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综合训练(3.5-3.6,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综合训练(3.5-3.6,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01 20:4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5-3.6综合训练
、选择题
在“小麦→田鼠→鹰”食物链中,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
A.田鼠食小麦后在体内合成 B.鹰捕食后在体内合成的
C.小麦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太阳制造有机物
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表示氧气 B.Y表示二氧化碳
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如图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某种物质,其中能储存在果实里并能提供能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下列有关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肺泡数量很多;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④肺泡分布广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对图甲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处理方法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大烧杯内盛放液体A,小烧杯内盛放液体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A,B都是清水 B.液体A,B都是酒精
C.液体A是清水、液体B是酒精 D.液体A是酒精、液体B是清水
如图是人体膈肌在胸腔内的位置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膈肌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 B.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
C.膈肌从乙到甲时,吸气 D.膈肌从乙到甲时,肺扩张
如图为小科所在小组研究某植物在夏季一昼夜中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凌晨温度低,呼吸作用弱,CO2释放量少
B.ac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C.d点温度过高,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D.e点植物在一天中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发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未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氧气% 二氧化碳 温度(℃) 3 10 20
3 1.2 4.4 5.4
10 5.9 21.5 33.6
20 6.4 38.9 66.5
A.因为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所以植物体的呼吸强度可以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示
B.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氧含量升高,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会随之增多
C.在表中给出的温度范围内,最适于蔬菜贮藏的温度是20℃
D.为准确检测氧含量对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该实验应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甲、乙,装满水后分别放入等量金鱼藻,测出瓶内的含氧量后密封,将甲瓶放在黑暗处,乙瓶放在阳光下,其他条件相同,n小时后再次测出瓶内的含氧量,两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于n小时内甲、乙两瓶内的含氧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cg
B.甲瓶呼吸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a-b)g
C.乙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a-c)g
D.乙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a-b)g
如图所示,某植物先在暗处放置一昼夜,又经光照4小时后,取叶经过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的是(  )
①光合作用需要光;②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填空题
从物质转化角度来说,光合作用把简单的    制成了复杂    ,并放出    ,从能量转化角度来说光合作用把    变成存在有机物里的    。
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香烟中有40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约有250种有毒或致癌物.香烟燃烧时,有3000多种化合物在烟雾中缭绕.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人数达250万之多.
(1)吸烟主要损⑤害人体的    系统,该系统由呼吸道和    组成.
(2)据如图回答:吃饭时不能谈笑风生,是因为吞咽时      (填标号)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甚至窒息.
(3)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气体温暖、湿润、    ,但是这种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无污染非常重要.
(4)在公共场所遇到有人抽烟,你会怎么做?(答一点即可)    .
如图表示春季晴天某蔬菜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内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棚内蔬菜的   和呼吸作用。
(2)在这一昼夜内,植物体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位于图中的   (选填字母)点。
甲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①、②代表呼吸运动过程,a、b代表气体;乙图M、N是膈肌的位置。a表示的气体是   ,②过程等同于乙图膈肌的运动过程为   (选填“M→N”或“N→M")。
如图是桃花和桃的种子结构示意图
(1)由桃花发育成桃的果实要经历    这两个过程
(2)桃的受精卵在图一中的    内形成(填图中序号),并进一步发育成图二中的    (填图中序号);
(3)桃的果实有毛和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有毛的桃树(AA)的花粉落到无毛的桃树(aa)完成受精并结果,则所结桃子表现为    (填“有”或“无”);
(4)桃子在长大过程中要不断地制造有机物,该生理活动用简式可表示为    .
、实验题
如图是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水,放入金鱼藻,再将漏斗倒扣在金鱼藻上;
②在漏斗上倒扣一支装满水的试管;
③将整个装置放在台灯边光照。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试管内液面下降;
④当试管内充满气体时,用大拇指在水中将试管口盖住后取出;
⑤检验试管中的气体,得出结论。
(1)步骤⑤中检验气体的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该实验不需要对金鱼藻进行暗处理,理由是_____。
(3)如果要在原实验的基础上,探究光合作用的速率的大小与光照强弱的关系,请写出一种改变光照强弱的方法_____。
、解答题
在载人航天活动中,比较难解决的是宇航员的供氧问题。科学家发现,在太空舱内“饲养”小球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一般光照条件下,每千克小球藻(鲜重)经光合作用每小时约可释放氧气0.64克,并产生相应质量的葡萄糖。(光合作用最简表达式为: )
(1)小球藻细胞与宇航员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每千克小球藻在光照条件下,1小时可产生   克葡萄糖,同时消耗了   克二氧化碳。
(3)过去人们一直对于光合作用产物O2的来源感到疑惑。若宇航员利用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18O和16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进行了如图实验。请你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
A.CO2 B.H2O
C.部分来自CO2,部分来自H2O D.无法判断
(4)18O和16O称为   。
简述气体交换的结果
3.5-3.6综合训练答案解析
、选择题
C
【解析】鹰吃田鼠,鹰体内的有机物来源于田鼠的体内;田鼠体内的有机物来源于来自小麦的体内;小麦体内的有机物是小麦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因此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小麦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答案选:C
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生产者)通过叶绿体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的最终来源是绿色植物即小麦.
C
【解析】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内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 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 储存在有机物之中。
根据光合作用的定义分析题图可知,X表示二氧化碳,Y表示氧气,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D
【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从植物的茎叶等器官运输到植物的根部,所以物质4指的是有机物.有机物储存在果实里,并能提供能量.
故选:D
光合作用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由图可知:①为二氧化碳,②是氧气,③是水,④是有机物.所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①二氧化 碳通过气孔进入叶片,释放的②氧气通过气孔进入大气的,需要的水分由根吸收通过根、茎、叶脉的导管进入叶片,制造的④有机物则通过叶脉中的筛管运输到其它 器官.所以该图图示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A
【解析】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①肺泡数量很多,气体交换的效率高;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故选A.
C
【详解】
脱色时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由此可见:大烧杯内盛放的是清水,小烧杯内盛放的是酒精。
故选:C。
A
【解析】选A.膈肌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是吸气过程,膈肌从乙到甲时,膈肌顶部上升,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肺内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收缩,是呼气过程。所以选:A.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如图中乙;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如图中甲.因此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
B
【解析】植物呼吸作用是植物细胞内的有机物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A.a点时,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最低,说明此时温度最低,导致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所以二氧化碳释放量减少;故A正确;
B、bc段二氧化碳释放量在逐渐减少,说明此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了;故B错误;
C、d点处于二氧化碳吸收量较高的两点中间,说明此时温度过高,导致植物的气孔关闭,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所以光合作用减弱,出现午休现象;故C正确;
D、e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相等,且光合作用进行了整个白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是最多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C
【解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即有机物(储存能量)+氧(通过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受有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光照等几方面因素的影响.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以及提高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解:
A.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因此单位时间内植物释放二氧化碳的多少能够反映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弱,因此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越多,表示呼吸作用的强度越大,不符合题意;
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植物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随氧气含量的升高而增多;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所以氧气含量的增加,也会使呼吸作用增强,从而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C、植物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强.为了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蔬菜的保质期,因此最适于蔬菜长期贮藏的温度是3℃.符合题意;
D、呼吸作用受有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光照等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真实反映氧气含量对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这组实验必须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避免光合作用对测量结果的干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C
【解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将先后两次氧气的量相减即可得到产生或消耗的氧气量。
甲瓶在黑暗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那么消耗氧气的质量为:b-c,故A.B错误;
乙瓶在阳光下,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那么产生氧气的质量为:a-c,故C正确,而D错误。
故选C。
D
【解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用锡纸遮盖与不遮盖的部分对照,可知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使用碘液检测可知不遮盖的部分变蓝色,说明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而二氧化碳和叶绿体无法验证,没有对照试验;
故答案为:D。
、填空题
无机物;有机物;氧气;太阳能;化学能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完成了两个转化,即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完成了两个转化,即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故答案为:无机物 有机物 氧气 太阳能 化学能
(1)呼吸;肺
(2)3
(3)清洁
(4) 劝导别人不要抽烟自己离开抽烟场所等 
【解析】(1)吸烟主要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据如图回答:吃饭时不能谈笑风生,是因为吞咽时3咽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甚至窒息.
(3)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这种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无污染非常重要.
(4)在公共场所遇到有人抽烟,你会怎么做?劝导别人不要抽烟或自己离开抽烟场所等(答一点即可).
故答案为:(1)呼吸,肺;(2)3;(3)清洁;(4)劝导别人不要抽烟、自己离开抽烟场所等(答一点合理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使呼吸道容易受病菌侵袭而患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害物质到达肺内后,还能诱发肺的疾病.
(1)光合作用
(2)H
【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因为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运输需要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的。
(1)图示表示一昼夜内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之所以出现这种曲线,是因为大棚内的蔬菜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要大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此曲线在6:00---18:00时间段内逐渐下降;而在黑暗的情况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但呼吸作用照样进行,因此在0:00---6:00和18:00---24:00时间段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会逐渐上升;又因为大棚内的一部分二氧化碳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在体内,所以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总含量呈下降趋势。
大棚内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棚内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自下午18:00至早晨6:00,大棚内的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6:00---18:00,二氧化碳浓度一直下降,说明一直在做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故植物体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位于图中的H点。
二氧化碳或CO2;M→N
【解析】甲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乙图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举,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与吸气相反;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故a表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②过程为吸气过程,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故M→N。
(1)传粉、受精
(2)④;①②③④
(3)无
(4)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解析】:(1)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
(2)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包括②胚芽、①胚轴、③胚根和④子叶.
(3)桃的果实有毛和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有毛的桃树(AA)的花粉落到无毛的桃树(aa)完成受精并结果,则所结桃子保留提供子房的桃树的性状,因此结无毛桃.
(4)绿色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光合作用的公式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故答案为:(1)传粉、受精
(2)④;①②③④
(3)无
(4)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图一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胚珠、⑤子房、⑥花柱.图二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
、实验题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进试管中,小木条复燃 该实验不需要检测淀粉的生成 控制台灯离开烧杯远近不同或更换台灯中的灯泡功率大小
【详解】
(1)用漏斗罩住浸在清水中的金鱼藻,再将盛满清水的试管倒扣在漏斗柄上,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试管,用拇指按紧试管口,然后迅速地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进试管内,可以看到小木条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2)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避免原有淀粉干扰实验。该实验是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所以不需要暗处理。
(3)如果要在原实验的基础上,探究光合作用的速率大小与光照强弱的关系,可通过控制灯泡功率的大小或调节试管与灯泡的距离,来改变光照的强弱。
、解答题
(1)有无叶绿体(或有无细胞壁、有无大的液泡)
(2)0.6;0.88
(3)B
(4)同位素原子
【解析】(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的液泡。
(2)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中各成分的质量。
(3)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核电荷数为 8的原子的总称。
(1)小球藻细胞是植物细胞,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宇航员细胞是动物细胞,其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由此可见:小球藻细胞与宇航员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有无叶绿体(或有无细胞壁、有无大的液泡)
(2) 设每千克小球藻在光照条件下,1小时可产生x克葡萄糖,同时消耗y克二氧化碳
6CO2 + 6H2O → C6H12O6 + 6O2
144 180 192
y x 0.64克
144/y=180/x=192/0.64克
解得x=0.6克,y=0.88克
(3)这属于同位素示踪法。根据是CO2中的氧原子与氧气中不一样,而氧气中的氧原子与水中一样,证明氧气中的氧原子来自水中的氧原子,B符合题意。
(4) 18O和16O它们的质子数都是8, 18O中中子数为10,16O中中子数为8,它们是同位素原子。
故答案为:(1)有无细胞壁和叶绿;(2)0.6克;0.88克;(3)B;(4) 同位素原子
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再进入下一次的气体交换。
【解析】通过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再进入下一次的气体交换。
本题是本节的重点需要牢牢的掌握。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