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气球做浮沉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小药瓶浮沉子,认识探究不同“浮沉子”的工作原理。
2.将沉浮单元所学知识运用到科学制作中,尝试解决新问题,用气球做浮沉子。
3.激发学生进行科学制作的兴趣,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重点】将沉浮单元所学知识运用到科学制作中,尝试解决新问题,用气球做浮沉子。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用气球做浮沉子。
【教学准备】PPT课件,演示用浮沉子,分组观察用小药瓶浮沉子12个,水槽,纸杯,气球、沙子、回形针和透塑料瓶若干。
活动流程 设计意图、操作要领、注意事项 可利用资源
课前约定
一、引入话题
1、介绍认识浮沉子
二、观察小药瓶浮沉子
1、分组观察浮沉子在水中怎样沉浮的?
2、分析记录
3、交流汇报浮沉子上浮和下沉的原因。
4、讨论:浮沉子的重量是怎么改变的。
5、把小瓶里是否可以灌满水
三、设计制作用气球做浮沉子
1、你能用气球和塑料瓶能做浮沉子吗?
2、设计制作方案
3、展示、改进制作方案
4、分组制作
5、展示用气球做的浮沉子。
四、课外拓展
1、了解更多的浮沉子
2、谈谈收获。
3、布置课外制作气球浮沉子 ·规定小组号,约定某音乐响起必须结束活动,静坐在位子上,以控制活动时间。
·演示并让学生了解浮沉子(既能上浮也能下沉的物体称为浮沉子),引入新课内容
·明确小组观察的任务(先仔细观察,小心尝试,动手动脑发现浮沉子的秘密,并留一定时间讨论记录)
·通过小组观察讨论,发现浮沉子在水中沉浮的秘密,
挤压塑料瓶,塑料瓶水位上升,小药瓶水量增加,当小药瓶重力大于浮力,小药瓶下沉;
放开塑料瓶,塑料瓶水位下降,小药瓶水量减少,当小药瓶重力小于浮力,小药瓶上浮。
·小组代表展示交流。
小结:浮沉子浮沉的奥秘是改变了浮沉子的重量。
·进一步交流讨论浮沉子改变重量的秘密:挤压塑料瓶使小药瓶里的空气补压缩,一部分水进入小瓶,小药瓶重量增加,松开塑料瓶,水压减少,小药瓶空气体积增大,水从小药瓶排出,重量减小。
·课件,解释浮沉子的工作原理。
·找到制作浮沉子的关键细节:小药瓶里装适量的水,使小药瓶刚好浮在水面。
·直接展示用气球做浮沉子的材料(气球、沙、塑料瓶、回形针等)
引导学生思考用这些材料做个浮沉子。
·分组设计制作方案,(巡回小组指导,了解设计情况。)
挤压塑料瓶,空气被压缩,气球体积缩小,排开水量减小,受到浮力减小,浮力小于重力,气球下沉;
放开塑料瓶,压力减小,气球体积增加,排开水量增大,受到的浮力增加,浮力大于重力,小药瓶上浮。
(提示用气球来做浮沉子,气球是浮在水面,要适当配重才能下沉。)
·小组代表展示交流、讨论,改进方法。
·根据学生的展示恰当提问引导制作中的几个关键的操作细节。
·师巡回各小组,适时提供帮助。
·小组展示,边演示边解说,鼓励说说制作中的小组协合和作品亮点。
·把完成的作品成排展示,增加学生成功喜悦,也为制作中的小组提供经验。
·投影展示,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制作的浮沉子
·小结,请学生谈谈收获,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把学到的科学知识用到生活中。
·奖励每组气球,课外每个同学制作一个浮沉子。
小组观察材料小药瓶浮沉子
记录单
播放录像片断
收回小药瓶浮沉子,使小组注意力集中在新的浮沉子的设计中。
使用记录单
用实物投影展示
用PPT提示操作细节
提供气球等材料
投影展示
提供每人一个气球,塑料瓶自己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