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单元归纳提升课件+综合检测(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单元归纳提升课件+综合检测(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7-25 22:10:47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备选答案
①自然灾害的防御 ②灾后恢复 ③遥感技术(RS) ④灾中应急  ⑤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1)北方冷冻灾害多发生于秋季和春季,南方冷冻灾害多发生于冬季,试分析其原因。
(2)在灾害救援中,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是________。
(3)为了减轻寒潮、暴风雪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如果你是我国北方的牧民,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答案】 (1)北方冬季时农作物停止生长或生长进入休眠期(北方冬季农闲),故造成的危害较小;春秋季节农作物仍处于生长期,故造成的危害较大。南方冬季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活动,故冷冻灾害危害较大,春秋季节气温相对较高,且冬季风影响相对较弱,气温下降幅度较小。
(2)交通通行能力恢复。
(3)①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加固圈舍栏舍和养殖大棚,防止倒塌造成牲畜伤亡;②保证饲草料和燃料的供给;加强宣传,提高农牧民防灾意识。(1)指出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
(2)简述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
【解析】 第(1)题,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特点从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和洪涝灾害平均持续时间趋势两个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从人口的增多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分析。第(2)题,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有加固堤防、修建分洪、蓄洪区、退耕还湖、裁弯取直等。【答案】 (1)特点:严重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持续天数呈波动增长的趋势。原因:人口压力大,山区滥伐,陡坡开垦,水土流失导致河湖蓄洪、泄洪能力下降;人类大量进入洪涝灾害高风险区生产、生活,使灾情加重。(2)加固堤防;修建分洪和蓄洪区;退耕还湖;裁弯取直。综合检测(三)
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我国自然灾害频次多、范围广、强度大,为防御自然灾害,我们要采取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两种措施,抓好落实和相互配合。据此回答1~2题。
1.在干旱地区修建水库可以起到的减灾作用有(  )
A.改变地表环境,提高灾害强度
B.控制灾害与人口的直接相遇
C.改变水循环,提高抗灾能力
D.消除旱灾灾情
2.下列哪一措施能起到改变地表环境,减轻灾害强度的作用(  )
A.加固房屋,提高抗震度
B.修建防洪大堤
C.植树造林
D.挖掘机井
【解析】 修建水库可以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提高抗灾性能。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抗灾能力;挖掘机井、加固房屋属于改变财物特征;修建防洪大堤属于阻隔灾害与人口、财产的直接相遇。
【答案】 1.C 2.C
3.自然灾害救援与救助的目标包括(  )
①减少甚至消除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②防止和杜绝灾害消息的发布和泄漏,维护社会稳定
③恢复灾区人们的基本生存条件
④保障灾区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⑤疏散人群,动员灾害多发区人民迁出原居住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⑤
【解析】 对已发生的自然灾害的信息必须及时公布而不能封锁,有些灾害如旱灾多发区的人员无法大规模搬迁。
【答案】 A
救灾物资的储备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不同地区灾种有差异,所以救灾物资的储备应因时、因地、因灾种而异。据此回答下题。
4.若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储备物资中,节水设施、救生器具以及净水剂等比重较大,则该基地最有可能是(  )
A.武汉 B.成都
C.西安 D.昆明
【解析】 节水设施、救生器具、净水剂比重大,说明该区域水文灾害比较频繁,武汉多洪灾。
【答案】 A
5.下面对自然灾害防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包括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
B.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灾害和损失为目的
C.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发生中进行防御
D.20世纪末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属于非工程性防御
【解析】 自然灾害防御是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答案】 C
6.属于我国减灾防灾工程措施的是(  )
A.开展防灾减灾科学研究
B.加强保险与救援工作
C.建立和健全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D.兴建小浪底水库
【解析】 A、B、C为非工程措施。
【答案】 D
(2013·潍坊四县联考)读“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京珠高速广东粤北段沿线受灾,从图中调运救灾物资最近的基地是(  )
A.a       B.b
C.c D.d
8.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
A.冲锋舟 B.食品
C.矿泉水 D.棉衣
【解析】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a为南宁,b为长沙,c为武汉,d为郑州。粤北段高速离长沙最近。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洪水灾害,应大量储备冲锋舟。
【答案】 7.B 8.A
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熟悉一些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当洪水来临时,应对洪水灾害的不正确说法是(  )
A.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
B.及时报告,统一组织抢险救灾
C.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低处转移
D.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
10.下列洪水互救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对溺水人员进行人工呼吸
C.划船、游泳去救人
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
【解析】 第9题,应对洪水灾害,不同情况下按轻重缓急有不同的方法、步骤。当洪水来临时,没有转移出去的人,应采取应急措施向高处转移;当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当发生险情时,要及时报告。第10题,对落水人员应及时救治。
【答案】 9.C 10.D
二、综合题(共40分)
11.读2012年2月5日至8日我国最大降温幅度预报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描述图中降温幅度大于14℃的区域。
(2)图中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下面能反映该自然灾害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________。
(3)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防灾、减灾工作。下列防灾、减灾活动中,采用遥感技术的有________(选择填空),采用GIS的有________(选择填空)。
A.通过政府网站获取受灾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料
B.从历史资料中查询同时期的气象情况
C.根据卫星云图、气象数据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
D.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
E.集成相关数据,对灾区各县、乡进行准确而快速的损失评估
【解析】 第(1)题,通过读图可知,降温幅度在12~14℃的区域主要位于内蒙古中东部、吉林辽宁两省东部、山东半岛等地。第(2)题,大幅度的降温是寒潮,近地面气温低,形成高压天气系统,北半球近地面应是顺时针辐散。第(3)题,“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利用的是遥感技术;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并对损失进行评估利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 (1)内蒙古中东部、吉林辽宁两省东部、山东半岛等地
(2)寒潮 B (3)D CE
1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什么?
(2)1952年6月20日胜利竣工的荆江分洪工程,符合我国对付灾害的方针“ ________。”
(3)在荆江河段还采取了哪些防洪措施?
【解析】 以荆江分洪工程图为背景,综合考查长江洪水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第(1)题,主要考查长江荆江河段洪水多发的原因,由图中可以看出,荆江河段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积严重,导致洪水多发。第(2)题,荆江分洪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兴修的第一个大型防洪工程,1952年6月20日胜利竣工;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对荆江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有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兴修分洪区、退田还湖等。
【答案】 (1)荆江有“九曲回肠”之称,弯道多;荆江位于由山地进入平原地段,流速变缓、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易发生洪涝灾害。
(2)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3)裁弯取直;加固荆江大堤;退田还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