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全章复习攻略
一、知识速览:
1.知道土壤中的非生命的水分、空气、矿物质和有机质。
2.区分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的土壤质地特征。
3.说出壤土类土壤最适于植物生长的主要理由。
4.区分植根系和须根系。
5.知道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和吸水、失水的条件。
6.了解植物缺乏氮、磷、钾的病症。
7.初步学习“实验方案”的优劣性比较。
8.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9.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10.知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1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12.完整地描述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知识点1、土壤的成分
(1)土壤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空气、水、腐殖质和矿物质颗粒。
2. 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1)土壤的颗粒按直径大小可分为砂粒、粉砂粒和黏粒三类。
(2)根据三类土壤颗粒所占的比例不同,土壤也有相应的三种类型:砂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
(3)三类土壤的性状:通气性、渗水性、保水性、保肥性等各不相同,其中壤土类土壤因为其颗粒大小适中,故其通气性、渗水性、保水性、保肥性都较好,最适合植物生长。
3. 土壤污染与保护
(1)从全球的范围上讲,土地资源(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我国更紧缺。目前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污染和过度开发。造成土壤污染的来源很多,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会对土壤造成生物污染。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保护土壤资源的主要做法是严控污染源、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植树造林等。
从2008年6月1日开始,各类市场中塑料包装袋要实行有偿使用,我市几个菜市场开始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袋,这种塑料袋对人体无害,主要原料是可降解母料和玉米粉,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袋的目的是( )2·1·c·n·j·y
A.减少土壤污染 B.降低生产成本
C.有利于食物保鲜 D.节约粮食
【思路点拨】解此题从资料中的信息中寻找解题线索,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结合白色污染的危害、实施限塑令限塑的意义和生物可降解塑料袋对人体无害,环保方面切入.www-2-1-cnjy-com
【尝试解答】: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国家实施“限塑令”是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生物可降解塑料袋的主要原料是可降解母料和玉米粉,对人体无害,它可在土壤中,通过水和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的作用下分解成无机物,最终以无毒形式回归无机环境中,与传统的塑料袋相比减少土壤污染。
故选:A。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A
知识点2、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
1. 根21世纪教育网
根主要起固定和吸收作用,具有吸收作用的是根尖,根尖可以分为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四部分。其中根毛区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分,根毛是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而形成的,可以大大增加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2. 茎
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茎从外向内可分为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四部分。其中树皮中的韧皮部中有筛管,可以自上而下地运输有机物;木质部中有导管,可以自下而上地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而髓则可以贮藏植物体的部分营养。
3. 叶
叶可以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表皮上分布着气孔,它是由两个呈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的,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交换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开放。蒸腾作用中散失的水分就是通过气孔而散失的。
把一段带叶的茎放在盛有水的锥形瓶内(图1所示),并向锥形瓶内滴加几滴红墨水,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3-4小时后,取其茎进行横切(图2所示),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图2
(1)图1、图2中变红的结构分别是 .这一实验说明了植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 输送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2)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图2中的属于 组织,该组织细胞经过分裂向外可形成 .
(3)该实验中,将带叶的茎放在阳光下照射,其目的是叶片上的气孔张开,以利于水分的散失,从而提高植物的 作用,缩短实验时间.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
【尝试解答】:(1)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促进蒸腾作用),过一段时间,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叶片变红也是由此.这一实验说明了植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导管输送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2)在树皮以内有一层分生组织,叫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不断的侧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得树干不断地生长加粗.
(3)气孔是由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小孔.保卫细胞为半月形,因外侧较薄而内侧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所以明显可将知带叶的茎放在阳光下照射,其目的是叶片上的气孔开张,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以利于水分的散失,从而提高植物的蒸腾作用.
故答案为:(1)叶片(或叶子)、导管(或木质部 ) 导管
(2)分生 韧皮部 (3)蒸腾
知识点3、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1. 植物根毛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根毛吸水和失水取决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和土壤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当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失水。
2. 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根吸收的水分经过茎的运输到达叶后,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的方式散发出去的。
(2)环境中的温度、光照、风和湿度等都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并且植物的种类、叶片的多少均会影响蒸腾作用的强度。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蒸腾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生物学意义,它是水分吸收和运输的重要动力,能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运输,能够有效降低叶片温度。2-1-c-n-j-y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固定装置省略),并将该装置放在阳光直射处,10分钟后观察到U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B.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C.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D.植物吸收了无机盐
【思路点拨】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尝试解答】:图中的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使植物吸收水分,导致U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
故选:B。
【答案】B
易错点1、混淆根尖各部分结构的特点
(2022秋 卫辉市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如图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关于根尖各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细胞外凸形成根毛,说明细胞发生了分裂
B.②区域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C.③区域的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较大
D.④区域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
易错点2、植物各生长阶段所需无机盐
(2022秋 新华区校级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不同农作物缺少不同的无机盐,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大白菜矮小瘦弱,叶片发黄;小麦茎秆细弱,易倒伏;油菜只开花不结果;苹果树苗枝梢上叶片小而簇生;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片出现紫红色。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 )
①硼;②氮;③钾;④磷;⑤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⑤④
【答案】B
【解答】解: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因此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是缺②氮。
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抗倒伏作用,还能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因此小麦杆细茎弱,易倒伏,是缺③钾。
硼对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有特殊作用,因此油菜只开花不结果是因为缺①硼。
植物缺锌时生长速度会变得缓慢,最终出现停止生长的现象,因此苹果树苗枝梢上叶片小而簇生是缺⑤锌的表现。
缺磷植物长得特别矮小,叶子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因此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是缺④磷。
故选:B。21*cnjy*com
易错点3、混淆植物茎运输无机盐和有机物的部位
(2022秋 仪征市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园林工人们在移栽绿化树时会给绿化树“挂吊瓶”,以提高成活率。给植物打针输液是近年来植物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常见方法。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作施肥的输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分、有机物
B.用作施肥的输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分、无机盐
C.输液时针头应插入到茎的导管内
D.该方法操作简便,肥料利用率高
【答案】A
【解答】解:树干从里往外由树髓、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保护层死细胞组成。这几部分构造中,木质部中的导管承担了向上传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并且所传导的无机盐浓度可以很高。给植物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质部,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因此在大树移栽、弱树复壮、古树名木复壮、树木急救等方面均采用此方法进行输液。该过程不易污染环境,保护了天敌和人畜安全,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且该方法操作简便,肥料利用率高。而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A错误。
故选:A。
易错点4、不熟悉气孔开闭与保卫细胞的对应关系
(2023 郑州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如图为蚕豆下表皮部分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为保卫细胞,②为气孔
B.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通过结构②进出叶片
C.夜幕降临时,蚕豆叶片上的气孔会张开
D.气孔闭合可能会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答案】C
【解答】解:A、图中①是保卫细胞,总是两两相对而生,围成的空腔是②气孔。A正确。
B、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通过结构②进出叶片。B正确。
C、气孔的开闭受叶内水分、光照强度、温度的影响。夜幕降临时,没有光照,植物的气孔就闭合或是缩小。C错误。
D、气孔是水分散失的门户,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所以气孔闭合会影响无机盐的运输。D正确。
故选:C。【版权所有:21教育】
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表”,回答下列各题。
项目 水资源/% 耕地资源/%
北方 20 60
南方 80 40
(1)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多水多
C.北方地多水少 D.北方地少水多
(2)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⑥推广节水器具
A.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答案】(1)C(2)A
【解析】我国水土资源分布很不均匀,其中耕地资源北方多于南方,而水资源南方明显多于北方。地下水不能无限制地采用,如果过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下陷,地面植被枯萎等情况。工业和生活污水需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用于灌溉农田。可以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来节约农田作物用水。生活中可以通过推广节水器具来节约用水。
2、如图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该植物体白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吸收水和无机盐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可见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植物主要是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由上可知,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的影响,因此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吸收水和无机盐,所以说都能进行。21·世纪*教育网
3、把幼嫩植物的茎掐断,从断面上流出的白色汁液来自( )
A.筛管 B.木纤维 C.韧皮纤维 D.导管
【答案】A
【解析】水是无色无味的,而白色汁液中一定含有有机物,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是由筛管来完成的.
4、如图,下列实验能说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的是( C )
【解析】 A是证明土壤中存在空气的实验;B是证明土壤中存在水的实验;C是通过灼烧法检验土壤中存在有机物的实验;D是检验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21cnjy.com
5、做“茎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实验”,应选用带叶的枝条,才能观察到红墨水在导管内的运输情况,这是因为( )【出处:21教育名师】
A.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水分、无机盐
B.蒸腾作用是茎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
C.叶片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是茎吸收和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
D.茎细胞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是由叶片供给的
【答案】B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由上可知,叶多,蒸腾作用就旺盛,利于促进植物体对水、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21教育网
6、图中的箭头表示不同物质的运动方向,其中a、b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c、d可通过叶柄进出叶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在光照下,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时,c和d都表示水
B.在黑夜里,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a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
C.在光照下,a不一定是二氧化碳,c通过导管运输,d通过筛管运输
D.在光照下,b可能表示水蒸气,可能表示有机物,可能表示氧气,也可能表示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解:A.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在光照下,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时,b都表示水,A错误。
B、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在黑夜里,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B错误。
C、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a表示二氧化碳由气孔进入,b表示氧气,由气孔释放出来,c通过导管运输,d通过筛管运输。同时在光照下,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在光照下,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a表示氧气,C正确;
D、在光照下,叶片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所以在光照下,b可能表示水蒸气,可能表示氧气,也可能表示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C。www.21-cn-jy.com
7、灌溉不久的植物,气孔开闭和蒸腾作用的情况是( )
A.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加强
B.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
C.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减弱
D.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减弱
【答案】B
【解析】解:A、灌溉不久的植物,植物体水分较多,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A错误;
B、灌溉不久的植物,植物体水分较多,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B正确;
C、灌溉不久的植物,灌溉后会加紧降温,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C错误;
D、灌溉不久的植物,植物体水分过多,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D错误;
故选:B。【来源:21cnj*y.co*m】
8、黄山上的松树能在岩石间顽强地生长,黄山松的根主要从岩石间吸收了_____和_______。
【答案】水 无机盐
【解析】根主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9、树木移栽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去掉部分枝叶并且给树木打针输液,树木输液输入的是_______和_______等营养物质,靠木质部中的_______输送
【答案】水 无机盐 导管
【解析】树木输液输入的是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靠木质部中的导管输送。
10、植物的根系分布与地下水位的高低有一定的关系:地下水位越低,植物根系的平均长度越_______ (填“长”或“短”).
【答案】长
【解析】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
11、竹子的茎不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竹子的茎内没有_______.
【答案】形成层
【解析】草本植物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维管束,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竹子没有形成层,因此不能无限加粗。21*cnjy*com
12、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两根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
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根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所示)。
③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
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
(1)实验中对两根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答案】(1)作对照 (2)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通过树皮运输的(回答合理即可) (3)环割切口处
【解析】(1)实验中对两根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作对照,以便研究树皮内的筛管对有机物运输的作用。(2)由题目叙述可知,该实验研究的是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作出假设: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通过树皮运输的。(3)该对照实验的变量为树皮是否进行环割处理,树皮环割后,破坏了韧皮部中的筛管,阻碍了由上向下运输叶制造的有机物,有机物积累在伤口的上方,枝条下面的不定根就不能得到有机物,影响根的生长。因此,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环割切口处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13、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小烧杯。分析并回答问题。
(1)将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可见钟罩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通过玉米叶片上的________散失出来的。
(2)将装置内0点至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图。分析0点到6点的曲线变化情况,可知该时间段内植物主要进行______作用。
(3)若在装置的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用来探究“玉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放在________(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
(4)若用装置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往小烧杯内加入30mL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其对照实验装置中的小烧杯内应加入___________。
(5)将上述光合作用实验后的玉米叶片摘下,放在盛有_____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只有对照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答案】(1)气孔(2)呼吸(3)黑暗(4)30mL清水(无30mL不给分) (5)酒精
【解析】本题考查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1)气孔是蒸腾过程中水蒸气从体内排到体外的主要出口,也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2)图中O点到6点,无光或光照较弱,玉米幼苗以呼吸作用为主,钟罩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3)黑暗环境中玉米幼苗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使小烧杯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4)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幼苗所处的环境中缺乏二氧化碳,幼苗会因缺少原料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当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时,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30mL清水。(5)叶片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处理后观察叶片是否变蓝,可以说明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
14、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结构[②]是_________,其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
(2)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图中标号[_________](填序号)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3)结构[①] _________中有导管,能将水运送至叶肉细胞进行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
(4)结构[⑤]是指___________,它的张开和闭合是由________细胞控制的。
(5)植物根吸收、运输到叶片的水分绝大部分以________的形式从结构[_______](填序号)中散失,这种生理过程叫_______作用。
【答案】(1)上表皮(2)③(3)叶脉 光合(4)气孔 保卫(5)水蒸气 5蒸腾
【解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等结构组成,图中的结构[①]是叶脉,结构[②]是上表皮,结构[③]是叶肉,结构[④]是下表皮,结构[⑤]是气孔。(1)区分结构[②]与结构[④]时可以观察叶肉细胞的形状,其中排列紧密呈圆柱形的叶肉细胞靠近结构[②]上表皮;排列疏松,呈海绵状形状不规则的叶肉细胞靠近结构[④]下表皮。(2)叶肉细胞含有的叶绿体里具有叶绿素,所以叶片呈现绿色。(3)结构[①]叶脉中含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其中导管能将水运送至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4)结构[⑤] 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小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闭合。所以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5)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约99%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因此植物根吸收、运输到叶片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结构[⑤]中散失。
15、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中甲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乙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过程C散失到外界,该生理过程参与了生物圈的 。
(2)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因为能够完成甲图中的过程 (填字母),该生理过程发生在乙图的[ ] 中。
(3)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可以通过 输送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在果实营养组织的细胞中,糖类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乙图的 (填数字)中。
(4)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该同学使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应将该装置放在
环境中。3--4小时后将正在燃烧的蜡烛放入玻璃缸中,蜡烛立刻熄灭。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
②该同学想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应该选择图2中的哪两套装置组成对照实验? 。
【解析】:(1)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参与植物体的构成,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四是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2)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B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蒸腾作用,A表示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此过程是图甲中的A过程,发生在图乙的6叶绿体中。
(3)筛管是植物体内运输有机物的管道,在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都有分布,叶片光合作用制作的有机物质要运输的根、茎、花、果实等处,是通过筛管;这些有机物质运输到果实营养器官,主要进入果实的营养组织果肉细胞内,储存在细胞的液泡内。液泡内含有酸味、甜味的物质,就是这些有机物质。
(4)①将植物放在暗处3-4小时,无光情况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如将正在燃烧的蜡烛放入玻璃缸中,蜡烛立刻熄灭,说明玻璃缸内缺少氧气,原有的氧气被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所以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②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而我们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a、b、c、d四个装置内的植物做了不同的处理,a装置内的植物去掉全部叶片,塑料袋只套住植物体;b、c、d叶片全部不做处理,b装置塑料袋套住了整个植物和盆,c装置用塑料袋从盆壁把植物套住;b、c两装置塑料袋壁上的水分不只是植物体上蒸腾而出,还有盆内的土壤水分的蒸发,d装置塑料袋只套住植物体。所以探究实验我们设计对照时应有唯一变量--有无叶。图中a和d的变量是有无叶。
故答案为:(1)成熟区;水循环;(2)A;6叶绿体;(3)筛;2;(4)①黑暗;消耗氧气;②a和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全章复习攻略
一、知识速览:
1.知道土壤中的非生命的水分、空气、矿物质和有机质。
2.区分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的土壤质地特征。
3.说出壤土类土壤最适于植物生长的主要理由。
4.区分植根系和须根系。
5.知道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和吸水、失水的条件。
6.了解植物缺乏氮、磷、钾的病症。
7.初步学习“实验方案”的优劣性比较。
8.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9.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10.知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1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12.完整地描述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知识点1、土壤的成分
(1)土壤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空气、水、腐殖质和矿物质颗粒。
2. 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1)土壤的颗粒按直径大小可分为砂粒、粉砂粒和黏粒三类。
(2)根据三类土壤颗粒所占的比例不同,土壤也有相应的三种类型:砂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
(3)三类土壤的性状:通气性、渗水性、保水性、保肥性等各不相同,其中壤土类土壤因为其颗粒大小适中,故其通气性、渗水性、保水性、保肥性都较好,最适合植物生长。
3. 土壤污染与保护
(1)从全球的范围上讲,土地资源(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我国更紧缺。目前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污染和过度开发。造成土壤污染的来源很多,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会对土壤造成生物污染。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保护土壤资源的主要做法是严控污染源、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植树造林等。
从2008年6月1日开始,各类市场中塑料包装袋要实行有偿使用,我市几个菜市场开始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袋,这种塑料袋对人体无害,主要原料是可降解母料和玉米粉,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袋的目的是( )2·1·c·n·j·y
A.减少土壤污染 B.降低生产成本
C.有利于食物保鲜 D.节约粮食
知识点2、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
1. 根21世纪教育网
根主要起固定和吸收作用,具有吸收作用的是根尖,根尖可以分为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四部分。其中根毛区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分,根毛是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而形成的,可以大大增加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2. 茎
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茎从外向内可分为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四部分。其中树皮中的韧皮部中有筛管,可以自上而下地运输有机物;木质部中有导管,可以自下而上地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而髓则可以贮藏植物体的部分营养。
3. 叶
叶可以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表皮上分布着气孔,它是由两个呈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的,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交换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开放。蒸腾作用中散失的水分就是通过气孔而散失的。
把一段带叶的茎放在盛有水的锥形瓶内(图1所示),并向锥形瓶内滴加几滴红墨水,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3-4小时后,取其茎进行横切(图2所示),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图2
(1)图1、图2中变红的结构分别是 .这一实验说明了植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 输送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2)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图2中的属于 组织,该组织细胞经过分裂向外可形成 .
(3)该实验中,将带叶的茎放在阳光下照射,其目的是叶片上的气孔张开,以利于水分的散失,从而提高植物的 作用,缩短实验时间.
知识点3、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1. 植物根毛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根毛吸水和失水取决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和土壤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当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失水。
2. 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根吸收的水分经过茎的运输到达叶后,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的方式散发出去的。
(2)环境中的温度、光照、风和湿度等都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并且植物的种类、叶片的多少均会影响蒸腾作用的强度。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蒸腾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生物学意义,它是水分吸收和运输的重要动力,能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运输,能够有效降低叶片温度。2-1-c-n-j-y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固定装置省略),并将该装置放在阳光直射处,10分钟后观察到U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B.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C.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D.植物吸收了无机盐
易错点1、混淆根尖各部分结构的特点
(2022秋 卫辉市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如图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关于根尖各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细胞外凸形成根毛,说明细胞发生了分裂
B.②区域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C.③区域的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较大
D.④区域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
易错点2、植物各生长阶段所需无机盐
(2022秋 新华区校级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不同农作物缺少不同的无机盐,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大白菜矮小瘦弱,叶片发黄;小麦茎秆细弱,易倒伏;油菜只开花不结果;苹果树苗枝梢上叶片小而簇生;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片出现紫红色。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 )
①硼;②氮;③钾;④磷;⑤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⑤④m
易错点3、混淆植物茎运输无机盐和有机物的部位
(2022秋 仪征市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园林工人们在移栽绿化树时会给绿化树“挂吊瓶”,以提高成活率。给植物打针输液是近年来植物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常见方法。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作施肥的输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分、有机物
B.用作施肥的输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分、无机盐
C.输液时针头应插入到茎的导管内
D.该方法操作简便,肥料利用率高
易错点4、不熟悉气孔开闭与保卫细胞的对应关系
(2023 郑州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如图为蚕豆下表皮部分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为保卫细胞,②为气孔
B.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通过结构②进出叶片
C.夜幕降临时,蚕豆叶片上的气孔会张开
D.气孔闭合可能会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表”,回答下列各题。
项目 水资源/% 耕地资源/%
北方 20 60
南方 80 40
(1)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多水多 C.北方地多水少 D.北方地少水多
(2)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⑥推广节水器具
A.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如图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该植物体白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吸收水和无机盐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把幼嫩植物的茎掐断,从断面上流出的白色汁液来自( )
A.筛管 B.木纤维 C.韧皮纤维 D.导管
4、如图,下列实验能说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的是( C )
5、做“茎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实验”,应选用带叶的枝条,才能观察到红墨水在导管内的运输情况,这是因为( )【出处:21教育名师】
A.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水分、无机盐
B.蒸腾作用是茎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
C.叶片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是茎吸收和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
D.茎细胞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是由叶片供给的育网
6、图中的箭头表示不同物质的运动方向,其中a、b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c、d可通过叶柄进出叶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在光照下,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时,c和d都表示水
B.在黑夜里,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a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
C.在光照下,a不一定是二氧化碳,c通过导管运输,d通过筛管运输
D.在光照下,b可能表示水蒸气,可能表示有机物,可能表示氧气,也可能表示二氧化碳
7、灌溉不久的植物,气孔开闭和蒸腾作用的情况是( )
A.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加强
B.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
C.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减弱
D.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减弱
8、黄山上的松树能在岩石间顽强地生长,黄山松的根主要从岩石间吸收了_____和_______。
9、树木移栽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去掉部分枝叶并且给树木打针输液,树木输液输入的是_______和_______等营养物质,靠木质部中的_______输送
10、植物的根系分布与地下水位的高低有一定的关系:地下水位越低,植物根系的平均长度越_______ (填“长”或“短”).
11、竹子的茎不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竹子的茎内没有_______.
12、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两根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
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根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所示)。
③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
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
(1)实验中对两根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13、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小烧杯。分析并回答问题。
(1)将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可见钟罩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通过玉米叶片上的________散失出来的。
(2)将装置内0点至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图。分析0点到6点的曲线变化情况,可知该时间段内植物主要进行______作用。
(3)若在装置的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用来探究“玉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放在________(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
(4)若用装置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往小烧杯内加入30mL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其对照实验装置中的小烧杯内应加入___________。
(5)将上述光合作用实验后的玉米叶片摘下,放在盛有_____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只有对照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14、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结构[②]是_________,其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
(2)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图中标号[_________](填序号)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3)结构[①] _________中有导管,能将水运送至叶肉细胞进行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
(4)结构[⑤]是指___________,它的张开和闭合是由________细胞控制的。
(5)植物根吸收、运输到叶片的水分绝大部分以________的形式从结构[_______](填序号)中散失,这种生理过程叫_______作用。
15、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中甲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乙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过程C散失到外界,该生理过程参与了生物圈的 。
(2)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因为能够完成甲图中的过程 (填字母),该生理过程发生在乙图的[ ] 中。
(3)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可以通过 输送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在果实营养组织的细胞中,糖类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乙图的 (填数字)中。
(4)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该同学使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应将该装置放在
环境中。3--4小时后将正在燃烧的蜡烛放入玻璃缸中,蜡烛立刻熄灭。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
②该同学想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应该选择图2中的哪两套装置组成对照实验?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