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5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教学流程设计演示结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8888最外层电子数 大小大小半径 +1+1-4-1+1+7-4-1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为什么从左到右依次减少?
【提示】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增强,所以半径依次减小。元素周期律 最外层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 元素的化合价 元素原子序数 2.为什么元素的性质会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提示】 因为元素的性质取决于元素的原子结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周期性变化,导致元素的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 【问题导思】
①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②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③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有什么特点?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问题导思】
①决定微粒半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②比较微粒半径大小有什么规律可循?
【提示】 ①微粒半径主要是由电子层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决定的。
②微粒半径大小可按“三看”规律进行比较,即一看电子层数,二看核电荷数,三看电子数。1.下列微粒半径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r(Na+)>r(Na) B.r(Cl-)>r(Cl)
C.r(Ca2+)>r(Cl-) D.r(Mg)>r(Na)
【答案】 B2.X元素的阳离子与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的阴离子半径大于带相同电荷的Y的阴离子半径,则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
A.Y>X>Z B.Z>X>Y
C.X>Z>Y D.Z>Y>X
【答案】 B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解析】 非金属元素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8减去最外层电子数(H除外),A错;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不会超过该数值,B对;氦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C错;铋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D错。
【答案】 B4.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且R的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25%,此元素是( )
A.C B.N
C.Si D.S
【解析】 本题涉及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换算,由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RO2可知它的最高正价为+4价,则负价为-4价,所以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4,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得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即碳元素。
【答案】 A5.(1)有下列四种微粒:①O ②Na ③Mg ④N(用序号填空)。
Ⅰ.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微粒中质子数小于中子数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在化合物中呈现的化合价的数值最多的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能形成X2Y2型化合物的是________,能形成X3Y2型的化合物的是________。(2)已知An+、B(n+1)+、Cn-、D(n+1)-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B、C、D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Ⅱ.由N=A-Z得中子数分别为N(O)=10、N(Na)=12、N(Mg)=12、N(N)=7。
Ⅳ.能形成X2Y2型化合物,则X可呈+1价而Y呈-1价,故为Na2O2,能形成X3Y2型化合物,则X呈+2价,Y呈-3价,故为Mg3N2。
(2)当微粒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时,核电荷数越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就越大,其微粒半径就越小。
设An+、B(n+1)+、Cn-、D(n+1)-具有电子数为x,则质子数分别为x+n、x+(n+1)、x-n、x-(n+1),故半径由大到小为:D(n+1)-、Cn-、An+、B(n+1)+。【答案】 (1)Ⅰ.②>③>④>① Ⅱ.①② Ⅲ.④ Ⅳ.①② ③④
(2)D(n+1)-、Cn-、An+、B(n+1)+ B、A、C、D 课时作业(三)课件62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教学流程设计演示结束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 金属元素的某些性质 非金属元素的某些性质 1.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纵行就是一族,每一个格都只容纳一种元素对吗?
【提示】 不对。元素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属于一族,即Ⅷ族;在镧系、锕系元素中各有15种元素占据一个格。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重要元素和焰色反应 黄 浅紫 2.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碱土金属元素吗?为什么?
【提示】 不一定。如He位于0族,而过渡元素中也有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问题导思】
①目前元素周期表有几个周期?它们是怎样分类的?
②每个纵行都是一族吗?主族和副族的序数名称怎样表示?从左到右族序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③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原子序数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相互推导 【问题导思】
①同周期ⅡA族和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有几种可能?
②同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数有什么关系?
③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如何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
( )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电荷数
C.电子层数 D.核外电子数
【答案】 C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和18个族
B.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一定是主族
C.从左向右数第13列是ⅢB族
D.元素周期表中零族元素的单质全部是气体【解析】 元素周期表由7个横行,18个纵列组成,其中7个横行是7个周期,18个纵列是16个族,故A项错误;主族是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但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也有0族,不一定都是主族,故B项错误;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的族为ⅠA、ⅡA、ⅢB~ⅦB、Ⅷ、ⅠB、ⅡB、ⅢA~ⅦA、0族,故第13列为ⅢA族,而ⅢB族是第3列,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3.在元素周期表中,对于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2,3周期两元素相差均为8
B.第3,4周期两元素相差均为18
C.第5,6周期两元素相差均为32
D.以上叙述均正确【解析】 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也就是某个周期所含的元素种数,对本题所给的周期原子序数的差值所出现情况列表如下:5.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下所示。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解析】 短周期为前三周期,第一周期只有H、He两种元素,故表所示的位置关系只可能是A、C位于第二周期,B位于第三周期。根据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C为x+2;再根据同一主族元素第二和第三周期原子序数相差为8,推知B的原子序数为x+9,由题意x+x+2=x+9,x=7。课时作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