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3综合测试
、选择题
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就是陆地的表层部分
B.土壤的成分是矿物质、有机质和水分
C.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D.土壤中矿物质所占的比例越高,土壤肥力越高
下列关于土壤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必要条件
B.生物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C.岩石风化的产物逐步发展成土壤
D.岩石只需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就能变成土壤
在根尖结构中,能吸收水分、无机盐和起保护作用的部位依次是( )
A.成熟区、伸长区 B.根冠、成熟区
C.成熟区、根冠 D.根冠、伸长区
“落叶归根”,植物的枯叶落入泥土后,也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它属于( )
A. 有机物 B. 无机盐 C. 土壤生物 D. 矿物质
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器官是( )
A.根 B.种子 C.茎 D.叶
在蚕豆根尖上画上等距离的细线,培养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细线之间距离最大的是()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植物根生长、分化、吸收养料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如图所示为根尖的平面和立体结构图。关于根尖各部分结构与功能认识正确的是( )
A.甲是伸长区,细胞突起,增加了吸收水、无机盐面积
B.乙是分生区,细胞能较快分裂生长,使根不断长长
C.丙是根毛区,细胞核较大,能产生大量新细胞
D.丁是根冠区,细胞壁薄,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生长
旱地作物如玉米等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若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则会因水分比例过大,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烂根”。在下图所示土壤中种植玉米,最适宜玉米生长的是( )
A. B.
C. D.以上三者均可
制作腌萝卜的时候将萝卜条上撒上盐,萝卜条会变软的原因是( )
A.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环境中盐水的浓度,细胞吸水
B.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环境中盐水的浓度,细胞失水
C.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环境中盐水的浓度,细胞吸水
D.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环境中盐水的浓度,细胞失水
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 ②处的细胞细胞壁薄,细胞核小
C. ③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D. ④处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填空题
科研人员在某市选取下列三块土壤栽培引进的美国提子:
A. 砂粒比例较多的山岙坡地
B. 土壤质地比较均匀的平地
C. 河弯内河泥堆积而成黏粒较多的河套地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浇一样的水,施相同的有机肥,完全相同的田间管理,收获时的产量A地最高,C地最低,连续两年都得到相同的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土壤颗粒、水、空气含量角度分析,适宜美国提子生长的土壤性状。
(2)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种植美国提子,应特别注意的田间管理是( )
A.浇水 B.施肥 C.松土通气 D.排水防涝
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这个区域长有大量的根毛. 植物茎中进行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而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 .
如图,取大小相同的萝卜,各在上面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并在洞内插入一个口径与洞口口径相近的玻璃管.然后向两个玻璃管内分别注入等量的(如1~2mL)液体,甲注入清水,乙注入浓盐水.
(1)过一段时间后,这两个玻璃管内的液体各有什么变化?
甲 ,乙 .该实验说明 .
(2)实验结束后,甲、乙两萝卜细胞若仍是活的,则 萝卜细胞液浓度较低,原因是 .
为测定土壤中大小颗粒所占的比例,小玲采集了家乡典型的土壤样品。下表是小玲同学所测的土壤成分的比例。
空气 水 粉砂粒 砂粒 黏土 有机物
25% 25% 11% 27% 11% 1%
(1)该地的土壤属于(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2)该地的土壤 (选填“适宜”或“不适宜”)耕种。
试一试,你能运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解答实际问题吗?在通风,透光条件不好的温室里,植物生长不好的原因是缺少 和 ;土壤板结时,植物受危害的原因是根的 受到抑制;用未经稀释的人类尿浇灌植物,植物很快萎蔫(俗称“烧苗”).这是因为浇灌人粪尿后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 (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 而引起的.
、实验题
某同学研究植物的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他选择了两株萌发不久的水稻幼苗,切去谷粒,把一株的根浸在清水中培养,另一株的根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两个星期后,情况如下图所示。
(1)浸在 的植株长得更健壮。
(2)为使实验结果准确,此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至少写出两个)。
(3)你认为此实验 (填“需要”或“不需要”)改进(如不需要改进,则后一空不填)请提出你的一个改进方案: 。
、解答题
猜想:假定你看到一块有缝隙的巨石,如果在几百年后,你又能观察到它,你预计能看到什么现象?请加以解释。
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 (填字母)完成的,这个区域的细胞特点有利于吸收和运输水分;
(2)只有当根毛细胞液浓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才能吸水;
(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 (选填“导管”或“筛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4)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功能各不相同,其中根冠主要起 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
4.1-4.3综合测试答案解析
、选择题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土壤的相关知识点,涉及到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土壤组成(包括矿物质、空气、水分、有机物等)。
A中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A错误;B土壤由矿物质、空气、水分、有机物组成。B错误;C土壤概念,正确;D土壤肥力高低重要指标是有机物的含量,D错误。
故选C。
D
【解析】从岩石到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作用。
A.岩石要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石块、石砾和砂粒等细碎的矿物质颗粒。故A正确。
B.风化作用后形成的细碎的矿物质颗粒,还要 经历漫长的演变才能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其中 离不开多种生物的共同作用。各种生物的活动加 速了有机物在地表的积累,最终促使了土壤的形 成。故B正确 。
C.岩石就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 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 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 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故C正确 。
D.雨水积聚在岩石的缝隙里,如果气温降低到零 度以下,水就会结冰,使它的体积增大,从而促使岩 石的缝隙加宽,最终使岩石裂成小碎块。 岩石只需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只能从大块石头变成小块石头。必须经过生物的作用。故答案D错误。
故选答案D。
C
【解析】解: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冠是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
成熟区也叫根毛区,位于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故根尖起保护作用的部位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分别是根冠和成熟区.
故选:C.
在轴向上,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1、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 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3、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4、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A
A
【解析】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具有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种子是生殖器官。
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成熟区),根毛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故选:A
C
【解析】A.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B、分生区,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C、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有光泽,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D、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链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绒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冠和成熟区的细胞基本上已经不分裂了,而分生区的细胞主要负责是分裂,只会使细胞数目增加,伸长区的细胞变长,让根部变大。故选C。
本题考查根的结构与功能,意在考查各部分的功能,属于常考题。
D
【解析】植物的根生长、分化、吸收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是甲成熟区、乙伸长区、丙分生区、丁根冠。
A.甲是成熟区,它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不符合题意;
B、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不符合题意;
C、丙是分生区,它的特点是细胞较小,细胞核大,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C不符合题意;
D、丁是根冠区,它位于根尖顶端的帽状结构,细胞壁薄,外层细胞排列输送,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生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
【解析】根据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进行分析解答。
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为均匀;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应该是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湿、保肥能力较强的;二而玉米适宜在干燥的土地上生长,排除B,A水分太少,不适宜。结合题意。
故选C。
D
【解析】植物细胞内外由于存在浓度差,植物细胞就会因吸水或失水而发生变形.据此回答.
解:植物细胞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用盐腌萝卜时,由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盐水溶液的浓度,会导致萝卜细胞失水,从而导致萝卜条皱缩变形、变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B
、填空题
(1)土壤颗粒比较大,水分相对较少,且空气比较充足
(2)D
【解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得出答案。土壤中一般都含有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根据它们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浇一样的水,施相同的有机肥,完全相同的田间管理,收获时的产量A地(砂粒比例较多的山岙坡地)最高,C地最低,连续两年都得到相同的结果。说明适宜美国提子生长的土壤环境是:土壤颗粒比较大,水分相对较少,且空气比较充足。(2)经过分析,可知适宜美国提子生长的土壤环境是:土壤颗粒比较大,水分相对较少,且空气比较充足。而我国南方多雨,所以种植美国提子应特别注意排水防涝。
故答案为:(1)土壤颗粒比较大,水分相对较少,且空气比较充足;(2)D
成熟区;导管;筛管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其中成熟区是吸水的主要部位.
植物体有两种输导管道﹣﹣导管与筛管.导管位于植物体茎内的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
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1)下降;上升;细胞的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2)甲;甲萝卜由于细胞吸水而使细胞液浓度降低,乙萝卜由于细胞失水而使细胞液浓度升高
【解析】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解:(1)甲玻璃管注入清水,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部清水浓度,所以外侧细胞会吸水,此时使得外侧细胞的细胞浓度小于内侧细胞浓度,内侧细胞会吸收外侧细胞的水,随着玻璃管内的水因细胞的吸水而逐渐降低;乙玻璃管放入的是浓盐水,萝卜细胞外侧细胞会失水,导致内测细胞液浓度大于外侧细胞液浓度,使得内侧细胞向外侧细胞失水,所以水面上升;上述实验说明细胞的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2)甲萝卜由于细胞吸水而使细胞液浓度降低,乙萝卜由于细胞失水而使细胞液浓度升高,因此,甲、乙两萝卜细胞若仍是活的,则甲萝卜细胞液浓度较低.
(1)A
(2)不适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砂土类土壤的相关知识。
(1)根据表格可知该土壤通气性能好,含沙粒多,因此属于砂土类土壤。
(2)砂土类土壤透气性较好,但保水性较差,容易造成植物缺水死亡,因此该地的土壤不适宜耕种。
故答案为:(1)A(2)不适宜
二氧化碳;光照;呼吸作用;小于;失水
【解析】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促进有机物的合成.在通风、透光不好的温室里,植物生长不好是由于缺少二氧化碳和光。农田土壤板结或水淹时,通气状况减弱,根因得不到充足的氧,而影响呼吸,从而影响生长;根的吸水取决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和根毛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当周围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根失水,反之就吸水.在盐碱地中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这时根不但不吸水还失水。答案为:二氧化碳; 光照;呼吸作用;小于;失水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光和二氧化碳。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需要氧气。
、实验题
(1)土壤浸出液里
(2)水稻幼苗生长状况;根浸没在液体中的程度
(3)需要;把清水换成蒸馏水
【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有的无机盐用于构建植物体,如氮和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氮和硫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有的无机盐用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如钾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磷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等。
(1)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土壤浸出液中有丰富的无机盐,而清水中相对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故浸在土壤浸出液中的植株长得健壮。(2)由控制变量法可知,除研究的量作为变量以外,其他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量都要控制相同。这一实验被研究的量是无机盐,其他如水稻幼苗生长状况、根浸没在液体中的程度、观察时间等都必须相同。(3)从控制变量的角度可以看出实验中的一个明显的不足:清水中也有一定量的无机盐,无法做到一个实验有无机盐,另一实验没有无机盐,所以最好将清水换成蒸馏水,确保该组没有无机盐。
故答案为:(1)土壤浸出液里;(2)水稻幼苗生长状况;根浸没在液体中的程度;(3)需要;把清水换成蒸馏水
、解答题
答:这块巨石变小或变碎,因为随着流水或结冰以及自然生物的作用会使这一块有缝隙的岩石逐渐被风化掉,最终形成土壤。
(1)A
(2)大于
(3)导管
(4)保护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1)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 A 完成的,它的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因此植物的根只有在根毛细胞内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
(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4)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功能各不相同,其中根冠主要起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