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第三章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教学课件+课后知能检测(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第三章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教学课件+课后知能检测(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7-25 20:44:24

文档简介

课件72张PPT。●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解读
1.通过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分布。
2.结合实例理解化石燃料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措施。
3.通过实例和示意图掌握主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与不足。●新课导入建议
化石燃料是非可再生能源,目前全世界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是取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应如何应对化石燃料的耗竭?导入新课——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教学流程设计演示结束1.化石燃料的种类:主要包括煤炭、______、________、油页岩等。
2.化石燃料的分布
(1)煤的分布
世界: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主要有_______大陆和_______大陆两大煤带;南半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石油天然气北欧亚北美澳大利亚南非中国:主要分布在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三省区的储量占全国的64%。南方除____外,均严重缺煤。
(2)石油的分布
世界:在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_____到印度尼西亚;在西半球,从_________,经加拿大、美国西部、_________和_________,到哥伦比亚。
中国: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辽河、大港、______、_________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_______、柴达木、_________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北方山西陕西内蒙古贵州中东阿拉斯加墨西哥委内瑞拉大庆中原胜利塔里木准噶尔3.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很大: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______,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______。
(2)中国能源消耗总量_____,人均_____。
(3)前景:化石燃料存在_______的危机。
4.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以煤为例)
(1)开采:__________、占地、废渣自燃、水土环境污染等。较高较低大少耗竭破坏地表(2)运输与存放:污染空气、水与_______,破坏景观,造成污染。
(3)利用:污染空气,造成全球增温,导致______形成。
5.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采用_______方法开采。
(2)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______、同时验收、同时__________。
(3)保护耕地,____________土地。土壤酸雨科学施工投入使用合理利用(4)对化石燃料进行__________和精加工。
(5)实行___________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深加工能源结构
1.近年来闹“油荒”,“石油危机”日益严重,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
【提示】 说明石油资源短缺。原因是世界石油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石油又是非可再生资源,同时人口急剧增长、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和生活消费石油增加。1.世界能源的总趋势:发展_____________的能源系统和高效、清洁的能源技术。
2.太阳能
(1)优点:能量巨大、_________、可再生。
(2)缺点:______,受天气、季节影响大。
(3)利用形式:_______转换、_______转换。多元化结构无污染分散光热光电3.风能
(1)优点:风力发电成本_____,不会产生______污染。
(2)缺点:风速稳定的地方_____,风力有_________和短期变化,风力丰沛地区不一定是人口密集或经济______区,存在储存和_______问题。
(3)主要利用形式:_______发电。
4.水能
(1)优点:发电成本较低,不会产生空气污染。较低空气少季节性发达输送风力(2)缺点:大坝建设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3)中国水能概况:水能资源居世界______;人均较少;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地区。
5.潮汐能
(1)分布:狭窄的海湾、浅海、江河入海口。
(2)优点:干净、________。
(3)缺点:修建大坝会阻碍船只和_______的进出。
(4)利用方式:_______。首位西南西北中南无污染鱼类发电6.生物能
(1)传统利用方式:造成环境______,造成资源的_______。
(2)目前,农村比较理想的生物能利用方式是发展_______。
7.地热能
(1)存在形式:__________、湿蒸汽、热水。
(2)利用形式:______、取暖、建地热温室等。
(3)优点:成本低廉。污染浪费沼气干蒸汽发电(4)缺点: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_____________,地热蒸汽中常含一些____________物质。更新速度较慢有毒有害
2.为什么说在我国的农村发展沼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能源利用方式?
【提示】 ①农村发展沼气原料丰富;②制取沼气技术要求不高;③沼气是清洁能源,有利于环保;④沼渣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⑤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等。【问题导思】 
1.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化石燃料有哪些?
【提示】 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2.世界化石燃料的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 分布很不均衡。3.中国主要化石燃料的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 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
4.化石燃料在开采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提示】 化石燃料在开采的过程中会造成植被破坏、地面塌陷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等。在利用的过程中主要是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1.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2.应对石油危机的措施
(1)适度开发,均衡生产。石油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对其开发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2)节约使用,提高效率。我国石油利用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节约潜力很大。要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以达到节约使用石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3)加强勘探,挖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保证国内石油的正常供应。
另外,为了预防石油供应中断,保障石油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我国的四大石油储备基地为浙江的宁波镇海和舟山岙山、青岛黄岛、大连新港。 “煤变油”这一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据此回答(1)~(2)题。
(1)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放射性污染      B.臭氧层空洞
C.酸雨、酸雾 D.重金属污染
(2)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  )
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 ②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 ③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④我国煤炭资源过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思路点拨】 首先从材料中理解“煤变油”技术的环境效益,再结合中国的能源现状进行分析。
【解析】 第(1)题,硫、氮的污染物即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它们进入大气后,会进一步氧化,再与水汽结合形成酸雨、酸雾。第(2)题,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一方面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另一方面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而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一直以煤为主, 大量燃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煤变油”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答案】 (1)C (2)A【问题导思】 
1.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项目。利用太阳能发电有何优缺点?
【提示】 优点: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能量巨大、清洁无污染。缺点:太阳能在地表分布较为分散,建设太阳能电站占地面积大,受天气、季节的影响比较大。2.除了太阳能资源外,世界各国大力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还有哪些?
【提示】 还有水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地热能等。
3.为什么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发可再生资源?
【提示】 现在世界能源构成中以非可再生的矿物能源为主,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非可再生的矿物能源总有耗竭的一天,再者,矿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所以世界各地都在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类健康的问题日益严重。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
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材料二 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1)回答下图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2)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材料二,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3)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关键:
①读清题中材料、题图所给的信息。
②理解潮汐能、风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及条件。【解析】 第(1)题,根据联系框图各部分的因果关系,形成酸雨的酸性气体包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而酸雨落入河湖土壤中会引起水土的酸化,留在大气中的酸性气体会通过人的呼吸对人体造成危害。第(2)题,解答本题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解决,一是从图上获取河口形状、纬度位置等信息,然后针对“潮汐潮位高”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二是对比较熟悉的钱塘江潮的成因进行迁移。第(3)题,解答本题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东南沿海的风力为什么大。二是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较全面。【答案】 (1)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②酸化;③呼吸;
(2)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3)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因此风能丰富。下表为我国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规划数据表(2008~2015年)”。读表,回答下列问题。(1)2015年与2010年相比,我国矿物能源开采总量的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影响我国矿物能源开采总量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应采取哪些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1)题,从表中数据可知,我国各类矿物能源开采总量都在增加,其中煤层气与天然气的增幅较大。第(2)题,矿物能源开采总量既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要注意环境质量的保护。第(3)题,既要合理开发,又要搞好开发后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答案】 (1)各类能源开采总量均在增长 煤层气、天然气增幅较大 (2)经济 环境 政策
(3)建立矿产地储备基地,增加储备量;提高大中型矿山比例;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率;提高矿区复垦率[图表展示]
教材P45图3.15 我国可开发水能的分布[解图精要]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可开发水能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依次是: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
2.西南地区河流水量丰富,而且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区,所以水能资源最丰富;中南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居我国第二位,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三峡和西江中上游,因为这两河段地处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量丰富,而且都处于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区,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西北地区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黄河的上游,因为该河段穿越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丰富; 华东地区河流水量尽管丰富,但是地形平坦,落差小,东北和华北地区河流数量少,径流量较小,落差小,所以水能不丰富。[图表应用]
 据上图回答(1)~(2)题。
(1)与中南地区相比,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富       B.河流众多
C.河流流量大 D.河流落差大
(2)三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分布的地区代号依次是(  )
A.③②④ B.④②③
C.③①④ D.④①③【解析】 首先要明确决定水能资源丰富与否的因素是河流的径流量和落差;其次是要熟悉我国大型水电站的位置和上述6个地区包括的范围。
【答案】 (1)D (2)B教材第40页思考
【答案】 (1)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推动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并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2)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3)改善了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教材第41页思考
【答案】 1.会。因为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它们的生成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并且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就其总量来说是用一点少一点,加之人类消耗石油等化石燃料的量在快速增长,所以石油最终会耗竭。
2.石油不仅是人类优质的能源,更是优质的化工原料,所以石油资源耗竭会影响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进而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3.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开发替代能源,面向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日益减少石油单纯作为燃料的比重,延长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教材第44页(上)思考
【答案】 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丰富与否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而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又主要与纬度位置、气候类型、季节等密切相关。教材第44页(下)思考
【答案】 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一、选择题
我国决定在部分城市倡导推广使用乙醇作为汽车燃料,替代汽油,降低汽油的消耗,从而减少石油进口量。据此回答1~2题。
1.用乙醇代替汽油的前景广阔,其主要原因是(  )
A.乙醇可以从植物中提炼,具有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B.乙醇可以改变石油成分,提高能源利用率
C.汽油价格过于昂贵
D.我国的乙醇生产处于过剩状况2.使用乙醇替代汽油,可产生的影响是(  )
A.推动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
B.延长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C.减轻大气污染
D.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
【解析】 第1题,汽油是从石油中提炼的,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而乙醇可以从植物中提炼,具有可再生资源的特点。第2题,乙醇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汽,而汽油的燃烧产物为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后者的燃烧产物能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发生。
【答案】 1.A 2.C二、综合题
3.读我国化石燃料产生相等能量情况下排放的污染物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1)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当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所占比例有增长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要解决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第(1)题,不同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类型不同,灰分会增加可吸入颗粒物,降低大气能见度,SO2、NO2会导致酸雨产生,碳氢化合物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等。 第(2)题,与其他化石燃料相比,天然气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如运输、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污染少。第(3)题,解决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主要从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节约能源方面去回答。
【答案】 (1)(向大气中排放的)灰分会增加可吸入颗粒物,降低大气能见度;SO2、NO2会导致酸雨产生;碳氢化合物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等。
(2)化石燃料中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较轻。(3)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洁净煤技术,调整能源结构;(在能源开发上)面向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4.阅读漫画“兄弟连”,完成下列问题。
(1)出现漫画中情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在“兄弟连”的进攻下,与________相关的产业将“节节败退”。
(3)为应对“兄弟连”的进攻,我国应怎样做?
【解析】 第(1)题,漫画显示的是石油及其制成品价格不断上涨,其实质是石油供需失衡。第(2)题,石油及其制成品价格上涨,导致与石油相关的工业生产成本增加。第(3)题,应对石油及其制成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的措施可从三个方面分析:寻找替代品、提高利用率、增加开采量。 【答案】 (1)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石油
(3)适度开发国内石油,均衡生产,提高出油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石油的利用率,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加强勘探,增加石油的可采储量;到国外开采石油;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寻找石油的替代品。(答出四条即可)课后知能检测
一、选择题
2012年3月2日,赵启正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说:“中国发展核电要在极端安全前提下进行。”表示将继续蓄力发展核电能源,认为核能仍是当今世界最干净与最有可拓展前景的能源。据此回答1~3题。
1.在山东东部沿海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山东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
2.目前,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
B.煤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核能
C.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核能
D.煤炭、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水电
3.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是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缺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措施之一,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1993年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以后石油进口的数量逐年增长。读“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完成4~5题。
4.2004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  )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
5.关于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途径,正确的是(  )
A.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
B.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
D.立足国内能源,减少利用国外能源
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读图完成6~7题。
6.美国与日本相比(  )
A.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B.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C.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D.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7.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B.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C.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D.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据此回答8~10题。
8.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9.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
10.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差较小
二、综合题
11.读下面漫画,回答问题。
(1)材料中漫画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消费增量国。2011年,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达到55%,接近国际上通行的安全警戒线,开始威胁到国家石油安全。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
(3)随着汽车排放的尾气与燃油工厂排放的废气的大量增加,城市中的大气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主要造成________问题。分析这种大气污染的危害。
12.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下列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将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千米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
(1)按照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_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
(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及答案
一、选择题
1~3.【解析】 第1题,随着山东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供应紧张,迫切需要建设一个与全省发展定位相匹配、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能源保障体系,为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能源支撑。第2题,目前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石油为主,而我国是以煤炭为主,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清洁能源如天然气、水能、核能等所占的比重偏小。第3题,大力发展核电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而不是唯一举措。
【答案】 1.B 2.A 3.C
4~5.【解析】 第4题,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不属于“开源”范围内容。第5题,因为经济要发展,所以不能用控制生产规模来减少能耗,不稳定性能源也要正常开发利用,要立足国内外能源市场,确保我国的能源供应。
【答案】 4.B 5.B
6~7.【解析】 第6题,图中反映出的能耗变化是随时间发生变动的,这个过程并不是单纯的上升或者下降,在具体分析时要根据选项的要求做出判断。第7题,目前发展中国家能耗普遍高于发达国家主要是技术落后造成的。
【答案】 6.A 7.D
8~10.【解析】 第8题,风能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可以持续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撒哈拉沙漠地区人口稀疏,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差,风能开发存在储存和输送问题;风能能量密度低、设备造价较高。第9题,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分别受冬、夏季风的影响,风力强且较稳定。第10题,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地形封闭,风力较弱。
【答案】 8.A 9.B 10.C
二、综合题
11.【解析】 第(1)题,命题着眼于考查在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并根据此形势对图示内容作出合理的解释。第(2)题,我国对外石油依赖程度高,威胁到国家的石油安全;命题从这一角度出发,多角度分析应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对策。第(3)题,燃油产生的废气对城市大气造成污染,其中光化学烟雾危害比较大;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答案】 (1)油价上涨
(2)使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增加战略石油储备;节约能源,提高石油的利用效率;大力开发新能源,发展多种形式的替代能源。(合理即可)
(3)光化学烟雾 危害:刺激眼睛和咽喉,严重时破坏人体呼吸系统;对植物和橡胶物品产生损害。
12.【解析】 第(1)题,能源根据总量、更新速度、利用开发速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非可再生能源;根据开发利用现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新能源的开发有利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能源结构调整问题、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等。第(2)题,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中低纬度、大陆性气候、阴雨天气较少、地形开阔、空气流通性好、地势较高的地方往往是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第(3)题,对上海地区建设的东海大桥风力发电场的不利因素的分析,要注意开放性思维,多方位分析,如:风力强弱与稳定性、海洋灾害的影响、季风风向带来的技术投入上的问题的解决和克服等。
【答案】 (1)可再生 太阳能与风能 新能源多属可再生能源,能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2)拉萨位于我国光照资源丰富带,更适宜发展太阳能。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强度大;重庆位于我国光照资源贫乏带,因为这里多阴雨天,多雾,日照时数少。
(3)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成本高,施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