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1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季风水田农业 亚洲季风区 水稻 季风 平原 中下游 稠密 市场 商品率低 水利工程量大 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单位面积产量高,为什么商品率低呢?
【提示】 人口稠密,消费量大,因此商品率低。商品谷物农业 加拿大 澳大利亚 东北 平坦开阔 肥沃 交通运输便利 广阔 2.在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地位在逐渐提高,而长江流域的商品粮地位在逐渐下降,你能解释原因吗?
【提示】 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长江流域人口增多,城市面积逐渐扩大,使耕地减少,商品粮地位在逐渐下降。季风水田农业 【问题导思】
1.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什么地区?其主导因素是什么?
【提示】 亚洲季风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的生长。
2.影响季风水田农业分布的区位因素除上述主导因素外,还有哪些有利的因素?
【提示】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们喜食稻米,市场广阔;种植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亚洲季风水田农业有哪些特点?
【提示】 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小农经营;水利工程量大。1.区位分析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与该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及独特的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2.特点、成因及措施注:“水利工程量大”在图中未能显示,因为“水利工程量大”是针对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带来旱涝灾害而采取的措施,与自然条件有关。 (1)该农产品为( )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冬小麦
(2)有关该区域发展该农产品的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 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 ⑥农业劳动力充足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3)关于该地农业生产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口稠密,消费量高,机械化程度高 ②降水不稳定,多发旱涝灾害,应大力兴修水利工程 ③发展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④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思路点拨】 根据图示首先确定此地为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发展的是季风水田农业,然后再结合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和特点解答问题。【解析】 第(1)题,图中所示农产品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沿海平原及河流沿岸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为稻米。第(2)题,中南半岛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第(3)题,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生产靠传统精耕细作技术,机械化水平较低。
【答案】 (1)C (2)B (3)C商品谷物农业 【问题导思】
1.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哪些农作物?产品主要用于自己消费还是销售?
【提示】 玉米和小麦。销售。
2.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域一般具备哪些区位优势?
【提示】 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3.我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经营方式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提示】 东北和西北。经营方式不同,我国一般是国营,其他国家是家庭经营。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多个商品谷物生产国中,美国的商品率最高,超过了95%,其形成高度商品化的原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2)②③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其收获季节是否相同?理由是什么?
(3)②区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华中地区
(4)与①②③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
A.工业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进程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国际局势多极化【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位置判断此区域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北部是春小麦,南部为冬小麦。分析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背景时,要与其区位因素相结合。【解析】 第(1)题,根据轮廓图,可以判断图中阴影地区为美国中部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其社会经济条件可从市场、交通、地广人稀、科技、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分析。第(2)题,②和③是小麦区。②区因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种植的是春小麦,春种秋收。③区纬度低,种植的是冬小麦,秋种夏初收获。第(3)题,我国的春小麦主要集中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和西北地区。第(4)题,世界经济全球化、城市化进程使商品谷物农业市场广阔,工业化的发展为商品谷物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农业机械,使商品谷物农业大规模机械化成为可能。【答案】 (1)商品谷物农业 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地广人稀;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
(2)春小麦 冬小麦 不同 ②区种植春小麦,秋季收获;③区种植冬小麦,夏初收获。
(3)B (4)D[解图精要]
此图表示季风水田农业在亚洲的分布位置及影响其形成的区位条件。从图中可见: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此区域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图表应用]
1. 季风气候的特点对水稻种植有何影响?针对不利影响应采取哪种措施?
【提示】 (1)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水稻的生长有利。(2)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多旱涝灾害。针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应兴修水利工程。2.读人口分布图, 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条件有哪些?由此产生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季风水田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此区域人口稠密,为季风水田农业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是由于人多地少,消费量大,只能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满足粮食需求。因此水稻种植表现为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的特点。教材P48活动
【点拨】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点,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都会发生变化,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
【答案】 1. 季风水田生产对水、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水田生产增加了水分的蒸发和下渗,灌溉需求导致了大量修建水利工程,改变了水的时空分布。长期的水田作业,改变了土壤的组成、结构和性状,形成肥沃的水稻土。水田生产要求田地平缓、坡度小,需要改造地形,如修筑梯田等等。2.所列出的资料清单中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资料、地形组成、土壤类型、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人口密度、稻谷单产和总产情况、商品率高低、机械化水平、劳动力状况、生产习惯等方面。教材P50活动
【点拨】 一个区域发展哪种农业地域类型以及这种农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与本区域的区位条件密切相关。
【答案】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商品率高;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④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2.
产生这两种农业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气候条件不同,两种农业地域所生产的农产品品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条件直接影响到生产的经营方式和商品率的高低。2.材料中两地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 )
A.台风活动频繁 B.锋面活动频繁
C.气温变化大 D.季风的不稳定性
3.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培育良种
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D.改良土壤【解析】 图示农业地域位于亚洲东南部、南部,为季风水田农业,该地受夏季风强弱影响旱涝灾害频发,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减少灾害损失。
【答案】 1.B 2.D 3.C4.农业地域类型与图中小麦区相同的国家主要是( )
A.法国 B.澳大利亚
C.蒙古 D.泰国5.图示国家中部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高温多雨,自然条件优越 ②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交通运输便利 ③人口稠密,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④发达的工业为农业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化肥、农药、电力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 第4题,美国小麦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第5题,美国中部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交通便利、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等。
【答案】 4.B 5.D(2)B、C、D三个区域中,漫画中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布局在________地区,请分析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解析】 本题以我国东北的农业生产考查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分析,从漫画的内容可知该地的农业实施的是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特征吻合,商品谷物农业多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平原地区,东北的商品谷物农业和当地的温带季风气候及肥沃的黑土息息相关。
【答案】 (1)D (2)B课时作业(八)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图”。读图完成1~2题。
1.以图示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乳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劳动生产率高 B.商品率高
C.科技水平高 D.水利工程量大
【解析】 第1题,图示农业生产活动为水稻插秧,因此可判断为季风水田农业。第2题,季风水田农业具有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等特点。
【答案】 1.B 2.D
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图,回答3~5题。
某种农事安排示意图
3.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①雨热同期 ②生产规模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人口稠密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4.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 )
①东北平原 ②河套平原 ③鄱阳湖平原 ④成都平原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5.我国海南岛可种三季稻,其主要区位因素是( )
A.降水丰沛 B.热量充足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解析】 第3题,从图中看,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同时还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由于人多地少、经济水平较低而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第4题,该水稻种植为典型的双季稻,故在我国南方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分布,东北平原、河套平原由于气温较低而不能发展双季稻。第5题,我国海南岛地处低纬地区,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因此可以种植三季稻。
【答案】 3.A 4.C 5.B
读“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6~8题。
6.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化(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自给农业
7.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不具有的条件是( )
A.国际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技术装备好
8.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
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商品率很高 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 ⑤耗费能源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解析】 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为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投入多耗能也多,多分布在发达国家。
【答案】 6.B 7.C 8.D
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①、c—④、d—③
C.a—①、b—③、c—④、d—②
D.a—②、b—④、c—③、d—①
10.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
【解析】 第9题,农业科技先进使单产较高,而人均耕地面积大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可能,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第10题,东北地区相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农业区位优势是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大,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A、C、D三项均不及长江三角洲地区。
【答案】 9.C 10.B
读①、②两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11~12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①
86%
14%
20%
多
②
45%
55%
90%
少
1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畜牧业
12.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解析】 从表中可知①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劳动力多,由此可知为季风水田农业。②地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大体相当,故为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分布有混合农业。
【答案】 11.A 12.D
二、综合题
13.读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填表,完成有关A、D两地农业的比较。
A地
D地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2)根据B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说出B地容易发生的灾害,以及针对此现象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 A地为三江平原,是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土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D地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我国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位于亚热带季风区,水热充足,雨热同期。B地为华北平原,由等值线分布可知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旱涝多发,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答案】 (1)
A地
D地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商品谷物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黑土肥沃,土地面积广大
降水丰富,热量充足,生长期长
(2)旱涝灾害。修建水利工程(或修水库)。
14.读图(阴影部分表示主要农业生产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1)甲图和乙图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图农业生产地区中,均有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
(3)甲图中A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________;乙图中B处发展农业生产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
(4)丙图中C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该处农业生产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应该借鉴甲、乙两图中的________(A、B)地的经验。
【解析】 甲图所示农业区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作物为玉米和小麦,其中A由于纬度高,受热量限制种植春小麦,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具有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的特点。乙图所示农业区为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主要种植小麦和牧羊,农业生产具有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的特点,其中B地区由于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水源不足成为限制该地农业发展的因素。丙图中C地为我国的三江平原商品谷物农业区,主要农作物为春小麦。
【答案】 (1)商品率高 机械化水平高 生产规模大
(2)小麦
(3)热量不足 水源不足
(4)商品谷物农业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