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人民版必修3)课件1(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二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人民版必修3)课件1(共6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7-02 13:5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1张PPT。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仓颉造字仓颉像。相传黄帝时的史官,根据日月星辰、鸟兽足迹创造汉字传说仓颉造字台
(河南洛宁) “天雨粟,鬼夜哭,龙潜藏” 后来,人们将此日定为仓颉纪念日,称作“谷雨”。
(4月20日或21日) 汉字是唯一流传至今的方块文字。诗人余光中说:“只要仓颉灵感不灭,美丽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因为一个方块字就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对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一、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
1.含义与特点
(1)含义: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特点: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形态美、动态美、意境美)2. 汉字形体的演变及五种主要书法字体
(1)汉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其中,隶书和楷书是正式书体,行书和草书是辅助字体。
(2)五种主要书法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其演变规律:由繁到简。 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 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铭、《大盂鼎》铭、《散氏盘》铭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 字体 特点创立或成熟时间创始于秦代始于秦,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形成于汉末开始盛行于晋代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字形方正,规矩严整兼有楷书、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3.书法的主要字体及特点:小 篆始于秦;
代表:李斯;
特点: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隶 书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
始于秦,盛于汉
特点:字体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 汉朝末年,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用的“楷书”。“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字型方正,规矩严整。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 在隶书成为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的同时,又出现了一种写得简便、潦草的字体,叫做“草书”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主要是用来起草文稿和写信。由于写得比较快,所以在书写过程中有的省去了字形的一部分,有的把一些笔画连在一起。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草 书始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代表:张旭(草圣,唐)怀素(唐)
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任性,具有审美价值是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成熟于晋代;行 书 代表:王羲之,王献之; 北宋四大家
特点:兼具楷书规矩与草书放纵,雅俗共赏,具有实用和审美价值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小篆 演变规律:具象到抽象 复杂到简单 朴素人生 刚正人生 随意人生 简约人生清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指出:“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 曲折人生 秦代——李斯;
东晋——王羲之;
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张旭;
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赵孟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