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清测试(4.1-4.3)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跟下列哪些因素直接有关( )
A.空气湿度
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C.土壤湿度和土壤肥力
D.光照强度和温度
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的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
A.减少根部水分的散失
B.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折断损伤
C.防止营养流失
D.防止植物不适应新的土质
分别从干旱地区和潮湿地区挖一棵大小差不多的白菜,比较它们的根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比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根系更发达
B.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比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根系更发达
C.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是须根系,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是直根系
D.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是须根系,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是直根系
花生是独有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生在传粉后,雌蕊的子房柄伸长弯向地面,钻到地下4~5厘米处,在黑暗中,子房才能发育成熟,形成花生。正因为花生有这种地上开花,花落后在地下结果的特性,所以人们又称它为“落花生”。根据它的这一特殊性,花生适合生活的土壤是( )
A. B.
C. D.以上三者均可
在测定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时,下列测量方法中,测得土壤中的水分体积分数可能偏大的是
A.使用较粗土壤颗粒适度加热
B.使用较细土壤颗粒适度加热
C.使用较细土壤颗粒在高温下加热到质量不再减轻
D.使用土壤粉末加热到水分完全汽化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带回月球“土壤”样品。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等物质组成。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 )
A.空气 B.水 C.有机物 D.矿物质
土壤形成的正确顺序为( )
a.岩石的风化 b.岩石进一步风化,有最低等的生物出现
c.出现森林和草原,土壤最终形成 d.形成原始土壤,有地衣、苔藓植物出现
A. abcd B. bcad C. abdc D. cbad
某农民种植的一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地块 甲 乙 丙 丁 戊
施肥情况 CO(NH2)2 KH2PO4 NH4H2PO4 (NH4)2SO4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 55.56 67.26 55.88 55.44 55.11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A.钾 B.氮 C.磷 D.硫
根尖的结构中,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功能的一组结构是( )
A.伸长区和根冠 B.伸长区和分生区
C.成熟区和伸长区 D.成熟区和导管
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植物的根能牢牢地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B.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水分
C.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
D.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土壤中除了工程生物外,还含有非生命物质。能验证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是( )
A. B.
C. D.
一株植物缺氮时,它最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B.生长矮小,叶有褐斑
C.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等物质组成,其中绝大部分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A.空气 B.水 C.腐殖质 D.矿物质
对土壤样本的选取错误的是( )
A.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
B.拔掉所有的植物,选取最好的土壤样本
C.调查结束后,应让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
D.选取时最好不要移动原来的植物
、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总是比土壤溶液的浓度 ,土壤里的水分就会渗入到 里,再向表皮以内的细胞逐步渗入,最后进入 .土壤中的 也随着被植物吸收进来,最后输送到茎叶等器官内.
小杰为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做了一个小实验,请你与他一同完成实验。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和土壤,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浸没为止,往铁块烧杯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甲中的水,往土壤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乙中的水。请回答:
(1)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 ,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水的量为 。
(2)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水量不同? 。
(3)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中,空气占土壤的体积分数大约在15%~35%之间。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用是给根 。
每年5月,数以万计的游客前往云和赤石玫瑰小镇,一睹玫瑰竞相绽放的浪漫盛景(如图)。玫瑰养殖时要及时松土,但又不能浇水太勤,其目的在保证根部水分供应的同时,防止根部缺少 ,保证植物根部进行量 作用以释放更多能量,促进根部的吸收和植物的生长。
某同学取四份土壤,在①②③三个花盆中放入较肥沃的土壤,花盆④中放入细砂石和碎石块,把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移栽到盆中。然后将花盆①放在盛满水的水盆中 ,水面与土面相平。同时每天给花盆①②④中的土壤浇相同的水,花盆③中的土壤不浇水。请回答:
(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有什么不同? 。②③有什么不同? 。②④有什么不同? 。
(2)从实验结果上看,①②比较说明了 ;②③比较说明了 ;②④比较说明了 。
(3)请帮助该同学预测,哪一盆植物生长最好?并说明理由。 。
据如图根尖的立体平面结构图回答:
(1)图中的A属 区的细胞,此区的主要功能是 .
(2)图中B属 区的细胞,此区的主要功能是 .
(3)图中的C属 区的细胞,它们有很强的 ,此区的主要功能是 .
(4)图中的D属 ,该区具有 的功能.
(5)植物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增加,主要是因为 区、 区的缘故.
(6)根毛是成熟区的 细胞向外 形成的.
、实验题(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小明是一个八年级的学生,他常常看到妈妈将做饭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小明是一个爱钻研的学生,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Ⅰ.首先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
Ⅱ.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
Ⅲ.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植株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生长情况
甲 41 51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
乙 41 70 植物较健壮、叶色较绿
丙 41 99 植株健壮、叶色浓绿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 。
(2)比较 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如果小明实验前选取的吊兰幼苗发育情况不相同,能否得出上述结论? 。
(3)实验后,小明对丙盆吊兰呵护有加。由于浇水过勤,吊兰烂根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导致 (填字母)。
A.根吸收了过多水分,造成细胞破裂
B.根部细菌大量繁殖,损伤了植物的根
C.土壤中营养成分过少,造成根细胞死亡
D.土壤中氧气过少,根无法进行正常呼吸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中有什么的实验过程中,取长、宽、深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一块和土壤两块,做如下实验:
(1)取其中一块土壤,称其质量为m1克,加热后(在加热过程中假定有机物没有分解 ),测得质量为m2克,求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的方法是 (写出计算公式)。
(2)取铁块和另一块土壤,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浸没为止,往铁块烧杯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甲的水,往土壤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乙的水,请回答:
①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 ,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 。
②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大约为 。
、解答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在南美洲的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流域有一种能救命的植物。它有着魁梧却奇异的身材:足足有30米高,巨型纺锤形的肚子能储存约2吨水,人们称之为纺锤树或瓶子树。每年旱季,纺锤树纷纷开始落叶;而在雨季,纺锤树又会萌生出稀疏的心形叶子。
(1)根据纺锤树魁梧却奇异的身材,可以推测当地的气候可能具有 (写出一点即可)的特点。
(2)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请根据纺锤树的外貌特征,分析纺锤树根系的特点并说明理由。
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 ,才能被植物利用。
(1)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
(2)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茎秤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3)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价。
周周清测试(4.1-4.3)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C
【详解】
根系在生长过程中,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长,使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利用根的向水性促进根向土壤深处(水分较多)生长;根还具有向土壤肥力高的地方生长的特性即根的向肥性,深层施肥有利于促进根向土壤深处生长。可见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受土壤湿度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故选:C。
B
【详解】
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移栽茄子秧、黄瓜秧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A
【解析】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
根系在生长过程中,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长,使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旱地区土壤表层的水分少,根据根的向水性,根向土壤深处(水分较多)生长,可以吸收到土壤深处的水分;
潮湿土壤中,土壤表层的水分也较多,根据根的向水性,根在土壤浅层生长也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所以潮湿处的根系分布范围较小。
故选A.
A
【解析】花生对于地质土壤的相求相对较高,宜选择地势较为平坦且排水能力强的沙壤土地。 花生适合种植在肥沃的沙质土壤。 栽培花生要求土地平整,排灌方便,土层深沉,有机质含量高,通气杰出,保水、保肥能力强,土壤pH值呈中性。以肥美的砂质土壤为宜。
A为砂土类土壤,B为黏土类土壤,C为壤土类土壤。花生适合种植在土层深厚的砂壤土。
故选A.
C
【详解】
土壤颗粒适度加热,土壤中可能有水分,体积分数可能偏小;使用土壤粉末加热到水分完全汽化,剩下的土壤可能减少;使用较细土壤颗粒在高温下加热到质量不再减轻,土壤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体积分数偏大。
故选C。
D
【解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岩石碎屑、粉末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
故选D。
C
A
【解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得出答案。甲地块施加氮肥,乙地块施加了钾和磷复合肥,丙地块施加了氮和磷复合肥,丁地块施加了氮和硫肥,戊地块没有施肥。
分析表格可知,乙地块收获小麦量最高,施加了钾和磷复合肥,丙地块也施加了含磷的复合肥,但小麦收获量与空白对照没有很大提高,所以磷对小麦的影响很小,而钾肥是小麦收获量有明显提高的主要因素。所以推测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钾。
故答案为A.
C
【解析】根尖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故选:C
C
【解析】植物的根起到固定植物体的作用,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来自于光合作用的制作,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A.植物的根系非常庞大,能牢牢地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正确.
B.土壤是深处水分充足,地表的水分容易蒸发,易干旱,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因此根越深,越利于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正确.
C.植物需要的有机物来自于光合作用的制作,而不是来自于土壤,错误.
D.树大根深,利于吸收更多的水分,利于蒸腾作用,正确.
故选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壤中含有的成分,比如空气、水分、有机物、无机盐。
A.向盛有土壤块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产生气泡,原因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不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因此从水中溢出形成气泡,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不能证明含有无机盐,A不符合题意;
B、给试管中的土壤块加热,试管口内壁上出现水珠,证明土壤中含有水分,不能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B不符合题意;
C、将土壤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出现火星,有焦臭味,证明土壤中是存在有机物,不能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
D、将土壤与水混合,然后将悬浊液过滤,再将滤液放到蒸发皿中加热蒸发,最后得到白色固体,说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
【解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D
【解析】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月球上没有水、空气,并且月球上没有生物的存在,所以也不存在腐殖质,而空气、水、腐殖质是植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改造月球土壤时需要提供,而月壤中存在较多的岩石,即存在矿物质;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B
【解析】土壤选样是观察土壤生物的重要一环,在观察前先进行必要的分工,确定观察地点。观察结束后,应尽可能地将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或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
土壤选样是观察土壤生物的重要一环,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选取时最好不要移动原来的植物,调查结束后,应让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所以“拔掉所有的植物,选取最好的土壤样本”这种方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B.
、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大;根毛细胞;根毛区导管;无机盐
【解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解: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因此,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总是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大,土壤里的水分就会渗入到细胞里,再向表皮以内的细胞逐步渗入,最后进入根毛区导管.土壤中的无机盐也随着被植物吸收进来,最后输送到茎叶等器官内.水分进入植物体并在植物体内输导的途径是:土壤溶液→根毛细胞→成熟区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根毛区导管→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
(1)650毫升;750毫升
(2)土壤有空隙
(3)提供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解析】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解题即可。
(1)因为量筒的量程为200mL,故3个满量筒的水的量为600mL;根据题意;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600mL+50mL=650mL;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水的量为600mL+150mL=750mL;
(2)因为土壤颗粒之间有空隙;故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土壤块中加入的水的量大;
(3)土壤中的空气的作用主要是为植物体根的呼吸作用提供足够的氧气;
故答案为:(1)650毫升、750毫升;(2)土壤有空隙;(3)提供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氧气;呼吸作用
【解析】1.树木移栽后要保证根部通风透气目的是防止根部缺氧,保证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以释放更多能量,促进植物的生长。
2.树木移栽不仅要注意保证根部通风透气,移栽树木时要剪去大部分枝叶,树干绑上稻草绳,盖上防晒网,从而大大减弱了树木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树木成活率;移栽后要给树木输送各种营养液,其中重要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根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尽快长出新根。
玫瑰养殖时要及时松土,但又不能浇水太勤,其目的在保证根部水分供应的同时,防止根部缺少氧,保证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作用以释放更多能量,促进根部的吸收和植物的生长。
(1)土壤中有无空气;土壤中有无足够的水;土壤的质地
(2)土壤中缺乏空气不利于植物生长;土壤中的水分不足不利于植物生长;土壤保水性能影响植物生长
(3)②生长得最好。因为②盆有适于植物生长的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物质
【解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得出答案。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的区别在于土壤中有无空气;②③的区别在于土壤中有无足够的水;②④的区别在于土壤的质地。(2)从实验结果上看,①②比较说明了土壤中缺乏空气不利于植物生长;②③比较说明了土壤中的水分不足不利于植物生长;②④比较说明了土壤保水性能影响植物生长。(3)因为②盆有适于植物生长的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物质,所以生长得最好。
故答案为:(1)土壤中有无空气;土壤中有无足够的水;土壤的质地;(2)土壤中缺乏空气不利于植物生长;土壤中的水分不足不利于植物生长;土壤保水性能影响植物生长;(3)②生长得最好。因为②盆有适于植物生长的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物质
(1)成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伸长;迅速伸长
(3)分生;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4)根冠;保护
(5)分生;伸长
(6)表皮;突起
【解析】根尖是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如图:D根冠、C分生区、B伸长区、A成熟区.
(1)(6)A是根尖的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大量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2)B根尖的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3)C是根尖的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4)D是根尖的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5)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 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植物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增加,就是因为伸长区和分生区的缘故.
、实验题(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
(2)甲、乙;否
(3)D
【解析】本题为实验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得出答案。(1)根据题意,小明提出的问题是: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2)甲、乙两盆植株是否放蛋壳,可比较而得蛋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甲、乙两组其他变量均应相同,比如实验前两株植物的长势。(3)土壤中水分过多会使土壤中氧气减少,使根细胞无法呼吸而死亡。
(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根据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可以提出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2)根据探究“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那么设计对照实验中除了蛋壳以外,其他条件如湿度、温度等都应当相同。也就是说只有蛋壳是不同的,蛋壳有无就是这个对照实验的惟一变量.因此比较甲、乙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如果小明实验前选取的吊兰幼苗发育情况不相同,该实验就有了两个变量,蛋壳有无和吊兰幼苗发育情况不相同,因此不能得出上述结论。(3)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浇水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吊兰烂根死亡。
故答案为:(1)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2)甲、乙; 否;(3)D
(1)(m1-m2)/500ρ× 100%
(2)650毫升;750毫升;2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计算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的方法相关知识。
(1)土壤未经过处理的质量大于加热后的土壤的质量,两者相减后为水的质量,之后换算出水的体积,再将水的体积除以土块的体积即可获得水的体积分数,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的方法是(m1-m2)/500ρ× 100%。
(2)甲、乙两个量筒的量程为200mL,分度值为10mL,而图甲中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0mL,图乙中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50mL,因往放铁块烧杯中加了3个满量筒和图甲所示的水,往放土壤烧杯中加了3个满量筒和图乙所示的水,
所以,倒入放铁块烧杯中和放土壤烧杯中的水分别为:
V铁水=3×200mL+50mL=650mL,V土水=3×200mL+150mL=750mL;
土壤的体积:V土=10cm×10cm×5cm=500cm3,
因土壤中有空气,空气的体积等于土壤中烧杯比铁块中烧杯多加的水,
所以,空气的体积:
V空=V土水-V铁水=750mL-650mL=100mL=100cm3,
则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为:
故答案为:(1)(m1-m2)/500ρ× 100%(2)650毫升;750毫升;20%
、解答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旱季时间较长,雨季较短(旱季干旱少雨)
(2)根尖(根尖的根毛区);发达的根系才能吸收到了大量的水,并且把水储存到了纺锤树的膨大的树干里。
【解析】(1)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不适者淘汰,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与环境密不可分。
(2)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1)由于当地雨量较少,旱季时间比较长,纺锤树的巨型纺锤形的肚子能储存约2吨水,可以应对干旱的气候,保证体内水分充足,从而更好地适应干旱环境。
(2)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由于根尖能够吸收水分,因此纺锤树的根系越发达就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将大量的水储存到巨型纺锤形的“肚子”中。
故答案为:(1)旱季时间较长,雨季较短(旱季干旱少雨)(2)根尖(根尖的根毛区)发达的根系才能吸收到了大量的水,并且把水储存到了纺锤树的膨大的树干里
(1)根毛
(2)B
(3)-3
【解析】(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肥作用是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3)根据化学价代数和为零计算。
(1)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2)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3)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H的化合价为+1价,则N的化合价为-3价。
故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3价。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