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短文二篇(复习课)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短文二篇(复习课)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9 22:0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三单元复习课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01
答谢中书书
回复,写给
书信、尺牍、信札
应用性文体
01
文学常识
文章体裁 ,作者 ,字 ,号 , 朝 家,著有
山水小品文书信
陶弘景
南朝齐梁
思想、文学
通明
华阳隐居
《陶隐居集》
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02
词语释义
6.猿鸟乱鸣
此起彼伏
1.山川之美
山川:山河 之:的 美:美景
2.五色交辉
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3.青林翠竹
青林:青葱的林木 翠竹:翠绿的竹林
4.四时俱备
一年四季 四时:四季 俱:都 备:完备,齐备
5.晓雾将歇
将:将要 歇:消散
02
词语释义
7.夕日欲颓
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8.沉鳞竞跃
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水中潜游的鱼,(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鳞指代鱼)竞跃:竞相跳跃。
9.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02
词语释义
自:从
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未:没有。
复:再
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奇:指奇山异水。
 10.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02
词语释义
一词多义:
  
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
将要
欲界,指人间
03
重点句子翻译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重点词
得分点
必译出
03
重点句子翻译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异景色的人了。
04
理解性默写
1、总领全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2、俯视的句子__________。
3、仰视的句子__________。
4、 描写晨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5、 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清流见底
高峰入云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04
理解性默写
6、写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7、写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8、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04
理解性默写
9、“一切景语皆情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02
记承天寺夜游
01
文学常识
作者_____,字_____,号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______”
唐宋八大家
北宋
子瞻
东坡居士
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苏轼
三苏
02
词语释义
  但:只,只是 耳:罢了
1、欣然起行
高兴,愉快的(样子)
2、念无与为乐者
想,考虑
为乐:作乐,这里为交谈取乐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就、于是
4、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于:在
5、庭下如积水空明
下:地面
空明:清澈透明
6、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纵横
7、盖竹柏影也
表示推测,大概是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03
重点句子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身边)没有(可以)和(我)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地面(上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03
重点句子翻译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赏月)的闲人罢了。
4.相与步于中庭
(于是我们两人就)一起到院子里散步。
04
理解性默写
①作者在本文中描写月下空明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05
内容理解
1、作者是如何巧喻月色的?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将月色比喻成空明的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喻成水中的藻荇。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
2、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这一写景句的妙处。
“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生动形象的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05
内容理解
1、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豁达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的含义有哪几层?
一是指政治生活清闲的人,具有远大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人。
二是指清闲的人,具有闲情雅致的人。表现出作者面对挫折豪放旷达的心态。也隐含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微妙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