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4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工业用地 农业用地 界线 广泛 中高级 低级 市中心 点 条 便捷 聚集 1.发达国家富人多居住在郊区,城市中心区及其附近是穷人的天下,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
【提示】 由于市中心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质量差,而郊区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及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使富人向郊区迁移。原市中心及其附近的住宅区破落成为低级住宅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分布 组合 城市地域结构 同心圆 经济 交通便捷程度 市中心 商业 住宅 收入 住宅区 土地利用方式 2.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的工厂往往外迁,原来的工业用地被改造为其他用地。市区的工厂为什么外迁呢?
【提示】 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市区的工厂纷纷外迁。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问题导思】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就是城市功能区吗?
【提示】 不是,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式,而土地利用的同一种方式在空间上高度集聚,才能形成功能区。
2.城市功能区只有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这三种吗?
【提示】 一般城市都具备这三个功能区,而大城市功能区较多,有的还包括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等等。
3.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有何规律?
【提示】 商业区多分布在市中心和街角路口处;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外缘交通干线的两侧;高级住宅区往往与旅游区、文化区相连,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连。 1.三大功能区的形成2.三大功能区的特点、分布及原因(1)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
(2)分析功能区C布局的主要原因。
【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时,可利用三大功能区面积的大小、分布位置特征来区别。分析功能区C布局的主要原因时要结合功能区C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然后从图示提取信息即可回答。【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A的用地面积最小,应为商业区,B的用地面积最大,应是住宅区,C为工业区,第(2)题,据题意可知,此地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盛行季风(夏季是东南季风,冬季是西北季风),C区位于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区,且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C区靠近河流,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从等高线的数值来看,其海拔在20米以下,地势平坦开阔。【答案】 (1)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2)位于沿海,靠近河流,海运和河运条件好,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势平坦;位于同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区,且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问题导思】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有几种类型?
【提示】 三种。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不同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为什么不同?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后还会发生变化吗?
【提示】 会。1.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
(1)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而土地租金的高低主要受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的影响。①距离市中心远近
距市中心的远近影响地租水平,结合各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不同,进而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现总结如下表:a.市中心(O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b.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E、F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
c.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点):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
d.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M处):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了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了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形成了工业区。(2)其他因素:除经济因素外,历史、社会、行政等因素也通过不同途径影响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如下图所示:2.城市功能区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以住宅区为例)
城市发展初期,由于市中心交通便捷,距离市场较近,购物便利,在市中心区一些住宅区逐步发展。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市中心出现了交通拥挤、地价上涨、环境污染等问题,一些高级住宅区逐步外迁,迁到城市外缘,一些低级住宅区为了上下班便利而留在了城市中心附近。如下图所示:(1)图中的地租最高峰是(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地租次高峰是_______________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D、F、G四处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字母代表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代表外围商业地的是____________,代表工业用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住宅用地是_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 此题主要考查经济因素(地租的高低)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应布局商业区,其次是住宅区,地租最低的地方应是工业区。而地租的高低不仅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有关,而且还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因此从图中分析每个地点的地租高低是解题的关键。【解析】 第(1)题,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有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个方面,图中A处位于市中心且交通最为便利,地租最高。第(2)题,从城市中心向外延伸的主要公路的两旁和公路交会处,通达度也很好,可形成地租的次高峰,如图中B、C、D、E四处。第(3)题,G、F两处交通条件相当,但距离市中心远近不同。第(4)题,付租能力最强的商业区位于地租高的地点,对交通要求高的工业区分布在城市外围交通线附近,住宅区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答案】 (1)A A位于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通过,交通通达度高
(2)B、C、D、E 它们处在市中心延伸出来的干线公路和城乡外围公路的交会处,通达度较高,租金较高
(3)A、D、G、F
(4)A B、C、D、E G、F、N M【备选要点】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特点、成因分析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每种地域结构呈现不同的特点。他们的形成受地形因素、地租因素、交通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此模式形成主要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地形平坦 B.交通便捷程度
C.环境污染 D.地价高低
(3)如果此城市仅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推测①、②、③及其外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商业区 B.②是工业区
C.③是农业区 D.外围是住宅区【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该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同心圆模式,同心圆模式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从内到外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住宅区 、工业区。而城市的外围是农业区。
【答案】 (1)A (2)D (3)A [图表应用]
1.在商业、住宅和工业三种经济活动中,受距市中心远近影响最严重的是哪个?为什么?
【提示】 商业,因为商业受市场和交通的影响最大,离市中心远,距离市场就越远,交通成本增高,获取的利润降低。2.在地租因素的影响下,OA、AB、BC各地段形成哪个功能区?为什么?
【提示】 OA为商业区,AB为住宅区,BC为工业区。因为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OA段内商业的付租能力最强,主要发展商业活动,形成商业区; AB段内住宅的付租能力最强, 主要用于住宅活动,形成住宅区;BC段内工业的付租能力最强,主要用于工业活动,形成工业区。3.仅受地租因素的影响,城市的功能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哪几个功能区?此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将形成哪种模式?
【提示】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同心圆模式。【答案】 1.(1)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尖沙咀和中环地区,其外围主要是混合功能区。
(2)不相邻。高级住宅区需要优美的环境,而工业区及附近往往环境质量较差。
(3)中心为商业区,向外依次为混合功能区、住宅区、工业区。2.城市因同类活动聚集而形成的功能区有多种。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区、行政区等。其中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而文化区、行政区等在中小城市里就不是很明显。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很小或分散布局,形成不了相应的功能区,只有在大城市中,这些功能区才比较明显。教材P24活动
【点拨】 城市功能区的布置,主要考虑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布局,工业区的布局要考虑对环境的污染,住宅区的布局要考虑方便人们上下班。【答案】 方案二较为合理。方案一中居住用地集中在城市中心,四周被工业用地包围。这种城市的地域结构容易导致居住密度较大,居住环境不易改善,条件差;职工在上下班时交通拥挤;其次我国北方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居住用地四周被工业用地包围,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会对位于城市中心的居住用地产生影响和污染等。方案二分散了居住用地,降低了居住密度,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较好;分散居住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外围的居住用地可以在与工业区之间建立卫生防护带,减轻工业用地对居住用地带来的环境污染等。1.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
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
C.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
D.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
2.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则它最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解析】 第1题,商业区是城市中单位面积地租最高的功能区,而该区域地租指数较低,只能是该区域人口流通量较多的缘故,故C项正确。第2题,住宅区地租指数越高,说明该地住宅租金高或人口流通量较少,则该区域为高级住宅区。图中显示该城市西南方向住宅地租指数较高且范围较大,故B项正确。
【答案】 1.C 2.B3.①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环境极差 B.地价太高
C.交通不便 D.设施不全
4.③区域可能属于( )
A.工业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行政区
【解析】 第3题,①区域位于市中心,由于地价太高,住宅区付租能力不强,因此常住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第4题,③区域常住人口数量最大,应为住宅区。
【答案】 3.B 4.B5.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 )
A.历史因素的影响
B.经济因素的影响
C.民族与宗教因素的影响
D.地理因素的影响
【解析】 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原因较多,有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受社会因素中的民族情结的影响。
【答案】 C(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________。
(2)简要说明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的位置特征。
(3)图中F、G两地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________,A、B、C、D四地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并说明高级住宅区在该地发展的原因。【解析】 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工业区位于城区北部,因此该地最有可能吹偏南风。第(2)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市工业区趋向于交通干线,分布于城市北侧,且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有隔离带。第(3)题,图示G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适合发展商业区,A靠近风景区。地势高且远离工业区,应最适合建高级住宅区。【答案】 (1)偏南风
(2)趋向于交通干线,靠近铁路、公路、河流;分布在河流以北(城市外缘或城市北侧);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有隔离带(河流)分开。
(3)G A 风景区(环境好);地势高;远离工业区,污染小(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河流上游)。 课时作业(四)
一、选择题
下图为中南半岛某城市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
2.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其不利的条件是( )
A.离城市远 B.山区多灾害
C.近湖泊,湿度大 D.交通不便
【解析】 第1题,甲位于城市外缘,且在湖泊附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适宜建高级住宅区。乙在城市中心,为商业区。丙地在城市郊区且在城市干道交会处,地价低,交通便利,适合建仓储批发区。第2题,戊地距城市较远,缺少公路相连,交通不便。
【答案】 1.D 2.D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距离市中心4千米范围内城市各功能区占土地面积比例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功能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商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及绿化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4.科学地规划城市建设,有利于( )
A.使城市每一寸土地都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B.加强各功能区之间的分工与联系
C.重点建设某一种功能区
D.完全摆脱环境污染问题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见①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而且面积在快速增大,可推测是住宅区,②功能区面积在快速缩小,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区外迁,由此推测②为工业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绿地面积会逐渐扩大,因此推测④为绿化区。第4题,科学地规划城市建设有利于加强各功能区之间的分工与联系;但不可能使每一寸土地都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城市的功能区要均衡发展;科学地规划城市建设能降低工业区对环境的污染,但不能完全摆脱环境污染问题。
【答案】 3.A 4.B
房价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如图为中国南方某城市等房价线图。读图,回答5~6题。
5.对图中M、N、P、Q四处房价及原因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
A.M处房价偏高,环境优美
B.N处房价偏高,距市中心远
C.P处房价高,靠近河流
D.Q处房价低,靠近铁路
6.关于城市住宅区叙述正确的是( )
A.住宅区所占城市面积仅次于工业区
B.收入差异为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C.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D.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解析】 第5题,根据等值线“凸低为高”的判读规律,M处房价高,且临近湖泊和小山丘,环境优美。故选A。第6题,住宅区是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A错;收入、知名度、种族、历史因素都是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B对;工业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C错;高级住宅区一般和外城相联系,D错。
【答案】 5.A 6.B
甲图是我国某城市平均地租等值线(单位:元/平方米)分布示意图,乙图是该城市某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地铁使用量统计图。据此回答7~8题。
7.乙图反映的区域最可能是甲图中的( )
A.M B.L
C.N D.P
8.甲图中平均地租等值线沿虚线向外凸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交通
C.人口密度 D.建筑物高度
【解析】 第7题,从乙图可以看出一天当中进入该区的交通量主要在8∶00,而离开该区的交通量主要在18∶00,符合商业区的交通流量特点,而据甲图和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可知该城市的商业区为M。第8题,平均地租等值线沿虚线向外凸出说明该区域的地租水平比较高、交通通达性比较好。
【答案】 7.A 8.B
(2013·盘锦高一检测)该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据图完成9~10题。
9.距市中心4~6千米范围内城市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10.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政策、劳动力 B.市场、劳动力
C.地价、市场 D.政策、地价
【解析】 第9题,距市中心4~6千米范围内,住宅用地面积最大,应该为住宅区。第10题,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离市中心较近,接近市场;接近住宅区,劳动力丰富。
【答案】 9. B 10.B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据此回答11~12题。
11.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最可能是工业区的是( )
A.a B.f
C.b D.d
12.若a、c均为住宅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环境优于c
B.a更便于职工上下班
C.a人口密度大于c
D.影响a、c分化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因素
【解析】 此题组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区的布局的相关知识。第1题,从图中左侧的风玫瑰图可知,此城市常年盛行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图中左侧地势较高,右侧地势较低,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工业区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和盛行风向的垂直的郊外,最可能是工业区的是d。第2题,a、c均为住宅区,a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势较高处,环境优美,c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势较低处,和工业区相连,环境质量较差;c离工业区较近,更便于职工上下班;造成a、c住宅区分化的因素是收入的高低。图中没有关于人口密度的信息,因此a、c的人口密度无法比较。
【答案】 11.D 12.A
二、综合题
13.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如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1)题,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往往形成中心商务区。第(2)题,由图例可知,C处为老式公寓楼,应该属于低级住宅区。第(3)题,该题考查汽车销售店的选址,根据该店的特点,应选择交通方便、靠近交通干线的城市外缘地带。第(4)题,该城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因应考虑历史因素。此外,还要考虑地租水平、收入水平等因素。
【答案】 (1)A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2)C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
(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
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
(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
14.下图为某城市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地为该市的重化工业区。简述其布局的有利条件。
(2)说明A、B两住宅小区房价差异的原因。
【解析】 第(1)题,重化工业区布局时要考虑地价、交通条件和对环境的影响。在地价因素的影响下,应布局在城市的外缘;考虑货物运输量加大,应选择交通便捷处;重化工业区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第(2)题,A、B两住宅小区房价差异的原因应从周围的环境角度考虑。
【答案】 (1)重化工业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的工业,甲地离主城区较远,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其产生的大气污染对主城区影响较小;甲地位于城市河段的下游方向,其产生的水污染对城市水质影响小;甲地有主要道路经过,且临近火车站,交通便利;甲地位于城市外缘,地租较低。
(2)A小区低于B小区。 原因:①A小区楼层比B小区高,单位建筑面积占用的土地空间比B小区小;②A小区临近机场,受噪声影响大,B小区临近湿地公园和大学城,环境优美;③A小区背靠陡崖,地质灾害的潜在威胁比B小区大;④A小区交通通达度比B小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