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什么是区域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①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②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③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具有一定的④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⑤形状和边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差异: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⑥发展方向存在差异。
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对比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位置: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附近,⑦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地处我国⑧东北地区的中部。
(2)气候: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松嫩平原属于⑨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总体来说,⑩长江三角洲_的水热条件组合较好。
(3)土地条件:长江三角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松嫩平原 黑土_分布较广泛。长江三角洲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加上人口稠密,人均耕地较少;松嫩平原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
(4)矿产资源: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而松嫩平原则有丰富的 石油等矿产。
(5)农业: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 水稻等粮食作物和油菜、棉花等经济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 春小麦等粮食作物和大豆等经济作物,一年 一_熟;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6)工业商贸: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是我国重要的 综合性_工业基地。松嫩平原是我国主要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 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桑蚕和 棉花生产基地。
3.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由于人口、城市 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规模较小,商品率较低,农业生产在全国中的地位下降。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一 区域的含义
读图,回答1~2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内涵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答案 B
解析 可逐项分析突破。A项:图甲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类干湿地区基本各自独立,水田、旱地、牧区之间以差异为主,没有内在联系;B项: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相对一致性;C项:图甲中三类干湿地区是并列关系,而非包含关系;D项:三个干湿地区的界线是一个过渡带,而并非是明确的界线。
2.2009年8月份,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的淮安市设立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项目,获得国家测绘局的批准,图乙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答案 C
解析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考查点二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据此回答3~4题。
3.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松嫩平原作物生长期较长
B.松嫩平原降水较少
C.长江三角洲大陆性较强
D.长江三角洲高温多雨
答案 B
解析 松嫩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
4.下面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重工业较少
B.松嫩平原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
C.长江三角洲工业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发展比较缓慢
D.松嫩平原农产品丰富,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答案 B
解析 考查地理环境差异对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域发展的影响。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并利用周围地区的煤、铁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虽然矿产资源贫乏,但轻、重工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考查点三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图是“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5.从原始社会到现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技术改革 B.气候 C.市场 D.交通
6.导致现今新疆水稻种植面积比东北地区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地形 C.光热资源 D.水源
答案 5.A 6.D
解析 第5题,随着农业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的不断提高,水稻种植区域的范围不断扩大。第6题,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比东北地区短缺,造成水稻的种植面积比东北地区小。
方法技巧练
歌诀法记忆区域的内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
(1)区域是( )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
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
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
(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
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②明确的边界
③明确的区域特征 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___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___性( )
A.相对一致 差异 B.绝对一致 相对一致
C.差异 整体 D.地带 非地带性
答案 (1)A (2)C (3)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概念和特征,掌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好教材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B、C、D各项所列区域仅仅是区域的一种类型。第(2)题,有些区域的边界并不明确,有些区域的政治意义并不明显。第(3)题,区域内部的整体性(或相似性)是相对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方法技巧 运用歌诀记忆区域的内涵
主观客观划类型,内部一致排他性;
面、边、形状都具备,还有区位是特征。
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等识记的内容,利用歌诀法记忆,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答案 D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非洲部分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的植被分布图,图中四区域是以单一指标(植被)来划分的,属于均质区;四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四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间差异较大。
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答案 D
解析 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干燥,光照和热量条件都非常充足;乙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且季节变化不大;丙区域有著名的尼日尔河,因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故河流的流量变化明显;丁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土层发育深厚,但因流水的冲刷和淋失以及植物的吸收,土壤中养分含量较少,肥力较低。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民居”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3~4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内蒙古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云南民居
B.①云南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C.①陕北民居 ②云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D.①陕北民居 ②内蒙古民居 ③云南民居
4.民居特点反映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湿热的气候
答案 3.C 4.D
解析 ①是陕北窑洞,地处温带季风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降水集中在7、8两月。②是云南西双版纳竹楼,地处湿热的热带季风区。③是蒙古包,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读下表,回答5~6题。
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地点 ① ② ③ ④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一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9.0
七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5.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答案 B
解析 考查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由于这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城市都位于北纬35°~40°之间,说明它们的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这四地的冬、夏气温以及降水量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这主要是由它们的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
6.下列有关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②地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④地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答案 C
解析 ①地降水少,③地位于华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春汛并不明显;②③两地的年降水量都大于400毫米,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从干湿区上看属于半湿润区,以种植业为主。④地位于东西部的过渡地带,农作物以谷子、高粱为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7~8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 ( http: / / www.21cnjy.com )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7.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差异明显
答案 D
解析 每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而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整体状况区别明显,故属于两个不同的区域。
8.对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重灌溉农业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农业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因地制宜的制定。
二、综合题
9.读“我国自然区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e、f两区域大致以________为界,g区域与a、b、c等区域大致以____________为界。
(2)a、b、c、d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制约f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种植方式而言,b地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c地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f地以______________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5)不同区域粮食作物也有所不同:b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________为主,c地以________为主,d地以________为主,g地以________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答案 (1)贺兰山 3 000米等高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多旱涝灾害 (3)水源 绿洲地区 (4)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灌溉农业 水分 (5)水稻 冬小麦 春小麦(玉米) 青稞 热量
解析 由各区域所处地理位置、地形状况着手,分析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而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