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6-28 22:0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判断1.根据等压线的疏密判断风力的大小
风是在由水平气压差异产生的气压梯度力的驱动下形成的。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愈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愈
大,风力愈大;反之风力愈小。2.根据等压线的高低及气压场所处的南北半球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0°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
高压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低压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判断风向还可用手势辅助法南左北右
手面朝上,自然分开,大拇指与手面有一夹角,中指与气压梯度力的风向相同,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为风的方向。北半球DG读下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23°26'180°150°1024102010161012图中2两地风向正确的是
()A.1 12地偏北风2地偏南风B.1地偏南风21地偏北风C.1地西北风2地东南风D.1地东北风2地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2.形成原因
高低维度间的热量差异假设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不存在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不移动(直射赤道),结果在赤道与极地间存在怎样的热力环流?
北极南极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地球的表面不是均匀的,因此 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主要是高低维度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压带南、北半球低纬的信风带南、北半球中纬的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三圈环流成因热力原因:由于当地冷热的原因使气流上升或下沉。
赤道低气压带是由于赤道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
极地高气压带是极地近地面空气遇冷收缩下沉形成的。 。
因此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是热力原形成的。
进而低纬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都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动力原因:由于其他原因使空气被迫上升或下沉。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因为高空气流被迫下沉形成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因为形成极锋,气流被迫上升形成的。
因此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进而中纬环流圈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相同的二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路相间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海陆冬夏季增温和冷却速度的明显不同,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在北纬30度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最为突出,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亚洲高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在北纬60度附近,由于亚欧大陆比大洋冷却快,气温低,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和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 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温暖湿润。2.东亚季风(夏季风—东南季风)东亚季风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温暖湿润。2.东亚季风(夏季风—东南季风)东亚季风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洲季风赤道赤道思考:亚洲东部和亚洲南部冬夏季的盛 行风向有何不同?形成原因是什么?返回下页三、气候类型的判定 根据给定的气候要素资料(主要是气温和
降水在一年内的变化)确定其气候类型,其
基本原则是“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然后根据
气候类型确定其分布和分析其成因。三、气候类型的判断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根据最冷月气温:1.15℃以上的 降水多而匀
(200毫米左右) 最高月降水少于400毫米 最高月降水大于400毫米 降水稀少1.以温定带──根据气温资料判断其所属半球及温度带2.以水定型──根据年内降水的变化,结合已确定温度带确定气 候类型根据最冷月气温:2.0℃--15℃之间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雨热同期 雨热不同期 降水均匀(60~70毫米) Add your titleAdd your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