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溶解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溶解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06 23:4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 溶解现象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和水 B.食盐和水 C.碘和酒精 D.植物油和水
2.配制20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下列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
A.称氯化钠 B.量水
C.溶解 D.装瓶
3.以下是一些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无色,②混合物,③溶质一定是固体,④均一,⑤稳定,⑥各部分的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
4.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泥土 C.粉笔灰 D.蔗糖
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t1°C时,物质B的溶解度小于物质A的溶解度
C.将t1°C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有晶体析出
D.若将A从溶液中快速结晶出来可采用蒸发的方法
6.下列化学概念理解或使用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2g
C.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7.下列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木炭吸附二氧化氮 B.制作白糖晶体
C.电解水实验 D.干冰升华
8.在质量分数为20%的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g氯化钠和16g水,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30% B.25% C.20% D.18%
9.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醋 B.菜籽油 C.蔗糖 D.食盐
10.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各100g溶液中均含有30g溶质
B.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2℃时,100g水中放入60g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溶解20g甲、乙,同时降温,甲先饱和
11.如图是硼酸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硼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B.将a点的硼酸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C.将b点的130g硼酸饱和溶液蒸干,可得30g硼酸
D.t2℃时,向50g水中加入20g硼酸后充分搅拌,可得70g溶液
1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D.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13.如图表示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a、b的溶解度不相等
B.t1℃时a、c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均变为不饱和
C.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D.t1℃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
14.K2CO3 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2CO3 中钾、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3
B.K2C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C.K2CO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8
D.K2CO3 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移动的分子
15.t1℃时,将等质量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
B.烧杯②中上层清液一定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t1℃时将烧杯①中溶液倒入②中,充分搅拌后,烧杯②中一定还有固体剩余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二、填空题
16.根据如图所示的A、B、C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以下问题:
(1)P点表示_____。
(2)在t1 ℃时将30gA物质投入100 g水中,最终所得到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t2 ℃时,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A,现要提纯B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4)将t2℃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1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3)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2)当温度为______℃时,甲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______(从“甲、乙、丙”中选填)。
(4)将 t3℃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2℃,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19.下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_________方法提纯A;
(3)t2°C时,在50g水中加入______________g C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随着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参与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的蒸馏 ②水的蒸发 ③水的电解 ④水的净化
(2)有媒体曝光过,有一辆某品牌大货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汽车后轮突然冒出滚滚浓烟并燃烧起来,幸好消防人员及时赶到并用高压水枪喷射货车油箱和轮胎,才得以扑灭。请解释向轮胎喷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是常用的溶剂。若要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进行如下的操作:①计算(需要氯化钠2.5g);②用托盘天平称量2.5g氯化钠;③用 _________(填“10mL”或“50mL”)量筒量取_______mL水(水的密度为1g/mL);④将两者置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Ⅰ:气体制备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所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
(3)用上述装置收集氧气时,若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碳化钙固体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Ⅱ:溶液配制
(5)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6)操作⑤中称量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______。
(7)操作②应选用______量筒(50mL或10mL);量水时,若仰视读数,配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偏大”或“偏小”)。
(8)若要将以上溶液稀释成0.5%的淡盐水,需要加水的质量是______。
参考答案:
1.D2.B3.B4.D5.C6.A7.C8.C9.B10.D11.C12.C13.D14.C15.C
16.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t1℃时,A、C的溶解度为25g) 20% 蒸发溶剂(水) C>B>A
17.(1)65
(2)向溶液中加入甲物质
(3)adcb
(4)不变
18.(1)丙、乙、甲
(2)t1
(3)丙
(4)D
19.CBA(或C>B> A)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0 不变
20.③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50mL 47.5 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21.铁架台 AC 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或未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就开始收集) B ④⑤①②③ 取回少量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50mL 偏小 45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