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0 分)
1. [2023 · 湛江赤坎区期末改编] 默写古诗文。(10 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将以遗所思。 (《庭中有奇树》)
(3)春冬之时,,,绝多生怪柏。
(郦道元《三峡》)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比喻表达自己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5)请把刘桢的《赠从弟》(其二)默写完整。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jié zé( )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2)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jī xíng( ),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3)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jīn pí lì jìn( )。
(4)皮肤cáng wū nà gòu( ),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3. [2023 ·原创]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 近期,国家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深恶痛疾的违法犯罪活动。
B. 文学评论家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且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C. 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张大爷想出去散散心,结果莫名其妙地走上了高速公路,不知所措。
D. 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方面,中国始终是贡献者、参与者、引领者。(“贡献者”与“参与者”互换位置)
B. 某电视节目以文化为内核、以综艺为外壳,融合了多种创作手法,遭受了观众的好评。(把“遭受”改为“赢得”)
C. 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在“容易”前加上“之所以”)
D. 某粤剧演出谢幕时,随着掌声经久不息,反映了观众对岭南传统文化的接纳与欣赏。(删掉“随着”)
5. [2023 · 佛山高明区期末] 某校准备开展以“历史的记忆”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也来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0 分)
(1)[任务一] 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以下三个国家级纪念日,请你依照示例,选择另外两个中的一个,写一则宣传标语。(2 分)
9 月3 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 月30 日 烈士纪念日
12 月13 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示例:不为记住仇恨,是要珍惜和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 某班要以“缅怀英烈”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黑板报中需要引用古诗。下面古诗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B.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C.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D.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3)[任务三] 赏析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节选),评价下面文段中的人物。(6 分)
但是大家都告诉我……他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①[整本书阅读] 文段中描述的人是谁?根据文段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本书阅读]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著中其他事例简要说明其中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 题。(15 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1)从流飘荡 _________________
(2)互相轩邈 _________________
(3)泉水激石 _________________
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还觅薜萝:正准备隐居。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重视,这里是向往的意思。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是隐士所食之物。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2 分)
(1)蝉吟鹤唳 __________________
(2)遂葺宇其上 __________________
9. 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分)
山 谷 所 资 于 斯 已 办 仁 智 所 乐 岂 徒 语 哉!
10. 甲、乙两文景异情同,两文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跨学科学习] [2023 ·佛山顺德区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1—13 题。(10 分)
材料一:
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要靠自主创新实现突破、维护安全,又要全面做强自己、实现引领,蕴含的层次更高、价值更高、要求更高。
②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为世界贡献了很多科技创新成果。历史一再证明,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重大成绩,无不留下深深的创新烙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只有坚定创新自信、增强创新自觉,才能清醒认识和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持久丰沛的创新源泉。
③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起全面独立的科研体系,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取得了载人航天与探月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以国家战略为引领,打造了一支党领导下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关键途径。面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要求,国家实验室要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加快形成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
④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特别是突破“卡脖子”技术刻不容缓。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的情势下,不掌握突破“卡脖子”技术,必定受制于人,被牵鼻子。要甩掉“卡脖子”的手,就必须要聚焦堵点、断点、卡点补短板,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高端光刻机、高档数控机床、高端仪器装备、关键基础材料等严重依赖进口的领域,出台“揭榜挂帅”政策,打好攻坚战。同时,还要未雨绸缪、前瞻预判,甩掉未来有可能“卡脖子”的手。
(摘自《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删改)
材料二:
①神舟系列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在起步晚、起点低的前提下,神舟系列见证了中国空间科研事业从白手起家到举世瞩目的光辉历程,累累成果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离不开持之以恒的科技创新。从热控系统、舱门快速检漏仪、仪表板减震器到自主研制的逃逸发动机等,神舟系列飞船上每一个设备都凝聚着技术攻关的结晶,而这些成果为我国空间科研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中国自古就有的飞天梦在“神舟”载人、“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等过程中逐步实现,我国太空探索范围更深更广,深空探测能力持续增强。“国之大者” 造就自立的志气,自主创新铸就自强的底气。由此,要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国家科技进步新高地。
(摘自《创新驱动,神舟载梦》,有改动)
11. 下列选项与材料一不相符的一项是( )(3 分)
A. 创新使得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B. 我国能够取得重大科技成就,是因为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 如果我们要摆脱对国外的“依赖”,就必须要补短板,未雨绸缪,前瞻预判。
D. 材料一开篇提出论点,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2. 简要分析材料一第②段的论证思路。(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2022 年11 月30 日,神舟十四号、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太空会师”。请你以神舟系列飞船建设为例,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 题。(15 分)
月光下的母亲
何君华
①我跟陈老师说,我母亲病了,我要回去看她。陈老师同意了。
②陈老师不可能不同意。因为现在已是下午5 点,我在县中学寄宿,我家离学校有30 多里。这个时候来请假,想必我母亲病得很重。
③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我撒了谎。我母亲根本没病,我是馋了。学校食堂的饭太难吃了,天天吃咸菜,顿顿吃腌萝卜,我都吃腻了,我要回去吃一碗我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
④我最爱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了。我们学校只有在每月月底两天放假,其他时间学生都在学校寄宿。每个月上学的那天清晨,母亲都会为我做一碗鸡蛋手擀面。上学太没意思了,如果不是这碗鸡蛋手擀面,我想我一天学也不愿上。
⑤我坐最后一趟班车到镇上,镇上已经没有机动车的影子,我只好徒步回家。
⑥天上的月亮真大,地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我走啊走,肚子饿得发慌,心里只盼着早点吃到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步伐便愈来愈快。
⑦走到四流山时,我借着月光看见我们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正奋力地在木桶上抽打着成垛的谷子。
⑧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脱粒机这样的农用机械,即便有也没人用得起,家家户户都是这样手工脱粒。这种脱粒方式速度慢、效率低,要赶在入秋时将全部的谷子脱粒归仓,实在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大工程。但即便如此,也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连夜赶着脱粒的。
⑨我在心里嘀咕,是谁这么晚还在干活儿呢?心下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⑩我加快步伐走到家门口,赶紧用手摸门。我的手摸到了一把铁锁。我知道,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
我哭了。
还能是谁呢?别人家都是夫妻二人一起赶工,我父亲在浙江打工,家里家外的活儿只有母亲一个人干,除了她还能是谁呢?
我哭了,号啕大哭。
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碗。母亲就这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供我上学……
等我哭完,我没拿钥匙开门,也没去打谷场喊母亲,而是扭头往学校的方向走去,鸡蛋手擀面也被我全然抛到脑后。
我知道路上肯定没有车了,只能徒步回学校,就算这样,我也决计不回头。
茫茫月光下,乡村公路上寂静无人,我一个人赶夜路,却没有感到一丝害怕。我徒步30 多里路回到学校时,天已经大亮了。
陈老师关切地问我母亲的病怎样了,我说我母亲没病,是我病了。
说着,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落下来,止也止不住。
陈老师不明所以地看着我,想问我为什么哭,但似乎很快明白了什么。他终于没开口,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知道,我该收起自己的娇贵病,也该认真学习了。
从昨晚到今晨一粒米没进,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饿,我径直向教室走去。
我以前单知道有人冒着毒辣的阳光干活儿,那一晚,我知道还有人顶着月光干活儿。
(选自《读者》,有删改)
14. 阅读选文,补全下面表格。(4 分)
情节 心理状态
请假回家看母亲 厌学、想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切、盼望
看见打谷场的人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伤心、心疼
没进家门转而走回学校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分析文章第⑧段的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章以《月光下的母亲》为题,有什么好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我”在这一夜间,从“学校”到“家”,又从“家”到“学校”,看似回到原点,“我”的思想却有极大的变化。请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 分)
18. 果实藏匿于最繁密的枝叶间,鸟儿藏身于最广阔的天空中,幸福隐藏在最稀松平常的时光里……亲爱的,你藏在时光的河流里。
请以《藏在时光里的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 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积累运用
1. (1)谁家新燕啄春泥 (2)攀条折其荣
(3)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4)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5)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2. (1)诘责 (2)畸形 (3)筋疲力尽 (4)藏污纳垢
3. D 【点拨】A. 深恶痛疾: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使用正确;B.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与语意相符;C.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 正襟危坐: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与句意不符。故选D。
4. C 【点拨】C. “因为……”和“……造成的”两个句式杂糅,可删除“因为”或“造成的”。
5. (1)示例:不为牢记杀戮,是要警示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点拨】本题考查仿写宣传标语。符合题目要求,语言简洁,言之成理即可。
(2)C 【点拨】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A 项诗句抒发了康有为变法受挫后内心难以平静、渴求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与烈士无关;B 项诗句表现了诗人意气风发的战斗热情,与烈士无关;C 项诗句表达了对已逝英雄的怀念、崇敬之情,符合“缅怀英烈”这个主题;D 项诗句表达了诗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决心,与烈士无关。故选C。
(3)①朱德。作者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大家的评价和妻子的讲述来表现他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②示例:他为人朴实、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在他不忙的时候会帮助农民种庄稼,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
【点拨】本小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能够结合原著的具体事例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
(一)6. (1)跟、随 (2)远,这里作动词用 (3)冲击,撞击
7. (1)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
(2)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
8. (1)叫 (2)修
9.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10. 两文均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寄情山水、淡泊名利和避世隐退的思想感情。
【乙文参考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向往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丰饶。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者和智者所喜爱,岂是虚言啊!
(二)11. B 【点拨】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辨识。B 项与材料一不相符。根据材料一第③段可知,我国能够取得重大科技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以国家战略为引领,打造了一支党领导下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12. 第②段先提出观点“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接着用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科技成就来论证创新之于国家的意义,用事实证明我们的创新精神,最后呼吁要抓住机遇,坚定创新自信、增强创新自觉。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材料一第②段第一句话首先提出了本段的分论点;第二至四句用“五千多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科技成就来论证创新之于国家的意义;第五至七句用一些事实,证明了我们的创新精神;最后一句呼吁要抓住机遇,坚定创新自信、增强创新自觉。
13. 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神舟系列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船。②坚定创新自信、增强创新自觉。神舟系列飞船离不开科研人员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③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神舟系列飞船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国家战略力量的体现。④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重要技术问题。神舟系列飞船每一个设备都凝聚着技术攻关的结晶。
【点拨】要以神舟系列飞船建设为例,结合材料内容作答。
(三)14. (1)从镇上徒步回家 (2)纳闷、不安
(3)回家摸到门被锁 (4)悔恨、醒悟
【点拨】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第⑤段,
(1)可概括为:从镇上徒步回家;根据第⑨段,
(2)可概括为:纳闷、不安;根据第⑩段,(3)可概括为:回家摸到门被锁;根据第 段至第 段,
(4)可概括为:悔恨、醒悟。
15. 第⑧段运用插叙,内容上,写出了农村生产方式的落后,交代了在夜里看到打谷场上有人打谷的原因;结构上,为后文写发现母亲连夜打谷做铺垫。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文段作用。文章第⑧段是插叙。插叙主要有突出文章主题、补充说明文章内容、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联系文章内容分析即可。
16. “月光下的母亲”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与写作对象,突出了母亲的辛劳,歌颂了母亲的勤劳、坚强,暗含了“我”对自己任性之举的愧疚之情,升华了主旨。题目新颖,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拨】本题考查赏析题目。一般从标题的含义与作用两方面赏析。
17. 父母为我们无私地付出了一切,我们要理解父母的辛勤和不易,为父母承担责任,坚定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努力学习。
三、作文
18. 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藏在时光里”限制了本文应以回忆过去为主。横线处可填的内容非常多,可以是抽象的词语,也可以是具体的事物。要选取美好的、积极向上的、让自己深受感动的生活素材。
写法上建议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通过对细节的勾勒,来展现平凡中的温暖。
范文:
藏在时光里的真情
时光匆匆,推着我们长大,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真情,静静地珍藏在我的心房,永远温暖着我。 ——题记
儿时,我一回到家,就喜欢投入父亲的怀抱,那感觉如大山,可以阻挡狂风的来袭;那感觉如巨浪,可以拍击一切黑暗的巨石。而父亲不管脸上挂着多少疲惫,回到家都会一脸喜悦地把我抱起来举过头顶,我咯咯地笑着,父亲也笑着。他还喜欢用他那像仙人球上的刺一
样的胡子来扎我的脸,弄得我又痒又疼要逃跑,他却哈哈大笑。现在想想,那笑声里,藏着的是多么可贵的真情啊。
七岁,一年级的我放学回家,我爱吃的蛋炒饭和红烧肉就已经在桌上等我了,我边吃边和父母分享学校里发生的趣事,诉说我的进步和烦恼,爸爸吃饭还哼着小曲儿,一不留神,我和妈妈碗里多出两块肥美的五花肉,又香又糯。红烧肉可是爸爸的拿手菜,比饭店里的大厨做的还要地道,可是,看看爸爸,他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凉拌土豆丝呢,我趁爸爸不注意,夹了我碗里的一块肉放在爸爸的碗中,一低头我碗里的怎么没见少?原来妈妈把她碗里的放在我的碗中,我们三人开怀大笑,那转了一圈的红烧肉里藏了多少真情啊!
十二岁,上了初中,我开始为学习而忙碌,妈妈每天晚上都会端来一杯热牛奶,放在我的书桌上,是它一直陪伴我学习到深夜,牛奶会一直是温的,因为妈妈怕我喝凉牛奶胃痛,过一会儿看牛奶放凉了,我没喝,她就再去热。妈妈用她的爱呵护着我,多少个寒夜悄悄从我身边走过,外面的风呼呼地吹着,我也不觉得冷,因为我的热牛奶里藏着温暖的母爱。
拾起记忆的碎片,在餐桌上,爸爸妈妈把好的肉给了我,他们却吃着几乎全是骨头的肉;在吃咸鸡蛋时,爸爸妈妈总是把蛋黄挖给我吃,他们却吃蛋清;在买衣服时,爸爸妈妈都是先给我买,他们却是最后买;在吃苹果时,爸爸妈妈把又大又红的苹果给我吃,他们却吃又小又丑陋的苹果……
原来在这些细碎的时光中,隐藏着太多的真情,值得我铭记,值得我感恩。
点评:本文情感真挚,叙事娓娓道来,使人感受到作者洋溢其间的感情,是一篇不错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