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综合检测(三)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1·海南高考改编)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
B.真核细胞的细胞溶胶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NADH,过程③消耗NADH
【解析】 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②、①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③、①和④;真核细胞的细胞溶胶中能进行厌氧呼吸的全过程,即①和③或①和④;动物细胞中过程②(需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比过程①(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释放的能量多;包括乳酸菌在内的细胞厌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①产生的NADH,在第二阶段(③或④)消耗。
【答案】 B
2.8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奥尔特曼与切赫研究和发现了RNA的催化功能,并由此获得1989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
B.RNA虽具有催化功能但不能叫做酶
C.RNA催化功能的发现说明酶不具有专一性
D.酶都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解析】 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少数为RNA,在细胞核内合成,都起到催化作用,都具有专一性。2·1·c·n·j·y
【答案】 A
3.(2013·金华期末)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应投入( )
A.新鲜的猪肝 B.煮熟的猪肝
C.冰冻的猪肝 D.生锈的铁钉
【解析】 新鲜的猪肝含有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而酶具有高效性,催化效率很高。
【答案】 A
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内贮有大量ATP,以备生理活动的需要
B. ATP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
C. ATP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
D. ATP中含有一个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水解和重新生成的化学键
【解析】 人体内的ATP含量很少,是靠着A ( http: / / www.21cnjy.com )TP与ADP的快速转化来完成生物体的能量需求的,二者的反应不是可逆反应,因为需要的酶、场所等不同。ATP可以在细胞溶胶中产生,即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D
5.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浓度、酶的浓度等。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
B.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C.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D.若在A点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解析】 B点以前反应速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B点以后的反应速率不再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变化。www-2-1-cnjy-com
【答案】 D
6.(2012·浙江高一联考)下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
A.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速度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解析】 本题考查酶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气泡)。增加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量,可使反应速度加快。一段时间后,因底物过氧化氢全部被消耗分解掉,产生的氧气(气体)量不再增加。【来源:21cnj*y.co*m】
【答案】 C
7.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 )
A.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C.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较大,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
D.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较小,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大
【解析】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较大,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C
8.(2013·嘉兴高一联考)下图表示细胞质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
A.a表示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主要移动方向
B.b表示主动转运
C.c能解释海带内的碘的浓度要比海水的碘高很多
D.海水盐浓度较高,c表示海水鱼的鳃向外泌盐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转运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A项错误,质壁分离时应是细胞失水而不是吸水。B项错误,b应表示易化扩散。C项错误,碘由膜外进入膜内才能解释海带内的碘的浓度比海水的碘高,与图中c方向相反。
【答案】 D
9.近几年暴雨多次袭击海南,除造成人员伤亡和大批迁移外,农田中的西瓜也因长时间淹水而大量死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厌氧呼吸产热量不足导致酶活性下降
B.产物酒精使蛋白质变性,细胞死亡
C.无机盐吸收等生命活动受到影响
D.产物乳酸积累,导致乳酸中毒
【解析】 “西瓜较长时间淹水”暗示长时间处于缺氧环境,植物厌氧呼吸产生过多的酒精使蛋白质变性,而导致细胞死亡。www.21-cn-jy.com
【答案】 B
10.(2013·湖州期末)在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季节或一天的不同时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一般不同,右图为验证温度对光合速率影响的重要实验装置,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aHCO3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
B.本实验可测量试管底部气体的体积大小来衡量光合速率的大小
C.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
D.为了不让光照干扰本实验,应将各组装置放置于黑暗条件下操作
【解析】 本实验为验证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光照为无关变量,所以各组的光照应相同且适宜。黑暗条件下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故D项错误。
【答案】 D
11.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此题考查影响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呼吸的因素,甲处理缺水,呼吸速率低;丁处理细胞已死亡,无细胞呼吸;乙、丙处理,细胞呼吸速率均较旺盛,丙处理未消毒,由于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与种子共同进行细胞呼吸产热最多。
【答案】 C
12.下图为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示意图,U、V、W、X、Y代表参与光能转换的物质。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U在光合作用里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B. V吸收光能后被激发,使H2O分解,产生电子流
C. W为CO2的还原剂,其能量是稳定化学能来源之一
D. U至Y的能量转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解析】 首先要识图弄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U、V、W、X、Y代表参与光能转换的物质分别是除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的其他色素、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NADPH、NADP+、糖类。结合光能在叶绿体中转化过程(光能先转化为电能,然后转化为活跃物化学能,而后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可知,答案A、B、C正确,其中光能先转化为电能然后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为光反应过程,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完成,由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W—Y)则是碳反应过程,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完成,故D错。21·cn·jy·com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9分)(2013·台州期末)如图A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21教育网
图A
图B
(1)物质利用载体蛋白出入细胞的转运方式是图[ ]________和[ ]________。
(2)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是图[ ]________。
(3)图A中与图B表示运输规律相符的转运方式是[ ]________。
(4)a、b两种转运方式合称为________。
(5)下列物质的转运分别对应图A中的哪种方式?
①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
②K+进入植物根尖细胞( )
③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
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
【解析】 图A的a和b均为浓度高→浓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低,所以是被动转运,c需要消耗能量所以是主动转运。由于A需要载体蛋白,a为易化扩散,b为简单扩散。甘油是脂质,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简单扩散,K+的吸收属于主动转运,葡萄糖的重吸收是主动转运,而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属于易化扩散。
【答案】 (1)a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2)c 主动转运 (3)a 易化扩散 (4)被动转运 (5)①b ②c ③c ④a2-1-c-n-j-y
14.(14分)(2010·浙江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研究人员进行了“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
图甲 图乙
请回答:
(1)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CO2浓度下进行的。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中______和______更高。【出处:21教育名师】
(2)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条件下测得的24 h 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塞,试管苗的光合速率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无糖培养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学生对曲线的解读能力。(1)从甲图来看,不加蔗糖的培养基中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要比加蔗糖的培养基高,且光饱和点也比加蔗糖的培养基高。(2)图乙表示一昼夜中CO2浓度变化曲线,b~c段上升缓慢的原因是凌晨温度较低,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较慢导致CO2释放减少所致;c~d段急剧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消耗大量CO2所致,d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CO2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而大气CO2比瓶内高,所以更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3)从甲、乙两图中可以得出不加蔗糖的培养基,适当增加CO2浓度,延长光照时间,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21*cnjy*com
【答案】 (1)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2)温度较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较弱,产生的CO2较少 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消耗大量的CO2 升高 (3)延长光照时间 增加光照强度 增加CO2浓度(任选两个)
15.(17分)[实验探究]验证酵母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实验装置如图,请据图回答:
(1)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煮沸的葡萄糖溶液必须冷却后再加入酵母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加液体石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段时间后,右侧容器中的变化有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左侧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进行对比实验,如何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实验是验证酵母菌厌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呼吸能产生CO2,所以要保持无氧条件,即用石蜡铺在液体上层,溶液煮沸。而澄清的石灰水则是用来检测产物中是否有CO2。 21*cnjy*com
【答案】 (1)去除溶液中的气体(氧气),消灭其中的微生物 (2)高温能使酵母菌死亡及其酶变性失活
(3)隔绝空气,造成无氧环境 (4)液体由澄清变浑浊
C6H12O62CO2+2C2H5O ( http: / / www.21cnjy.com )H+能量 (5)进行对比实验,就向左侧容器的溶液中通入氧气。相隔同样时间后,观察到右侧容器中的液体由澄清变浑浊的速度加快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