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2017秋)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8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2017秋)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8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28 08:2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1.人类活动与环境
【学习内容与要求】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11.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材简析】
本课是《空气》单元的第8课,是对整个单元内容的总结和深化。本课从空气是一种资源的角度引导学生继续认识空气,学生将开展实验、阅读资料和学习活动,从更多维度、更深入地了解空气与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对单元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并且用气泡图表达出来。学生将通过讨论,归纳,总结,提炼空气的基本性质,从而认识空气的资源属性,认识空气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意识到空气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
【学情分析】
在前面七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观察和多种方法的研究,对空气的基本性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是较为碎片化的,不连贯的,因此需要学生较为系统地进行总结和归纳,更加连贯地思考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同时,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空气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环境的重要关系,需要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而且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
2.通过实验和研讨,体会空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空气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科学思维:
1.梳理出空气与生活的关系,意识到空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不可或缺的。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事实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
1.能根据已有经验,通过实验和阅读资料,获取空气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
2.结合生活实例,理解空气的特征。
态度责任:
能认识到空气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大气、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和研讨,能认识到空气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大气、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在自主探究中,对信息进行提取、整理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视频、火箭气球等。
学生:玩具皮球、打气筒、降落伞、空气炮器材、实验单、阅读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空气在哪里?(预设5分钟)
1.出示地球图片,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你知道地球上哪里有空气呢?
(预设:教室里、空中、到处都有空气。)
2.师生一起小结:地球上的空气广泛存在。
3.简单介绍大气层。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大气层。
【设计意图】通过“哪里有空气”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认识到空气的广泛存在。
二、探究空气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预设30分钟)
(一)让球弹得高
1.出示皮球图片,提问:你平时是怎么玩它的?
2.提问:让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落下,手不用力,也不用手拍,怎样让球弹得更高?
5.微视频播放实验要求。
6.学生小组活动。
7.交流研讨。
8.小结:空气被压缩之后有弹性,空气被压缩得程度越大,弹性越大。
9.生活中,利用压缩空气产生弹性的例子还有哪些呢?
(预设:充气城堡、充气床垫、轮胎等。)
(二)怎样让球落得慢
1.提问:怎样让球落得慢呢?
(预设:给它拉住、托住、用降落伞等)。
2.微视频播放实验要求。
3.学生小组活动。
4.交流研讨.
5.小结:降落伞利用空气的浮力(阻力),让物体缓缓降落到地面。
6.视频播放降落伞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怎样让球滚得快
1.(出示实验器材)提问:让球静止在桌面上,怎样用这个装置,让这个球滚得快呢?(人不接触球)
2.学生小组尝试。
3.交流研讨。
4.播放空气炮中空气流动视频。
5.小结:空气能流动。
(四)拓展补充
1.阅读学习资料。
2.空气的特征和作用还有哪些?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探究研究,从活动中研究、从阅读资料中研究、在生活经验的讨论中研究。活动一“让球弹得高”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被压缩之后有弹性,空气被压缩得越厉害,弹性越大。活动二“让球落得慢”是让学生感知空气有浮力(阻力),体会降落伞利让物体缓缓降落到地面的原理;活动三“让球滚起来”旨在让学生体会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风有力量。
球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玩具,球的三个不同玩法,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真切体验并感受空气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阅读资料,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识,并获取新的知识,促进学生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空气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保护空气(预设3分钟)
1.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如此重要,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会对它造成破坏呢?
(预设: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废气、燃烧垃圾等)
2.为了拥有洁净的空气,我们应该怎么做
(预设:绿色出行、多种树、少燃放烟花爆竹、垃圾分类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爱护大气、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拓展小结(预设2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演示用简单材料制作的气球火箭,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空气的兴趣。原因的背后还有原因,科学精神就是要养成刨根问底的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让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成为学生今后科学探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