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化学
鲁科版
必修2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件:第1章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件:第1章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8-02 11:25:41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课件61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教学流程设计演示结束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7 -1 HX HXO4 酸性 氧化剂 1 +1 碱性 1.根据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分析:哪种元素的金属性最强(不包括放射性元素)?哪种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什么位置?
【提示】 铯的金属性最强,氟的非金属性最强;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半导体材料 催化剂 耐高温 耐腐蚀 超导 磁性 较多 较少 较多 较少 高 低 2.利用元素周期表寻找新材料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 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这一规律,可以利用元素周期表寻找新材料。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递变规律 【问题导思】
①从上到下,同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如何递变?
②从上到下,同主族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怎样递变?
③从上到下,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怎样递变?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问题导思】
①“位、构、性”三者关系图是怎样的?
②怎样理解“位、构、性”三者关系图?1.下列关于主族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B.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
C.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逐渐增大【解析】 同主族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因此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故A、D项正确,B项错误;由同主族元素的排列原则,可知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C项正确。
【答案】 B2.碲(Te)是52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ⅥA族,处于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碲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B.碲化氢(H2Te)比H2S更稳定
C.碲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碲(TeO2)
D.H2TeO4的酸性比H2SO4弱【解析】 T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5周期ⅥA族,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处的元素,有半导体的性能,A正确;同主族自上而下得电子能力减弱,则氢化物稳定性H2Te
【答案】 B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结合元素周期表考查元素周期律。d、e位于同一主族,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故氢化物稳定,A项错;a、b、e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前面的元素半径大,故B项错;六种元素中,c为碳,单质不是最活泼的,C项错;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分别为H2CO3、H2SO4和HClO4,酸性依次增强,D项正确。
【答案】 D4.A、B、C、D四种非金属元素,A、B在反应中各结合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放出能量B
HA;原子序数C
( )
A.A、B、C、D B.B、A、C、D
C.D、A、B、C D.B、A、D、C【解析】 由A、B在反应中结合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可知A、B元素均为ⅦA族元素,且A结合电子时放出的能量多,可知A比B得电子能力强。由氢化物稳定性HD>HA,说明D元素得电子能力强于A。又非金属元素B、C稳定结构为阴离子,其阴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说明B、C同周期,由原子序数C
A>B>C。
【答案】 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C、N、O、F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B.氯气能置换出NaBr溶液中的溴
C.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解析】 (1)同一主族,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故酸性:H3PO4>H3AsO4
(2)S的最高正价为+6,最低负价是-2,二者代数和为4,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3)在水的作用下,Br2能把SO2氧化为H2SO4。
(4)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课时作业(六)课件60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教学流程设计演示结束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 >>1.同一周期中,非金属元素对应的所有含氧酸的酸性都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吗?
【提示】 不是。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即最高价含氧酸)酸性逐渐增强,但低价的含氧酸没有此规律,如HClO是一种酸性很弱的酸。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增强 减弱 相同 增多 减小 稀有气体 减弱 增强 2.第2周期元素从C→F是否也有类似于第3周期从Si→Cl的性质变化规律?
【提示】 有。C、N、O、F也是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得电子能力增强,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来越强,但要注意,O、F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递变规律 【问题导思】
①从左到右,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如何递变?
②从左到右,同周期元素的得失电子的能力有何递变规律?
③从左到右,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如何递变?比较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方法 【问题导思】
①比较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方法有哪些?
②比较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的方法有哪些?1.下列能说明非金属性S强于P的是( )
A.S的颜色比P4的颜色深
B.P4能在常温下自燃,而S不能
C.酸性:H2S
D.酸性:H2SO4>H3PO4【解析】 物理性质不能作为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P4的自燃是其着火点低的缘故,与非金属性无关;H2S不是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也不能作为比较的依据。
【答案】 D2.下列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O<S<Na
B.稳定性:PH3>H2S>HCl
C.酸性:H3PO4<H2SO4<HClO4
D.碱性:NaOH>Mg(OH)2>Al(OH)3【解析】 A项,O电子层数比S少,半径比S小,S与Na电子层数相同,Na核电荷数较小,半径较大;P、S、Cl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Na、Mg、Al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答案】 B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a、Mg、Al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
B.第2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D.C、N、O、F与H2化合越来越容易【解析】 A项应该是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而不是电子层数增加。
【答案】 A4.(2013·浙江高考)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解析】 根据X原子的结构特点确定X元素,并结合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其他元素,再结合各选项分析、解决问题。
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则X为C元素,结合五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可知,Y为O元素,Z为Si元素,W为S元素,Q为Cl元素。O和S元素同处第ⅥA族,类比Na和O元素形成化合物Na2O2,推测Na和S元素可形成化合物Na2S2,A项正确。Si和O元素形成的SiO2为原子晶体,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B项错。Cl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强,则Cl原子得电子能力比S原子强,C项错。C元素可形成金刚石、石墨、C60等多种同素异形体,O元素可形成O2、O3等同素异形体,D项错。
【答案】 A5.(2013·南阳高一检测)在第3周期中,从水或酸中置换氢能力最强的元素的符号为________;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烧碱溶液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稳定性最强的气态氢化物是________。【解析】 第3周期元素中失电子能力最强的是Na,碱性最强的是NaOH;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稀有气体Ar;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Cl,酸性最强的是HClO4,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HCl;两性氢氧化物是Al(OH)3;半径最大的是Na,最小的是Cl。课时作业(五)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1节 原子结构
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第2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第3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2节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4节 塑料 橡胶 纤维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