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学年【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配套课件】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14-15学年【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配套课件】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6-15 20:36:06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主要内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01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01120亿m3/年补充站300亿m3/年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01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
能源相对贫乏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地区差异经济水平限制
能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0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地区差异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01固体废弃物污染排放SO2,形成酸雨可吸入颗粒物污染(PM10)造成交通压力70.4%
煤炭3.3%天然气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01东部油气已开采到了中后期,油气资源开发重点在西部我国天然气分布示意图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01如何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1)比较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图,分析我国西气东输的原因。阅读下列一组图,回答问题。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2)比较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分析我国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对环境的影响。阅读下列一组图,回答问题。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3)根据图丙回答天然气资源在我国的分布特点,今后我国油气资源的战略重点在哪里?阅读下列一组图,回答问题。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0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02思路点拨: 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关于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这一问题,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据了解,在西气东输工程的巨额投资中,西部省区吸纳资金约340亿元,其中新疆200多亿元,营造出新的供给与需求市场,并增加大量就业岗位。西气东输工程一旦达到设计规模,塔里木东输之气每年即可分离出57万吨轻烃和91万吨凝析油,并为新疆每年增加10亿多元的财政收入。
西气东输工程将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当东输之气每年达到200亿立方米时,就相当于提供2 000万吨原油,折合标准煤2 660万吨。如果全部用于化肥生产或者燃气发电,每年可以加工合成氨1 500万吨,可以发电1 000亿千瓦时。东输之气还可保证8 500万户居民生活燃料供应,这将刺激当地机械制造业和建筑安装业的发展。
西气东输除了拉动经济发展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改善生态环境。专家对煤炭和天然气在相同能耗下排放污染物量作过对比,两者排放灰粉的比例为148∶1,排放二氧化硫比为700∶1,排放氮氧化合物比为29∶1。
材料二 紫气东来,绿色管道开工,总揽全局发展,东西双赢。下面为西气东输的区域协调效应图。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主要有哪些?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2)为什么西气东输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思维拓展: 其他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 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A. 水源 B. 资金 C. 天然气、电力等能源 D. 先进技术
2. 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A. 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
B. 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
C. 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
D. 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读下面的简图,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完成1~2题。3.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资源状况 D.人口
4.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其能源紧张状况
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沿线各自然带大致呈纬度地带性变化读“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完成3~4题。5.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的走向示意图材料二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东达上海,南抵广州、香港,横贯中国东西两端,横跨15个省、区、市及特别行政区,年输气能力达300亿立方米,可稳定供气30年以上。西气东输二线管线全长8 700多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工程。(1)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重合地段的地形为_____________,它们共同穿过该地区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分析两条线路天然气源地的不同。5.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的走向示意图材料二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东达上海,南抵广州、香港,横贯中国东西两端,横跨15个省、区、市及特别行政区,年输气能力达300亿立方米,可稳定供气30年以上。西气东输二线管线全长8 700多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工程。(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据专家测算,从中亚引进的天然气每年可替代7 68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工业粉尘等有害物质排放量24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5.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的走向示意图材料二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东达上海,南抵广州、香港,横贯中国东西两端,横跨15个省、区、市及特别行政区,年输气能力达300亿立方米,可稳定供气30年以上。西气东输二线管线全长8 700多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工程。(3)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件16张PPT。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概念产业转移分类A国B国甲区域乙区域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目的追求更高的利润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
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内部交易成本其他因素市场劳动力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
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开辟国际市场。
为了避开多种限制,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市场不断变化,产业转移方向随之变化。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材料一 环黄海经济圈(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沿海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日本和韩国企业在中国城市投资办厂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日、韩三国合作的区位优势。
(2)根据材料二,比较说明图示两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近年来,日本和韩国积极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从本质上讲,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两国在寻找合适的投资地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消费市场、较低的地租和内部交易成本等中、日、韩三国地域相邻;日本、韩国拥有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相同点:日本、韩国企业投资工厂的原料地都在各自国家,加工地都在中国。不同点:日本企业投资的纺织厂的产品市场在日本,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的产品市场在中国追求更高的利润思维活动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主要要求是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东亚国家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工业化之初,经济不够发达,劳动力价格便宜,因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提供了可能,而此时日本、韩国等经济已经开始转型,劳动力价格优势逐渐丧失,同时中国又有着前景广阔的市场,因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中国转移。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区域
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
业的空间分布促进区域产业
分工与合作01020403转出地促进区域 产业结构调整转入地促进区域 产业分工合作改变区域 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 就业空间分布(1)日、韩等国家或地区将产业转移到山东省的根本目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产业的转移对转移国或地区而言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据下图分析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
(3)简述山东省吸引台湾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4)你认为山东省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追求更高的利润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①优惠的政策;②劳动力廉价丰富;③市场广阔;④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⑤科技教育发达。①防止污染型工业、高耗能工业、资源型工业的引进;②加大科技投入,创立自主品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如何看待产业转移中伴随的污染转移问题?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环境,实现产业升级,将一些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承接这些产业,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会牺牲本国的环境。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2012年8月24日,第11届中国沈阳韩国周成功举行,签约额逾14亿美元。中国沈阳韩国周自2002年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1届,韩国在沈投资额连续多年居世界各国在沈投资的首位,沈阳也成为最适合韩国人在华投资创业的城市之一。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箭头表示国际产业转移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从区际关系判断伴随着箭头①而流动的主要是
A.资金、技术、信息 B.劳力、市场、土地
C.原料、能源、政策 D.运输、水源、污染
2.韩国将部分汽车工业转移到我国沈阳等地,主要原因是
①充分利用当地资金 ②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土地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下图是“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4.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促进长三角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发展
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D.可能给迁出地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3.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
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
地区
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
地区转移
D.目前,资金和技术占优势的产业大量转移至中
西部地区5.读“珠江三角洲及其产业转移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珠江三角洲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广泛升级,当地一部分产业向______、______、______等边远地区转移,转移的大部分是__________型产业和__________型产业。
(3)接受产业转移的广东边远地区的优势主要有哪些?(4)通过产业转移,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的__________,这对缩小广东区域内的__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粤东粤北粤西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较为丰富产业集群经济差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