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 综合检测: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 综合检测: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8-01 12:3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检测(二)
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60分)
1.火箭所需要的巨大能量由特制的燃料来提供,有关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燃烧过程均是放热的
B.需要点燃才能发生的燃烧过程是吸热的
C.所有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均会发生化学键的断裂
D.燃烧后产物的总能量一定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解析】 燃烧都是放热反应,与是否需要点燃无关。产物的总能量一定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燃烧是化学变化,一定会发生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答案】 B
2.下列化合物分子内只有共价键的是(  )
A.BaCl2           B.NaOH
C.(NH4)2SO4 D.H2SO4
【解析】 BaCl2、NaOH、(NH4)2SO4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不存在分子。
【答案】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由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相同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化学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D.两个非金属原子间可能形成离子键
【解析】 稀有气体分子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A错;铵盐是由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B对;Na2O2中存在O—O键,C错;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铵盐是多个原子形成的,D错。
【答案】 B
4.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
B.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
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不同
D.白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红磷则不会自燃
【解析】 红磷和白磷的结构不同,互为同素异形体;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说明等量的两者红磷能量低,相对稳定;白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红磷则不会自燃。
【答案】 B
5.对于反应A(g)+B(g)??3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述为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
①单位时间内A、B生成C的分子数与C分解的分子数相等 ②外界条件不变时,A、B、C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③体系的温度不再变化 ④体系的分子总数不再变化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6.下列四个数据都表示合成氨的反应速率,N2+3H2??2NH3,其中代表同一反应速率的是(  )
①v(N2)=0.03 mol·L-1·min-1
②v(NH3)=0.09 mol·L-1·min-1
③v(H2)=0.045 mol·L-1·min-1
④v(H2)=0.135 mol·L-1·min-1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根据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v(N2)∶v(H2)∶v(NH3)=1∶3∶2,故D项正确。
【答案】 D
7.向甲、乙、丙、丁四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甲.在500 ℃时,10 mol SO2和5 mol O2
乙.在500 ℃时,用V2O5做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丙.在45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丁.在50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解析】 四个容器容积相同,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浓度越大。丙、丁浓度一样,温度高的反应速率大,所以丁>丙;再分析甲与丁,温度相同,甲的浓度大,甲>丁;甲与乙的温度、浓度相同,乙加入了催化剂,故乙>甲。
【答案】 C
8.(2013·高密高一质检)甲:在试管中加入1 g粉末状大理石,加入4 mol/L盐酸20 mL(过量);
乙:在试管中加入2 g颗粒状大理石,加入4 mol/L盐酸20 mL(过量);
下列CO2生成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V(CO2)同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
【解析】 盐酸的浓度相等且均过量,所以反应速率的大小及产生CO2多少取决于大理石,甲中CaCO3为粉末且质量小,故甲中反应快且产生CO2少,D项符合。
【答案】 D
9.(2013·北京高考)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
B
C
D
硅太阳能电池
锂离子电池
太阳能集热器
燃气灶
【解析】 A.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锂离子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D.燃气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答案】 D
10.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
装置
部分
实验
现象
a极质量
减少,b极
质量增大
b极有气
体产生,
c极无变化
d极溶解,
c极有气
体产生
电流从
a极流
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a>b>c>d B.b>c>d>a
C.d>a>b>c D.a>b>d>c
【解析】 根据原电池原理,负极金属一般比正极金属活泼,故a>b、b>c、d>c、d>a,推出d>a>b>c。
【答案】 C
11.将0.2 mol MnO2和50 mL 12 mol·L-1盐酸混合后缓缓加热,反应完全后向留下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为(不考虑盐酸的挥发)(  )
A.等于0.3 mol B.大于0.3 mol
C.小于0.3 mol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解析】 由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 mol  4 mol
    0.2 mol 0.6 mol
知HCl的量不足,根据HCl进行计算,理论上余Cl-的物质的量为0.3 mol,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变小,不再进行以上反应,实际余Cl-的物质的量大于0.3 mol,故生成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大于0.3 mol。
【答案】 B
12.(2011·江苏高考)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
B.用量筒量取20 mL 0.500 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 mL,配制成0.100 0 mol·L-1 H2SO4溶液
C.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D.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解析】 A项,用水将pH试纸润湿后测溶液的pH,相当于将待测溶液稀释后测其pH,A项错误;B项,用量筒量取液体精度较低,与0.100 0 mol·L-1要求不符,B项错误;C项,收集氨气的试管不应该加塞,C项错误;D项,HCl溶于饱和食盐水,Cl2不溶于饱和食盐水,用图2装置可以除去Cl2中的少量HCl,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13.(8分)在1×105 Pa和298 K时,将1 mol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键能(kJ·mol-1)。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已知氨分子中有三个等价的氮氢共价键):
共价键
H—H
N≡N
N—H
键能(kJ·mol-1)
436
945
391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2NH3(g)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298 K时,取1 mol氮气和3 mol氢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理论上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则Q1为________。
(3)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号)。
A.Q1>Q2  B.Q1<Q2  C.Q1=Q2
你作出此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放热 (2)93 kJ
(3)A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1 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因而放出热量小于93 kJ
14.(12分)如图所示,A、B、C是实验室常用的三种制取气体的装置,提供的药品有:大理石、浓盐酸、稀盐酸、锌粒、二氧化锰、氯化铵、熟石灰。现欲利用这些药品分别制取NH3、Cl2、H2、CO2四种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用C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利用上述有关药品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制得干燥氨气,可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生石灰 b.浓硫酸 c.五氧化二磷
【答案】 (1)NH3 H2、CO2 Cl2
(2)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3)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a
15.(12分)(2013·兖州高一检测)利用NO2平衡气体遇热颜色加深、遇冷颜色变浅来指示放热过程和吸热过程。
①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
②向甲烧杯的水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固体,此烧杯中的NO2平衡混合气体的红棕色变深;向乙烧杯中加入NH4NO3晶体,此时烧杯中NO2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回答下列问题:
(1)CaO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2)NH4NO3晶体溶于水温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NH4NO3溶于水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吸热反应。
(3)查阅资料知NO2的平衡气体中存在的可逆反应为2NO2(g)??N2O4(g),已知NO2为红棕色,N2O4为无色,结合实验知,当温度升高时,平衡________(填“未被破坏”或“发生移动”),此时反应速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化”)。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反应已达平衡。
【解析】 据信息可知NO2平衡混合气体遇热红棕色加深,遇冷时颜色变浅,所以CaO溶于水时反应[即CaO+H2O===Ca(OH)2]为放热反应,即1 mol CaO与1 mol H2O的总能量大于1 mol Ca(OH)2的总能量;NH4NO3晶体溶于水温度降低,但不是吸热反应,因为NH4NO3晶体溶于水无新物质生成。同时说明,温度能影响可逆反应2NO2(g)??N2O4(g),因此升温或降温时,该平衡会发生移动,升温,反应速率增大;当混合气体颜色不变时,说明NO2的浓度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答案】 (1)CaO+H2O===Ca(OH)2 放热反应
(2)降低 不是 (3)发生移动 增大 能
16.(8分)(2013·宿州高一期末)给你提供纯锌、纯铜片和500 mL 0.2 mol·L-1的H2SO4溶液、导线、1 000 mL量筒。试用如图装置来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时在某段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1)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且1 000 mL量筒中已充满了水,则开始实验时,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电极材料为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电极材料为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量筒中收集672 mL气体时(已折算到标准状况下),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解析】 导线中电子的物质的量的测定可以通过测定反应产生H2的体积(物质的量)来实现。导线中有电子的流动必然形成原电池。因此只有用导线将a、b相连形成闭合回路才能实现。产生H2的电极应为b极,故b为纯铜片,作原电池正极,a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分别为a极:Zn-2e-===Zn2+;b极:2H++2e-===H2↑,则转移电子为×2=0.06 mol。
【答案】 (1)用导线把a、b两电极连接起来
(2)纯锌片 Zn-2e-===Zn2+ 纯铜片 2H++2e-===H2↑ (3)0.06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