射的E部分,如何判断兴奋的传导方向?
答案 神经元细胞体在脊髓外的为传入神经所在位置;脊髓灰质前角宽大,与其相连的神经为传出神经。
②调节某一项活动的反射中枢是否只有一个?不同水平中枢的调节能力一样吗?
答案 机体调节某一项活动的反射中枢一般都不是一个,不同水平中枢的调节能力不一样,脊髓和脑干是反射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反射的最高级中枢。
小贴士 1 反射活动的进行除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外,还需要有适宜的刺激。, 2 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会有反应,但这并不是反射。
3.反射的类型
反射 定义 形成 反射中枢 意义 举例
非条件反射 先天遗传下来不需要学习就会进行的本能反射 通过先天遗传获得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完成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 眨眼反射、膝跳反射
条件反射 需要后天学习训练才能完成的反射 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形成 大脑皮层 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望梅止渴、红灯止步
归纳提炼
兴奋传导 反射弧结构 结构特点 功能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 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元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至效应器 只有感觉而无效应
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对内外界刺激发生相应的反应
相互联系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反射的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
活学活用
2.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该图中,①是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
(2)结构__________是感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结构________是效应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切断②,刺激③,效应器________(能、不能)做出反应,切断③,刺激②,效应器________做出反应。
问题导析 (1)图中代表传入神经的是②,理由是具备神经节。
(2)和②相连的⑤是感受器,那么④是效应器,它和⑤的构成不同之处在于⑤只是感觉神经末梢,④包含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3)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答案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2)⑤ ④
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3)能 不能
解析 ⑤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①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
方法链接 识别传入神经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出神经的方法:(1)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与感受器相连的是传入神经;与效应器相连的是传出神经。(3)与脊髓灰质前角(较大的一边)相连的是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是传入神经。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答案 B
解析 脑和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有躯体运动中枢,但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脊髓和脑干中只有低级的躯体运动中枢,且都受大脑皮层高级运动中枢的调节。脑可分为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小脑和延髓六个部分,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脑干中有维持生命系统的基本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和呼吸中枢。
2.关于植物性神经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支配平滑肌 B.支配心肌
C.支配腺体 D.支配骨骼肌
答案 D
3.“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 ( http: / / www.21cnjy.com )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答案 B
解析 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受损,则对相应的刺激不能
产生相应的运动,但是因为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对刺激还是有感觉的。
4.如图表示人体脊髓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刺激结构④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构是[⑤]________________,该结构在组成上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破坏图中的结构③,利用电刺激设备,通过观察⑤的反应,如何判断②和④在反射弧中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刺激②,⑤没有反应,说明②具有传入功能;刺激④,⑤发生反应,说明④具有传出功能
解析 (1)从图中可看出,①为感受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为传入神经,③为神经中枢,④为传出神经,⑤为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如果只破坏图中的结构③(神经中枢),刺激②,⑤没有反应,则可说明②具有传入功能;刺激④,⑤发生反应,则可说明④具有传出功能。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人体的“通讯网”
1.下面有关神经纤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脊神经和脑神经中均含有大量的神经纤维
B.神经元的轴突即神经纤维
C.大脑内的神经元之间靠神经纤维相连接
D.神经纤维的末梢与效应器相联系
答案 A
2.脊神经内的感觉纤维发自( )
A.大脑中的神经元
B.骨髓中的中间神经元
C.脊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元
D.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
答案 C
解析 脊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形成脊神经中的感觉纤维。
3.当第______对脑神经发炎时,很容易引起面瘫( )
A.Ⅰ B.Ⅲ C.Ⅴ D.Ⅶ
答案 D
解析 第Ⅶ对脑神经主要管理头面部的肌肉,若发生病变,易引起面瘫。
4.杨利伟、翟志刚在宇宙飞船中的头部位置变化由______传至大脑( )
A.运动纤维 B.脊神经
C.第Ⅲ对脑神经 D.第Ⅹ对脑神经
答案 C
知识点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5.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
A.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
B.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
C.被针刺感到了疼痛
D.手碰到火焰立即缩手
答案 D
解析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应答活动。只有D项符合该概念。
6.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答案 A
解析 刺激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和感受器都能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兴奋,兴奋经过反射弧传导到效应器,引起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所以A项正确。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一般不在同一部位,不属于同一器官,所以B项错误。神经中枢兴奋使神经冲动传导到效应器使效应器兴奋,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脑干和大脑。
7.下列关于感受器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
B.感受器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入大脑皮层
C.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
D.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
答案 B
解析 感受器是由感觉神经末梢特化而成,其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传导)。不同的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且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
8.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
选项 比较项目 现象Ⅰ 现象Ⅱ
A 反射弧的完整性 不完整 完整
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可以不要 一定需要
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多 少
D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 多 少
答案 B
解析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应;现象I的中枢在脊髓,现象Ⅱ的中枢在大脑皮层;两个现象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以及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应相当。
能力提升
9.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 ( http: / / www.21cnjy.com )0 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关于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答案 C
解析 第一次触电是非条件反射,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射中枢是脊髓,属于反射的低级中枢;第二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是条件反射,反射中枢是高级神级中枢大脑皮层。
10.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答案 A
解析 腰椎部受伤,可能伤及反射弧五个环节中的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该病人有感觉,说明传入神经正常。
11.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发生寒战。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信息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答案 B
12.下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切断③,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
答案 C
解析 ⑤为感受器→②为传入神经→①为神经中枢→③为传出神经→④为效应器。
13.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
刺激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答案 C
解析 由表中信息可知,破坏前,分别刺激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右后肢中的一个时,左、右后肢都会出现收缩反应,说明存在这样的反射弧:左后肢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左后肢,左后肢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右后肢,右后肢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右后肢,右后肢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左后肢。若破坏的是左后肢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或两者同时破坏,则刺激右后肢时,左后肢应能收缩,故A、B错。若破坏的是左后肢的效应器,则刺激左后肢时,右后肢应能收缩,故D错。只有左后肢的传入神经和效应器同时破坏,才会出现刺激左后肢时,左右后肢均不收缩,刺激右后肢时,左后肢不收缩(效应器被破坏),右后肢能收缩的效果。
14.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神经元,又称__________,是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__________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能够________________,并传导______,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神经元是具有长突起的______,它由________和细胞突起构成。细胞体位于脑、脊髓和神经节中,细胞突起可延伸至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中。细胞体是细胞含核的部分,位于细胞中央,染色质少,核仁明显。细胞突起是由细胞体延伸出来的细长部分,又可分为______和______。每个神经元可以有一或多个________,可以接受刺激并将兴奋传入细胞体。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______,可以把兴奋从细胞体传送到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组织,如肌肉或腺体。
答案 神经细胞 神经系统 接受刺激 兴奋 细胞 细胞体 树突 轴突 树突 轴突
15.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__中,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中。
(2)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______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_______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______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皮肤 脊髓 (2)能 不能 不能 反射弧结构不完整
解析 (1)脊蛙的大脑已被破坏, ( http: / / www.21cnjy.com )刺激后出现的后肢收缩活动属于脊髓反射,因此中枢位于脊髓;实验中后肢保留了皮肤,因此感受器应位于左后肢趾部的皮肤中。(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引起反射的首要条件是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性,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的结构或生理完整性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题中将传出神经切断,反射弧结构失去完整性,再刺激引起效应器反应,不能称为反射。
个性拓展
16.中国寓言中有“火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栗”的故事:猫从火中拿取板栗时,因火烧爪而快速缩回,虽然板栗拿到了,但爪子还是被烧了,而取到的板栗却被猴子吃了。假设如图为“火中取栗”的反射弧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要确定这个反射弧中E是感受器还是效应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用电刺激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与判断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用实验,可据图判断E是感受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是效应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E是猫爪中的感受器,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猫“火中取栗”时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用有关字母与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用电刺激E端,如A有反应,则E为感受器
(2)因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从突触的结构分析,E是感受器 (3)E→D→C→B→A
解析 判断感受器和效应器可根据突触结构判断,与传入神经相连的是感受器,与传出神经相连的是效应器。也可用电刺激法,刺激效应器会发生反应。第二节 人体的免疫与稳态
第1课时 免疫应答
[目标导读] 1.复习初中所学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巩固免疫的概念和类型。2.分析教材P21提供的实验资料,了解免疫细胞的种类及功能。3.结合教材P22图2-12、2-13,教材P23图2-14,教材P24图2-15、2-16、2-17,分阶段阐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重难点击]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水盐调节
(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途径
①渴觉的产生与饮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质→产生渴觉,饮水行为。
②水分的重吸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释放→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2.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3.体温调节
(1)寒冷环境下有皮肤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代谢水平提高,肌肉寒战等调节行为。
(2)炎热环境下有皮肤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增多,代谢水平降低等调节行为。
(3)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5.免疫器官
课堂导入
细菌和病毒可通过喷嚏传播进入人体后,人体能不能通过神经系统感知到?不能。人体内是否有相应的激素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没有。
要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离不开免疫系统的作用,免疫系统是如何构成的呢?对于不同的病菌和病毒,免疫系统的反应都一样吗?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探究点一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免疫的主要内容,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各种各样的免疫细胞。请结合下列材料分析主要免疫细胞的功能。
1.免疫细胞功能的探究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实验1 用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小鼠,小鼠易感染疾病 大剂量放射线可损伤小鼠的免疫系统
实验2 给受放射线照射后的小鼠注射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得到一定恢复,但不能产生抗体 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但不能产生抗体
实验3 给受放射线照射后的小鼠注射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体内可产生少量抗体,但免疫功能仍很差 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可产生少量抗体,但其免疫功能依赖其他细胞
实验4 给受放射线照射后的小鼠注射来自胸腺和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恢复,体内可产生大量抗体 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可产生抗体,其免疫功能依赖于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
总结 根据4个实验可知:特异性免疫依赖于两种淋巴细胞的协同作用
2.请阅读教材P21~22内容,完成淋巴细胞的发生和功能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B细胞和T细胞均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集中分布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2)T细胞被激活后,能分化出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杀伤作用的效应T细胞和分泌多种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Ⅱ等),主要清除被感染的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物。
(3)B细胞被激活后,通过产生抗体(其主要分布于体液中)发挥免疫效应。
小贴士 免疫系统的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
归纳提炼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简称 名称 发育场所 功能
T细胞 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胸腺 T细胞被激活后,能分化出效应T细胞和分泌多种淋巴因子,主要清除被感染的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物,称为细胞免疫
B细胞 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 骨髓 B细胞被激活后,通过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因抗体主要存在于体液中,所以称为体液免疫
活学活用
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细胞被激活后,能分化出具有杀伤作用的效应T细胞和分泌多种淋巴因子
B.T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异体器官移植时发生的排斥反应与T细胞密切相关
答案 B
解析 抗体是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的,T细胞能分泌多种淋巴因子。
探究点二 细胞免疫应答过程
细胞免疫针对被感染的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异体移植物,可分为三个阶段。
1.感应阶段—观察下图具体过程,思考填充: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本阶段是对抗原的识别阶段,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自由的”抗原,只能识别在细胞表面与MHC分子结合的抗原。
(2)病毒基因或肿瘤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侵入机体的病原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分解为小分子多肽,与MHC分子结合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然后转移到细胞表面,即可被T细胞识别。
小贴士 1 抗原:是指能引起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其特异性与抗原表面的一些化学基团有关,称为抗原决定簇。? 2 MHC分子: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表达产物的统称,是一类能决定个体组织的特异性、异体组织移植时能引起强烈的排斥反应的抗原。
2.反应阶段——观察下图具体过程并思考填充: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本阶段是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的阶段。T细胞识别抗原后,就转化为T淋巴母细胞并大量增殖。其中大部分细胞功能活跃,称为效应T细胞,小部分细胞转入静息状态,称为记忆细胞。
(2)当有同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可迅速转化和增殖,产生大量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使机体能长期保持对该种抗原的免疫能力。
3.效应阶段——本阶段是抗原的清除阶段,请读下图具体过程并思考填充: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 T细胞活化后,有些细胞便分化为具有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性杀伤能力的效应T细胞,其能分泌一种称做穿孔素的蛋白质,该物质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
(2)活化后的T细胞还能释放白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介素Ⅱ等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并可增强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提高对抗原的杀伤作用。
归纳提炼
细胞免疫应答的整个过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活学活用
2.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
A.产生物质使靶细胞裂解
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D.释放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问题导析 (1)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释放穿孔素将靶细胞的膜溶解,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
(2)活化后的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功能为刺激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答案 A
解析 在细胞免疫的过程中,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侵入的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探究点三 体液免疫应答过程
体液免疫针对体液中的抗原发挥作用,也分为三个阶段,请结合下图分析。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感应阶段
图中所示的a过程,B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识别抗原,方式有两种:
(1)大部分抗原必须在T细胞的辅助下才能激活B细胞,这类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抗原(TD-Ag);
(2)少数抗原(如细菌的脂多糖、荚膜多糖等)不需要T细胞的辅助,可以直接激活B细胞,这类抗原称为胸腺非依赖抗原(TI-Ag)。
2.反应阶段
图中所示的b、c过程, B细胞被抗原激活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能够分泌与抗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1)抗体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概念:是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免疫活性的球蛋白,也称做免疫球蛋白。
②结构:从图示可看出,抗体由4条多肽 ( http: / / www.21cnjy.com )链构成,并由二硫键连接成“Y”形结构。其中2条较长的肽链,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称做重链;另2条较短的肽链,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称做轻链。抗体的每条链可分为可变区和恒定区两部分,可变区是与抗原结合的部位。
小贴士 能特异性中和细菌外毒素的抗毒素和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凝集素也都是抗体。
(2)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
①初次应答:TD-Ag初次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机体后,被巨噬细胞吞噬,产生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激活T细胞。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辅助作用下,激活B细胞形成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出特异性抗体。与此同时,另有一小部分B细胞转变为记忆细胞。
②再次应答:同一种TD-Ag再次进入体内,可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③如图表示两次应答中抗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患病程度的变化曲线,由曲线可看出再次应答比初次应答速度快,也比初次应答程度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④胸腺非依赖抗原(TI-Ag)进入机体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接激活B细胞,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但B细胞不能转变为记忆细胞,因此只有初次应答,而没有再次应答。
3.效应阶段
图中所示的d过程,是抗体和抗原结合,进而清除抗原的阶段,抗体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请结合图示完成下表: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抗体的作用 作用机制 作用结果
①中和作用 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抗原不能再与人体的细胞结合,形成细胞集团失去活性或形成沉淀失去感染能力 阻止病原体入侵
②消灭抗原 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NK细胞,激活的NK细胞可以杀伤与抗体结合的靶细胞 清除抗原—抗体复合物,杀伤与抗体结合的靶细胞
③活化补体系统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抗体的构型发生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暴露出与补体结合的位点,从而活化补体系统,被激活的某些补体成分可插入到靶细胞膜中,导致靶细胞内容物外流而死亡 溶解细胞或细菌
④被动免疫 母体产生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使新生儿产生被动免疫能力
归纳提炼
体液免疫过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活学活用
3.下图代表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细胞Ⅰ、Ⅱ均能识别抗原
B.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巨噬细胞的参与
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D.图中细胞Ⅲ能够增殖分化
问题导析 (1)细胞Ⅰ、Ⅱ、Ⅲ分别是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2)在①中抗原要经过巨噬细胞的处理,②中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促进细胞Ⅰ的增殖分化。
(3)④⑦为再次应答,反应比初次应答快,也比初次应答强。
(4)细胞Ⅲ为浆细胞,不能够增殖分化。
答案 A
解析 该图表示体液免疫的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细胞Ⅰ、细胞Ⅱ、细胞Ⅲ分别是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⑧过程是浆细胞分泌相应抗体。B细胞、记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故A正确。⑥过程是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⑦是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故C错。细胞Ⅲ为浆细胞,不能够增殖分化,故D错。⑨过程(抗体与抗原结合)不需要巨噬细胞参与,故B错。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区别 作用对象 抗原 靶细胞
作用方式 ①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②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免疫作用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结合
联系 ①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原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血液循环而散布;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彻底消灭;②细胞免疫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与抗体结合而被消灭。(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C.具有免疫效应的细胞是效应淋巴细胞
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答案 D
解析 淋巴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来的,然后部分淋巴细胞转移至胸腺中成熟;当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时,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免疫效应的淋巴细胞。
2.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答案 B
解析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可见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是无氧呼吸;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细胞免疫的途径,故选B。
3.下列对处于不同免疫状态的小鼠分析合理的是( )
A.巨噬细胞缺陷的小鼠特异性免疫无法产生
B.胸腺被破坏的小鼠因无淋巴因子产生,无体液免疫
C.骨髓被破坏的小鼠输入造血干细胞后能恢复体液免疫
D.B细胞缺陷的小鼠无法合成抗体
答案 D
解析 有的抗原不需要巨噬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处理,可直接刺激B细胞完成体液免疫,A错误。胸腺被破坏的小鼠无T细胞,仍保留部分体液免疫,B错误。骨髓被破坏的小鼠,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不能分化为B细胞,因此不能恢复体液免疫,C错误。B细胞缺陷的小鼠不能分化出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D正确。
4.如图为人体内的浆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该细胞是由B细胞经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由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称为________免疫。
(2)该细胞发挥免疫作用时需合成并释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称为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这种物质合成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________________,对该物质加工和修饰的场所是[ ]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3)多数情况下,抗原与该细胞产生的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进而被______________吞噬消化。
(4)TD-Ag初次侵入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需经__________吞噬处理,大多数抗原经__________呈递给__________,少数抗原直接刺激__________。
(5)TD—Ag初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由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增殖、分化产生;当同一种TD—Ag再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由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产生。TD—Ag再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产生的速度比初次侵入时____________,产生量比初次侵入时__________。
(6)该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寄生在寄主细胞内的抗原不能发挥免疫作用。消灭该类病原体的途径是:首先是____________与寄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失去寄生的基础,然后再与该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发生免疫作用,或直接被吞噬消灭。
答案 (1)体液 (2)抗体 1 核 ( http: / / www.21cnjy.com )糖体 2 内质网 4 高尔基体 (3)抗体 沉淀 细胞集团 巨噬细胞 (4)巨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B细胞 (5)B细胞 记忆细胞、B细胞 快 多 (6)效应T细胞
解析 浆细胞由进入体液的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而形成,它通过产生抗体来完成体液免疫。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它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运输,并以分泌小泡的形式运输至细胞膜,最后由细胞膜分泌至细胞外。抗体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多数情况下,抗原与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TD—Ag初次侵入机体时,B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同一种TD—Ag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迅速产生大量浆细胞。有些抗原寄生于寄主细胞内,抗体不能直接与之结合,需要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再通过其他方式予以清除。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1.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B.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C.B细胞和T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
D.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
答案 C
解析 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2.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造血干细胞形成多种细胞,要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过程
B.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
C.c和d在不同的场所发育而成
D.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应答,主要与c和d有关
答案 D
解析 造血干细胞可以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种细胞,要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不同的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c是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而成,d是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再次应答的反应更强烈,原因是初次应答过程中产生了记忆细胞,当再次接受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地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
知识点二 细胞免疫应答过程
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
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B.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病原体失去寄生基础,进而被吞噬、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干扰素消灭
答案 C
解析 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引起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病原体失去寄生基础,进而被吞噬、消灭。
4.如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D.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答案 A
解析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T细胞成熟于胸腺;巨噬细胞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5.下列关于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
①处理抗原 ②分泌细胞因子 ③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④分化记忆细胞 ⑤分化效应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答案 C
解析 T细胞可识别抗原,并在体液免疫中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知识点三 体液免疫应答过程
6.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中,为检测A组大鼠是否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 )
A.注射淋巴因子,检测相应的抗体
B.注射抗体,检测相应的淋巴细胞
C.注射抗原,检测相应的抗体
D.注射淋巴因子,检测相应的淋巴细胞
答案 C
解析 如果要检测A组大鼠是否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检测的目标应是相应的抗体。而抗体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因而应注射抗原。
7.如图表示某人两次感染同种病原体过程中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分析两次抗体产生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与哪种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巨噬细胞 B.浆细胞
C.T细胞 D.记忆B细胞
答案 D
解析 在第一次受到抗原刺激时,B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巨噬细胞和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
8.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B.①和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该免疫过程有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因此属于细胞免疫过程
D.机体在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①为巨噬细胞吞噬、处理抗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的过程,②为巨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的过程,①和②过程都是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实现的,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③为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④为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⑤为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以上过程为体液免疫过程。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能力提升
9.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巨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细胞因子,只能刺激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答案 B
解析 A中巨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 ( http: / / www.21cnjy.com )疫受损,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B细胞缺陷小鼠虽然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B项正确;C项中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但体液免疫中的部分抗原可以直接呈递给B细胞完成部分体液免疫;D项中细胞因子还可增强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
10.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2、3分别是B细胞和记忆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细胞5能产生细胞因子
D.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答案 D
解析 破伤风杆菌外毒素进入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后,首先经巨噬细胞的吞噬处理,进而经过T细胞的呈递,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T细胞对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识别、呈递都是由细胞膜上的有关蛋白质来完成的。不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其他细胞中也有。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T细胞分泌的。
11.禽流感是由禽类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类对家禽和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
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②在人体内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③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④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禽流感病毒 ⑤将患病的家禽深埋处理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答案 A
解析 体液免疫的最后阶段是抗体发挥作用的阶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再经过巨噬细胞消化或抑制病毒的活性,使病毒失去对人体细胞的感染能力。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12.回答下列有关免疫的问题。
(1)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d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机体中该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而来的。
②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c细胞,对机体免疫会造成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的同时,还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请说明免疫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请回答: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抗原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的曲线是_______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的曲线是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__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表示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答案 (1)①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②c细胞被大量杀死,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③同时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2)C B 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 记忆 D
解析 (1)d细胞能与靶细胞接触,使靶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裂解,因此是效应T细胞。c细胞是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有重要作用,T细胞死亡,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图中所示细胞免疫过程时,抗原进入靶细胞之前也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2)兔子在第一次接受抗原X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使抗体数量增加。当抗原X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大量且迅速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更强的免疫效应,因此,曲线B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曲线C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若在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血液中X的抗体含量一直降低,出现曲线D所示的变化。
个性拓展
13.某同学为了验证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参与,利用给定的材料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白鼠3只,X射线照射仪,新鲜的T细胞和B细胞,毒性极低的霍乱弧菌疫苗,血清抗体测定仪及其他必要的工具。
实验原理: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而T细胞和B细胞的有无影响抗体的产生,通过测定血清中抗体数量的多少判断体液免疫的强弱。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白鼠3只,分为一、二、三3组,分别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
第二步:向第一组小鼠体内注射T细胞,向第二组小鼠体内注射B细胞,向第三组小鼠体内注射T细胞和B细胞。
第三步:分别在上述3组小鼠体内接种霍乱弧菌疫苗。
第四步:饲养15~20天后,分别测定3只小鼠体内血清抗体的含量。
预期结果: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不严谨之处,请指出并更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该同学补充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每组只取一只小鼠,数量太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缺乏可重复性 ②分别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后,未检查小鼠是否具有免疫功能,应分别接种疫苗,然后测定有无抗体产生 ③向小鼠体内注射淋巴细胞时,应当等量 ④向小鼠体内接种疫苗时也应等量(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第一组、第二组小鼠体内不产生抗体,第三组小鼠体内产生抗体,说明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参与
解析 根据实验目的可设置3组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小鼠体内仅有T细胞;小鼠体内仅有B细胞;小鼠体内既有T细胞也有B细胞,再分别在上述3组小鼠体内接种霍乱弧菌疫苗。饲养若干天后,分别测定3组小鼠体内血清抗体的含量。通过抗体含量的有无可得出结论:体液免疫过程需要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