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综合检测:第5、6章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综合检测:第5、6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7-26 16:5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检测(四)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2013·东城高二期末)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解析】 由题图可知:a的能量和物质来自b,并可传给c,所以a是消费者、b是生产者、c是分解者。
【答案】 B
2.(2013·西安高二联考)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
【解析】 本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野兔、鹿、昆虫都是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均为初级消费者;狼和云豹都是第三营养级;营养级越高,体内污染物积累浓度越高。
【答案】 A
3.(2012·黄山高二测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转变的顺序是(  )
A.光能→化学能→热能  B.热能→光能→化学能
C.化学能→光能→热能 D.光能→热能→化学能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应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生产者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然后依次再被各级消费者利用,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于无机环境中。
【答案】 A
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是(  )
A.甲乙丁丙        B.丁乙甲丙
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
【解析】 图示中,甲含能量最多,丁含能量最少,乙、丙所含能量相近。所以甲处在第一营养级,丁处在最高营养级,乙、丙处在同一营养级。
【答案】 A
5.(2013·湛江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兔子同化作用所获得能量的一部分
B.能量可以循环流动
C.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有些长期维持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也可倒置
【解析】 A错误,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粪便量不属于同化量;B错误,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C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错误,由于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能量金字塔也可倒置的生态系统不可能长期维持稳定。
【答案】 C
6.温室效应与碳循环失衡有关。关于图中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加自养生物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
B.温室效应主要与异养生物①②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解析】 本题考查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理解和识图能力。图中自养生物指的是绿色植物和进行化能合成自养的微生物,异养生物①是指各种动物,异养生物②是指各种微生物。增加自养生物的数量能增大自养生物对环境中CO2的吸收,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煤和石油等化学染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CO2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的,不是异养生物①②的数量增加造成的;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图解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因为能量流动是不循环的。
【答案】 B
7.(2012·海淀高二期末)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为一整体,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
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知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同种个体内部的关系都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信息传递还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可以来自生物,也可以来自无机环境。
【答案】 C
8.(2013·日照高二期末)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生态平衡,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
A.物质和能量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自我调节能力 D.分解者
【解析】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使一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
【答案】 C
9.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答案】 C
10.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和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d B.a>b+d
C.a<b+d D.a<c+d
【解析】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沿各个营养级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原因是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因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不能流到下一个营养级或分解者体内。
【答案】 B
11.(2013·太原高二质检)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SO2和颗粒物质的排放量很少,特别是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学燃料低11%~53%。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  )
①减少空气污染      ②缓解温室效应
③不可再生        ④减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生物柴油在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远低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从而改善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导致的全球变暖这一有害于人类的重大环境问题。
【答案】 D
12.(2012·海门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调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高于它的间接使用价值
D.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高于它的直接价值。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3个大题,共40分)
13.(14分)(2013·沈阳高二检测)请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的形式进行。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的太阳能。
(2)分解者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方式将有机物分解成CO2等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3)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其中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
(4)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______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______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解析】 (1)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形式是CO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是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分解者分解有机物的方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3)图中的食物链包括植物→兔→鹰;植物→鼠→蛇→鹰;植物→鼠→鹰,共三条食物链。(4)有毒物质不能被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沿食物链富集,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在体内积累量越大。
【答案】 (1)CO2 绿色植物固定(或光合作用固定)
(2)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或发酵)
(3)3 兔和鼠
(4)食物链 营养级
14.(14分)(2011·山东高考节选)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1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 000 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为是______KJ和_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该草原的______锐减或丧失。
【解析】 (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决定了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强弱;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功能需要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共同作用。
(2)鹰所处的营养级最低为第三营养级,最高为第四营养级,所以得到的最低能量值为10 000×10%×10%×10%=10 KJ,得到的最多能量值为10 000×20%×20%=400 KJ;若去掉蛇,鹰只位于第三营养级,缩短了营养链,所以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就会增加;外来物种的适应性一般较强,会大量繁殖,导致同一食物来源的其他生物因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被淘汰,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就会降低。
【答案】 (1)自我调节(或: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抵抗力 分解者
(2)10 400 增加 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
15.(12分)(2012·东北大师大附中检测)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新思路,请据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芦苇、绿藻、黑藻属于______成分,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
(2)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量来源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其生态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净化水质外,人工湿地还具有旅游观光和蓄洪防旱等多方面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答案】 (1)生产者 垂直 (2)能量来源于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直接价值和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