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节旅游规划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课标解读
1.了解旅游规划的概念,明确旅游规划的意义。
2.通过分析旅游景区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主要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3、掌握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理解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并学会案例设计。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运城盐湖地处山西晋南盆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湖水中可以人体泛舟,湖中黑泥可以美肌活肤,可与以色列死海相媲美,因而也有中国“死海”之称。运城盐湖诞生于新生代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时期,由于山出海走,大量含盐类的矿物质汇集在这里,经过长期的沉淀蒸发,形成了天然的盐湖。运城盐湖南依苍翠高峻的中条山,北靠峨眉鸣条岗,西连涑水瑶台,东接黄河古渡,湖光山色,景色奇特。21教育网
思考:运城盐湖要发展为旅游胜地,该如何进行规划?导入新课——旅游规划。
●教学流程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2.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重点) 2.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重难点)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1.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2.主要内容
上图是“规划之鹰”,其各部位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部位 代表含义
鹰头 A吸引物和旅游活动
翅膀 左翼 B交通条件、其他基础设施
右翼 C住宿设施、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
鹰尾 D社会经济因素
前方 E客源市场的导向
上下左右 F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
1.在旅游规划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 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1.内涵
基础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导向 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
指导 旅游审美原理
目的 将旅游资源加工成旅游产品
意义 提升品位;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2.方法和步骤
( http: / / www.21cnjy.com )
3.设计的两个要求
(1)最为重要的规划设计:对景点的规划设计。
(2)旅游交通和各种服务设施设计的依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
2.对旅游景区进行规划时,提前应做哪些准备活动?
【提示】 ①收集大量的有关资料,②对旅游景区开发的外部条件加以调查和评估分析,③对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考察。21·cn·jy·com
旅游景区开发中的不和谐音
1.品牌之争。
2.重复开发现象严重。
3.低水平开发屡见不鲜。
4.不顾市场需求,盲目开发。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问题导思】
据教材图4.1“规划之鹰”——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分析:
1.一个区域旅游规划的核心是什么?
【提示】 旅游资源(吸引物和旅游活动)。
2.客源市场对区域旅游规划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 影响旅游资源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3.区域旅游业起飞,依靠的两个翅膀是什么?
【提示】 交通条件及其他基础设施、住宿设施及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
4.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提示】 当地的社会经济因素。
旅游规划的内容可分为六个方面,其各自的意义、具体内容列表比较如下:
组成要素 具体内容
吸引物和旅游活动 能吸引游客的一切自然、文化资源和与旅游相关的活动
住宿设施 宾馆、饭店、汽车旅馆、野营地等
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 旅行社、旅游信息服务、餐馆、旅游纪念品商店、银行、医疗保健、公共安全、邮政服务等
交通条件 进出旅游区和旅游区内部的交通
其他基础设施 供水、供电、污水与垃圾处理、排水系统以及通信网络等
社会因素 市场营销计划和促销方案、相关的立法和法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游组织机构、招商引资措施、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公众对旅游业认识的计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
旅游规划的基本任务
旅游规划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确定发展目标,提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吸引力,综合平衡游历体系、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关系,拓展旅游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保护旅游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证旅游地获得良好的效益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寨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每年到此旅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中外游客更是以10万人计。随着游人的增多,动物自然隐退到景区内人迹罕至的森林深处去了,沟内有名的五彩池,这一阳光、水藻、湖底沉积物的“天作之合”的水位大幅下降。2·1·c·n·j·y
(1)试从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分析五彩池水位下降的原因。由于游人增多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21*cnjy*com
(2)你认为今后在旅游管理工作方面应注意什么?
【解析】 旅游活动中会出现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环境问题:①环境污染: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会产生各类废弃物,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如旅游交通中产生的大气污染,旅游设施排出的污水造成水污染,乱抛垃圾造成的固体废弃物的污染;②对动植物的破坏;③对背景环境的破坏;④对文物古迹的破坏。针对旅游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今后应该加强法制建设,搞好旅游规划,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来源:21cnj*y.co*m】
【答案】 (1)由于旅游者增多,沟内经营规模的扩大,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和浪费,导致水位下降。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结构的破坏。【出处:21教育名师】
(2)为了保护沟内生态环境,可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沟内游,沟外住”的总体思路,确立“以开发为目标,以保护为前提”的基本原则,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重点解决人为因素对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问题导思】
1.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提示】 核心内容包括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和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2.景区规划与旅游规划相比,有何特点?
【提示】 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比旅游规划更具体、更切实。
3.为什么在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
【提示】 景点是景区的核心,是吸引旅游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吸引物,景点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所以要把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放在景区规划的最重要位置。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根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具体如下表所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项目 设计内容 设计原则
景点 包括设计游览项目(硬件)和游览活动(软件) 突出特色,最大限度发挥景点利用率
交通 针对景点规划设计,布设路线,规定道路等级,选择运输工具的种类 方便、快捷、经济、安全、可靠
服务设施 参照景区的性质、规模和容量来确定饭店、餐馆、商店、娱乐设施、旅行社的建筑风格、规模和选址等 与交通线连接,尽量选址在景区附近
根据下图及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在晋北的宁武,在黄土高原的深处,在人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为荒凉无比的地方,竟隐藏着一个神秘异常的佳境。那里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些完全不同的景观,简直就像一个浓缩的旅游集锦,但就是这样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游人却很稀少。目前,当地政府正致力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宁武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________状况和________状况都较好。
(2)宁武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但旅客却很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3)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当地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当地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思路点拨】 由材料和图我们可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该地位于黄土高原的东部边缘,该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位于黄土高原边缘,山地内部,不便的交通条件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限制因素,当地应针对该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 第(1)题,宁武有林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旅游资源种类多样,特点各不相同,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都较好。第(2)题,宁武县交通不便,旅游服务设施落后,当地政府开始时的宣传力度不够,离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并且周边有非凡性较为突出的著名旅游景点,因此游客稀少。第(3)题,旅游开发中需要注意的不和谐之音主要包括:品牌之争、重复开发现象严重、低水平开发屡见不鲜、不顾市场需求而盲目开发等。措施合理即可。
【答案】 (1)集群 地域组合
(2)宁武地处黄土高原深处,交通不便;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游服务设施落后;该地经济欠发达,且离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远;四周有著名的几大风景区,且非凡性较为突出;当地对该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游客较为稀少。
(3)品牌之争、重复开发现象严重、低水平开发屡见不鲜、不顾市场需求而盲目开发等。
措施:加强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注意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当控制旅游开发的规模等。
[图表展示]
教材P52图4.1 “规划之鹰”——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解图精要]
1.由图可知影响旅游规划的因素有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住宿设施、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社会经济因素、其他基础设施、交通条件等六个方面。
2.这六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体。
[图表应用]
下列旅游规划组成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
A.旅游吸引物和活动——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B.住宿设施——宾馆、野营地
C.交通条件——通信网络
D.社会因素——医疗保健
【解析】 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属于社会因素;通信网络属于其他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属于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
【答案】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海南岛凭借其独特的地域风光、民俗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以及海南省政府的大力宣传,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前来观光休假。2011年接待各地游客近3 000万人次,外国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其中俄罗斯游客逐年稳步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分析海南岛吸引俄罗斯游客的原因有哪些( )
①海南具有独特的热带滨海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质量高
②海南与俄罗斯自然环境差异大
③海南是距俄罗斯(亚洲部分)较近的热带地区
④俄罗斯是距海南岛最近的发达国家
⑤海南有相对宽松的旅游政策且旅游费用较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⑤
2.海南岛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 )
①喀斯特地貌 ②热带滨海和岛屿风光 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④少数民族风情特色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海南岛吸引俄罗斯游客首先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海南具有独特的热带滨海风光,堪比夏威夷,与俄罗斯自然环境差别大,并且旅游政策灵活、旅游费用相对较低;其次,海南是距俄罗斯(亚洲部分)较近的热带地区;第三,海南岛热带滨海、少数民族风情和岛屿风光特色突出。www.21-cn-jy.com
【答案】 1.D 2.C
3.读某沿海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处旅游景区最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是什么?
(2)为促进旅游景区的经济发展,开设特色野禽珍味餐馆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3)若在此处建一假日休憩中心,选址在何处较好?理由是什么?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的相关知识。以自然风光为主要吸引物的景区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相应的旅游资源。
【答案】 (1)生态旅游 (2)不合适。该地以生态旅游为主,为突出其景观形象,需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不宜大量捕食。
(3)假日野营地和游憩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应选址在城镇与海滩之间,靠近海滩的位置。靠近海滩,气候环境好;从城镇到海滩之间可建设便利的交通线路,与现有交通线相连;选址处远离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选址处傍海,美学价值高。
4.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结合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分布图
(1)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 )
A.山水景观和建筑景观
B.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C.地貌景观和气象景观
D.生物景观和风土景观
(2)简析西藏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拉萨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条件。
【解析】 本题以西藏旅游为背景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游相关知识。第(1)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第(2)题,西藏冬季和初春气候干寒,风沙大,空气含氧量较夏季明显降低,且许多地区和路段为冰雪覆盖,交通不便。故夏季游客多。第(3)题,评价拉萨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应从拉萨所在的位置、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关系来分析。而客源市场条件从经济距离看不利,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但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市场潜力巨大。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1)B
(2)夏季游客数量多。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炎热,而西藏相对凉爽,气候适宜,交通便利,适合旅游。
(3)从区位条件看,地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藏高原,位置偏僻;但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游客可通过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等不同方式进入旅游地。从客源市场条件看,市场潜力巨大;但市场距离较远,冬季游客少。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旅游规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B.旅游规划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使旅游景区获得更大的效益
C.旅游规划是一项涉及多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旅游规划要考虑到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
D.旅游规划可给旅游管理部门带来巨大收益,但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影响很小
【解析】 合理的旅游规划可给旅游景区增添魅力,使旅游者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需求,实现旅游目的。
【答案】 D
2.下列关于旅游规划基本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规划理念新颖 ②旅游定位准确 ③空间布局合理
④内容体系完整 ⑤规划科学可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题中五个方面均属于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
【答案】 D
3.做好景区规划可以避免( )
①品牌之争 ②重复开发 ③低水平开发 ④盲目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在进行景区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品牌之争、重复开发、低水平开发、盲目开发。
【答案】 D
4.具有较高游览价值的旅游区具备的条件是( )
①有比较高的审美价值 ②旅游资源比较典型 ③类型齐全 ④规模较大 ⑤分布分散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⑤
【解析】 较高游览价值的旅游区应该具备有比较高的审美价值;旅游资源比较典型、类型齐全、规模较大、分布相对集中。21cnjy.com
【答案】 B
5.合理的旅游规划能够( )
①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②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③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 ④彻底避免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合理的旅游规划可以促进旅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业的健康发展;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可以减少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但不会彻底避免。
【答案】 A
6.山西平遥古城是我国首批被列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遗产名录》的城市,目前居民有45 000多人。但是为保护古城,专家计算它最多容纳20 000人。因此有一半以上的人要迁走。关于山西平遥古城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抓住机遇,积极建设宾馆,迎接八方来客
B.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古城收入
C.保持古城原有风貌,突出古城特色
D.商品经济时代,就应将古城建设成为商业城市
【解析】 为保护古城,突出景观特色,平遥古城所有的建筑物应保持古城原有风貌,题干中“一半以上的人要迁走”也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 C
7.关于厦门南部旅游发展基础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厦门南部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品位较高,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②厦门南部有立体交通网,交通类型齐全,线路格局有很大改善,运输能力强 ③厦门社会发展历史悠久,对台关系密切,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 ④厦门南部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旅游接待设施规模大21*cnjy*com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列举的四个方面厦门南部风景区全都具备。
【答案】 D
8.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建设活动是( )
A.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的星级宾馆
B.拆掉北京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
C.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
D.合理开发陕西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符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保护旅游资源,保持旅游的特色,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城市建设和现代化设备,都会破坏旅游环境,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答案】 D
下图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建设规划示意图”。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58.8千米,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的预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根据下图及相关信息,回答9~10题。
9.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 )
①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 ②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 ③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 ④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c地建休闲度假区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
A.环境承载量大,旅游配套设施好
B.环境优美,旅游配套设施好
C.环境承载量大,交通便捷,靠近市场
D.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靠近市场
【解析】 第9题,从图中看,甲、乙两方案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乙弯曲,距离长。由图可知甲方案经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会对其造成破坏;且甲方案经过城镇少,乙方案经过城镇多,高速公路能带动沿线城镇经济的发展。第10题,c地靠近国家风景名胜区,环境优美;高速公路建成后,c地靠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捷;距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
【答案】 9.D 10.D
二、综合题
11.读“江苏旅游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江苏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2)到苏州的游客,大部分来自沪、浙和苏南等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游览苏州的水榭亭台,在选择观景位置时,宜________。游览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宜选择________(季节)。2-1-c-n-j-y
(4)下图反映某景区“旅游接待能力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游市场需求关系”,该地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提出改进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旅游业发达与否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全面考虑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接待能力,以及当地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江苏省经济发达,距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省市距离近,从图中可以看出接待能力超过了旅游市场需求,说明利用率低,应加强宣传、吸引游客。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 (1)旅游资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丰富(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资源种类多样;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好,景观的地域组合好);江苏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2)沪、浙和苏南等地经济发达,距苏州近
(3)临水低看 冬季
(4)旅游接待能力未充分发挥,利用率低 增加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加强宣传。
12.读下列旅游接待规模和旅游市场需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图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A、B两图表明一个地区的接待能力应与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3)为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常利用增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游项目和采取季节差价等手段,其结果如图C、D。C图增加旅游项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图采取季节差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B图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采取什么办法解决?
【解析】 第(1)题,AB两幅图是旅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待规模与旅游市场需求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A的旅游接待规模过大,利用率过低造成经济损失;B旅游接待规模较小,无法满足旅游者需求而导致无法接待,造成经济损失。第(2)题,A、B两图表明一个地区的接待能力应与旅游市场的需求相统一,才可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第(3)题CD两幅图分别是增加旅游项目、采用季节差价后旅游接待规模和旅游市场需求示意图,C增加旅游项目可吸引更多游人来旅游以降低使用率的损失,D采取季节差价可在淡季吸引游人以降低使用率的损失,同时在旺季也可通过价格调节减少无法接待的损失。第(4)题,B反映的是旅游接待规模较小,无法满足旅游者需求而导致无法接待,造成经济损失,针对这个问题,一是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二是淡季采取季节差价手段进行调节。
【答案】 (1)A图反映了旅游接待规模过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游者的需求大都可以满足,但会因投资过大,利用率过低造成大的经济损失;B图反映了旅游接待规模较小,常因无法满足旅游者需求而导致无法接待,造成经济损失
(2)旅游市场需求
(3)可吸引更多游人来旅游以降低使用率的损失 可在淡季吸引游人以降低使用率的损失,同时在旺季也可通过价格调节减少无法接待的损失
(4)一是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二是淡季采取季节差价手段进行调节。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备选答案
①景区发展总体定位 ②旅游合理容量 ③社会经济因素 ④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⑤客源市场
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
1.旅游环境的概念
旅游环境是指旅游者的活动空间,以及影响旅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活动自然和人文要素的总称。旅游活动既以环境为依托,同时又对环境产生深刻影响,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旅游环境就范围而言,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
2.旅游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环境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活动是一种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能增长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的康乐活动,属较高层次的物质、精神享受,人们对旅游环境质量的要求一般要高于其他活动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旅游环境是构成旅游产品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吸引游客到来的重要决定因素。21cnjy.com
(2)环境质量影响旅游的满意度
旅游观赏是环境给予旅游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心理活动,良好的旅游环境给游客提供舒心宜人的旅游氛围。高品质的旅游环境,是旅游开发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恶劣的旅游环境将使旅游者的愉悦度和满意度大大降低,甚至损害旅游者的利益。www.21-cn-jy.com
(3)旅游环境决定旅游地形象和旅游竞争力
良好的旅游环境能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并使旅游地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从而提升旅游地形象,增强旅游竞争力。2·1·c·n·j·y
3.发展旅游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影响旅游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空气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量、水质、环境的清洁度、噪音等级、给排水能力、拥挤程度、建筑景观及道路的容纳量、景观空间范围、环境的美学价值以及环境气氛的舒适度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保证人体健康是旅游对环境质量的最基本要求。
(2)旅游的环境质量明显高于一般生活与生产环境质量。
(3)旅游目的地应根据其特色对相关的环境要素提出更高的衡量标准。
(4)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对环境还有一些特殊要求。
下列关于旅游环境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良好的旅游环境,能给旅游者提供舒心宜人的旅游氛围
B.旅游业是构成旅游产品的最基本要素
C.大多数旅游者认为,“高质量的人文条件”是他们享受快乐假期的首要条件
D.旅游环境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和旅游交通两方面的因素
【思路点拨】 作为旅游资源的基础要求旅游环境质量,要从旅游目的、基本要求、质量要求、时间要求方面进行分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旅游环境是构成旅游产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基本要素,“高质量的自然环境”是旅游者享受快乐假期的首要条件。旅游环境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www-2-1-cnjy-com
【答案】 A
1.发展旅游对环境质量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证心情舒畅是旅游对环境最基本的要求
B.影响环境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建筑物的布局
C.古典园林和集市的环境容量,应以经济效益为标准
D.旅游环境质量以满足旅游者的生理要求为标准
【解析】 保证人体健康是旅游对环境质量的最基本要求,而保证人的心情舒畅即为保证人体的健康,所以A是正确的。21·cn·jy·com
【答案】 A
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成因
旅游活动中存在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动植物资源、文物古迹、背景环境等方面的破坏和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目前随着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游客流量的增加,使旅游景点出现各种类型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归纳起来,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2-1-c-n-j-y
(1)就规划管理部门来看,对旅游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的开发利用价值缺少正确估价,盲目地贪大求全,大上建设项目,铺人文景点的摊子,不管是否有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照搬仿造人工景点,但忽视对景区旅游资源的整体建设和生态环境的营造。破坏了自然景观,占用了土地资源,浪费了资金,经济回报率较低。还有的地区建造低级趣味的娱乐场所、项目,引入封建迷信活动,欺骗游客,提高收费标准,这些都有损于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
在人文景点的建设中,出现粗制滥造、文化品位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坚固性、耐用性差等问题,也有接纳人数超过客流量、管理混乱、卫生面貌差等问题,使短期内经济收益较好,而持续发展无望的现象在很多旅游区并不罕见。 21*cnjy*com
(2)就游客及其服务机构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环保意识薄弱仍较为普遍,如汽车、游艇造成空气污染,食宿、购物过程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那种过分以满足人的娱乐为中心,以谋求经济效益为动机,不惜以毁坏周围动植物资源为代价的旅游活动仍普遍存在。如喂动物,造成动物摄食过量致死。还有不当娱乐项目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和视觉污染,对儿童及青年的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来源:21cnj*y.co*m】
旅游活动的规模过大,也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旅游资源及其背景环境造成破坏,如人流拥挤一方面影响正常的景观欣赏的节奏、质量,另一方面容易发生健康和安全方面的事故,也会影响游客欣赏时的审美情感和兴趣。【出处:21教育名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半岛最北端的蓬莱市,因常现海市蜃楼 ( http: / / www.21cnjy.com )奇观,故有“人间仙境”之称。蓬莱旅游资源丰富,系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蓬莱阁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00万人次。蓬莱阁下黄海之滨的水城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可现在你去游览水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池油污、杂物涌动的黑水。【版权所有:21教育】
(1)你认为水城污染可能是哪几方面的原因所致?
(2)欲还水城清秀的面目,你有何建议?
【思路点拨】 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源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体现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秩序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解析】 蓬莱市是旅游热点城市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游的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水污染不仅与旅游业有关,也与当地工农业发展有关。要控制污染应从宣传、法制、经济等手段入手。
【答案】 (1)当地工农业生产排出的废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地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各种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大量注入水城;油污是停泊在水城上的机动船和沿河工厂产生并不加处理任意排出的;杂物是素质不高的旅游者和沿河居民乱抛垃圾落入水城造成的。
(2)建议:控制污染源、减少工农业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排放的废水;将当地居民生活污水和各种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处理后排入其他水域;限制机动船的停泊和进出,加强立法执法力度,对破坏水城环境的行为给予处罚;大力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不要乱抛垃圾;设立专门机构,经常清理水面的油污杂物,保护水城的环境卫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原创题)下列活动不符合生态旅游要求的是( )
A.旅游者经常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破坏旅游地的环境
B.游客主动捡起被其他游人丢在地上的塑料袋
C.游客长时间地逗留在一个景区细细观察某一景点,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D.为了保护旅游地的环境,花费很大精力劝阻其他游客不要随意丢弃垃圾,以至于耽误了自己游玩的精力
【解析】 ABC项比较符合实际,游客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够做到并主动参与也不影响自己的旅游活动,是符合生态旅游的。D项游客为了保护环境而耽误了自己的旅游活动,就不能说是符合生态旅游了。21教育网
【答案】 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综合检测(四)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6分×10=60分)
按照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要求,至2015年,包 ( http: / / www.21cnjy.com )括京、津、冀、辽、鲁在内的“环渤海旅游圈”将初具规模,使环渤海5省市每年互送客源达300万人次以上。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需要考虑该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
B.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是环渤海旅游圈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
C.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的落后制约着环渤海旅游圈旅游业的发展
D.环渤海旅游圈离东部客源市场较近
2.环渤海区域的旅游特色或优势不包括( )
A.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地设施完善,旅游业发展成熟
B.有着漫长的海岸线
C.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比较丰富
D.少数民族风情吸引海内外的游客
【解析】 第1题,环渤海区域经济发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相对比较完善。第2题,环渤海区域地处中国东部地区,少数民族分布较少,少数民族风情并不突出。
【答案】 1.C 2.D
3.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下列景区规划步骤合理的是( )
A.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安排→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
B.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具体安排→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价
C.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价→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安排
D.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估分析→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具体安排
【解析】 旅游景区规划应先评估分析,然后总体定位,最后才具体安排。
【答案】 D
4.有关旅游活动的规模与环境的承载量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②如果旅游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产生破坏 ③旅游规模达不到环境承载量,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④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环境的承载量没有什么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旅游环境的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旅游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如果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规模达不到环境承载量,则显示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不足,造成对资源的浪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A
5.有关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活动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
C.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于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解析】 把旅游业当成“无烟工业”,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旅游也会污染环境;只要提高认识,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并不都是由于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还有废气(以交通工具产生最多)、废水、废物、噪声、电磁辐射等污染,因此A、B、C是错误的。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答案】 D
读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及材料,回答6~8题。
材料一 如图
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
材料二 a城是该地区保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县城,它是由完整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住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这些古老的城市建筑既是该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也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
材料三 连结城镇a、b、c与沿海大城市d的公路建成以后,a、b、c都有一定的发展,其中b城发展最快,a城发展最慢。www-2-1-cnjy-com
6.a城市至今能够保留大量古建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外力作用微弱
B.运用中西方的建筑技术和先进材料,经久耐用
C.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
D.巨额旅游业收入投入保护维修
7.a城最主要的旅游价值是( )
A.美学价值 B.历史文化价值
C.科学价值 D.经济价值
8.关于该地区旅游资源评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价值较高,故游览价值也高
B.该地区的区位条件差,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C.该地区的经济背景差,制约了旅游资源的开发
D.旅游交通落后,决定了该地区的可进入性差
【解析】 旅游资源的特色越明显,其旅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吸引力也就越大,旅游价值也就越高,若旅游资源出现明显的雷同和重复建设现象,则会导致旅游吸引力大大降低,其旅游价值也大大减弱。a城市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特色明显,因此要保护古建筑,积极发展旅游业。21cnjy.com
【答案】 6.C 7.B 8.A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行。西安某中学计划组织学生举行“乘火车进拉萨”夏令营活动。据此回答9~10题。21·cn·jy·com
9.下图所示的四种景观,同学们乘车途中可能看到的是( )
A.a B.b C.c D.d
10.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不便
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
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
D.游客量不足
【解析】 第9题,由题干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西安到拉萨沿途经过渭河谷地、黄土高原、湟水谷地、青藏高原。自然景观分别是平原、高原塬面、谷地、雪山绵绵、冰川广布。题中提供四幅景观图分别是热带椰林、黄土高原塬面、风蚀地貌、南方低山丘陵。同学们乘车主要经过青藏高原区,青藏高原应符合高原地貌,且地势高、热量少,植被稀疏,图b基本符合。第10题,布达拉宫位于青藏地区。由青藏地区的“高”“寒”特征决定了此地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破坏后难以恢复。为了保护此地的脆弱生态系统,可通过控制开放时间和日接待游客量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题考查了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通过对青藏铁路的修建来考查青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同时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1教育网
【答案】 9.B 10.C
二、综合题(40分)
11.(2013·泰安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检)云雾山为亚热带丘陵地区一佛教名山,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图为其景区示意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22分)www.21-cn-jy.com
(1)景区管理处欲在A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填湖造地,修建一大型野味餐馆,突出山林地区的饮食特色。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区管理处欲在云峰主要景点上空即B、C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地建一索道,以方便游客。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雾峰景区交通不便,又有D、E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一段危险山路,游人一直稀少。景点管理处规划了一条A、F间的盘山公路,为此需砍伐大批千年古树。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是什么?你对解决雾峰景区交通问题的更好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旅游旺季云峰景区山路上游人络绎不绝,早已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从管理者角度谈谈你的建议。
【解析】 开发旅游资源要注意以保护景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主,同时要防止污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意社会和环境效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1)不可以。因为此餐馆以经营野味为主,这对景区野生动植物不利,使野生动植物减少,破坏当地旅游资源21·世纪*教育网
(2)不可以。建索道有可能造成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同时旅游者为了观赏沿线景观而不愿乘坐缆车,导致投资效益降低2-1-c-n-j-y
(3)不可以。因为千年古树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应该在A、F间修建索道,这样既保护古树又方便游客
(4)对游客进行限量。可以通过调节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即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门票价格。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新疆被称为“天然博物馆”。沿丝绸之路遗址,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8个,历史文化名城1座,寺观庙宇2万多个。草原岩画、石人、古墓群、烽火台南北疆都有分布。冰川、冰塔林、雅丹地貌、冰山湖、高山湖、天鹅湖及29个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构成新疆奇异的自然风光。 21*cnjy*com
(1)下列有关旅游规划的内容不符合新疆特点的是( )
A.经济落后,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B.面积广阔,各地区自然景观差别不大,规划难度大
C.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欠完善
D.沿边省份,可以大量吸引邻国游客
(2)指出新疆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主要不利条件。
(3)为进一步促进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相关部门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解析】 第(1)题,新疆 ( http: / / www.21cnjy.com )虽然地处沿边地区,但是邻国经济不发达,游客较少。第(2)题,新疆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主要是旅游资源质量高;不利条件主要是远离东部发达地区。第(3)题,为进一步促进新疆旅游业的发展,有关部门应提升景点(区)内涵,突出特色;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要建设好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另外要注意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环境的保护,一是在进行景区建设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二是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以免造成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的破坏。
【答案】 (1)D
(2)优势:旅游资源质量高。(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人文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考价值高)不利:市场距离远。2·1·c·n·j·y
(3)提升景点(区)内涵, ( http: / / www.21cnjy.com )突出特色;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要建设好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要注意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环境的保护,一是在进行景区建设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二是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以免造成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的破坏。【来源: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课标解读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2.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分类。
3.结合具体实例说出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山西平遥古城是我国21处世界文化遗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一,城墙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当时是夯土筑成。2009年“十一”期间接待游客量达到3.3万人次,日门票收入超过400万元。2008年10月17日,山西平遥古城南墙突然倒塌,倒塌部分墙面出现加大的裂缝。
从这则信息中可以看出,该旅游景点在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中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那么我们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该注意哪些环境保护!导入新课——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教学流程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2.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分类。3.结合具体实例,说出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危害。(重难点)2.旅游环境保护。(重难点)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1.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1)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
(2)对生物的危害。
(3)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4)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2.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1)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2)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3)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造成的一系列城市问题。
1.景区规划重视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是什么?
【提示】 大规模的现代旅游开发已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了众多的环境问题,使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受到破坏,人们不得不思考现代旅游开发怎样才能与环境相协调,最终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旅游环境容量
1.定义:简称旅游容量,或称旅游承载能力,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
2.分类
3.意义
2.旅游环境容量、旅游活动量、游客流量、旅游承载能力四个概念之间是何关系?
【提示】 旅游活动量是旅游活动的规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为旅游环境容量,也称作旅游承载能力。旅游活动量与游客流量直接相关,所以常用游客流量的数值表示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保护
1.重要措施: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
2.有力举措: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3.越来越重要的措施: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4.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
5.要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绿色”的旅游六要素。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问题导思】
1.为了减少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我们在旅游时应该怎样做?
【提示】 在旅游活动中,我们要注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环境的保护。如:①将所有废弃物丢入垃圾桶;②不收集、购买旅游珍品;③不要太靠近野生动物,不要随意喂养它们;④不攀木折花、乱刻乱画、随地吐痰等。
2.举例说明旅游活动如何造成大气污染。
【提示】 旅游中汽车、游船等排放的尾气;餐饮业排放的烟尘;篝火晚会排放的烟尘等。
3.如何理解“进去只留下脚印、出来只带走照片”?
【提示】 这是美国旅行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协会为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而提出的一项法规。要求旅游者在景区不要乱扔杂物,不随意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不攀折花草树木,不捕食野生动物,不要从历史遗迹和自然保护区获得纪念品等,旅游者以高度的责任心自觉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包括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对地表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对视觉效果的破坏等。如下表所示:
旅游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环境污染 旅游交通、旅游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 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危害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自身
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 使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
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 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旅游开发不仅破坏自然环境,还破坏社会环境,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旅游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 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 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
一系列城市问题 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 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等
图示法记忆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21日,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下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21·世纪*教育网
图11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 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从其位于热带海洋的独特位置着眼分析。独特的热带海域风光和珊瑚礁景观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的资源优势。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从保护旅游环境和配置旅游设施等方面回答。
【答案】 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 ( http: / / www.21cnjy.com )礁(珊瑚礁)景观。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品供给;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
旅游环境保护措施
【问题导思】
1.为保护旅游环境,我国建立了各种环境保护区,其实施主体是什么?列举几个环境保护区名称。
【提示】 政府。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扎龙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黄山世界地质公园等。
2.如何理解“绿色”的旅游六要素?
【提示】 在旅游的全过程(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中都不要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3.近年来,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水量大减,形成“一股细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你认为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提示】 (1)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管理;(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3)搞好环境评价,确定合理的旅游规模,制定环保规划;(4)加强生态建设,切实保护景区上游的植被;(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
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如下表所示:
旅游环保策略 具体措施 实施主体
法律法规 健全旅游环保法规 立法机关
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
工程建设 建设排污处理设施 政府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旅游研究专家和政府
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 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旅游项目评价 评定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 旅游研究者
旅游环保教育 倡导绿色旅游 政府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教育专家
我国旅游环保立法已经做了大量工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级政府在有关旅游发展的政策中也有许多环境保护的条款,如《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条例》等。但总的来看,我国环保立法相对滞后,这方面工作仍需加强。21cnjy.com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寨沟是我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独特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人间仙境”。【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二 九寨沟自1984年对外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以来,旅游者蜂拥而至,2000年以来,每年游客量都超过100万人次,并且数量年年递增。“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客栈、宾馆林立,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倾向。
(1)请对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做出简要评价。
(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九寨沟旅游现状,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设想。作为小组成员之一,请你发表自己的见解。
【思路点拨】 从材料和图中可看出九寨沟旅游区的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及其旅游旺季时出现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解析】 第(1)题,旅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资源的质量从资源的非凡性、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等方面评价。第(2)题,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环境容量相适应,常采取旅游分流管理、收取门票之外的附加费、设置限流设施等措施来控制游客流量。第(3)题,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方面分析。
【答案】 (1)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族风情,等级高,特色鲜明,非凡性突出;与周围其他景点距离近,集群状况与地域组合状况好。
(2)对游客进行限量,可以通过调节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即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门票价格。
(3)搞好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的规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旅游活动线路、范围限定在核心区以外的地域;实行“限量旅游”、“预约旅游”、“沟内游,沟外住”;实施景区景点封闭轮休制度;在景区内大规模拆除经营性房屋。
教材P61活动
【点拨】 材料中给出四个旅游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并分别介绍了各个景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信息,并加上了本节课所学的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分析旅游开发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开发建设和游客对环境的破坏等方面分析。针对各景区存在的不同环境问题,提出不同的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
【答案】 1.环北冰洋地区、海南岛、环地中海地区、彝族山寨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环北冰洋地区的阿拉斯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3万人,而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显然大大超过了旅游极限容量,严重干扰了当地居民和生物的正常生活。(2)海南岛由于海滨游客流量超过旅游极限容量,在海滩上过度建造酒店,挤占了椰树林的生存空间,过多的游客使采挖珊瑚礁的数量失控,导致资源和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3)环地中海地区游客超过旅游极限容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资源和地表环境破坏,且这种破坏的规模还在扩大。(4)彝族山寨举办大型火把节,吸引过多游客,且改变火把制作原料,大量采用木材造成森林生态破坏,过多的游客和过多的火把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严重污染了空气。
3.对于环北冰洋地区,冻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地带环境脆弱,必须严格测算旅游容量,控制客流,或分散客流;对该地区的旅游开发商、常住居民和到该地区旅游的游客进行旅游环境教育,教会游客如何珍惜和保护冻土地带环境,如何进行地方特色旅游审美;减少机动雪橇和直升机的使用。对于海南岛,必须制定海滩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坚决制止在海滩上建造酒店,必要时应坚决拆除违章建筑;在海岸植树造林,如红树林等,保护海岸,避免侵蚀;将旅游住宿设施建在海滩较远处。对于环地中海地区,要评估旅游环境容量,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规,控制客流量,制止客流量的盲目上升;制定和严格执行法规和制度,制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开发新的景区和新的旅游产品,以分散客流;加大旅游教育力度,使旅游经营者和游客提高对旅游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自觉性。对于彝族山寨,调整客流的季节性,降低火把节的客流量;分散客流,在各处举行小型火把活动。改变火把物质,开发非木材的火把代用品;制定和严格执行保护森林的政策制度。
1.旅游地的生态结构失调,以致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
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
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行为
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
【解析】 旅游地居民为发展旅游业,如不适当使用当地动植物资源,乱捕滥杀,乱伐滥挖,往往会使自然界中食物链破坏,生态功能失调,环境功能减退。
【答案】 B
(2013·无锡高二检测)环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带,每年游客超过2亿人,近年来当地土地沙化、水源污染、濒危物种生存空间受挤压的现象十分严重。据此完成下题。
2.有关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年的旅游环境容量不能超过2亿人
B.每年的旅游合理容量是2亿人
C.每年的旅游极限容量是2亿人
D.随着合理的旅游开发建设,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是可以提高的
【解析】 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可以提高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量。
【答案】 D
3.(2011·江苏地理)下图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 ( http: / / www.21cnjy.com )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______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________价值。
(2)从海口到三亚景区的①、②、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条线路中,________线路最受欢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建立了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其对海南发展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环境保护方面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合图中信息和旅游资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特点、类型等知识,判断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类型与价值。分析从海口到三亚的三条旅游线路,要结合图中景点数量以及空间组合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和旅游开发中注意的问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1·cn·jy·com
【答案】 (1)自然 科学 (2)① 景点数量多;空间组合好 (3)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污染防治21*cnjy*com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几年,颐和园的年平均接待游客量都在6 ( http: / / www.21cnjy.com )00万人次以上,特别是节假日和黄金时段日均接待游人数量已经突破了最佳游人接待量6万人次,高峰日甚至超过了最大游客接待量10万人次,达到15万人次。但游客流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古建筑区是颐和园中的拥挤区,除上午6~8时外,游客流量经常超过旅游环境容量。这么大的游客量不仅使颐和园的文物古建筑超负荷承载,而且还损害了游人的游览质量,甚至造成了不安全的因素。
(1)颐和园每日的旅游合理容量是________万人次,旅游极限容量是________万人次。
(2)颐和园游客流量经常超过旅游环境容量将会造成的问题:
对游客而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颐和园而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解决颐和园游客流量过大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可以从中找出第(1)(2)题的答案。对于解决颐和园游客流量过大问题的措施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答。2·1·c·n·j·y
【答案】 (1)6 10
(2)损害游人的旅游质量,甚至造成不安全因素 使文物古迹遭受损失
(3)提高门票价格,实行内部空间旅游分流管理,采取限流措施等
一、选择题
1.关于旅游环境的正确说法有( )
A.旅游活动以环境为依托,但不会影响环境的变化
B.创造高品质的旅游环境,是旅游开发的首要问题
C.人们对旅游环境质量的要求都高于其他活动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D.“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因为苏州、杭州有优良的美食服务业
【解析】 旅游环境是指旅游者的活动空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及影响旅游活动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总称。旅游活动既以环境为依托,同时又会对环境产生深刻影响;环境质量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因此,创造高品质的旅游环境是旅游开发必然考虑的首要问题;人们对旅游环境质量的要求一般要高于其他活动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因为苏州、杭州有优良的旅游环境。21教育网
【答案】 B
2.(2013·泰安高二检测)环北冰洋地区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A.破坏森林 B.采挖珊瑚礁
C.土壤板结 D.野生动物受侵扰
【解析】 近年来环北冰洋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游升温,由于游客数量超过了旅游环境容量,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野生动物受侵扰、地表形态遭破坏等。环北冰洋沿岸地区没有森林,也没有珊瑚礁。www-2-1-cnjy-com
【答案】 D
(2013·陕西西工大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月考)北海银滩沙质为高品位的石英砂,为国内外所罕见,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优良沙滩”。20世纪90年代初,这片海滩的中区正式开发,提供旅游服务。近年来人们发现,银滩的沙质明显变成灰黑,原来平缓的潮间带沙滩变得起伏不平,形成积水槽沟,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政府于2002年12月初发布通告,在未来40天内,将全国4A级景区北海银滩公园内33幢建筑全部拆除,还滩于海。据此回答3~4题。2-1-c-n-j-y
3.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的直接原因是( )
A.人工建筑干扰了海岸沙滩自然发育过程
B.海洋资源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C.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D.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科学论证
4.公园内33幢建筑全部拆除,还滩于海是因为( )
①过多人工建筑改变了海水动力状况使沙滩萎缩
②建筑给背景环境造成破坏 ③扰乱当地的社会秩序
④建筑布局不合理,对旅游区造成严重水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北海银 ( http: / / www.21cnjy.com )滩变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干扰作用,所以A正确;B选项是海洋资源开发的特点;C选项沙滩上黑色的物质是表层白色石英砂被冲刷掉后,露出的下层含钛铁矿、电气石等黑色矿物,不是污染造成的;D选项北海银滩旅游区的开发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论证。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北海银滩素以“滩长平,沙细柔,浪平静”闻名,这与北海银滩长期稳定的海水动力平衡和泥沙运动有关。防波堤的建设破坏了这种平衡,阻隔了泥沙运动使沙滩萎缩,宾馆、饭店、建筑过于靠近沙滩;其污水渗入海滩,也破坏背景环境,造成视觉污染。扰乱社会秩序的是过多的旅游者,而不是建筑物。【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 3.A 4.D
(2013·北京101中学摸底考试)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研究,南岳衡山绝顶的祝融峰景点,总面积477平方千米,一天开放12小时,每人游览时间取15分钟,人均最低空间标准5平方千米,则祝融峰的极限时点容量为95人次,据此完成5~6题。
5.衡山春节游客爆满,这将产生什么后果( )
①破坏旅游资源 ②污染水体 ③产生噪音,但不会影响生态环境 ④对设施没有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为此,可建议旅游部门采取的措施是( )
①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向潜在旅游者提供参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信息帮助旅游者避开饱和旅游地 ②扩大旅游景点规模,尽量多地容纳旅游者 ③旅游景点内对旅游者实行空间上的分流 ④限制游览时间,加快游览节奏www.21-cn-jy.com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第5题,游客爆满,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包括基础设施,会产生噪音污染、水体污染等。第6题,旅游区的规划应以游客获得身心享受和满足为目标,不能限制游览时间和游览节奏,景点也不可能无限制扩大。
【答案】 5.A 6.B
读下图,完成7~8题。
7.这幅漫画说明( )
A.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中心
B.过度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经济受损
C.山区交通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十分困难
D.山区旅游开发不能建设度假村
8.下列各项中,可以使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从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
B.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
C.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
D.植树造林,几年后发展林果加工厂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旅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由于滥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失去了游览价值,因此,植树造林和改善生态环境,是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答案】 7.B 8.D
2011年10月26日,第五届联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在广西桂林举行。在上届论坛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说,“绿色旅游”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据此完成9~10题。【来源:21cnj*y.co*m】
9.倡导“绿色旅游”要求旅游开发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哪几类建设项目( )
①污水处理 ②垃圾收集和处理 ③游客休憩地
④新的旅游设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不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的是( )
A.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不吃野生动植物,不购买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
C.自驾车旅游,不坐公交车
D.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电池
【解析】 第9题,“绿色旅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倡导在旅游的全过程都不要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求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可循环利用。因而,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处理、废气处理设施等,都是旅游开发中的重点建设项目。第10题,“绿色旅游”应尽量减少碳排放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交通方式。
【答案】 9.A 10.C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环地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旅游带,每年游客 ( http: / / www.21cnjy.com )超过2亿人。土地沙化、水源污染、濒危物种生存空间受挤压的现象严重。预计到2020年,环地中海游客将达到3.5亿人。西班牙、希腊、土耳其、摩洛哥等国的海岸将受到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威胁。
(1)环地中海地区发展旅游业带来了哪些环境问题?
(2)该地区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旅游环境容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材料分析。
(3)以下措施有利于解决环地中海地区旅游环境问题的有(多选)( )
A.评估旅游环境容量,制订必要的政策法规,控制客流量,制止客流量的盲目上升
B.制订和严格执行法规和制度,制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C.开发新的景区和新的旅游产品,分散客流
D.加大旅游教育力度,提高旅游经营者和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性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旅游带来的环境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容量、环境保护等问题。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环地中海地区旅游人数多,环境压力大。②游客人数超过旅游环境容量必然导致生态恶化,旅游资源遭到破坏。③从旅游区的规划、管理及游客素养等方面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案】 (1)水源污染、土地沙化、物种灭绝、过度城市化等。
(2)环地中海地区游客超过旅游极限容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资源、地表环境的破坏,且这种破坏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3)ABCD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部某地区地理简图。
材料二 1992年九寨沟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每年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不断增多,2002年更是高达125万,2009年值“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当日进入景区的游客达2.8万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督察员桑塞尔以前参观九寨沟时曾留下一句忠告:“旅游是对景区的挑战,游人增加会损害景观本身,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旅游开发要相当谨慎。”
(1)九寨沟在图中的对应字母是________,试分析该地区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与不足。
(2)旅游活动中游客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3)九寨沟内著名的五彩池,是阳光、水藻、湖底沉积物的“天作之合”。近几年,却出现水位大幅度下降的现象。试分析五彩池水位下降的原因。
(4)为控制游客数量超载现象,你认为应采取哪些限制性措施?
(5)九寨沟旅游景区进一步发展的措施有哪些?(至少写出三项)
【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为四川省九寨沟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地区自然景观丰富,是世界“自然遗产”,旅游价值极高。但由于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对该地区的资源、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和旅游区管理者采取恰当措施,保护旅游资源,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1)C 优势:旅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源独特,具有非凡性,游览价值高,集群性好,地域组合好。不足:客源市场远,位于深山地区,交通通达性较差,旅游的环境承载量较小。
(2)造成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背景环境、文物古迹、视觉效果的破坏,影响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等。
(3)游客增多,沟内经营规模扩大,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和浪费,导致水位下降。
(4)提高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实行门票提前预订方案;在景区内的饱和区设置限流设施等。(合理即可) 21*cnjy*com
(5)制定发展政策:“沟内游,沟外住”、“以开发为目标,以保护为前提”等;控制人员进入量;加大环保力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