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读熟、读懂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3.学习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
2.把握本文写人叙事的技巧。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汉文帝后六年,匈奴大规模入侵,烧杀劫掠,形势严峻。为了加强防卫,汉朝委派刘礼、徐厉以及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处地方离国都长安较近,汉文帝就到这三处慰问军队。情况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二、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作品简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4—101)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 全书一百三十篇,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自读正音
(1)学生自由读。
(2)指学生读。(师指正读音)
(3)学生齐读。
4.自读释意借助课文注释,理清句子大意,标记出疑难字词及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最后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全班交流:
①通假字:被、式
②古今异义词:先驱、节、壁、请
③一词多义:军、劳、使、以、为、之
④词类活用:军、诏
三、诵读讲述,初识将军风采
1.再次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讲给小组成员听,尽量做到既贴近原文,又生动形象。总结:主要记叙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周亚夫没有迎接天子,最后才露面,且只说了一句话。然而,汉文帝出军门后不由得说“此真将军矣”,赞赏有加。
2.出了军门,群臣皆惊,汉文帝却发自肺腑地称赞了周亚夫。同学们一起来读出汉文帝称赞他的那句话:“嗟乎,此真将军矣!”指导学生如何读好这句话,生再读。
四、研读描绘,看我将军本色
1.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呢?请结合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思考:周亚夫将军究竟“真”在何处。
(引导学生抓句子分析周亚夫真将军形象)总结:
①细柳军营中“军士吏被甲,锐冰刃,彀弓弩,持满”,一派常备不懈、严阵以待的景象。可见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
——军营严整,将士严阵以待
②文帝到细柳营,“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文帝“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在细柳军营中,文帝也要遵循军令,可见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③面对天子,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见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
—军礼面圣,刚正不阿,恪守军礼
2.军营严整、军纪严明,周亚夫真严;讲原则,不畏权,刚正不阿,不因对方是天子就轻易地改变自己军营的规矩,这就是真将军!让我们再次齐读汉文帝称赞他的那句话:“嗟乎,此真将军矣!”
五、细读体味,感知史家笔法
1.《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细读课文,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手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①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与在细柳军的两次入营受阻、在营中“不得驱驰”“按轡徐行”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治军有方。
②在霸上及棘门军“将以下骑送迎”与在细柳军周亚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尽职守。
③出营门后,群臣的“惊”和文帝的“称善者久之”也形成对比,表现出文帝的贤明、识大体。2.文中花很多笔墨写细柳军营士吏的各种表现,而写周亚夫的则只有一个动作、一句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总结: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衬托周亚夫的形象。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可使人物形象显得丰满、立体。
五、课堂小结
1.《史记》长于记事,是一本奇书。它不仅描写主要人物熠熠生辉,而且对次要人物也写得那么有光芒,这些都归功于司马迁高超的写作艺术。所以课下我们需要好好地找哪本书读读?
生(齐):《史记》!
2.同学们,这节课咱们掌握了《周亚夫军细柳》这一课的基本知识,并且学习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体会了周亚夫的精神。“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况。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真将军”,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我们的社会才会长治久安,我们的国家才会繁荣富强,愿大家都成为这样的真将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