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 说课(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免疫调节 说课(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09 16:3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免疫调节
说 课 内 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学习,特别是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分析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知识目标 ①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②概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资料收集,分析总结的能力。
②使学生学会构建过程图,归纳总结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情感目标①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材分析
目标分析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重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难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这节课,我所面对的是高二学生。
学生在初中,已经对免疫学的知识有所接触,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初步了解了免疫的功能。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免疫学应用缺乏认识。
免疫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
经过高中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分析总结的能力。
情感基础
能力基础
教法、学法分析
课前发下学案使学生有章可依,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精讲点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直观教学法
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案导学法
探究讨论法
借助多媒体手段,达到高效、直观的效果。
精心备课,编制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前预习,通过阅读教材、搜集资料完成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
学生
课前准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归纳总结
提升拓展
反馈训练
巩固落实
成果展示
汇报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他在塑料泡泡里度过了12年的光阴,他渴望亲人深情地拥抱,却在临死那一刻,第一次触摸到妈妈手。
1971年9月21日,他出生在美国。从出生那一刻起,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罩中,因为他患有一种极其罕见的基因缺陷疾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简称SCID)”。
泡泡男孩
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对他来说,泡泡外面的世界充满着致命的威胁.
1984年2月22日,与病魔和孤独斗争了12年半的“泡泡男孩” ,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泡泡男孩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新颖的实例,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以上实例,启发学生思考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调节的重要性,自然的过渡到新课《免疫调节》。
教学过程设计
免疫系统的组成
情境:学生阅读教材免疫系统组成资料。根据资料,尝试用连线和简单的文字,构建出免疫系统组成的概念图。
设计意图:既内化了知识,又锻炼了构建概念图的能力。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免疫系统的功能
呈现初中教材(八年级下册P78)图片。
总结免疫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自主探究
人体的三道防线
呈现初中教材8年级下册77页图(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
设计意图: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归纳。
观看动画
问题探究,小组讨论
①什么是抗原?抗原刺激B细胞有几条途径?
②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有什么反应?
③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
④最后抗原是怎样被消灭的?
⑤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机体的反应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时候更迅速、高效?
小组汇报,
回答问题
归纳总结,
师生共建
概念图
体液免疫
教学过程设计
-----合作探究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直接刺激
分泌
抗体
抗原+
摄取
处理
呈递
增殖
淋巴因子
分化
记忆B细胞
效应B细胞
抗原再次入侵
过渡:体液免疫这一系列过程是在细胞外液进行的,但如果病原体进入了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如何发挥作用呢?引出细胞免疫的学习。
体液免疫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合作探究
特异性免疫反应
带着问题
观看动画
阅读教材,
小组讨论
回答问题,
小组展示
教学过程设计
细胞免疫
①效应T细胞是怎么产生的?
②效应T细胞有什么作用?
③抗原最后是怎样被消灭的?
④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机体的反应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时候更迅速、高效?
⑤画出细胞免疫的概念图。
概念图
小组间
补充完善
归纳总结
-----合作探究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1、学生课下分小组,选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收集相关知识。
2、课上,小组间交流展示,教师引导,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资料收集,分析总结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合作探究
主题:
1、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吗?艾滋病的致病机理?预防措施?
2、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3、什么是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预防措施?
4、什么是自身免疫病?由什么引起的?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哪些?
相互关系
作用方式
发挥作用的细胞
作用对象
细胞免疫
项目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和区别(图表法)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深刻理解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教学过程设计
-----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1、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和T细胞 
A.都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B.核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
C.都能识别抗原产生抗体
D.分化、发育的场所相同
2、下列有关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液中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C.大多数T细胞必须依靠某种B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分化
D.用类固醇使病人T细胞增殖分化受阻,器官移植成功率会明显
3、下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其中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相应的疫苗,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癌状病毒)。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
A.妇女A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B.两人体内的B细胞需要在病原体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两人在5月份抗体含量的差异源于妇女A体内记忆细胞活动的结果
D.两人体内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够攻击被人乳头癌状病毒入侵的靶细胞
4、下图是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病毒
增殖与发病程度之间的关系图,请分析回答:
c
t
a
b
a
b
程度
或数量
(1)、该病毒与人的关系是
免疫学认为侵入人体内
的病毒属于
(2)、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 ;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
(3)、第二次感染时,抗体的产生量明显比初次感染 。
(4)、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 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
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再通过 免疫的作用来予以彻底消灭。
(5)、如果在初次感染之前一个月给人体注射过相应疫苗,会使
其在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出现,原因是人体内 。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监控和清除
三、三道防线
四、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
课堂小结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通过问题驱动、教师引导,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侧重三个方面:
1、引导学生去认识“免疫”,突出它在稳态维持中的作用;
2、通过学案引导,带着问题观看动画,课堂交流讨论,动手画出过程图解来突破重难点;
3、学生通过课下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