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1(人教版)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千岛湖为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面积为580平方千米。农夫山泉源出于千岛湖距南山3.5千米处深层,常年水温12℃,天然清纯,味道甘洌,水中富含钙、钠、镁、钾、偏硅酸等。“农夫山泉有点甜”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使“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享誉国内外。据此完成1~2题。【来源:21cnj*y.co*m】
1.“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属于下列水资源中的( )
A.淡水湖泊水 B.浅层地下水
C.河流水 D.深层地下水
答案:D
2.“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能够享誉国内外的原因是( )
A.数量巨大,易开采 B.开发利用历史悠久
C.质量高,饮用安全 D.农夫山泉为天然水
答案:C
3.衡量巴西比中国水资源丰富的指标是( )
A.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蒸发量
C.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解析:运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
答案:D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1平方千米。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东沙、中沙四个群岛的军事、政治中心,是海南省三沙市政府驻地。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因素。读图完成4~5题。【出处:21教育名师】
4.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水不易存储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
答案:A
5.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海水淡化 ②节约用水 ③收集雨水 ④人工降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6.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解析:要建设节水型社会,降低每万元GDP耗水量,必须加大技术改造,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提高水的利用率,这才是主要措施。2-1-c-n-j-y
答案:C
7.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和“我国水资源和世界比较表”,完成(1)~(4)题。
我国水资源与世界比较表
水资源数量
世界
中国
美国
总量(亿立方米)
470000
27000
29700
人均量(立方米/人)
10000
2500
14000
(1)从总量看,我国水资源是________,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
答案:丰富 少
(2)我国水资源总量仅比美国少2700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却不及美国的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五分之一 我国人口总量大约是美国人口总量的5倍
(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 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4)目前水资源问题严重的是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我国为解决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正在实施____________工程。
答案:西北地区 华北地区 南水北调
一、选择题
1.(2014·揭阳调研)有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区7月份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对北半球河流而言,凹岸就是右岸
C.河流中间流速表面比底部大
D.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答案:C
2.(2014·中山调研)“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对水循环施加一定影响的环节是( )
A.大气降水 B.地表径流
C.地面蒸发 D.水汽输送
答案:B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4.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解析:由图可知,b为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水收集,一部分经排水系统排入水体,另一部分处理后重新进入供水系统,因此a为污水处理。来水量与出水量的增加,可以增加区内水体的流动性,使更新循环周期缩短,加快水体净化。2·1·c·n·j·y
答案:3. A 4. B
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④地降水量由多到少应为( )
A.③④①②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答案:C
6.图中国家实施东水西调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航运
B.改变西部干热的气候
C.调控径流量空间分布
D.补充西部地下水
答案:C
7.近些年来,有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缺水的威胁,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 ②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 ③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 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首先,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加之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较快,需水量大大增加;另外,环境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工业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中,使水体被污染,水质变坏,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断减少。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水资源紧张。
答案:B
8.以下选项能体现水资源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大小的是( )
①我国南方水量充足,气候湿润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水稻种植区 ②我国北方降水不足,限制了工农业的发展
③我国北方水量不足,河流较少,内河运输业不发达
④饮料厂建在水质优良的地方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⑤我国南方河流流程长,支流众多,内河运输十分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水资源数量对经济活动规模大小的影响。
答案:A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科技比较落后的时代,人类虽不能把海水转化为饮用水,但是已经能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
B.在科技比较落后的时代,人类虽不能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但是已经能把海水转化为饮用水
C.在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类不仅能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而且已经能把海水转化为饮用水
D.在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类节水技术相当发达,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目前人类的消费水资源数量已呈下降趋势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和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
答案:C
10.台湾经常缺水,在建筑物屋顶都安装了储水桶以备停水时救急(如图)。台湾经常缺水的自然原因是( )21cnjy.com
A.年降水量稀少
B.年降水量丰富,但境内河流短小、落差大
C.年降水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与季节分配都十分不均匀
D.年降水量丰富,但多山地,泥石流滑坡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B
11.下列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方式及造成的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
①新疆绿洲地区——上游过度利用河流水——下游绿洲萎缩
②华北平原——大水漫灌——地下水漏斗区
③天津——过量开采地下水——土壤次生盐渍化
④黄河中上游——过量引用黄河水——黄河下游断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该题目出现的问题中,学生比较难以分析的有大水漫灌、地下水漏斗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知识点。大水漫灌能使土壤次生盐渍化,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21教育网
答案:D
二、综合题
12.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读下图完成(1)~(3)题。
(1)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全世界许多地区因水而引起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________地区。在该地区以发展节水农业闻名于世的国家是________。
答案:干旱 中东(西亚、北非) 以色列
(2)上海所处的地理纬度虽然与许多缺水国家相近,但从水资源数量而言,上海并不缺水,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地区受________环流的影响。然而上海现在却已成为________性缺水城市。
答案:季风 水质
(3)图中④所在国家也日益成为缺水严重的国家,简述其成因,并提出解决“水荒”问题的措施。
答案:成因:人口膨胀;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日益增多;水资源受到污染破坏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
措施:修建水利工程;发展节水农业;工业生产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人工增雨、海水淡化;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控制人口增长。
13.下面左图为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右图为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工程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和材料,分析完成(1)~(3)题。21·cn·jy·com
材料一 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水资源丰富,但是光热资源不足;南部光热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缺乏。由于南部城市和人口多,所以对农产品需求量大。为满足需求,美国将北部的水引到南部,灌溉农田,发展亚热带水果、蔬菜和粮食的种植。www.21-cn-jy.com
材料二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河流域是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区。随着农业的发展,水资源缺乏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得不从大分水岭东部向西部引水,以解决农业灌溉的用水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为什么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水资源有余,南部水资源缺乏?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
答案: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南部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且南部比北部城市和人口多,水资源需求量大。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大分水岭西侧,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www-2-1-cnjy-com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答案: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难度大,投资高。 理由是:美国输水线路与山脉走向一致;而澳大利亚输水线路与山脉走向相交,需开凿隧道,翻山越岭,工程量大,投资高,技术要求高。
(3)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为什么会极大地促进南部区域的农业发展?
答案:水资源的输入不仅弥补了南部水资源的不足,而且还使南部光热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课件37张PPT。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栏目链接课 标
要 求以水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栏目链接目 标
定 位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以及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具体指标,并学会用图表资料说明全球及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理解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水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3.通过实例分析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了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措施和方法,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一、水资源及其分布水圈淡水资源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栏目链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亚洲大洋洲巴西南方北方东部西部夏秋冬春 栏目链接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一个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同。
(1)科技落后时代:人类主要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发展。经济活动规模经济活动的效益沿河沿湖深层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 栏目链接三、合理利用水资源需水量可供水量地下水水库海水淡化节水农业灌溉重复利用率 栏目链接思 考1.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地方还会闹“水荒”?提示:(1)地球上有96.53%的水量为海洋水,属咸水,不能大规模的直接利用。(2)人们可以利用的是陆地淡水资源;而陆地淡水的主体又是分布在高纬和高山地区的冰川,不易利用。(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4)在利用中存在严重的污染和浪费现象。 栏目链接思 考2.读教材P61图3.10,分析降水量、蒸发量与径流量的关系?提示: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栏目链接思 考3.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有何区别与联系?提示:区别:①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是从能否饮用的角度上说的,指物质。②水力资源是指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又叫水能资源,是从发电的角度上说的,指运动。③水利资源泛指航运、灌溉、发电、养殖等多方面的效能,指水的综合利用。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知识点一 水资源及其分布情 景
激 疑节约用水的宣传语节录:
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
别让孩子知道的鱼类只有泥鳅。
节约用水,关“住”点滴。
人体有70%是水分,节约用水,尊重生命。
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节约用水)!
栏目链接知 识
精 析1.水资源的概念 栏目链接知 识
精 析2.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1)特点: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时间上,具有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2)原因:全球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4)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①从水循环角度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 栏目链接②从全球看:按大洲依次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按国家,前六位的国家依次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
③从我国看:从地区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多,冬春少。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不是西北,而是华北,这与资源的配置有关。我国江河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的1/4。我国降水东多西少,这与径流量的分布是一致的。东部地区由于雨带的移动,南方雨季长,降水多,北方雨季短,降水少,故径流量也是南多北少。但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不是西北,而是华北,这与资源的配置有关。知 识
精 析 栏目链接指 点
迷 津(1)水资源、水力资源、水利资源的区别。 栏目链接指 点
迷 津(2)水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水资源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各个环节,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意义上讲,水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又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数量,或者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栏目链接方 法
突 破1.水资源的几种分析方法
(1)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2)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水资源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多年平均径流量,二是人口总数。
(3)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降水量,降水量越多,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 栏目链接2.图解我国水资源分布方 法
突 破 栏目链接学 以
致 用1.读“各大洲年径流总量及人均径流量的比较图”,完成(1)~(4)题。 栏目链接学 以
致 用(1)大洋洲年径流总量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大洋洲人均径流量最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为________洲,B为________洲,C为________洲。
(3)年径流总量最多的是________洲,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决亚洲人均径流量不足的主要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链接学 以
致 用 答案:(1)大洋洲面积最小,而且有大面积的干旱少雨地区 大洋洲的总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2) 南美 非 欧
(3)亚洲 亚洲面积最大,降水丰富的地区广阔
(4)节约用水;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栏目链接知识点二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情 景
激 疑2013年3月22—28日是第26届“中国水周”,我国开展宣传的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那么,我们该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 栏目链接知 识
精 析1.水资源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以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为例: 栏目链接知 识
精 析(2)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栏目链接2.科技与水资源的利用
(1)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时代,人类无法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也不能将咸水和海水转化成饮用水,主要利用河湖水。
(2)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们大量利用地下水,还可以进行海水淡化;通过跨流域调水工程和大型蓄水工程利用地表水。
知 识
精 析 栏目链接3.短缺原因及解决措施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的现状,造成了世界上某些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其具体原因及解决措施表解如下:知 识
精 析 栏目链接1.华北地区水资源比较短缺,但因其濒临渤海、黄海,可以大规模进行海水淡化,以缓解水资源贫乏状况
这种说法不正确,海水淡化成本太高,该技术适合经济发达,人口较少,需水量较少的国家和地区。
2.我国水资源危机地区差异
南方地区——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污染日益严重。
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黄、淮、海、滦河流域最严重)——资源型缺水——河流断流、地面下沉、湖泊干涸、土壤盐碱化。
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内陆河下游生态环境问题:绿洲萎缩、终端湖泊萎缩消失。指 点
迷 津 栏目链接2.读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完成(1)~(2)题。
(1)有关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
B.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展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体现了水资源质量对该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影响
C.将饮料厂建在水质良好的地方可以降低成本,体现了水资源数量对一个地区经济活动效益的影响
D.人类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学 以
致 用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影响。
答案: A 栏目链接(2)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利用正确的是( )
A.虽然人口持续增长,但人们的节水技术和节水意识将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会有所下降
B.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将导致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C.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的节水技术和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技术将会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低
D.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间上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学 以
致 用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利用。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将导致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答案:B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1.教材P61活动
点拨: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原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自然地理格局和降水的时空差异。
(2)我国水系的分布特征。
(3)地形与地下水。
(4)人口、城市的分布及工农业的布局状况。
栏目链接2.教材P63活动
点拨:(1)以色列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资源奇缺,不适宜发展耗水量大的作物。
(2)以色列除了实施北水南调工程外,还通过咸水和海水淡化“开源”,通过推广滴灌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等措施“节流”,从而使水资源由“少”变“多”。
(3)加大资金投入和科学研究,恰当地运用科学技术可以适度地改造地理环境,发展科技是人类解决资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栏目链接3.教材P65活动
点拨:活动1.(1)控制人口数量,减小用水规模。
(2)发展节水农业。
(3)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
活动2.(1)缺水严重是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的突出表现,分析我国北方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城市人口密度大,工农业规模大,消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比重大,经济发展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少,河网密度小,水资源并不丰富,因而缺水现象严重。
(2)解决此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手段和措施。 栏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