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北师大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模块综合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北师大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模块综合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7-29 15:4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模块综合检测 (教师用书独具)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主要内容包括“出版前言、中国概况、文明的诞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帝国的再生……” 其中“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是(  )
A.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唐代的崇儒尚佛
D.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
【解析】 考查解读史料信息的能力。据题干信息可知“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在“文明的诞生”后,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帝国”前,而这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是指秦朝,发生在秦朝之前的“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应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答案】 A
2.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
A.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解析】 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根据“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可知在时间上应是隋唐之后。排除B项和C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注重气节,强调封建伦理秩序,应当在宋明理学盛行时期,不可能在明末清初的反封建民主思潮出现时,排除D项。
【答案】 A
3.(2013·九江高二月考)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仁。这种把自然与人心结合加以论述的学问应是(  )
A.汉代经学      B.唐代佛学
C.宋代理学 D.清代考据学
【解析】 考查解读史料信息的能力。根据题意可知,该学者通过接触事物去获得知识,把外在事物当做启发内心直觉去领悟“生意”的根源,这与宋代理学家朱熹主张的“格物致知”相符。
【答案】 C
4.中国与丹麦曾联合发行《古代天文仪器》邮票,其中第一枚为“简仪”。关于“简仪”,正确的说法是(  )
①简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②迟至汉武帝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家已使用简仪确定天体坐标 ③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发明了简仪 ④《授时历》的天文数据相当精确是与简仪等天文观测的发明分不开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教材可知。②的说法不正确,应该是“浑仪”,而不是“简仪”。本题应该选D。
【答案】 D
5.如果你是生活在北宋的士人,你可以通过下列哪些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  )
①文人山水画 ②词 ③话本 ④京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解析】 根据所学,①②③属于北宋时期,④京剧产生于清代,故选B项。
【答案】 B
6.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敢
【解析】 戏曲作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其艺术特色非常明显。脸谱常采用写意和夸张的手法用以象征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是理解剧性的关键之一,如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勇猛憨厚;白脸含有贬义,代表凶诈。故答案是A项。
【答案】 A
7.这是人们对某一著述的评论:
【观点一】 中国人自编的一部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参考书……,【观点二】 它对西方民主制度有了浮光掠影和支离破碎的认识……
这部著作是(  )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孔子改制考》 D.《变法通议》
【解析】 考查历史再现与再认能力。关键信息:自编的一部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参考书、对西方民主制度有了浮光掠影和支离破碎的认识。B、C两项是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著作,D项是梁启超宣传变法的著作。
【答案】 A
8.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
A.强国御辱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科学理性
【解析】 考查材料信息获取与观点提炼的能力。引西救儒至西儒对立,都是在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积极探索。
【答案】 A
9.以下是博希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
类别
1860~1899年
1902~1904年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
123种
22%
327种
61%
自然科学
162种
29%
112种
21%
应用科学
225种
41%
56种
11%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解析】 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哲学、社会科学”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答案】 A
10.20世纪初期,《时事画报》发表了一幅名为《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的漫画,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
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冲击清朝统治
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
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
D.拥护保路运动,反对“铁路国有”政策
【解析】 此题考查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认识。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金银铜铁锡煤”说明是为了求富,发展资本主义,属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要求。
【答案】 C
11.下列中国革命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井冈山      ②遵义会议会址
③延安         ④西柏坡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
C.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地解决了党内问题
D.④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答案】 D
12.(2013·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毛泽东曾说:“农民的主要攻击的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他们)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中国当时正处于(  )
A.抗日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D.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农民攻击目标来看,“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乃是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从中国存在的这些反动势力看,处于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时期,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答案】 C
13.(2013·盐城模拟)“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对革命道路的探索。材料反映的是反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主张城市中心论,说明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存在分歧。
【答案】 D
14.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图片展中,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入选的是(  )
A.“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B.周恩来会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C.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题词
【解析】 A项是在1970年,B项是在1971年,C项是在1973年,D项是在1983年。
【答案】 D
15.若写一篇集中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科教文发展的专稿,请你确定一组体现其发展的“关键词”。准确的一组是(  )
A.“双百”方针 南优2号 样板戏 “银河Ⅰ型”
B.“两弹一星”“星火计划” 载人飞船 “985工程”“反思文学”
C.“863计划” 《义务教育法》 “211工程”“科教兴国”“两个务必”
D.“三个面向” “五讲四美”“伤痕文学”“银河Ⅱ型” “希望工程”
【解析】 需要注意时间限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
【答案】 D
16.(2013·武汉模拟)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亲自挥笔命名为“银河”,并题诗一首:“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B.中国航天人流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
C.中国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
D.21世纪初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果令人倍受鼓舞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能力和迁移分析能力。根据“银河”的命名和“神机妙算”的提示,可知赞扬的是中国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
【答案】 C
17.(2012·北京西城区模拟)下表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代
百分比
20世纪80年代初
23.5%
1990年
15.88%
1997年
12.21%
A.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B.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C.高考制度的恢复
D.《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解析】 扫盲工作的开展与基础教育发展密不可分。
【答案】 D
18.“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到底基于什么。”这反映了该学派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
A.中断了古希腊法制建设
B.促成了古希腊民主政治
C.促使了古希腊个人意识觉醒
D.导致了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解析】 材料使用的是反问句式,意思是说智者学派启发了人们“检验法律合法性”的意识,即起到了促使古希腊个人意识觉醒的作用。
【答案】 C
19.钱乘旦在《1500年,现代化起步》中说,在近代世界的起点上,人们看到欧洲正在出现巨大的社会变动,看到欧洲已经发生大规模的文化运动,……这些都标志着世界正进入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而动荡的发轫处就在欧洲。 这些运动最早开始于(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解析】 依据题干中的时间可以排除A项,B、C、D三项中开始最早的应是文艺复兴。
【答案】 B
20.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
B.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非工具”
C.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 A项中“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主张,不属于文艺复兴的观点;C项是三件不同的历史事件,不符合题意;D项中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是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 B
21.在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庙门旁,有一幅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下列能解释这一楹联反映的自然现象的理论是(  )
A.“天人感应”的理论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解析】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大意是:海水涨潮, 天天早上涨潮,天天涨潮天天落潮;浮云弥漫,常常到处弥漫,常常弥漫常常消退。影响潮汐涨落的是万有引力,本题选C项。
【答案】 C
22.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下图是当时讽刺达尔文的漫画,它说明了(  )
①进化论是给上帝造人说的颠覆 ②进化论已经被科学界普遍接受 ③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
④进化论使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进化论诞生后,备受非议,②错误。进化论使生物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④错误。
【答案】 C
23.下列是关于传递信息方式演进变化的一组图片,反映的主题不包括(  )
烽火狼烟   快递驿马  近代邮员  卫星导航电话
A.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
B.技术进步加快文明的演进
C.通信技术进步丰富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D.技术创新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解析】 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除科技之外还有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多种因素,D项说法不准确。
【答案】 D
24.(2013·华中师大附中模拟)巴尔扎克,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是“吃黑面包的收账员的诚实”,主要以此说明(  )
A.他的作品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
B.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
C.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D.用作品描绘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吃黑面包的收账员的诚实”主要是想说明他真实全面的记录法国的社会生活,因此A项正确。
【答案】 A
25.现实主义绘画出现于19世纪中叶,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下列作品,属于现实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是(  )
    A       B      C      D
【解析】 A、B属于现代主义绘画;C属于后印象派绘画;D属于现实主义风格。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5分,第27题19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2013·福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有教无类”,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
材料二 “有”和“无”、“难”和“易”、“美”和“丑”、“福”和“祸”都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
材料三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请回答:
(1)提出材料一、二、三思想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创立了什么学派?(6分)
(2)这些思想和学派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他们之间的争论形成的局面称为什么?(4分)
(3)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谈一谈这一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5分)
【解析】 第(1)问要对材料给出的主张进行辨识和分析。第(2)问在第(1)问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应该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3)问进一步回答,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答案】 (1)孔子(孔丘),儒家学派;老子(李耳、老聃),道家学派;墨子(墨翟),墨家学派。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3)①中国古代许多思想流派的基础开始形成(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②是中华民族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③为充实人类思想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7.(2012·浙江会考)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
(1)上述材料出自哪本书?(2分)此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指出这一思想提出的主要意义。(4分)
材料二
中国近代某著名杂志创刊号目录的局部图
(2)请写出材料二所示杂志的名称。(2分)该杂志的创办标志着什么?(2分)
材料三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这篇文章的作者姓名。(2分)该文章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5分)
【解析】 第(1)问把握材料一中“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一关键信息;第(2)问注意材料二中的时间“民国四年”是1915年,提取目录中“敬告青年”这一信息。第(3)问通过解读材料三可以看出,其宣传的是马克思主义。
【答案】 (1)《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对近代中国人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青年杂志》(或《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3)李大钊。宣传了俄国十月革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8.(2012·怀化高二检测)19世纪到20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涌现出风格各异的文学艺术流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雨果
材料二 
材料三 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他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雨果属于哪一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3分)请举出他的一部作品。(3分)
(2)说出材料二的作者和作品名称。(6分)
(3)材料三中的“歌曲之王”是谁?请举出他的两部作品。(4分)
【解析】 本题考点为19世纪到20世纪即近现代的文学艺术,难度较低,大部分是对教材史实的再认和再现。解题关键是对各时期各艺术流派特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掌握程度。第(1)问,雨果是浪漫主义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第(2)问,从画面的变形、夸张、反传统等特征可以得出其是现代主义作品。第(3)问,考查舒伯特的成就。
【答案】 (1)流派:浪漫主义。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2)作者:毕加索。作品名称:《格尔尼卡》。
(3)指:舒伯特。代表作:《魔王》、《摇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