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09 22:1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契 诃 夫 简 介 (俄)契诃夫
(1860—1904)
  19世纪末俄国伟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幽默讽刺大师、著名剧作家、短篇小说的巨匠。 与欧·亨利(美)、莫泊桑(法)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评 价  契诃夫的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后期转向戏剧创作。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风 格 (俄)契诃夫
(1860—1904) 《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
  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
  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代表作 (俄)契诃夫
(1860—1904)写作背景:
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阶级斗争日趋激烈,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和工农运动高涨,整个俄国处在革命的前夜,沙皇政府为维持其腐朽、黑暗的反动统治,对人民实行高压政策,制造血腥恐怖,禁锢人民的思想,扼杀一切新生事物。一些维护旧制度、旧秩序的人也十分惊恐不安。
人物形象分析:
别里科夫是一个学校的古代语言教师,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什么都要有一个“套子”。课文给他归纳了五个方面的“套子”,默读课文,填写表格:
雨鞋、雨伞、棉大衣、
黑眼镜、羊毛衫等教古代语言,歌颂过去
只相信政府的告示
和报纸上的文章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卧室象箱子,睡觉蒙脑袋,不跟人并排走路
正音、正字:削(xiāo) (异读xuē)
默(mò)许
祈祷(qídǎo) 降(xiáng)服 辖(xiá)制 搓(cuō)
讥诮(qiào)
词语解释库六神不安:心神不安定。六神,古人指主宰心、肺、肝、肾、脾、胆,六脏之神,泛指心神。
告示:布告。
默许:没有明白表示同意,但是暗示已经许可。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常规: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通常的做法。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性情孤僻:性格孤独怪僻。
撮合:从中介绍促成(多指婚姻)。
怂恿:(sǒng yǒng)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游说:说(shuì)。古代叫做“说客”的政客,奔走各国,凭口才劝说君主采纳他的主张,叫游说。此处指凭口才劝说。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忧郁:忧伤、愁闷。
郁闷:烦闷;不舒畅。
无聊: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怔住:怔(zhèng)。发愣;发呆。
讥诮:诮(qiào)。冷言冷语的讥讽 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
眼戴黑眼镜,耳用棉花堵
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伞、表、刀装在套子里
坐上马车,支起车篷
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 《装在套子里的人》有形的套子歌颂过去,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
只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
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
只求不出乱子
禁闭开除学生 《装在套子里的人》无形的套子病历—— 姓名:别里科夫症状:六神不安、心慌意乱、没精打采、脸色苍白、垂头丧气、唉声叹气、怕出乱子。
病因:现实生活的刺激和惊吓;胆怯和憎恶现实,仇视新生事物。
病源:沙皇专制制度;奴性心理。
病害:辖制了别人,送了自己的命。“套中人”的性格特点胆小脆弱
循规蹈矩
思想僵化
害怕变革 外表的套子
职业的套子
思想的套子
套 语言的套子
生活的套子







套 己保守套 人开除学生干涉别人辖制中学辖制全城扼杀新思想
摧残人精神反动沙皇政府的忠实奴仆
思想僵化
害怕变革 讽刺艺术夸张变形画丑态
鲜明对照揭破绽
精妙细节戳画皮 小结:
别里科夫是沙皇政府的忠实奴仆,他保守,反动,害怕变革,禁锢和扼杀一切新思想,作品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沙皇专制制度禁锢人的思想,摧残人的精神这一反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