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共22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共22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8 16:14:59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任何描写景物。
3:体会作者的“闲情雅致
导入新课
·调动你的语文积累,说出两句吟咏月亮的诗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写作背景
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十日所作诗篇中“潜龙”一语遭谤,被下御史台狱,于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始出狱,史称“乌台诗案”。元丰三年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却“不得签书公事”,实为看押。这篇文章开头即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表明他在黄州贬所已经快满四年了。张怀民(名梦得)此时也谪居黄州,暂寓承天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都因贬而获“闲”。本文即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年)在黄州任上所作的。
朗读课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重点字词
遂至承天寺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亦未寝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考虑,想到
只是
共同,一起
睡觉
于是
表示推测,大概是
散步
疏通文意
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庭院里的(月光)如积水般澄澈透明,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整体感知
文章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记叙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记叙、描写、抒情。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美
精读课文
作者笔下的月影有何特点?
空明澄澈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写景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用“我喜欢的句子是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的句式。
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将月色比作水,将月下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写出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和月光树影的“交横”之态,同时,月光的静谧和藻荇交横的动态之美结合,更能突出承天寺中月色的优美。
赏析:“月色入户”
“入户”二字将月色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似乎善解人意,主动来与人为伴,安慰这位失意的人。
就全文而言,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后有什么变化?如何理解“闲人”二字?
喜悦
孤寂、悲凉、愤懑
豁达乐观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不是指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首先,“闲人”具体指有闲情雅致的人。
其次,“闲人”一词中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背景资料: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张怀民,宋神宗元丰六年贬黄州,寓居承天寺,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荡,绝不怪怀于迁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兴。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苏轼虽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的坦荡,旷达面对人生的生活信条。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夜游承天寺庭院所见的月下美景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抒发了作者寄情自然美景以排遣忧郁的旷达胸襟。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月下感慨
庭中月色
赏月缘由
豁达乐观
悲凉感慨
议论
描写
叙述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