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题型专练——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 实验探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题型专练——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 实验探究(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20 11:2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题型专练——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实验探究—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一.实验探究题(共13小题)
1.(2022秋 宁波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探“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步骤③中酒精的作用是:   。
(3)步骤⑥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检验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    。
(4)实验现象:步骤⑦中见光部分遇碘液变成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
实验结论:由此可以看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
2.(2022秋 慈溪市期末)同学们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原理,开展了“叶片作画”实践活动。操作如下:
a.如图所示,选择彩色照片,制作为黑白照片,再处理为反相照片,打印在透明贴纸上,贴到大野芋叶面上;
b.自然光照3天后,除去贴纸,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
c.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盘中,向叶片滴加碘液(淡棕色);
d.5分钟后用清水漂洗,观察颜色变化。
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中,把黑色深浅不一的反相照片贴到叶片上,目的是控制叶片上特定部位的    (填“光照强弱”或“温度高低”)。
(2)光照前,应对叶片进行暗处理,其目的是    。
(3)滴加碘液后,没有贴图片部分的叶片颜色变为    色;贴图部分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颜色变化形成图象,这是因为    。
3.(2022秋 武义县期末)学校开设了劳动课程,小金等同学参加了农作物栽培课。为了探索提高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小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在每个温室内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小白菜幼苗,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光照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编号 ① ② ③ ④
二氧化碳浓度 2.0% 2.0% 0.2% 0.2%
温度 20℃ 15℃ 15℃ 20℃
光照 有 有 有 无
(1)如果要研究温度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填序号)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温室②内小白菜比温室③内小白菜长得茂盛,由此可以说明:   ;
(3)第①组和第③组不能拿来对比,理由是    。
4.(2022秋 宁波期末)为研究温度对某种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了6组不同温度下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的实验。先持续光照12h,测得光照下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减少量;再暗处理12h,测得黑暗时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量,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温度设置 5℃ 10℃ 15℃ 20℃ 25℃ 30℃
光照12h后二氧化碳减少量(mg) 12 21 30 39 45 42
黑暗12h后二氧化碳增加量(mg) 6 9 12 18 27 30
(1)可以用    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
(2)由表可知,在5℃~30℃温度范围内,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
(3)由表中24h内数据记录可知,温度为    ℃时,最适于该作物的生长。
(4)根据数据记录表,请提出一项增加大棚作物产量的措施:   。
5.(2022秋 海曙区期末)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来表示。某同学按下列步骤测量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①选取n张对称性良好的樟树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部分;
②将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B部分不作处理;
③光照t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称得A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mA,B部分小方片总质量mB;
④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步骤①中选取的樟树叶片在数量上有什么要求?   。
(2)小江同学认为,上述方法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光合作用产物会运出叶片,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减小偏差。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摘下叶片以切断叶柄
B.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
C.破坏叶柄木质部以切断导管
(3)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    。(用字母表示)
(4)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很多,在一次给植物施以较多肥料后,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
6.(2022春 临海市期末)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在透明密闭小室内放置一些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使小室内CO2的量保持恒定)进行了有关实验。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根据刻度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测得小室内气体体积变化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光照强度/klx 0 5 10 20 30 40
气体体积变化量[μL/(cm2 min)] ﹣0.25 +0.5 +1.2 +1.7 +1.7 +1.7
(1)本实验探究的内容是    。
(2)实验中,光照会引起小室内气体膨胀而造成误差,该如何设计实验减小误差    。
(3)利用此装置是否也能测定叶片呼吸作用的强度,请说明理由    。
7.(2022春 黄岩区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用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一昼夜后试管中出现    现象,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2)实验步骤⑦中,能变蓝的部位是    (填“a”、“b”或“c”)。
(3)该实验中,a、c相互对照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8.(2022春 越城区期末)“洁白棉花,不容玷污”,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各项质量指标均超过国家和世界规定标准。某科学兴趣小组选取了生长旺盛的棉花植株,该植株上有白斑叶片(叶片上有部分是白色的,有部分是绿色的),现将该植株进行如下处理:
①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如图甲),A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B区用铝箔上下覆盖起来,主叶脉的O点处用小刀切断;
③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
(1)将该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ABCD四个区域中变蓝的区域是    。
(2)乙图为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对棉花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结果。假定在24小时内,该温度下给予棉花植株光照12小时和黑暗12小时,则能保证该棉花植株正常生长的光照强度至少要大于    。(选填字母)
(3)新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有日照充足、热量充沛、昼夜温差大等特点。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的原因    (写一点)。
9.(2022秋 鄞州区期末)小安发现温室大棚的内壁凝结了水珠,他认为除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水还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于是对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问题一:蒸腾作用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1)小安做出假设,并通过图1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验证。那么他作出的假设是    。
(2)下列对该实验设计的相关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油层可以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
B.实验前后液面高度差反映蒸腾作用强弱
C.将1、2、3分别放在不同湿度条件下
D.该实验应该多次重复,结果才更加可信
问题二:气孔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如图2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电镜扫描照片。
小吉推测:绿色植物气孔的状态可能和保卫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有关,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撕取菠菜叶下表皮,将其在清洁载玻片上的一滴清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立即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状态。
②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状态。
(3)请根据已有知识预测步骤②中观察到气孔的状态是    的,原因是    。
10.(2022春 椒江区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观察完“蚕豆叶片下表皮的保卫细胞与气孔”的实验后,作了进一步的探究:探究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请你根据所给的材料完成实验设计。
【查阅资料】保卫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在0.3克/毫升的蔗糖溶液中会失水。
【材料】放大镜、显微镜、镊子、刀片、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蒸馏水、3克/毫升的蔗糖溶液、新鲜蚕豆叶片。
【实验思路】
(1)取载玻片A和B,在A的中央滴加蒸馏水,在B的中央滴加    ;
(2)用镊子撕取两小块蚕豆叶片的下表皮,分别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盖上盖玻片;
(3)将制好的装片分别置于    下,观察其气孔的开放或关闭状态。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如果观察到    ,则可说明保卫细胞吸水使气孔开放,保卫细胞失水使气孔关闭。
11.(2022春 西湖区期末)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命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并得到一些数据如下表。(其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甲图中能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生命活动是     (填字母)。
(2)乙图中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
(3)对乙图中植物进行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处理,小组人员分析数据得到:20℃相比25℃下积累的有机物更多,请分析得出该结论的依据    。
12.(2022春 南湖区校级期末)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1)采用方案一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呈    形,它里面    (填“有”或“没有”)叶绿体。
(2)方案二中观察到    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实验过程后,指出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老师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
(4)预测,当正午光照过强时,叶片上的保卫细胞吸、失水和气孔的状态为    。
A.吸水、关闭
B.失水、张开
C.吸水、开放
D.失水、关闭
13.(2022春 定海区期末)某兴趣小组想探究蚕豆叶的下表皮和上表皮气孔分布情况。该小组选取一株新鲜蚕豆。剪取三根粗细相近的枝条,并保留大小相近、数量相同的叶片。分别将它们放入盛有10毫升水的同种型号试管中,再分别加入1毫升的植物油(如图),标记好液而位置,将三支试管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1)一段时间后比较    两组,可得出叶片的下表皮比上表皮的气孔多。
(2)该小组想在短时间里能观察出明显的实验现象,有同学提出将该装置放置在烈日下一段时间。你赞同吗?为什么?   。
(3)实验前,有同学按照丙组处理,选取一片蚕豆叶,将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后,将两张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相对应地贴在叶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固定。实验中若出现的    现象,则也能得出蚕豆叶的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多的结论。
期末题型专练——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实验探究—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实验探究题(共13小题)
1.【解答】解:(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步骤①中将植物遮光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中的有机物(淀粉)运走或耗尽。
(2)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是绿色的色素,只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加热能使酒精快速溶解叶绿素。所以在实验步骤④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将盛有酒精的小烧杯放在清水中,隔水加热。
(3)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步骤⑥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检验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淀粉。
(4)根据淀粉遇到碘变蓝色,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色,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或光照)。
故答案为:
(1)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意思对即可)
(2)溶解叶绿素(或溶解叶绿素,使叶片脱色)
(3)淀粉
(4)光(或光照)
2.【解答】解:(1)反相照片中黑色深浅不一,贴到叶片上能控制特定部位光线(或光照)的强弱。
(2)光照前,应对叶片进行暗处理,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3)滴加碘液后,没有贴图片部分的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颜色变为蓝色。贴图部分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颜色变化形成图象,这是因为不同部位黑色深浅不同,导致透光程度不同;颜色深透光少,产生的淀粉少,染色后蓝色浅;颜色浅透光多,产生的淀粉多,染色后蓝色深。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弱;
(2)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3)变蓝;不同部位黑色深浅不同,导致透光程度不同;颜色深透光少,产生的淀粉少,染色后蓝色浅;颜色浅透光多,产生的淀粉多,染色后蓝色深。
3.【解答】解:(1)如果要研究温度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就要设置以温度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即除了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所以应选择①②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②③两组除了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所以形成以二氧化碳浓度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温室②内二氧化碳浓度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温室③内二氧化碳浓度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少。所以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温室②内小白菜比温室③内小白菜长得茂盛,由此可以说明:增大二氧化碳浓度能提高蔬菜产量。
(3)第①组和第③组有两个变量: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变量不唯一,不能拿来对比。
故答案为:(1)①②;
(2)增大二氧化碳浓度能提高蔬菜产量;
(3)变量不唯一。
4.【解答】解:(1)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根据上述资料信息可知:可以用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可以用来反映出光合作用强度。
(2)植物体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5℃﹣30℃温度范围内,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越来越多,因此,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
(3)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越大,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越多。据表格中信息,20℃时差值最大,所以最适干植物生长的温度是20℃。
(4)从表中信息知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植物体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为了使作物增产应该促进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那么采取的措施为增大昼夜温差。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2)在5℃﹣30℃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
(3)20
(4)适当增加昼夜温差
5.【解答】解:(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步骤①中选取的樟树叶片在数量上尽可能多,避免出现偶然性。
(2)为了减小偏差,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破坏叶柄韧皮部以切断筛管,防止有机物运走。所以,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
(3)光合作用强弱的一种表示法,又称“光合强度”。光合速率的大小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或释放的氧气表示,亦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所积累的干物质量表示。此题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
(4)由分析可知,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在一次给植物施以等量的同种肥料后,发现甲组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反而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故答案为:(1)尽可能多
(2)B
(3)
(4)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6.【解答】解:(1)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光照强度/klx在0﹣﹣20之间时,小室内气体体积变化在不断增加,光照强度/klx在20﹣﹣30之间时,小室内气体体积没有变化,分析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小室内气体体积增大,因此本实验探究的内容是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增加实验对象数量,对实验数据取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3)不能,因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而呼吸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气体,如果要测定叶片呼吸作用的强度,需要关闭光源,把二氧化碳缓冲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增加实验对象数量,对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3)不能,因为呼吸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气体,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7.【解答】解:(1)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步骤①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2)(3)该实验中,叶片的b、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a银边部分、c绿色部分相互对照,唯一的变量是叶绿体。a银边部分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c绿色部分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所以a、c相互对照的结论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故答案为:(1)浑浊
(2)c
(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8.【解答】解:(1)A区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B区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C区具备了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D区没有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2)由图可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2mg/(dm2 h),植株光照12小时和黑暗12小时都能进行呼吸作用,24小时呼吸作用消耗量为24×2=48mg/dm2,真正光合作用的量要大于48mg/dm2才能正常生长。植物只有光照12小时内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真正光合速率为48÷12=4mg/(dm2 h),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4 2=2mg/(dm2 h),对照曲线图为c点。
(3)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纤维素是有机物,它是由棉花叶片叶肉细胞中的额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转变成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积累起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与温度有关。我国新疆地区,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生成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微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就多。
故答案为:
(1)C。
(2)c。
(3)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生成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微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就多。
9.【解答】解:(1)本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植物体什么结构与蒸腾作用有关呢?”,图中实验装置显示,变量是叶,因此,假设是:叶的多少影响蒸腾作用的强度,植物蒸腾与叶片的数量有关。
(2)A、本实验是探究实验,实验要设置对照,要有唯一变量并进行重复实验,结果才更科学。实验中为减少试管中水分蒸发影响实验现象,在试管中滴加油可以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A正确。
B、实验过程中,植物通过叶片蒸腾失水,失水越多,试管中液面下降越多,因此液面高度差能反映蒸腾作用的强弱,B正确。
C、实验装置1、2、3放在不同环境中,做法不正确,因为这样设计实验变量不唯一,失去科学性,因此,C错误。
D、该探究实验要多次重复实验,结果才更可信,D正确。
(3)撕取菠菜叶下表皮,放在清水中,保卫细胞会吸水膨胀,所以①中观察到气孔的状态是张开的;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由于细胞液的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保卫细胞会失水,所以②中观察到气孔的状态是闭合的。
故答案为:
(1)叶的多少影响蒸腾作用的强度,植物蒸腾与叶片的数量有关(合理即可)。
(2)C。
(3)闭合;由于细胞液的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保卫细胞会失水。
10.【解答】解:(1)步骤1:取载玻片A和B,在A的中央滴加蒸馏水,在B的中央滴加蔗糖溶液;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的下表皮两块,分别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盖上盖玻片。
(3)将制好的装片分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其气孔的开放或关闭状态。蔗糖溶液大于叶片保卫细胞液的浓度,保卫细胞失水,蒸馏水的浓度小于叶片保卫细胞液的浓度,保卫细胞吸水,如果观察到气孔在蒸馏水中处于开放状态,在蔗糖溶液中处于关闭状态,则可说明保卫细胞吸水使气孔开放,保卫细胞失水使气孔关闭。
故答案为:
(1)蔗糖溶液
(3)显微镜;气孔在蒸馏水中处于开放状态,在蔗糖溶液中处于关闭状态
11.【解答】解:(1)分析甲图可知,A代表呼吸作用,B代表蒸腾作用,C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规律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大,释放的二氧化碳越多。
(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越大,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越多。所以“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当温度控制在20℃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是3.25﹣1.5=1.75,当温度控制在25℃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是3.75﹣2.25=1.5。20℃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故答案为:(1)B;
(2)随着温度的增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大;
(3)在20℃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大于在25℃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
12.【解答】解:(1)保卫细胞呈半月形,有叶绿体,能够控制气孔的开闭,调节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
(2)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发现下表皮产生的气泡比上表皮产生的气泡多。
(3)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原因是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吸收了足够的水分。
(4)气孔是由成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小孔。如图保卫细胞因外侧较薄而内侧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外壁伸展拉长,细胞的内壁向内凹陷,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内外壁都拉直,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合并,气孔闭合。
故答案为:(1)半月;有。
(2)下表皮产生的气泡比上表皮产生的气泡多。
(3)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吸收了足够的水分。
(4)D。
13.【解答】解:(1)甲是叶片上表面涂凡士林,乙是下表面涂凡士林,一段时间后,乙液面下降快,可得出叶片的下表皮比上表皮的气孔多。
(2)烈日下光照强度太强,温度太高,气孔会关闭,蒸腾作用减弱,现象反而不明显,因此不赞同将该装置放置在烈日下一段时间。
(3)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贴上滤纸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下表皮蓝色滤纸颜色更红,也能得出蚕豆叶的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多的结论。原因是下表皮
气孔多散失的水分多。
故答案为:
(1)甲和乙
(2)不赞同,烈日下光照强度太强,温度太高,气孔会关闭,蒸腾作用减弱,现象反而不明显
(3)下表皮蓝色滤纸颜色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