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三章 第4节 二氧化碳一节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装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⑥验满。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2.集气瓶装满某气体,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3.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会使人感到窒息,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有刺激性气味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4.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广泛用于医疗急救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5.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A.稀硫酸反应太慢
B.稀硫酸比盐酸的价格高
C.生成的气体不纯净
D.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会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6.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纸花变为红色的有Ⅰ和Ⅳ
B.Ⅰ的作用:证明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Ⅳ中纸花变红,Ⅱ、Ⅲ中纸花不变红
D.此实验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不是酸性物质
7.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去掉烧杯中的一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8.为证明某气体为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溶液变蓝
⑤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10.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注射器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注射器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
B.撤去注射器,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11.(2022八下·滨江期末)下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12.(2022八下·安吉期末)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 )
A.原料 B.原理CaCO3+HCl=CaCl+H2O+CO2↑
C.发生装置 D.收集装置
13.(2022八下·嘉兴月考)木炭燃烧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木炭发出耀眼的白光
B.②中氧气为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③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D.对比①②现象可证明,氧气具有可然性
14.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检验该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
B.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
C.丙图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
D.丁图中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入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
1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
16.在锥形瓶甲中放入10 g纯净的块状碳酸钙,在锥形瓶乙中放入10 g纯净的粉末状碳酸钙,分别同时加入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下列图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
A. B.
C. D.
17.实验室制取CO2和制取O2相比,一定相同的是( )
A.发生装置 B.收集方法
C.验满方法 D.集满气体的集气瓶放置方法
18.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19.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一定是( )
A.碳单质 B.含碳、氧元素的化合物
C.含碳元素的物质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20.(2021八下·吴兴期末)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可以用下列哪些收集装置来收集( )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
二、填空题
21.在N2、H2、O2、CO2和空气中,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含有氧分子的是 。
22.(2023八下·舟山月考)如图所示,将装满二氧化碳、氧气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则最后在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管内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3.(2023八下·舟山月考)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包括:①明确反应原理 ②选择制取装置 ③选择除杂装置 ④选择收集装置。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小科想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请帮助他选择正确的实验装置并按合理顺序连接 。(用字母按顺序表示)
24.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有红、蓝两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中充有CO2,蓝色气球中充有空气,两个气球沉在杯底。小亮同学收集好一瓶CO2气体,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一个气球竟然浮起来了,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请你判断哪一个气球会浮起来,并说明理由: 。
25.完善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并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反应原理:
(1)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 ,反应原理: 。
(2)加热上述溶液,试液变成 ,反应原理: 。
(3)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 ,反应原理: 。
26.(2022八下·吴兴期末)如图所示,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
(1)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可以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 密度比空气大且 ;
(2)若烧杯中只留下一支燃着的蜡烛, (选填“能”或“不能”) 得到上述结论。
27.(2022八下·浦江期末)做科学实验应提倡绿色环保。如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用该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73克10%的盐酸。
(1)“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 (填字母)。
A.长颈漏斗 B.分液漏斗 C.细口瓶 D.量筒
(2)写出玻璃W管中B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8.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以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比较分析。
(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的装置组合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 请写出具体操作: 。
(2)小红认为用图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写出一点)。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请你列举一种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 。
29.(2022八下·东阳期末)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CO2制备与性质探究的一体化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药品及装置连接方案如图所示。(已知:H2SO4+Na2CO3=Na2SO4+H2O+CO2↑)
(1)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装入药品前,关闭K1、K3,打开K2, ,则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一:试管B中加入2g碳酸钠,用注射器缓慢注入30mL稀硫酸,打开K1,观察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说明CO2具有 的性质。
(3)实验二:试管中仍有较多气泡产生时,接着关闭K1,打开K2、K3,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
(4)实验三:待试管中不产生气泡,关闭K2,点燃C中的酒精灯微微加热,对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0.(2022八下·吴兴期末)科学小组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那么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 象为: 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①小林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②小华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③小明同学针对小华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请简单写出实验方案 。
(2)为进一步比较,老师用三个相同的烧瓶收集等量的CO2气体,注入等量的三种液体,用气压传感器测定内部气压变化,得到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曲线2代表澄清石灰水,曲线3代表氢氧化钠溶液,由此曲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此氢氧化钠溶液比澄清石灰水更适合用于吸收CO2
31.(2022八下·杭州期末)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过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锻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3)如图乙,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 毫升(溶解气体后液体体积几乎不变)。
3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
(2)使用A装置制取气体,对反应物的状态要求是 。
(3)既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进行的必要操作是 ;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气体。
33.(2022八下·温岭期末)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请完成如下问题:
(1)如图甲,是“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图乙所示中,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 。
(2)如图丙,是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类问题构建的思维模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图丁中 装置,该选择基于思维模型中“判断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判断反应条件”"是
。
(3)如图戊,是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类问题构建的思维模型,请补充完整。
四、解答题
34.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蛋壳的成分开展了有关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蛋壳放入容器中;②往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较多的气泡产生;③……④得出结论: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如:碳酸钙)。
(1)请补全第③步的实验内容与现象: 。
(2)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同学们用蛋壳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有关数据如下表:(CO2的密度为2 g/L)
蛋壳的质量/g 加入稀盐酸质量/g 收集到CO2气体体积/L
7.5 100 1.1
假设二氧化碳全部是由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的,小明计算这些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过程如下:
解:设该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2CO2↑
100 28
x 1.1升
=
x=3.93
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0.524。
小明的计算过程中存在明显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35.(2022八下·舟山月考)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如图甲是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 (填字母)仪器相同。
(2)实验过程中,乙装置W型玻璃管中产生现象是 。
(3)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B中石灰石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求:
①最多产生CO2气体的质量;
②所加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6.
(1)不同的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B.浓盐酸;C.块状石灰石;D.碳酸钠溶液;E.粉末状石灰石。
①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控制速率的方法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a 和D
CO2的实验室制法 A和C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CO2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已知硫是黄色固体)。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 (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 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 。
37.(2021八下·杭州月考)在制取CO2的实验中,小科发现质量相同而粗细不同的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O2的产生速度细的比粗的快得多。经思考后,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每次实验均用1g大理石,20mL盐酸)
实验序号 温度(℃) 大理石颗粒 盐酸质量分数(%) 实验目的
1 20 粗 5 探究大理石和盐酸的反应速度与石灰石颗粒大小的关系
2 20 细 5
(1)为了比较反应速度,设计如图一所示装置,其中量筒的作用是: ;
(2)两次实验中产生CO2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二所示,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对两次实验的曲线作出合理的解释。
(3)已知20℃该气压下CO2气体密度约1.98 g/L,求大理石中CaC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8.为确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记录的前18分钟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大理石碎屑生成的CO2的质量/克 0 1.45 1.75 1.98 2.18 2.30 2.36 2.40 2.40 2.40
块状大理石生成的CO2的质量/克 0 0.45 0.80 1.10 1.36 1.60 1.81 1.98 2.11 2.20
(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图中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 。
(2)结合表格分析,6克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
(3)当反应进行到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中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过程判断。
【解答】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
②连接装置;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入大理石;
④加入稀盐酸;
⑤收集气体;
⑥验满。
因此正确顺序为:②①③④⑤⑥。
故选C。
2.【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那么该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即①或④。
故选C。
3.【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判断。
【解答】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会使人感到窒息,原因是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4.【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判断。
【解答】A.二氧化碳不能供给人类呼吸,因此不能广泛用于医疗急救,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达到0.3%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成倍增加,从而同化出更多的营养物质,使花木生长更加繁茂,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水蒸气放热液化变成云,可用于人工降雨,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D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钙的溶解性和存在状态判断。
【解答】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会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6.【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水和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解答】A.稀醋酸是酸性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的碳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实验I的作用是:说明酸性物质会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由IV中小花变红,II、III中不变红,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此实验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是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如图所示实验,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两支蜡烛由下到上先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据以上分析解答。【解答】A.实验将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故A错误;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不明显,移开玻璃片,更有利于二氧化碳下降进入到烧杯中,现象更明显,故B错误;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C错误;
D.去掉烧杯中的一支蜡烛,烧杯与蜡烛的位置比集气瓶的位置低,烧杯中的蜡烛会熄灭,也能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有很多,因此向烧杯内注入气体后气球上升,不能说明气体为二氧化碳,故A不合题意;
B.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也会变成红色,故B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C符合题意;
D.塑料瓶变瘪,说明该气体在水中溶解性较大,但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二氧化碳气体逐渐溶解在水中,从而使试管内气压减小,于是试管内液面升高。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①②正确,而③④⑤错误。
故选A。
10.【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石灰水没有变化,可能是注入的二氧化碳的量太少,据此分析解答。【解答】实验目的是验证空气中存在二氧化碳,没有得到对应的现象可能是与二氧化碳的浓度低导致取样中二氧化碳的量较少有关,所以当没有明显现象时需要继续鼓入空气进行实验即增大样本的数量。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味道,是否易升华、挥发等,根据图片分析判断。
【解答】A.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自己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为化学性质,故A不合题意;
B.将二氧化碳倒入石灰水后,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这为化学性质,故B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为化学性质,故C不合题意;
D.倒入二氧化碳气体后,杠杆的右端下沉,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此为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判断。
【解答】在实验室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A错误;
反应原理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故B错误;
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无需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形”,故C正确;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2)根据氧气的性质判断;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判断;
(4)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判断。
【解答】A.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故A错误;
B.②中的氧气为无色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故B错误;
C.③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D错误。
故选C。
14.【答案】D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压强差原理检验装置气密性的现象分析;
B、根据有长颈漏斗的制气装置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可溶性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
【解答】A、 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锥形瓶内压强增大,若装置不漏气,则长颈漏斗下端液面上升,不符合题意;
B、 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液封,防止气体逸出 ,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丙图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 ,不符合题意;
D、 检验二氧化碳需用澄清石灰水,丁图中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人的试剂为氢氧化钙溶液 ,符合题意;
故选D。
15.【答案】A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干冰升华吸热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C、根据制取二氧化碳利用石灰石和 稀盐酸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验证用澄清石灰水分析。
【解答】A、干冰升华吸热可使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降雨,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C、制取二氧化碳要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不能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但是反应物的状态不会改变最终生成物的种类和质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粉末状碳酸钙比块状碳酸钙的颗粒更小,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更大,因此反应速度更快,即生长氢气的速度更快。由于碳酸钙都是10g,因此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气体的质量都相等,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7.【答案】D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实验室制取氧气,无论是使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还是高锰酸钾,都需要加热,因此选择“固态常温型”。而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不需加热,应该选项“固液常温型”,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且密度都大于空气,二者既能用排水法收集,也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是二者不一定使用同种方法,故B错误;
C.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观察它是否能够复燃。二氧化碳验满时,用正在燃烧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观察它是否立即熄灭,故C错误;
D.因为二者的密度都大于空气,因此收集满气体的集气瓶都应该口朝上放置,故D正确。
故选D。
18.【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酸碱指示剂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当二氧化碳进入玻璃管后,由于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二氧化碳先下沉,沉积到底后再缓慢上升,则二氧化碳先到底③④,后到达②①。由于③和②都是干燥的,二氧化碳无法形成碳酸,因此它们都不变色。而④和①都是潮湿的,会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从而使棉球变成红色,但是④比①先变红。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9.【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判断。
【解答】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肯定是该物质中的碳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由于不知道它是否含有其它因素,因此不能确定该物质的种类,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0.【答案】D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装置。
【解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③④正确。
故选D。
21.【答案】H2;O2;N2;CO2;O2、空气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空气的组成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在N2、H2、O2、CO2和空气中,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是H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O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N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含有氧分子,含有氧分子的是O2 、空气 。
22.【答案】O2;CO2+Ca(OH)2=CaCO3↓+H2O;试管内液面上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分析。
【解答】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 将装满二氧化碳、氧气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则最后在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试管内发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因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试管内还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 O2 ;CO2+Ca(OH)2=CaCO3↓+H2O ; 试管内液面上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3.【答案】(1)
(2)BFE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加棉花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二氧化碳利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解答】(1)A为加热固体的发生装置,试管口有棉花,则药品为高锰酸钾,反应方程式为 ;
(2)制二氧化碳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发生装置为B,要制取干燥二氧化碳,需选择F时行除水蒸气,然后利用E收集;
故答案为:(1) ;(2)BFE。
24.【答案】蓝色气球;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分析解答。
【解答】倒入二氧化碳气体后,其中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因此不会上升。而装有空气的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因此会上浮。那么蓝色气球会上浮,理由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25.【答案】(1)红色;CO2+H2O=H2CO3
(2)紫色;H2CO3 CO2↑+H2O
(3)浑浊;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变成红色,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碳酸受热易分解分析解答;
(3)二氧化碳能够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1)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反应原理: CO2+H2O=H2CO3 。
(2)加热上述溶液,试液变成紫色,即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那么反应原理: H2CO3 CO2↑+H2O 。
(3)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那么反应原理: CO2+Ca(OH)2=CaCO3↓+H2O 。
26.【答案】(1)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能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答;
(2)注意分析是否能够得到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结论。
【解答】(1)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可以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由所给装置可知,二氧化碳从高处流到烧杯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去掉烧杯中的一支蜡烛,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
27.【答案】(1)B
(2)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微型塑料滴管的用途即可;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微型塑料滴管”用于盛放稀盐酸,并滴加稀盐酸,能够控制滴入的速度,那么它相当于分液漏斗,故选B。
(2)在玻璃W管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则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8.【答案】(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2)用图丙装置收集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或用图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图乙装置高,合理即可)
(3)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合理即可)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方法分析解答;
(2)可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可视度,或者纯度等角度分析解答;
(3)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二氧化碳越少,则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速度越小,即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小。
【解答】(1)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的具体操作: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2)小红认为用图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我认为她的理由是:用图丙装置收集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或用图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图乙装置高,合理即可)。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
29.【答案】(1)向针简内推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或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2)CO2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干燥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试纸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H2CO3 CO2↑+H2O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答;
(3)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试纸上的水生成碳酸,从而使石蕊试纸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从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碳酸不稳定,受热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装入药品前,关闭K1、K3,打开K2,向针简内推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或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一:试管B中加入2g碳酸钠,用注射器缓慢注入30mL稀硫酸,打开K1,观察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说明CO2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3)实验二:试管中仍有较多气泡产生时,接着关闭K1,打开K2、K3,可观察到的现象有:干燥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试纸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实验三:待试管中不产生气泡,关闭K2,点燃C中的酒精灯微微加热,红色会逐渐褪去,对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碳酸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H2CO3 CO2↑+H2O 。
30.【答案】(1)CO2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塑料瓶内气体减少,使瓶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也可能是CO2溶于水导致;将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水做上述实验
(2)A;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①根据二氧化碳反应后气压减小分析;
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则瓶内气压减小,可能是二氧化碳反应所致,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所致,此时无法确定;
③将等量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比较,如果后者造成的气压减小量明显大于前者,那么就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2)根据图丙,确定瓶内气压的大小变化,比较不同曲线的气压变化量,从而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1)①小林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CO2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塑料瓶内气体减少,使瓶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
②小华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也可能是CO2溶于水导致;
③小明同学针对小华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实验方案为:将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水做上述实验。
(2)曲线1代表水,曲线3代表氢氧化钠,因此后者的气压更小,则说明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正确;
图丙中不能确定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B错误;
曲线2代表石灰水,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气压明显小于石灰水中的气压,因此氢氧化钠溶液比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故选AC。
31.【答案】(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a(OH)2+CO2=CaCO3↓+H2O
(3)100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使燃着的蜡烛熄灭”分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首先根据卡文迪许的结论计算出水中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再用二氧化碳的总体积减去这个体积即可。
【解答】(1)根据“使燃着的蜡烛熄灭”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3)根据“1体积水大约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可知,200毫升水能够溶解二氧化碳200毫升,则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为:300mL-200mL=100mL。
32.【答案】(1)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固态
(3)B;2H2O2 2H2O+O2↑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所指仪器的名称解答;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状态;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状态。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制取气体的实验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小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①为长颈漏斗,②为集气瓶。
(2)A装置为“固态加热型”,则反应物应该为固态;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都可以选择“固液常温型”,即二者都能用B发生制取。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
(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进行的必要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会集中在集气瓶的底部,因此应该从长导管a进入。
33.【答案】(1)构建封闭体系
(2)B;不需要加热
(3)密度(或相对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平均分子质量均可)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分析其中的操作过程,确定所处的思维模型;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根据实验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条件分析解答。
(3)如果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那么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那么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1)如图甲,是“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图乙所示中,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构建封闭体系。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且无需加热,那么选择“固液常温型”,即选装置B。“判断反应条件”是不需要加热。
(3)根据图丙可知,判断气体与空气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34.【答案】(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由m=ρV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g/L×1.1 L=2.2 g。
设该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2.2 g
=
x=5 g
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66.7%。
答:该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6.7%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首先根据m=ρV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从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最后用碳酸钙的质量与蛋壳质量质量做比即可。
【解答】(1)第③步中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因此实验内容和现象为: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5.【答案】(1)A
(2)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解:①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15g-5g=10g,
设10g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盐酸的质量为y
CaCO3+ 2HCl=CaCl2+H2O+ CO2↑
100 73 44
10g y x
x=4.4 g
y=7.3g
最多产生CO2气体的质量为4.4g。
②所加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仪器的用途分析;
(2)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据此描述实验现象。
(3)①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减小量其实就是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分别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②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图乙中的微型塑料滴管用于将稀盐酸滴入下面与石灰石进行反应,这和图甲中的分液漏斗作用相同,故选A。
36.【答案】(1)B;b;CaCO3+2HCl=CaCl2+H2O+CO2↑
(2)>;红;产生白色和黄色固体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灭火器及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反应原理分析;
(2)根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酸能使石蕊变红,且溶解性越强试管内液面上升越高,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硫分析。
【解答】(1)灭火器需快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所以选择浓盐酸和碳酸钠溶液,控制速率的方法是反应物的深度,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选择稀盐酸和块状石灰石,控制速率的方法是反应物的状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
(2)由图示可知,二氧化硫试管中液面上升高度大于二氧化碳,说明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硫溶解性大于二氧人缅,因两气体与水反应都能生成酸,试管内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由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可推测,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会生成氧化镁和硫,观察到有白色固体和黄色固体生成。
故答案为:(1)B;b; CaCO3+2HCl=CaCl2+H2O+CO2↑ ;(2)>;红;产生白色和黄色固体。
37.【答案】(1)测CO2的体积
(2)反应物接触面积较大,反应速率较快,相比之下,反应需要时间短
(3)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m=ρV=1.98g/L×0.2L=0.396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396g;
;
解得;x=0.9g;
那么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为:。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1)实验前,B中装满水。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B中时,对里面的水产生压强,水沿着导管进入量筒,当水不流动时,量筒内水的体积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颗粒越小,接触面积越大,同时参加反应的物质越多,即反应速度越快,据此分析解得;
(3)首先根据m=ρV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利用比例关系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最后与大理石的质量作比得到它的含量。
【解答】(1)了比较反应速度,设计如图一所示装置,其中量筒的作用是:测CO2的体积;
(2)对两次实验的曲线的解释:反应物接触面积较大,反应速率较快,相比之下,反应需要时间短。
(3)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m=ρV=1.98g/L×0.2L=0.396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396g;
;
解得;x=0.9g;
那么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为:。
38.【答案】(1)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或电子天平的示数不再变化)
(2)2.40克;查表可知,大理石碎屑完全反应生成2.40克CO2,而块状大理石与其质量、成分都相同,所以完全反应后也能生成2.40克CO2
(3)解: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生成CO2的质量为2.2克。设此时块状大理石中发生反应的CaCO3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2.2克
,
x=5克。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该题结合二氧化碳的制取反应,考查了化学计算题,是中考化学考试的模式;
【解答】(1)判断实验的结束,要通过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来判断;该实验中有气泡可以观察或者观察电子天平的示数变化;故答案为: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或电子天平的示数不再变化);
(2)反应物的状态只影响化学反应快慢,而不会影响最终的生成物的量,所以6g粉末状的大理石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与6g块状大理石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是相同的;故答案为:2.40克;查表可知,大理石碎屑完全反应生成2.40克CO2,而块状大理石与其质量、成分都相同,所以完全反应后也能生成2.40克CO2;
(3)解: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生成CO2的质量为2.2克。设此时块状大理石中发生反应的CaCO3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2.2克
,
x=5克。
1 / 1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三章 第4节 二氧化碳一节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装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⑥验满。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中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过程判断。
【解答】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
②连接装置;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入大理石;
④加入稀盐酸;
⑤收集气体;
⑥验满。
因此正确顺序为:②①③④⑤⑥。
故选C。
2.集气瓶装满某气体,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那么该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即①或④。
故选C。
3.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会使人感到窒息,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有刺激性气味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判断。
【解答】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会使人感到窒息,原因是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4.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广泛用于医疗急救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判断。
【解答】A.二氧化碳不能供给人类呼吸,因此不能广泛用于医疗急救,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达到0.3%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成倍增加,从而同化出更多的营养物质,使花木生长更加繁茂,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水蒸气放热液化变成云,可用于人工降雨,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5.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A.稀硫酸反应太慢
B.稀硫酸比盐酸的价格高
C.生成的气体不纯净
D.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会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答案】D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钙的溶解性和存在状态判断。
【解答】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会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6.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纸花变为红色的有Ⅰ和Ⅳ
B.Ⅰ的作用:证明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Ⅳ中纸花变红,Ⅱ、Ⅲ中纸花不变红
D.此实验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不是酸性物质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水和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解答】A.稀醋酸是酸性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的碳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实验I的作用是:说明酸性物质会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由IV中小花变红,II、III中不变红,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此实验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是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去掉烧杯中的一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如图所示实验,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两支蜡烛由下到上先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据以上分析解答。【解答】A.实验将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故A错误;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不明显,移开玻璃片,更有利于二氧化碳下降进入到烧杯中,现象更明显,故B错误;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C错误;
D.去掉烧杯中的一支蜡烛,烧杯与蜡烛的位置比集气瓶的位置低,烧杯中的蜡烛会熄灭,也能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故D正确。
故选D。
8.为证明某气体为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有很多,因此向烧杯内注入气体后气球上升,不能说明气体为二氧化碳,故A不合题意;
B.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也会变成红色,故B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C符合题意;
D.塑料瓶变瘪,说明该气体在水中溶解性较大,但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9.如图所示,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溶液变蓝
⑤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二氧化碳气体逐渐溶解在水中,从而使试管内气压减小,于是试管内液面升高。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①②正确,而③④⑤错误。
故选A。
10.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注射器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注射器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
B.撤去注射器,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石灰水没有变化,可能是注入的二氧化碳的量太少,据此分析解答。【解答】实验目的是验证空气中存在二氧化碳,没有得到对应的现象可能是与二氧化碳的浓度低导致取样中二氧化碳的量较少有关,所以当没有明显现象时需要继续鼓入空气进行实验即增大样本的数量。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2022八下·滨江期末)下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味道,是否易升华、挥发等,根据图片分析判断。
【解答】A.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自己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为化学性质,故A不合题意;
B.将二氧化碳倒入石灰水后,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这为化学性质,故B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为化学性质,故C不合题意;
D.倒入二氧化碳气体后,杠杆的右端下沉,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此为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2八下·安吉期末)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 )
A.原料 B.原理CaCO3+HCl=CaCl+H2O+CO2↑
C.发生装置 D.收集装置
【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判断。
【解答】在实验室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A错误;
反应原理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故B错误;
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无需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形”,故C正确;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C。
13.(2022八下·嘉兴月考)木炭燃烧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木炭发出耀眼的白光
B.②中氧气为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③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D.对比①②现象可证明,氧气具有可然性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2)根据氧气的性质判断;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判断;
(4)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判断。
【解答】A.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故A错误;
B.②中的氧气为无色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故B错误;
C.③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D错误。
故选C。
14.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检验该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
B.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
C.丙图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
D.丁图中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入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压强差原理检验装置气密性的现象分析;
B、根据有长颈漏斗的制气装置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可溶性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
【解答】A、 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锥形瓶内压强增大,若装置不漏气,则长颈漏斗下端液面上升,不符合题意;
B、 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液封,防止气体逸出 ,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丙图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 ,不符合题意;
D、 检验二氧化碳需用澄清石灰水,丁图中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人的试剂为氢氧化钙溶液 ,符合题意;
故选D。
1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干冰升华吸热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C、根据制取二氧化碳利用石灰石和 稀盐酸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验证用澄清石灰水分析。
【解答】A、干冰升华吸热可使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降雨,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C、制取二氧化碳要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不能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在锥形瓶甲中放入10 g纯净的块状碳酸钙,在锥形瓶乙中放入10 g纯净的粉末状碳酸钙,分别同时加入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下列图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但是反应物的状态不会改变最终生成物的种类和质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粉末状碳酸钙比块状碳酸钙的颗粒更小,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更大,因此反应速度更快,即生长氢气的速度更快。由于碳酸钙都是10g,因此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气体的质量都相等,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7.实验室制取CO2和制取O2相比,一定相同的是( )
A.发生装置 B.收集方法
C.验满方法 D.集满气体的集气瓶放置方法
【答案】D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实验室制取氧气,无论是使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还是高锰酸钾,都需要加热,因此选择“固态常温型”。而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不需加热,应该选项“固液常温型”,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且密度都大于空气,二者既能用排水法收集,也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是二者不一定使用同种方法,故B错误;
C.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观察它是否能够复燃。二氧化碳验满时,用正在燃烧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观察它是否立即熄灭,故C错误;
D.因为二者的密度都大于空气,因此收集满气体的集气瓶都应该口朝上放置,故D正确。
故选D。
18.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酸碱指示剂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当二氧化碳进入玻璃管后,由于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二氧化碳先下沉,沉积到底后再缓慢上升,则二氧化碳先到底③④,后到达②①。由于③和②都是干燥的,二氧化碳无法形成碳酸,因此它们都不变色。而④和①都是潮湿的,会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从而使棉球变成红色,但是④比①先变红。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9.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一定是( )
A.碳单质 B.含碳、氧元素的化合物
C.含碳元素的物质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判断。
【解答】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肯定是该物质中的碳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由于不知道它是否含有其它因素,因此不能确定该物质的种类,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0.(2021八下·吴兴期末)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可以用下列哪些收集装置来收集( )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装置。
【解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③④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21.在N2、H2、O2、CO2和空气中,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含有氧分子的是 。
【答案】H2;O2;N2;CO2;O2、空气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空气的组成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在N2、H2、O2、CO2和空气中,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是H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O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N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含有氧分子,含有氧分子的是O2 、空气 。
22.(2023八下·舟山月考)如图所示,将装满二氧化碳、氧气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则最后在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管内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O2;CO2+Ca(OH)2=CaCO3↓+H2O;试管内液面上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分析。
【解答】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 将装满二氧化碳、氧气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则最后在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试管内发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因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试管内还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 O2 ;CO2+Ca(OH)2=CaCO3↓+H2O ; 试管内液面上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3.(2023八下·舟山月考)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包括:①明确反应原理 ②选择制取装置 ③选择除杂装置 ④选择收集装置。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小科想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请帮助他选择正确的实验装置并按合理顺序连接 。(用字母按顺序表示)
【答案】(1)
(2)BFE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加棉花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二氧化碳利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解答】(1)A为加热固体的发生装置,试管口有棉花,则药品为高锰酸钾,反应方程式为 ;
(2)制二氧化碳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发生装置为B,要制取干燥二氧化碳,需选择F时行除水蒸气,然后利用E收集;
故答案为:(1) ;(2)BFE。
24.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有红、蓝两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中充有CO2,蓝色气球中充有空气,两个气球沉在杯底。小亮同学收集好一瓶CO2气体,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一个气球竟然浮起来了,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请你判断哪一个气球会浮起来,并说明理由: 。
【答案】蓝色气球;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分析解答。
【解答】倒入二氧化碳气体后,其中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因此不会上升。而装有空气的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因此会上浮。那么蓝色气球会上浮,理由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25.完善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并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反应原理:
(1)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 ,反应原理: 。
(2)加热上述溶液,试液变成 ,反应原理: 。
(3)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 ,反应原理: 。
【答案】(1)红色;CO2+H2O=H2CO3
(2)紫色;H2CO3 CO2↑+H2O
(3)浑浊;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变成红色,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碳酸受热易分解分析解答;
(3)二氧化碳能够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1)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反应原理: CO2+H2O=H2CO3 。
(2)加热上述溶液,试液变成紫色,即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那么反应原理: H2CO3 CO2↑+H2O 。
(3)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那么反应原理: CO2+Ca(OH)2=CaCO3↓+H2O 。
26.(2022八下·吴兴期末)如图所示,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
(1)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可以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 密度比空气大且 ;
(2)若烧杯中只留下一支燃着的蜡烛, (选填“能”或“不能”) 得到上述结论。
【答案】(1)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能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答;
(2)注意分析是否能够得到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结论。
【解答】(1)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可以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由所给装置可知,二氧化碳从高处流到烧杯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去掉烧杯中的一支蜡烛,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
27.(2022八下·浦江期末)做科学实验应提倡绿色环保。如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用该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73克10%的盐酸。
(1)“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 (填字母)。
A.长颈漏斗 B.分液漏斗 C.细口瓶 D.量筒
(2)写出玻璃W管中B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答案】(1)B
(2)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微型塑料滴管的用途即可;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微型塑料滴管”用于盛放稀盐酸,并滴加稀盐酸,能够控制滴入的速度,那么它相当于分液漏斗,故选B。
(2)在玻璃W管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则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三、实验探究题
28.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以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比较分析。
(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的装置组合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 请写出具体操作: 。
(2)小红认为用图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写出一点)。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请你列举一种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 。
【答案】(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2)用图丙装置收集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或用图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图乙装置高,合理即可)
(3)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合理即可)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方法分析解答;
(2)可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可视度,或者纯度等角度分析解答;
(3)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二氧化碳越少,则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速度越小,即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小。
【解答】(1)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的具体操作: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2)小红认为用图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更好。我认为她的理由是:用图丙装置收集可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或用图丙装置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比图乙装置高,合理即可)。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
29.(2022八下·东阳期末)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CO2制备与性质探究的一体化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药品及装置连接方案如图所示。(已知:H2SO4+Na2CO3=Na2SO4+H2O+CO2↑)
(1)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装入药品前,关闭K1、K3,打开K2, ,则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一:试管B中加入2g碳酸钠,用注射器缓慢注入30mL稀硫酸,打开K1,观察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说明CO2具有 的性质。
(3)实验二:试管中仍有较多气泡产生时,接着关闭K1,打开K2、K3,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
(4)实验三:待试管中不产生气泡,关闭K2,点燃C中的酒精灯微微加热,对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向针简内推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或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2)CO2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干燥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试纸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H2CO3 CO2↑+H2O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答;
(3)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试纸上的水生成碳酸,从而使石蕊试纸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从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碳酸不稳定,受热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装入药品前,关闭K1、K3,打开K2,向针简内推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或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一:试管B中加入2g碳酸钠,用注射器缓慢注入30mL稀硫酸,打开K1,观察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说明CO2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3)实验二:试管中仍有较多气泡产生时,接着关闭K1,打开K2、K3,可观察到的现象有:干燥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试纸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实验三:待试管中不产生气泡,关闭K2,点燃C中的酒精灯微微加热,红色会逐渐褪去,对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碳酸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H2CO3 CO2↑+H2O 。
30.(2022八下·吴兴期末)科学小组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那么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 象为: 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①小林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②小华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③小明同学针对小华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请简单写出实验方案 。
(2)为进一步比较,老师用三个相同的烧瓶收集等量的CO2气体,注入等量的三种液体,用气压传感器测定内部气压变化,得到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曲线2代表澄清石灰水,曲线3代表氢氧化钠溶液,由此曲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此氢氧化钠溶液比澄清石灰水更适合用于吸收CO2
【答案】(1)CO2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塑料瓶内气体减少,使瓶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也可能是CO2溶于水导致;将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水做上述实验
(2)A;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①根据二氧化碳反应后气压减小分析;
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则瓶内气压减小,可能是二氧化碳反应所致,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所致,此时无法确定;
③将等量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比较,如果后者造成的气压减小量明显大于前者,那么就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2)根据图丙,确定瓶内气压的大小变化,比较不同曲线的气压变化量,从而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1)①小林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CO2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塑料瓶内气体减少,使瓶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
②小华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也可能是CO2溶于水导致;
③小明同学针对小华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实验方案为:将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水做上述实验。
(2)曲线1代表水,曲线3代表氢氧化钠,因此后者的气压更小,则说明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正确;
图丙中不能确定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B错误;
曲线2代表石灰水,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气压明显小于石灰水中的气压,因此氢氧化钠溶液比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故选AC。
31.(2022八下·杭州期末)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过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锻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3)如图乙,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 毫升(溶解气体后液体体积几乎不变)。
【答案】(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a(OH)2+CO2=CaCO3↓+H2O
(3)100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使燃着的蜡烛熄灭”分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首先根据卡文迪许的结论计算出水中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再用二氧化碳的总体积减去这个体积即可。
【解答】(1)根据“使燃着的蜡烛熄灭”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3)根据“1体积水大约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可知,200毫升水能够溶解二氧化碳200毫升,则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为:300mL-200mL=100mL。
3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
(2)使用A装置制取气体,对反应物的状态要求是 。
(3)既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进行的必要操作是 ;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气体。
【答案】(1)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固态
(3)B;2H2O2 2H2O+O2↑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所指仪器的名称解答;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状态;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状态。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制取气体的实验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小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①为长颈漏斗,②为集气瓶。
(2)A装置为“固态加热型”,则反应物应该为固态;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都可以选择“固液常温型”,即二者都能用B发生制取。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
(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进行的必要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会集中在集气瓶的底部,因此应该从长导管a进入。
33.(2022八下·温岭期末)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请完成如下问题:
(1)如图甲,是“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图乙所示中,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 。
(2)如图丙,是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类问题构建的思维模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图丁中 装置,该选择基于思维模型中“判断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判断反应条件”"是
。
(3)如图戊,是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类问题构建的思维模型,请补充完整。
【答案】(1)构建封闭体系
(2)B;不需要加热
(3)密度(或相对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平均分子质量均可)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分析其中的操作过程,确定所处的思维模型;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根据实验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条件分析解答。
(3)如果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那么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那么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1)如图甲,是“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图乙所示中,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构建封闭体系。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且无需加热,那么选择“固液常温型”,即选装置B。“判断反应条件”是不需要加热。
(3)根据图丙可知,判断气体与空气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四、解答题
34.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蛋壳的成分开展了有关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蛋壳放入容器中;②往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较多的气泡产生;③……④得出结论: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如:碳酸钙)。
(1)请补全第③步的实验内容与现象: 。
(2)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同学们用蛋壳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有关数据如下表:(CO2的密度为2 g/L)
蛋壳的质量/g 加入稀盐酸质量/g 收集到CO2气体体积/L
7.5 100 1.1
假设二氧化碳全部是由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的,小明计算这些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过程如下:
解:设该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2CO2↑
100 28
x 1.1升
=
x=3.93
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0.524。
小明的计算过程中存在明显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由m=ρV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g/L×1.1 L=2.2 g。
设该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2.2 g
=
x=5 g
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66.7%。
答:该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6.7%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首先根据m=ρV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从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最后用碳酸钙的质量与蛋壳质量质量做比即可。
【解答】(1)第③步中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因此实验内容和现象为: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5.(2022八下·舟山月考)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如图甲是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 (填字母)仪器相同。
(2)实验过程中,乙装置W型玻璃管中产生现象是 。
(3)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B中石灰石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求:
①最多产生CO2气体的质量;
②所加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A
(2)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解:①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15g-5g=10g,
设10g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盐酸的质量为y
CaCO3+ 2HCl=CaCl2+H2O+ CO2↑
100 73 44
10g y x
x=4.4 g
y=7.3g
最多产生CO2气体的质量为4.4g。
②所加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仪器的用途分析;
(2)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据此描述实验现象。
(3)①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减小量其实就是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分别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②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图乙中的微型塑料滴管用于将稀盐酸滴入下面与石灰石进行反应,这和图甲中的分液漏斗作用相同,故选A。
36.
(1)不同的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B.浓盐酸;C.块状石灰石;D.碳酸钠溶液;E.粉末状石灰石。
①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控制速率的方法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a 和D
CO2的实验室制法 A和C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CO2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已知硫是黄色固体)。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 (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 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 。
【答案】(1)B;b;CaCO3+2HCl=CaCl2+H2O+CO2↑
(2)>;红;产生白色和黄色固体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灭火器及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反应原理分析;
(2)根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酸能使石蕊变红,且溶解性越强试管内液面上升越高,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硫分析。
【解答】(1)灭火器需快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所以选择浓盐酸和碳酸钠溶液,控制速率的方法是反应物的深度,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选择稀盐酸和块状石灰石,控制速率的方法是反应物的状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
(2)由图示可知,二氧化硫试管中液面上升高度大于二氧化碳,说明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硫溶解性大于二氧人缅,因两气体与水反应都能生成酸,试管内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由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可推测,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会生成氧化镁和硫,观察到有白色固体和黄色固体生成。
故答案为:(1)B;b; CaCO3+2HCl=CaCl2+H2O+CO2↑ ;(2)>;红;产生白色和黄色固体。
37.(2021八下·杭州月考)在制取CO2的实验中,小科发现质量相同而粗细不同的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O2的产生速度细的比粗的快得多。经思考后,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每次实验均用1g大理石,20mL盐酸)
实验序号 温度(℃) 大理石颗粒 盐酸质量分数(%) 实验目的
1 20 粗 5 探究大理石和盐酸的反应速度与石灰石颗粒大小的关系
2 20 细 5
(1)为了比较反应速度,设计如图一所示装置,其中量筒的作用是: ;
(2)两次实验中产生CO2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二所示,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对两次实验的曲线作出合理的解释。
(3)已知20℃该气压下CO2气体密度约1.98 g/L,求大理石中CaC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测CO2的体积
(2)反应物接触面积较大,反应速率较快,相比之下,反应需要时间短
(3)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m=ρV=1.98g/L×0.2L=0.396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396g;
;
解得;x=0.9g;
那么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为:。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1)实验前,B中装满水。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B中时,对里面的水产生压强,水沿着导管进入量筒,当水不流动时,量筒内水的体积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颗粒越小,接触面积越大,同时参加反应的物质越多,即反应速度越快,据此分析解得;
(3)首先根据m=ρV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利用比例关系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最后与大理石的质量作比得到它的含量。
【解答】(1)了比较反应速度,设计如图一所示装置,其中量筒的作用是:测CO2的体积;
(2)对两次实验的曲线的解释:反应物接触面积较大,反应速率较快,相比之下,反应需要时间短。
(3)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m=ρV=1.98g/L×0.2L=0.396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396g;
;
解得;x=0.9g;
那么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为:。
38.为确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记录的前18分钟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大理石碎屑生成的CO2的质量/克 0 1.45 1.75 1.98 2.18 2.30 2.36 2.40 2.40 2.40
块状大理石生成的CO2的质量/克 0 0.45 0.80 1.10 1.36 1.60 1.81 1.98 2.11 2.20
(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图中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 。
(2)结合表格分析,6克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
(3)当反应进行到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1)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或电子天平的示数不再变化)
(2)2.40克;查表可知,大理石碎屑完全反应生成2.40克CO2,而块状大理石与其质量、成分都相同,所以完全反应后也能生成2.40克CO2
(3)解: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生成CO2的质量为2.2克。设此时块状大理石中发生反应的CaCO3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2.2克
,
x=5克。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该题结合二氧化碳的制取反应,考查了化学计算题,是中考化学考试的模式;
【解答】(1)判断实验的结束,要通过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来判断;该实验中有气泡可以观察或者观察电子天平的示数变化;故答案为: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或电子天平的示数不再变化);
(2)反应物的状态只影响化学反应快慢,而不会影响最终的生成物的量,所以6g粉末状的大理石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与6g块状大理石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是相同的;故答案为:2.40克;查表可知,大理石碎屑完全反应生成2.40克CO2,而块状大理石与其质量、成分都相同,所以完全反应后也能生成2.40克CO2;
(3)解: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生成CO2的质量为2.2克。设此时块状大理石中发生反应的CaCO3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2.2克
,
x=5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