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光合作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 光合作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04 21: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下第三章 第6节 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原理
1.某同学在夏季天气晴好的一天,分别于清晨、正午、傍晚、深夜四个时间从同一棵绿 色植物上各取一片绿叶,并从每片叶,上取下同样大小的圆片,再将这四个圆片放人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加碘液染色,染色最深的应是何时取下的圆片?(  )
A.清晨 B.傍晚 C.深夜 D.正午
2.将一棵重约0.2千克的柳树培育在肥沃的土壤中,两年以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得重为11千克,其增加的重量主要来源于(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
C.大气中的氧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3.下列做法中,应用 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移栽树木时,剪去部分枝叶 B.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C.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D.北方冬季,大白菜储存在地窖中
4.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一个透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利用传感器测量容器内CO2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  )
A.AB段CO2浓度下降,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B.BC段CO2浓度上升,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C.实验进程中的t1时刻,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质量最多
D.t2时刻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质量较t0时刻高
5.如图是叶片在阳光下进行的生理活动,A、B、C均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此过程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则进行此过程的场所是叶片细胞内的叶绿体
B.若此过程表示叶片的呼吸作用,则A表示氧气
C.若C表示水,则表示该叶片正在进行蒸腾作用
D.若此过程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则A,B,C和水均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6.(2021九上·台州开学考)下图1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在下图2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C点相符的一项是(  )
A.B.C.D.
7.(2021八下·下城期末)利用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18O和16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进行了如图实验,则光合作用产生的O2(  )
A.全部来自CO2 B.全部来自H2O
C.大部分来自CO2,小部分来自H2OD.小部分来自CO2,大部分来自H2O
(7)(8)
8.(2021·慈溪模拟)将用新鲜水绵(上种藻类)和好氧细菌(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制成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视野后,用不同波长的光束照射装片的不同部位。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原先均匀分布的细菌变成如图所示的分布。该实验无法得出(  )
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光的波长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 D.560纳米左右波长的光不利于光合作用
9.(2022九下·舟山开学考)
2021年,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化学一生物合成。该人工途径从太阳能到淀粉的理论能量转化效率是玉米的3.5倍,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的8.5倍。
(1)这一生物合成技术实现了“光能→化学能”的能量转变,类似于自然界中绿色植物的   (2)科研人员挖掘与改造了来自动物、植物、微生物等31个不同物种的62个生物酶催化剂,最终优中选优出10种并加以改造。这10种酶促过程,就是本次突破的精华。酶不同于一般化学催化剂,具有   的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10.如图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水,放人金鱼藻,汝再将漏斗倒扣在金鱼藻上;
②在漏斗上倒扣一支装满水的试管;
③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试管内液面下降;
④当试管内充满气体时,用大拇指在水中将试管口盖住后取出;
⑤检验试管中的气体,得出结论。
(1)步骤⑤中检验气体的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该实验不需要对金鱼藻进行暗处理,理由是   。
(3)本实验的材料不选用天竺葵而选择金鱼藻,其优点是   。
二、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探究实验
11.下面是对“植物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原理:淀粉遇碘变蓝色
B.该实验的步骤:遮光→照光→脱色→漂洗→染色→漂洗→观察
C.该实验的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照光部分变蓝色
D.该实验的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12.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观察指标。在这个实验中,最简便的装置组合为(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13)
13.如图所示,甲、乙、丙瓶置于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室温不超过25°C),丁瓶置于黑暗的纸箱中。假设五条金鱼的生命力相近,则瓶中的金鱼生存时间最长的是(  )
A.甲瓶 B.乙瓶 C.丙瓶 D.丁瓶
14.(2021九上·温州开学考)在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对图甲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处理方法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大烧杯内盛放液体A,小烧杯内盛放液体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A,B都是清水 B.液体A,B都是酒精
C.液体A是清水、液体B是酒精 D.液体A是酒精、液体B是清水
(14)(15)
15.(2021八下·仙居期末)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光照24h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  )
A.需要叶绿体 B.需要二氧化碳
C.需要光照 D.放出氧气
16.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对各步骤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是为了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淀粉 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D.步骤④叶片不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17.(2021八下·秀洲月考)在科学实验和生活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如果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验证光是光合作用条件时,应先在天竺葵叶上滴碘酒,再用酒精去除叶绿素
B.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实验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D.有人接触漏电的电器而发生触电时,先用手将触电者拉离电器,再切断电源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关系
19.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表示氧气
B.Y表示二氧化碳
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0.(2021九上·拱墅月考)五一节小金与家人一起采摘草莓。小金发现种植草莓的大棚内,每隔一定距离贴地位置有一个释放CO2的装置,且大棚内温度明显高于棚外,他联想到有关知识进行了分析,其中不合理的是(  )
A.释放CO2的装置贴地放置,利于草莓进行更多的光合作用
B.大棚内CO2浓度较高,可增强大棚的保温作用
C.适当增加棚内CO2的浓度,可促进草莓的生长
D.大棚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只有CO2一种
21.(2021八下·柯桥期末)如图为小科所在小组研究某植物在夏季一昼夜中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凌晨温度低,呼吸作用弱,CO2释放量少
B.ac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C.d点温度过高,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D.e点植物在一天中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21)(22)
22.(2021八上·宁波期末)如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   (填细胞内结构名称);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的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   点(选填:“c”“d”“f”)。
(2)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植物A   (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23.(2021九上·台州开学考)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为棚内植物各时吸收CO2的速率,假若一昼夜6时日出,18时日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昼夜中CO2光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此时间点的含义是   。
(2)在植株正常生长情况下,理论上你认为图甲中的B点有机物应   C点(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   。
(3)若10时的气温与夜间相同,则棚内植物10时的光照下,1h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为   。
(4)假设一昼夜中12时光照最强,请在乙图中补画出12时至24时的CO2吸收速率曲线。
24.(2021八下·北京期中)冬天,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CO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发生在细胞结构的(  )中。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叶绿体 D.液泡
(2)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为:   
(3)经过48小时,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5.(2021九下·慈溪月考)适于在强光照条件下生活的植物称为阳生植物,相反,适于在弱光照条件下生活的植物称为阴生植物,如图表示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甲、乙两曲线代表的植物中,属于阴生植物的是   。
(2)当光照强度为X时,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为   ;当光照强度为W时,甲植物与乙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    ;在昼夜周期条件下(12h光照、12h黑暗),甲植物需在光照强度大于   (选填某个光照强度)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3)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乙植物所需的光照强度小于甲植物,原因是   。
26.近年来杭州市新建了许多水果、蔬菜采摘园,春天可以到大棚里采摘草莓、蔬菜,秋天可以采摘葡萄等。到采摘园现场采摘,既给人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又能体验到采摘的乐趣。请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蔬菜的大棚内,通常要适时通风,这样做是为了增加   的浓度,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在寒冷的冬天,大棚能为蔬菜的生长提供   。
(2)在一封闭的草莓大棚中,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量48小时内大棚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
①在曲线的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草莓的   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
②为了提高草莓的产量,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建议果农:晚上适当增加光源;开花期间,在棚内放养蜜蜂;在如图bc段时间范围内还可以适当降低温度,理由是   。
(3)在草莓、葡萄的植株.上会开很多花或结很多果,有经验的果农并未全部保留,而是进行疏花、疏果。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保留的果实有充足的   供应,从而提高草莓和葡萄的品质。
27.(2022八上·慈溪竞赛)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气体可通过   (结构)进出叶片。
(2)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   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
(3)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28.小金利用黑藻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1)小金为了证明黑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而设计了如图1的装置,其中使用漏斗的好处是____。
(2)晚上,小金将黑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1 55 42 32 25 21 19
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是 (写出一个结论即可)
(3)在晴朗的夏季,将黑藻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放在室外培养。连接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密闭玻璃罩内黑藻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则黑藻在一天中____段(填曲线上某两点的字母代号)的光合作用最强。小金认为该黑藻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图2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9.下图中,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
⑴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没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____。
(2)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试管内变化的气体是 。
(3)若此时图1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之实验组向右移了5毫升,则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毫升。
(29题) (30题)
30.外界环境(光照、水分等)因素会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试分析回答:
(1)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的光照强度范围是________。
(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 为什么
(3)若该植物在光照强度为n3时光照6小时,该植物因光合作用而吸收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毫克。
31.课外科学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四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绘制成甲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数据可知: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________mg。
(2)图乙是29℃时该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________。
(3)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________方(填“上”或“下”)。
32.(2020 上城区一模)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小徐查阅资料得:用少量的的NaHCO3和BTB酸碱指示剂加水配制的蓝色溶液,可随溶液中CO2的浓度增高而由蓝变黄。小徐根据资料配制了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5支试管中,其中4支试管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水草 无 有 有 有 有
据日光灯的距离/cm 20 遮光 100 60 20
50min 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绿色 黄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50min 后,5 号试管溶液颜色变为蓝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写 2 条)
(3)除上述所示的因素外,列举两个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2.【答案】D3.【答案】B4.【答案】A5.【答案】D6.【答案】D
7.【答案】B8.【答案】B
9.【答案】(1)光合作用(2)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写出两点即可)
10.【答案】(1)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2)该实验无须证明淀粉的存在(3)便于收集氧气
11.【答案】B12.【答案】B13.【答案】C14.【答案】C15.【答案】C16.【答案】D17.【答案】C
18.【答案】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有光;无光;蓝色;淀粉;碘液
19.【答案】C20.【答案】D21.【答案】B
22.【答案】(1)叶绿体;d(2)多于
23.【答案】(1)此时的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2)大于;b时(3)6mg
(4)
24.【答案】(1)C(2)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3)增加
25.【答案】(1)乙(2)16;2;V(3)乙植物的呼吸速率小于甲植物
26.【答案】(1)二氧化碳;适宜的温度(2)光合;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
(3)有机物
27.【答案】(1)气孔(2)二(3)20
28.小金利用黑藻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1)小金为了证明黑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而设计了如图1的装置,其中使用漏斗的好处是____。
(2)晚上,小金将黑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5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1 55 42 32 25 21 19
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是 (写出一个结论即可)
(3)在晴朗的夏季,将黑藻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放在室外培养。连接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密闭玻璃罩内黑藻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则黑藻在一天中____段(填曲线上某两点的字母代号)的光合作用最强。小金认为该黑藻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图2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8、(1)更有利于收集产生的氧气 (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光照强度越大,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越强 (3)CD G点比A点低
29.下图中,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
⑴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没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____。应为经消毒的死叶片
(2)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试管内变化的气体是____。氧气
(3)若此时图1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之实验组向右移了5毫升,则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毫升。195
30.外界环境(光照、水分等)因素会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试分析回答:
(1)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的光照强度范围是________。
(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 为什么
(3)若该植物在光照强度为n3时光照6小时,该植物因光合作用而吸收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毫克。
30.【答案】(1)(小于)(2)不能,因为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植物体内没有积累有机物,而在晚上无光照时,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需要很多能量,植物不能长期维持
(3)900
31.课外科学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四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绘制成甲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数据可知: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________mg。
(2)图乙是29℃时该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________。
(3)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________方(填“上”或“下”)。
31.【答案】(1)7
(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相等(或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3)上
32.(2020 上城区一模)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小徐查阅资料得:用少量的的NaHCO3和BTB酸碱指示剂加水配制的蓝色溶液,可随溶液中CO2的浓度增高而由蓝变黄。小徐根据资料配制了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5支试管中,其中4支试管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水草 无 有 有 有 有
据日光灯的距离/cm 20 遮光 100 60 20
50min 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绿色 黄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50min 后,5 号试管溶液颜色变为蓝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水草离日光灯的距离近,光合作强度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
(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强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写 2 条)
(3)除上述所示的因素外,列举两个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 时间以及叶绿体 。
【解答】解:(1)本实验中,50min后若5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水草离日光灯的距离近,光合作强度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导致试管内溶液CO2浓度下降。
(2)2号管遮光条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不消耗二氧化碳,其二氧化碳浓度高于3号试管,黄色应该比3号管更深,故2号管的颜色应为黄色。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由(1)说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强光合作用强。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使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且是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二氧化碳和水,光照强度和时间以及叶绿体。
故答案为:(1)水草离日光灯的距离近,光合作强度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强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时间以及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