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3.1 认识不等式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3.1 认识不等式课件(1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3.1 认识不等式课件(1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19 19:39:23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6
7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3.1认识不等式
阅读课本第90页合作学习,思考下面的问题:
1.合作学习中的数量关系能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呢?
2.等式表示等量之间的关系,用“=”连接两个代数式.与等式比较,所写的式子有何区别?
概念探究
课本p90
概念形成
v≤60 t≥6000 3x>5 q<p+2 x≠3
≠
<
>
≥
≤
——不等号
用不等号连接而成的数学式子,叫做不等式.
①
②
④
⑥
是
是
是
是
不是
练习一:
下列数学表达式中属于不等式的有
① 9 ≠ 5 ② 3x+5 > 0 ③ x – 6
④ 1< 2 ⑤ x = -2 ⑥ y+2 ≥ x
不是
例1:根据下列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
(2) y的2倍与6的和比1小;
(3) x2减去10不大于10;
(4) 设a,b,c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 a是正数;
解:
(1)a>0
(2)2y+6<1
(3)x2-10 ≤10
(4)a+b>c a+c>b b+c>a
例题解析
列不等式时:
先抓住关键词,
再选准不等号.
关 键 词 第一类:明显的不等关系 第二类:隐含的不等关系
不 等 号
大于
比...大
超过
>
小于
比...小
低于
<
不大于
不超过
至多
≤
不小于
不低于
至少
≥
正数
负数
非负数
非正数
>0
<0
≥0
≤0
归纳
根据下列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
(1)x的4倍小于3;
(3)y减去1不大于2;
(2)x的2倍与1的和大于x;
(4)a的一半不小于-7;
(5)x是非负数.
练习二
请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已知x1=1,x2=2,请在数轴上表示出x1,x2的位置;
(2)x<3表示怎样的数的全体?
怎样在数轴上表示它们?x≤3呢
(3)x ≥ -1如何在数轴上表示?
-2<x≤3呢?
新知探索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步骤:
备好数轴找准点
分清空实定方向
新知再探
怎样在数轴上表示出以下的不等式
(1)x>a
(2)x≤a
(3)b≤x
a
a
a
b
课本P91:为了表示a为任意值,这样的数轴中不标注原点和单位长度,下同.
说出下列各图所表示的不等式
-5 -4 -3 -2 -1 0 1 2 3 4 5
-5 -4 -3 -2 -1 0 1 2 3 4 5
-5 -4 -3 -2 -1 0 1 2 3 4 5
x<-2
x≥0
-3<x≤2
练习三
学以致用
例2:一座小水电站的水库水位在12~20m(包括12m,20m)时,发电机能正常工作.设水库水位为x(m).
(1)用不等式表示发电机正常工作水位范围,并表示在数轴上;
解(1)正常工作范围 12≤x≤2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x4
x2
x1
x3
(2)当水位在下列位置时,发电机能正常工作吗?
①x1=8;②x2=10;③x3=15;④x4=19. 用不等式和数轴给出解释.
(2)显然, x3,x4满足不等式12≤x≤20 ,而x1,x2不满足,
当水位在15m,19m时,发电机能正常发电,
当水位在8m,10m时,发电机不能正常发电。
1、根据下列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
(1) a是负数; (2) a是非负数;
(3) a与b的和小于5; (4) x与2的差大于-1;
(5) x的4倍不大于7; (6) y的一半不小于3.
(1) a ____ b
(2) a ____ b
(3) a-b ____ 0
(4) ab ____ 0
2.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选择适当的不等号填空:
当堂检测
盘点收获
以“大家好,我是不等式……”为开头,根据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写一段关于不等式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不等式,是用来刻画不等关系的式子。如果你看到用“>,≥,<,≤,≠”这些不等号连接而成的数学式子,那就是我。
在现实生活的数量关系中,大量存在着我的身影,但用我表示数量关系时,大家可要小心,小心不等号的别名,如“≤”有时说成“不大于”、“不超过”、“至多”等等。
为了更直观地解决问题,人们喜欢将我表示在数轴上,这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一种体现。
在人生的道路上,今天的收获>昨天的收获,蛮干的成果<巧干的成果,自负的态度≠自信的态度,祝愿同学们带着一颗进取的心,走向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天!
作业布置
1.《作业本2》P17-18相应练习;
2.书本P93作业题2、3、6
3.(选做)在数轴上有A,B两点,其中点A所对应的数是a,点B所对应的数是1.已知A,B两点的距离小于3,请你借助于数轴,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a所满足的不等式.
(2)数-3,0,4所对应的点到点B的距离小于3吗?
谢谢指导!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1 认识三角形
1.2 定义与命题
1.3 证明
1.4 全等三角形
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6 尺规作图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2.1 图形的轴对称
2.2 等腰三角形
2.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5 逆命题和逆定理
2.6 直角三角形
2.7 探索勾股定理
2.8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3.1 认识不等式
3.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3 一元一次不等式
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4章 图形与坐标
4.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4.2 平面直角坐标系
4.3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
第5章 一次函数
5.1 常量与变量
5.2 函数
5.3 一次函数
5.4 一次函数的图象
5.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