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1(人教版)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下图表示一条河流流经不同性质的岩层地区。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将会出现的地理景观是( )
A.“U”型谷 B.喀斯特溶洞
C.瀑布 D.河口三角洲
答案:C
2.上图景观一般形成在河流的________河段(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处
答案:A
下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完成3~4题。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地貌及河流侵蚀的相关知识。
3.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
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
C.沙洲 D.三角洲
解析:河流流出山口时,由于流速变慢,形成冲积扇。
答案:B
4.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解析:在河流弯曲处凸岸沉积,凹岸侵蚀,所以淘金应在以沉积作用为主的b处。
答案:B
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读图完成5~6题。
5.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壳抬升作用形成的
B.地壳下陷作用形成的
C.长江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D.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
解析:在长江下游,由于河道展宽,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下来,后出露江面,形成八卦洲。
答案:D
6.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 )
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
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
C.八卦洲以侵蚀为主,面积缩小
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
解析: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水流向右偏转,故右岸(即南岸)冲刷严重,而左岸(北岸)流速较缓慢,泥沙淤积,故江心洲最终将与北岸相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B
7.
读某河流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D、E两处中,最有可能出现浅滩的是________处。
答案:D
(2)A、B、C、D、E五处,其中聚落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可能在________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答案:C、D、E C、D、E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农耕,且取用水和交通方便
一、选择题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图,据图完成1~2题。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1.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地质构造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处是背斜 B.②处是向斜
C.③处是背斜 D.④处是断层
解析:判别背斜、向斜构造的依据是岩层的新老关系,①②③皆不能判定,只有④处于断崖处为断层。
答案:D
2.河流上段(②处以上)的剖面图可能是( )
解析:河流②的上游段位于山区,因此河流的下蚀作用显著,会形成“V型谷”。
答案:D
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适于港口建设
B.②处适于村落的建设
C.该河段最有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D.①②③④四处中②处流水侵蚀作用最强烈
解析:①处堆积,②处侵蚀,所以①处适于村落建设,②处适于港口建设。该河段流水对两岸的侵蚀作用较强,最有可能位于河流中下游。【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D
4.下图所示为该河流入海口处,某村五十年前位于海岸边,但现今远离海岸线,加速海岸线产生此种变化的人为因素最可能是( )www-2-1-cnjy-com
A.在河流上游兴建水库
B.在河流沿岸设置砂石场采砂
C.砍伐森林,减少山坡的植被
D.超抽地下水,造成地面下陷
解析:村落渐渐远离海岸线,可能是河流泥沙淤积的结果,泥沙大量淤积的主要原因是山地植被破坏。
答案:C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 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
C.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 D.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
6.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
A.海平面上升 B.沿海地壳下沉
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 D.该区植树造林
5~6.解析:由图中经纬度与地理信息可知,此处为黄河三角洲,为黄河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而成,河口附近陆地面积的增加来自泥沙的不断堆积,由于中、上游植被保护使水土流失减弱,黄河输沙量减少,加之近年来黄河断流等导致三角洲增速减慢。【来源:21cnj*y.co*m】
答案:5.C 6.C
河流侵蚀作用在不同的阶段,同一河段的不同河岸表现不同。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地貌由河流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 )
A.北美五大湖 B.挪威峡湾海岸
C.太湖平原 D.科罗拉多大峡谷
解析:北美五大湖、挪威峡湾海岸均是冰川侵蚀而成;太湖平原是流水堆积而成;科罗拉多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侵蚀而成。
答案:D
8.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 )
A.伸长、加深、展宽 B.展宽、加深、伸长
C.伸长、展宽、加深 D.展宽、伸长、加深
解析: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从方向性来看分别是向上游、向深处和向两侧发展,即分别为伸长、加深和展宽。
答案:A
下图是喜马拉雅山区某交通不便谷地中的景观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地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 )
A.受挤压,经侵蚀 B.受挤压,经风化
C.受张力,经搬运 D.受张力,经沉积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岩层变形是由岩层受挤压而形成的,而出露岩层是由于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A
10.形成图中乡村聚落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应该是( )
A.地质灾害少 B.土地可以耕牧
C.河湖密度大 D.旅游资源丰富
解析: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环境脆弱,形成乡村聚落必须有基本的生存环境条件,所以最基本的生存环境条件应是土地可以耕牧。21cnjy.com
答案:B
11.(2014·中山调研)下列地貌类型的发育与气候关系不大的是( )
A.喀斯特峰林 B.冰川
C.新月形沙丘 D.大陆架
解析:喀斯特峰林为暖湿气候区的岩溶地貌、冰川是降水形成的,新月形沙丘为风力沉积地貌,它们都与气候相关,大陆架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与气候无关。21·世纪*教育网
答案:D
二、综合题
12.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BC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4)题。
(1)图中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为________米。
解析:A处等高线重叠,应为陡崖。陡崖的相对高度可根据公式(n-1)d≤H<(n+1)d计算出。
答案:陡崖 50
(2)沿着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①②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由图可知,①是背斜成谷,②是断层线附近侵蚀成河谷。
答案:①处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②处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沿断层线发育成河谷
(3)P、Q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P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水流慢。
答案:P 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河流落差小
(4)在河流③和⑤两处中:
①河流横断面呈“V”形的是____________处,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②河流横断面呈“U”形的是____________处,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解析:一般河流上游流水侵蚀切割作用强,呈“V”形,下游流水沉积作用和侧蚀作用显著,河谷呈“U”形。
答案:③ 流水向下侵蚀切割河床
⑤ 流水沉积作用和侵蚀作用显著
13.读下面的诗句,并结合长江某河段江心洲的演变过程图,完成(1)~(5)题。
庐山桑落洲
唐·胡玢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1)“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中的________处,该新住处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答案:② 流水携带泥沙堆积
(2)桑落洲上的聚落规模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 桑落洲孤立于江中,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
(3)“古岸崩欲尽”是由于________作用造成的,“古岸”应是长江的________(南或北)岸。简述判断理由。
答案:流水侵蚀 南 由图可知,北岸形态变化小,而南岸形态变化较大,同时依据北半球流水右偏的原理,南岸侵蚀严重。
(4)通过上述问题的思考,在图中________处(A、B、C)建设码头较有利,但是存在一些不利影响,请简单说明。2-1-c-n-j-y
答案:B 侵蚀作用强,易使码头设施受损
(5)诗人胡玢所吟的桑落洲最可能位于( )
A.长江源头 B.金沙江畔
C.长江三峡 D.洞庭湖段
答案:D
课件41张PPT。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栏目链接课 标
要 求1.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栏目链接目 标
定 位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机制。
3.理解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
(1)形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________和________地表物质而形成。
(2)发育阶段及特点。破坏搬运源头深而窄V 栏目链接河谷两岸弯曲拓宽U 栏目链接搬运搬运能力减弱洪积—
冲积平原洪(冲)
积扇河流
中下游河漫滩入海处 栏目链接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1)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_________。
(2)方便对外________和运输。
(3)提供丰富的________产品。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________。
(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________。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___________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________向山坡过渡的 地带。 生产、生活用水联系农副相对较小规模大沿河成线状冲积平原 栏目链接思 考1.有人说:河流堆积地貌只能形成于河流中下游,对吗?为什么?
提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虽然河流上游地区,以侵蚀作用为主,但当河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势逐渐趋向平缓,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思 考2.你说是否所有的河流地貌对聚落都有很强的吸引力?为什么?提示:不是。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堆积地貌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对聚落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侵蚀地貌不具备上述条件,对聚落的吸引力小。 栏目链接思 考3.你说是否所有的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地区都是聚落密集分布区?为什么?
提示:不是。比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因为气候过于湿热,洪水泛滥,在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带反而没形成聚落密集区。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知识点一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情 景
激 疑你欣赏过美丽的三峡景色吗?你听说过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吗?你目睹过南美秘鲁奇特的人脸三角洲吗?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栏目链接知 识
精 析1.河流侵蚀地貌 栏目链接知 识
精 析2.河流的堆积地貌 栏目链接知 识
精 析 栏目链接知 识
精 析3.河谷的发育过程 栏目链接(1)冲积扇与洪积扇:在湿润、半湿润区的谷口常形成冲积扇,而在干旱、半干旱区的谷口常形成洪积扇。
(2)影响三角洲发育的因素。
三角洲的发育,主要取决于河口地区水流变化的基本规律,因此,河流含沙量,海潮的顶托作用,河口外海滨地区地势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三角洲的发育。
特 别
提 醒 栏目链接指 点
迷 津1.河流堆积地貌只能形成于河流中下游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虽然在河流上游地区,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但当河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势逐渐趋向平缓,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栏目链接指 点
迷 津2.河流自上游至下游,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河流流速降低,导致泥沙堆积,在沉积时,颗粒大、比重大的总是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但这个规律只适合于连续发生沉积的某个阶段,对于整条河流来说,由于受地形等因素影响,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交替进行的,因此上述说法并不准确。 栏目链接方 法
突 破1.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
学生常常分不清楚河流的凸岸、凹岸,下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 栏目链接方 法
突 破2.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学 以
致 用读下图,完成(1)~(4)题。 栏目链接学 以
致 用(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__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 砾石 粉砂 B.粉砂 黏土 砾石
C.砾石 粉砂 黏土 D.砾石 黏土 粉砂 栏目链接学 以
致 用(4)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栏目链接学 以
致 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特点及分布。第(1)题,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甲为洪(冲)积扇,乙是河口三角洲,都是河流沉积而成的堆积地貌。第(2)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确定C、B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B位于谷口前,可能会形成洪(冲)积扇;A在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第(3)题,由A到B谷口变得更开阔,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更细小。第(4)题,由景观示意图可以看出从洪(冲)积扇的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B图符合。
答案:(1)洪(冲)积扇 三角洲 堆积 (2)B A (3)C (4)B 栏目链接知识点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情 景
激 疑我国六大古都的建设都与河流有关,特别是皇宫和皇陵的选择都非常注重“风水”,其实看“风水”并不是迷信,它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你能解释皇宫和皇陵为什么选择在河岸凸岸? 栏目链接知 识
精 析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栏目链接知 识
精 析 栏目链接知 识
精 析2.河流冲积平原是聚落分布的良好区位
(1)河流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河流作为交通运输的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3)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4)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要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高地上。 栏目链接方 法
突 破河流与城市聚落分布
聚落的分布首先在河流的洪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等地分布,除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外,还与以下几个河流的功能有关:
(1)河流的供水功能。
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大型聚落,又是工业活动集中的地方,每天需要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河流的供水功能吸引城市临河分布。
(2)河流的防卫功能。
在河流弯曲度最大处和河心岛处,河流可作为天然的防御屏障,在早期城市选址时起较大的作用。时至今日,河流作为防卫功能对城市选址的影响已经减弱,甚至消失。 栏目链接方 法
突 破 (3)河流的运输功能。
在古代,交通方式比较单一,陆路交通落后,水运价格低,水运成为当时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河道成了当时的主要交通线。所以城市主要分布在以下四处:①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②两条河流的汇合处。③河流的入海口处。④过河点位置。
栏目链接2.读下图,完成(1)~(2)题。学 以
致 用 栏目链接(1)剖面线与横切面对应正确的是( )
A.a——甲 B.a——乙
C.b——丙 D.c——甲学 以
致 用 栏目链接 解析:甲处左岸为侵蚀岸,较陡,右岸为沉积岸,坡度较缓。
答案:A(2)沿河分布是城市形成的一般规律,有可能最早形成城市的是( )
A.甲处的底切岸 B.乙处的左岸
C.丙处的活动岸 D.乙处的江心岛学 以
致 用 栏目链接 解析:丙处的活动岸为沉积区域,农业比较发达,因此可能最早形成城市。
答案:C 栏目链接1.教材P78活动
点拨:分析张家界河谷的形成过程,应综合考虑内力、外力的共同影响。内力作用使地壳发生垂直运动,外力作用使河床不断下切,河谷处在发育的早期。 栏目链接2.教材P79活动
点拨:活动1.可以明显地看出堆积体具有山前洪(冲)积扇的扇形特征。
活动2.洪(冲)积扇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性较差。随着流水搬运能力向扇缘减弱,堆积物质变细,分选性也比较好,一般为沙、粉沙等。
活动3.不能。因为实验选用的颗粒物大小比较均匀,作用力为重力。
活动4.选择颗粒大小和形状不同、质量不等的物质混合后作为实验材料,用流水作搬运媒介。 栏目链接3.教材P81活动
点拨:(1)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地形起伏大,聚落多分布于平坦的河谷,交通便利。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避免洪水的威胁。
(2)B聚落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聚落周围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 栏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