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可持续发展 综合测试
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 ; 。
17. (1) ; (2) ; (3) 。
18.(1) ;(2) ; (2) 。
19. ; (2) 。
20. (1) ;(2) ;(3) 。
21. (1) ; ; 。
22.(1) ;(2) 。
三、实验探究题(共 4 小题,每空3分,共45分)
23.(1) ;(2) ;(3) 。
24.(1) ;(2) ; ;
(3) ;(4) 。
25.(1) ;(2) ;
(3) ;(4) 。
26.(1) ;(2) (3) 。
四、解答题(共20分)
27.(1) ;(2) (3) 。
28.(1) (2) ;
29.(1) ;(2) ;
(3) (4) 。
30.(1) ;(2) (3) ;
(4)
31.(1) ;(2) 。
32.(1) ;(2) 。
(3)
33.(1) ;(2) (3)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可持续发展 综合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B D B A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D C B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裂变 热传递
17. (1)①⑤⑥⑦ (2)①②③④ (3)①
18.(1)氧气 (2)光合 (3)人与自然的和谐
19.CH4+2O2 ===2H2O+CO2 ABC (2)SO2
20. (1)化学 (2)电 (3)核裂变
21. 电 可 电磁感应
22.3.6×105;4.5×105;10
三、实验探究题(共 4 小题,每空3分,共45分)
23.(1)镉离子浓度较低时 , 叶片中的铁元素含量影响不明显;达到一定浓度时,铁元素含量明 显下降;浓度继续升高,铁元素含量基本不变
(2) 根中铁、镁、锌金属元素的含量 (3) B
24.(1)CaO+CO2==CaCO3(2)盐酸 ; 有气泡产生 (3)AB(4)1:1
25.(1)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
(2)同样的光照条件;相同的起始温度;相同的实验装置(写出两点即可);
(3)在相同的条件下,甲烷气体含量越高的混合气体温室效应越强
(4)集气瓶中装入45mL的水(250mL×18%),盖上玻璃片,倒扣在水中,通入纯净的CH4,气体至恰好把水全部排出,立即推上玻璃片,取出,即为含CH418%的
26.(1)地球大气的平均气温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逐年升高
(2)将造成“温室效应”等现象;使夏天连续高温等
(3)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四、解答题(共55分)
27.(1)煤 (2)2NaOH+H2S=Na2S+2H2O D (3)A
28.(1)A B D (2)H2O 还原
29.(1)等质量的甲烷燃烧释放的热量多,产生的二氧化碳少
(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 (4) C8H10
30.(1)E=v2 (2)25.92 kg (3)12% (4)海拔越高,风速越大,风能越大;但海拔过高,空气稀薄,质量少,相同时间内获得的风能少,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不高。
31.(1)2H2+O2====2H2O (2)ABC
32.(1)A
(2)NaOH、CaO
(3)解: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6 100
100kg×10.6% x
=
x=10kg
33.(1)B (2)80W (3)14.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可持续发展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
A.对农作物合理施用化肥 B.将塑料垃圾埋入地下或倾倒入海
C.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D.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代替煤炭
2.下列各项活动的后果,对环境都没有危害的是( )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必须保护生物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过快增长不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
B.对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可减轻环境污染
C.生物资源无需保护就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D.多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不能缓解空气污染
4.下列关于能源和环境问题的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 )
A.保护空气 B.爱护水资源
①禁燃烟花爆竹--降低PM2.5 ②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③SO2排放--温室效应 ①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 ②活性炭--除自来水异味 ③污水处理--防止水污染
C.垃圾处理 D.能源利用
①焚烧垃圾--减少“白色污染”,环保 ②回收废电池--保护土壤 ③禁烧秸秆--减轻雾霾 ①发现大量可燃冰--无能源危机 ②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 ③车用乙醇汽油--无尾气污染
5.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时每刻向外辐射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C.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太阳能来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6.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所使用的核燃料是煤和石油
B.核电站核反应堆发生的是可以控制的核裂变
C.核电站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D.核能是一种新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
7.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 B.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提倡乘坐公交、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8.下列能源不应大力开发的是( )
A.太阳能 B.风力发电 C.水能发电 D.火力发电
9.下列关于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原子弹是根据可以控制的核聚变工作的
C.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应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D.能量的转化、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人类所能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需要节约能源
10.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以下做
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A.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11.如图,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曾飞经我国,它的能源全
部来自太阳能,白天它爬升到9km高空充分吸收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部分储存起来。夜
晚则半滑翔飞行,逐渐降低到1500m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驾驶员通过超声波和地面联系
C.白天的爬升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夜晚它从9km高空滑翔到1500m高度是对重力势能的充分利用
12.如图是近些年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里是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蜂窝煤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C.使用较为广泛且相对较清洁的能源是天然气,大量燃烧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D.石油经过分馏得出液化石油气,是化学变化
13.图示为一种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厚度只有几微米,可弯曲,1g薄膜太阳能电池1h可提
供6×10-3kWh的电能,贴在玻璃上,可制成太阳能发电窗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
B.太阳能从太阳传递到薄膜电池上没有能量损失
C.薄膜太阳能电池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
D.1g薄膜太阳能电池1h可提供2.16×104J的电能
14.绿色化学又称“清洁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
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原料应符合“5R”原则,其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就是
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实现原料原子的“零排放”。下列相关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地沟油经处理转化为航空煤油,能变废为宝
B.废旧金属回收循环利用,可节约能源和资源
C.拒绝使用一切塑料制品,避免产生白色污染
D.侯德榜创立联合制碱法,优化了纯碱生产工艺
15.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喷淋
“捕捉”空气中的CO2(如图)。则关于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方法中包含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B.物质①是NaOH溶液
C.整个过程至少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操作①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二、填空题
16.我国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投入运行,使中国跻身核电技术
先进国家行列。核电站是利用核反应堆发生核 (填“裂变”或“聚变”)时提供的
能量发电的,反应堆冷却系统采用水冷方式是利用 (填“做功”或“热传递”)的
方式来改变内能。
17.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能源家族成员:
①柴薪 ②煤炭 ③石油 ④天然气 ⑤水能 ⑥风能 ⑦太阳能
(1)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有 。
(2)在大量耗用各种能源时,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有 。
(3)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有 。(填序号)
18.“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
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类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并释放出
CO2气体。
(2)“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低碳生活”,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
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3)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 。
19.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
(1)目前居民生活中常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等。
①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上述气体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填字母)。
A.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 B.生成CO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
C.燃料利用率低,浪费资源
(2)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0.小敏学习太阳能和核能后,建立了利用核能的知识结构图,请你帮他补全空格处的内容。
(1) ;(2) ;(3) 。
21.内蒙古风电基地是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场之一。风力发电将风能转 能, (填
“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发电机是利用 原理发电的。
22.太阳能充电宝上表面贴有太阳能板,可利用太阳能为内部锂电池充电,但销量低迷。
(1)某款太阳能充电宝内锂电池容量为0.1kW·h,合 J;
(2)在充足阳光下太阳能板产生5V电压,0.25A电流为该款锂电池充电,充电效率为
80%,将锂电池从无电状态下充满,太阳能板需要输出 J的电能;若每
天充足太阳光照10小时,需要 天才能将锂电池充满。
三、实验探究题
23.镉是重金属污染中最受关注的元素之一。已有研究表明,秋华柳对镉具有较强的耐受和
富集能力。为研究秋华柳受镉污染时,体内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选取生长基本一致的
幼苗,在不同镉离子浓度的土壤中进行分组实验。18天后测量植株各部分金属元素的含
量,结果如图。
(1)由图可知 , 秋华柳叶片铁元素含量与镉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
(2)由实验结果可知 , 秋华柳 的变化可作为其受镉污染程度的指示。
(3)对镉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可采用化学沉淀法,即将土壤溶液中的镉离子形成沉淀物而
降低污染。已知氯化 镉易溶于水 , 碳酸镉和氢氧化镉难溶于水。下列物质可用于
处理土壤镉污染的是 。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钙 C.碳酸钙 D.氯化钠
24.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
(1)完成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 。
(2)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溶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
滴加过量 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 ,则分解不完全。
(3)上述设想的优点有 (填字母)
A.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4)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和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此反应中
CO2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 。
25.探究CH4和CO2两种气体的温室效应。
探究一:比较两种气体的温室效应。
在相同条件下,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得500秒内CH4和CO2气体在太阳光照射下的温
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 根据图乙中的曲线,关于CH4与CO2两种气体的温室效应情况,你的结论是 。
(2) 本题中的“相同条件”具体是指 (请举两例)。
探究二:空气中CH4含量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将CH4含量不同的空气放入图甲装置中,实验结果如表:
CH4的体积分数 18% 36% 48% 64%
500秒后温度/℃ 28.4 30.1 31.7 32.8
(3) 分析表中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 若要在250 毫升的集气瓶中收集含CH418%的气体(已知甲烷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你的操作方法是 。
26.下图某科研所经过多年的连续观察和对所收集的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绘制的CO2含量
及地表温度的变化趋势图。
(1)分析上述两图,你得出什么结论? 。
(2)若按此图曲线趋势发展,请分析它们将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
(3)人类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速度减慢? 。
四、解答题
27.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系统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重庆涪陵是页岩气资源
富集地区。
(1)目前人类大量使用的三大化石能源是:石油、 和天然气。
(2)页岩气中常含有剧毒的H2S气体,开采时若发生泄漏,可以喷射氢氧化钠溶液与H2S
形成的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
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把一套以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4H10)为燃料的炉灶,现改用天然气为燃料,需
要调整进入炉灶的燃料和空气的量。正确方法为 。
A.只需调大燃料气的进气量 B.只需调大空气的进气量
C.同时调大燃料气和空气的量 D.同时调小燃料气和空气的量
28.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直
接加氢制取高辛烷值汽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据此,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该成果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2)通过如图示意的I、II、III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
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
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式为 。该反应中,氢气夺取了二氧化碳中的部分氧元素,
二氧化碳发生了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9.天然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Ⅰ.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
(1)室温下,充分燃烧1g天然气和1g煤,产生的CO2及热量的对比如图所示。据图分析,
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
(2)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方式为 。
Ⅱ.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3)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4)甲烷无氧催化重整可获得碳氢化合物X,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且碳、氢元素的质
量比为48:5,则X的化学式为 。
30.空气流动形成风,风能够发电。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气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主要部件包括风轮机、齿轮箱、发电机等(如图所示)。风力发电时,风轮机叶片受到
风力的推动后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某地的一台风力发电机,其风轮正面迎风,
当风速为8 m/s时,每秒钟流向叶片旋转面积的空气质量是7200 kg,该地的空气密度是
1.2 kg/m3。已知空气动能与空气质量成正比,且1 kg空气在不同的速度(v)时的动能(E)
如下表所示。
E(J) 2 8 18 32 50
V(m/s) 2 4 6 8 10
(1)由表格可知,1 kg空气产生的风能(即动能)与空气的速度数量关系是 。
(2)当风速为8 m/s时,这样的一台风力发电机在1h内获得的风能,与完全燃烧多少
千克热值为3. 2×107J/kg的煤所产生的内能相当
(3)当风速为10 m/s时,1秒钟风力发电机能对外提供5.4×104J的电能,那么这台风
力发电机的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多少
(4)科学家认为,理想空气发电厂应建立在海拔4600m到10000m的空中,其原因是什么
31.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1)氢能在燃料电池中有着较高的地位。如图所示为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将
氢气送到燃料电池中,经过催化剂的作用,通过质
子交换膜,再与氧气反应,同时产生电流。请写出
氢燃料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利用“活泼金属”可以制得氢气,氢气可用作汽
车能源。若推广应用于汽车产业,则需综合考虑
的因素有 (填字母序号)。
A.金属原料的成本 B.生成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C.金属的回收利用
3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向全球承诺,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
Ⅰ.碳减排: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碳减排”的是________。
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B.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
C.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回收利用 D.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习惯
Ⅱ.碳吸收:①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这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最重要途径;②利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2)用该技术进行“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
(3)分离器中发生的反应:①CaO+H2O═Ca(OH)2,②Ca(OH)2+Na2CO3═CaCO3↓+2NaOH。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Ⅲ.碳转化:指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33.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同时安装了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有风时通过风力发电机发电,
有阳关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并将电能储存至蓄电池中,供路灯照明使用,蓄电池
充满电后不再充电,使用时放电至余留20%停止电能输出,可使蓄电池使用寿命更为长久。
如表为某型号风光互补路灯系统的部分技术参数,其中光电转化效率是指太阳能电池板
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蓄电池容量是指蓄电池放电总时间的乘积,最大输出功率是
指风速达到最大限制风速时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风力发电机 太阳能电池板 蓄电池
最小启动风速 1.0m/s 电池板的面积 0.5m2 蓄电池容量 150Ah
最小充电风速 2.0m/s 光电转化效率 16% 额定电池 12V
最大限制风速 12.0m/s
最大输出功率 400W
(1)能源的种类繁多,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能源进行分类,太阳能和风能都属于 。
A.二次能源 B.可再生能源 C.常规能源 D.非清洁能源
(2)当太阳能光照射到电池板表面处每平方米的功率为1000W时,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
功率为 。
(3)充满电的蓄电池以额定电压对外供电,输出功率为100W时,为使蓄电池的使用寿
命更为长久,持续供电的时间不能超过 h。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