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0 分)
1. 默写古诗文。(共10 分。答对一句得1 分,满分不超过10 分)
(1),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2)泉水激石,;好鸟相鸣,。
(吴均《与朱元思书》)
(3)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李白《渡荆门送别》)
(4)自康乐以来,。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神龟虽寿,;,终为土灰。
(曹操《龟虽寿》)
(6)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的雄浑壮丽之美;“,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笔下西湖的早春之美。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bái shǒu qǐ jiā( ),一切从零开始。
(2)还没等观众从yǎn huā liáo luàn( )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
(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chū zhōng( )。
(4)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yì sī bù gǒu( )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3. [2023·汕头潮阳区期末改编]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善于把握机会,不要等到老了一事无成,才如梦初醒。
B.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敌军主要通道的铁路线。
D. 他脚法娴熟,射门准确,不愧为顶级球星。
4. [2023·原创]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们,那间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熟悉可爱的乡音。
B. 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C. “中国琥珀之城·腾冲”授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同意授予腾冲“中国琥珀之城”。
D. 东纵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创建东江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包括东纵发展历程和英雄人物事迹等。
5. [2023 · 深圳罗湖区期末] 班级拟围绕“红色精神”举行一次《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交流会,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0 分)
(1)[任务一] 请为交流会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 小语担心小文着急用《红星照耀中国》,所以请小华帮忙转告。(2 分)
小语对小华说:我从小文那儿借的《红星照耀中国》还没有看完,麻烦你告诉他不要着急,我会抓紧看。
小华对小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 请你根据阅读所得,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对应的内容。(3 分)
阅读经典,争做时代红星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红星照耀中国》 “他”指的是①___________(填人名)。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七律·长征》 这两句诗描写了长征路上的两次战役,一次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次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
(4)[任务四]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说:“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请用一个书中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斯诺说的话。(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 题。(15 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 分)
(1)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
(2)夏水襄陵 __________________
(3)属引凄异 __________________
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①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迭崿②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③,离离蔚蔚④,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⑤弥佳,流连信宿⑥,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践跻(jī):亲自登临。②崿(è):山崖。③萧森:树木错落耸立的样子。④离离蔚蔚:浓密茂盛的样子。⑤习:反复、屡次。⑥信宿:两三天。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常闻峡中水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至欣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2 处)(3 分)
其 迭 崿 秀 峰 奇 构 异 形 固 难 以 辞 叙。
10. 乙文中哪个词直接抒发了作者亲临“此境”的思想感情?请从文中找出表现这种思想感情的相关依据。(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3 · 深圳福田区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1—13题。(10 分)
材料一:世界上不少城市的夜景照明,都造成巨大浪费。美国政府资助美国国家天文台进行了多次的调查和测量,得到了很多让人惊讶的数据。例如,户外灯每年消耗超过170亿千瓦时的能源。 家庭用电总量里有13% 用于室外照明,而超过三分之一的光是浪费的,这些被浪费的光消耗了30 亿美元。
材料二:泛滥使用的灯光引发的光污染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在大城市,我们小时候常见的灿烂星空,如今已成为一种奢侈。灯光越亮,天空的背景就越亮,看到的星星就越少。因为这些光不仅照亮了街道,还被散射到大气之中。射向天空的光线越多,被大气层散射回地面的也就越多,这导致夜空对比度降低,只能看到一些亮星,一些暗星却看不到了。借助光学望远镜,人们虽然能看到十几等甚至二十等的星,但是,如果背景光太亮,那么本来能够看到二十等星的望远镜,也只能看到十二三等星,这大大降低了望远镜看到更遥远、更微弱光的天体的可能性。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曾经是拥有众多“第一”头衔的天文学研究基地,但是现在,这里已经无法进行前沿的天文观测了;上海天文台的主要观测点已转移至浙江安吉;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主要观测点则在河北的兴隆县,北京的密云、怀柔以及西藏、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光污染严重影响了天文观测。
材料三:夜幕降临后,城市中的广告牌、霓虹灯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灯的亮光照得黑夜如同白昼。光污染的刺激使人体生物钟紊乱,造成失眠、头昏等症状,强光的刺激超过了眼睛的承受能力,很多人的眼角膜和虹膜损伤,视力下降,甚至引发白内障。
此外,光污染影响了动物的自然生活规律,受影响的动物昼夜不分,其活动能力出现问题。其他夜行性哺乳动物需要更加小心地觅食,因为在如同白昼的光亮下,夜出的动物更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迁徙的鸟儿被打乱了生物钟,错过了筑巢的精确时节;新生的小海龟原本会被反光能力强的明亮海面吸引而去,现在却被沙滩后的人造光搞得晕头转向。此外,光污染每年还能杀死3 亿至10 亿只鸟。
材料四:新西兰的奥拉基麦肯齐国际黑暗夜空保护区是世界顶级观星胜地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黑暗夜空保护区。这里的夜空几乎没有受到光污染。麦肯齐地区一直致力于保护黑暗夜空免遭光污染。
1981 年起,麦肯齐地方议会就颁布了照明限制条例,实施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地方资源保护措施,旨在控制照明光源的使用,包括采用向下照明光束和全面禁用溢光照明设施等。此外,资源管理部门也限制了泛光灯照明在黄昏至夜晚11 点之间的使用。当地人甚至为部分街道细化出专门的用光规定。近年来,当地不断向全世界传播打造“星空自然保护区”的理念,呼吁控制光污染,促进合理用电,为后代留下一片璀璨的星空。
1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家庭用电总量里超过三分之一的光是浪费的。
B. 城市的灯光越亮,夜空的对比度就会越低,我们就很难看到一些暗星。
C. 光污染影响了动物的自然生活规律,使其活动能力出现问题。
D. 奥拉基麦肯齐国际黑暗夜空保护区是几乎没有受到光污染的地区,也是全球最大的黑暗夜空保护区。
12. 材料一中的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结合材料四和生活实际,谈谈我国在预防光污染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23 ·原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 题。(15 分)
风 景
李小云
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小区里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一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的,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画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八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她认识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去了,这次正好送一幅雪景图给他。
④那两人停下脚步,钩开地上的井盖,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个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下去了。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个子。那矮个子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一会儿又探出头来放工具。矮个子终于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竟已经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粪水正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
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里,走出了小翠的视野。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地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
⑦ “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冲洗供热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妈妈骂骂咧咧地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她脑海。
⑧ “咚咚咚!”有人敲门。妈妈打开门,小翠侧身看见是高个子和矮个子,他们说明来意,妈妈让他们进了门。后面的场景是小翠看不到的,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
⑨再见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还是在那个窗前: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小翠像寻宝人突然发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已,这不就是“泉市好人”吗?她立即摊开纸笔,在雪白的素描纸上最显眼的位置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至于远远的山峰和错落的楼房,在这幅画中已然就是那星星点点的装饰。画作完结的时候,小翠在右下方郑重地写上标题——温暖的使者。
⑩秋天,小翠作为获奖作者代表,由妈妈陪着出席“泉市好人”画展颁奖仪式。会议结束后,她们随着人流进入碑林参观,小翠突然发现一幅刻在碑上的版画:轮椅上的女孩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题目:《坚强的翅膀》。创作说明:她,因车祸截肢,却坚强不屈;她用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撒下爱的种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作者:佳佳。小翠含羞一笑,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有改动)
14. 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风景”?(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下列对文中相关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第①段中“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右边是……”,表明小翠在专注地构思画作。
B. 第②段中“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委婉地表现了被妈妈的责骂声惊醒后小翠的不满。
C. 第⑦段中“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表现了妈妈对热力工人工作的不理解。
D. 第⑧段中“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与下文中小翠“因车祸截肢”相呼应。
16. 第⑨段画线的句子描写“灿烂的阳光”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读完全文,你认为小翠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一下。(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 分)
18. 生活处处有风景,我们却因为内心有太多的追求而不愿驻足欣赏。
请以《何不放慢脚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500 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3)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积累运用
1. (1)馨香盈怀袖 (2)泠泠作响 嘤嘤成韵
(3)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
(6)山山唯落晖 芳草萋萋鹦鹉洲 大漠孤烟直 乱花渐欲迷人眼
2. (1)白手起家 (2)眼花缭乱 (3)初衷 (4)一丝不苟
3. B 【点拨】A.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与语境相符;B. 身临其境:指亲身到了那个地方,与语境不符,可改为“设身处地”;C. 业已:已经,使用正确;D. 娴熟:熟练,使用正确。故选B。
4. D 【点拨】A.搭配不当,在“那熟悉可爱的乡音”前面加“又听到了”;B.两面对一面,可删去“与否”;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称号”。故选D。
5. (1)示例: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传承先烈红色精神。
【点拨】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要围绕红色精神,言简意赅,表达清晰,朗朗上口。
(2)示例:小文,小语让我告诉你,请你别着急,她会抓紧看完从你这儿借的《红星照耀中国》,然后就还给你。
【点拨】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转述要有称呼,还要注意人称的变化,转述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等都要准确。
(3)①周恩来 ②巧渡金沙江 ③强渡大渡河(或飞夺泸定桥)
(4)示例:几个少先队员执勤时拦住了彭德怀,坚决遵守没有路条不放行的原则,直到彭德怀写了路条后才放行。
【点拨】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作答时首先要知道“红小鬼”指的是红军长征队伍中的孩子,再结合相关名著内容作答即可。
二、阅读
(一)6. (1)同“缺”,空隙、缺口 (2)冲上、漫上 (3)连接
7. (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8. (1)快,湍急 (2)高兴的样子
9. 其迭崿秀峰/ 奇构异形/ 固难以辞叙。
10. 欣得。“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乙文参考译文】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却没有人称赞这里山水美丽的。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这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层层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山林里树木错落耸立,繁荣茂盛,高与云霞相接,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流连了两三天,不觉乐而忘返。(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景物,(还)没有过这样壮丽的。我一边为自己能一睹这样的奇观而高兴,一边想山水如果有灵,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
(二)11. A 【点拨】A. 根据材料一最后一句话可知,这里的“三分之一”是室外照明总量的三分之一,并不是家庭用电总量的三分之一。因此A 项说法错误。
12. 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城市的夜景照明造成了巨大浪费。
【点拨】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根据画线部分中的“170 亿”“13%”“三分之一”“30 亿”等数字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根据“例如”一词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所用说明方法的作用即可。
13. ①颁布照明限制条例,控制照明光源的使用。②严格控制照明的时间和空间。③加强对城市光环境保护的宣传。
(三)14. 由高楼、群峰、小雪组成的自然美景;矮个子和高个子忍受污臭修理管道的样子,以及他们在阳光下微笑的样子;小翠身患残疾,但依然在窗前为高个子和矮个子作画;佳佳画笔下的小翠在风中静静作画,肩上栖息着白鸽。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标题“风景”一语双关,既指小翠所看到的自然风景,还指人物的美好品质,了解这一点,根据小说内容概括即可。
15. B 【点拨】联系全文可知,通过对小翠动作的描写,侧面表现了屋里的冷,为下文做铺垫。
16. ①照应标题,表明矮个子和高个子站在阳光里微笑是一道风景。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写出了矮个子和高个子帮居民冲洗供热管道后高兴的样子,用环境描写体现了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
【点拨】“灿烂的阳光”与题目“风景”相照应,两个维修工站在阳光里微笑,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他们给居民们带来了温暖,小翠把他们称作“温暖的使者”,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17. 小翠在福利院做公益时,主动帮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佳佳,说明她内心善良、热心;小翠用一支画笔画出大自然的美和社会上的好人好事,说明她热爱生活;小翠虽然残疾,但仍积极面对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好,说明她积极乐观。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整体感知,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全面。
三、作文
18. 思路点拨:
此题是命题作文。联系提示语“生活处处有风景,我们却因为内心有太多的追求而不愿驻足欣赏”思考,“放慢脚步”带有一定的哲理意味且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份感悟,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要为文章确定一个明确、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
构思时可从“放慢”的对象、“放慢”的内容、“放慢”的过程等方面来展开。可以写一件“放慢脚步”的事情,要注意“放慢”这一关键词在文中的体现。写作时,要关注作文的词语运用,尽量让笔下的文字灵动起来。
范文:
何不放慢脚步
人生不是一场赛跑,重要的不是你超越了多少人,到达了多少个终点,而是要放慢脚步,想想你欣赏到了什么样的风景,有了什么样的收获。
暮春的晨曦里,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沉寂的白墙青瓦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迷宫一般。簌簌簌……鸟儿在树梢上急速飞过,留下一串寻找的声音。地上散落的石块时不时地被匆匆的行人踢走,整个巷子都弥漫着匆忙的气息。只有一个悠然的身影在巷子里晃来晃去,他,就是爷爷。
爷爷的头发早已花白,两边弯弯的眉毛自然地卷起,嘴下一撮白花花的山羊胡整齐地排列在下巴上,看起来和蔼可亲。
细数流年,那时我还懵懵懂懂,爷爷经常带着我去赶集市,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琳琅满目的货品都让我新奇不已。我见到什么都觉得新鲜,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来飞去,总觉得前面还有更好的东西,生怕好东西被别人抢去似的,于是一路噔噔噔向前面跑。
爷爷则在后面不停地喊着:“慢点,慢点,小心摔倒喽!”“爷爷,你快点呀!你都快慢成蜗牛了。”我着急地叫着,爷爷捋着胡子哈哈哈地笑,依旧悠然自得、不紧不慢地在后面跟着我。
伴着鸟儿的惊呼,暮色从高处掉下来。回到爷爷的院子里,我永远都是像一个跨栏运动员一样第一个跃进门,然后探出头,调皮地看着爷爷慢悠悠的脚步,又不禁跑过去拉他。
当我两手空空回到家的时候,爷爷却如同变魔术一样,总能从口袋里掏出令我惊叹不已的宝贝。虽然我很高兴,同时心里却很疑惑,为什么爷爷走得比我慢,看的东西也比我少,却总是能找到我从未发现的新奇玩意儿呢?
指缝太宽,时间偏瘦,转眼间我已长大。
当我因为赶作业而心急如焚的时候,当妈妈催着我上辅导班的时候,我恍惚看到了爷爷从容淡定的身影,也突然明白了,人生就像一杯水,即使再清澈,如果不停地摇晃,它也会浑浊;就算是再浑浊的水,如果静静地放着,也自然会变得清澈。
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如果你没有给它时间去沉淀,而总是心浮气躁,那它就会处在浑浊的状态。
何不放慢脚步,静下心来,保持一份平和,一份清醒。
点评:本文从亲情小事入手,谱写了一首动人乐章,可谓是扣人心弦。“爷爷捋着胡子哈哈哈地笑,依旧悠然自得、不紧不慢地在后面跟着我”一句更是将爷爷的爱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印证了作者对“放慢脚步”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