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1综合检测1第1章 无茵操作技术实践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1综合检测1第1章 无茵操作技术实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8-09 07:4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检测(一)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2013·淮安高二检测)生产实践中配制微生物发酵所需要的培养基时,一般遵循“经济节约”的原则。如“以野(野生植物)代家(栽培植物)”、“以纤(秸秆)代糖(淀粉)”、“以氮(非蛋白氮)代朊(蛋白氮)”、“以烃代粮”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以野代家”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加入更多的生长因子
B.“以纤代糖”能为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能源
C.“以氮代朊”是因为铵盐、硝酸盐等是微生物常用的氮源
D.“以烃代粮”培养的微生物可以用于净化被石油污染的海域
【解析】 从题干给出的提示内容可以看出,“以野代家”就是以野生植物的原料代替栽培植物的原料,实际上野生植物含有的营养成分比栽培植物更丰富,而且生长因子在培养基中加入的量本来就不多,所以根本不用加入更多的生长因子。
【答案】 A
2.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致病力,常引起骨髓炎,还能引起食物中毒,下列有关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是(  )
A.带菌的培养基必须经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
B.接种完成后,接种人员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C.液体培养基表面可形成由单个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来的菌落
D.可在培养基中加青霉素选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
【解析】 观察菌落的形态特征应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接种完成后,接种人员必须进行消毒处理,而不是灭菌,因对人无法灭菌,只能消毒。青霉素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 A
3.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6、107、108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解析】 为防止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在培养基表面造成杂菌污染,应将平板倒置。在细菌计数时,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然后求出平均数,再根据对应的稀释度计算出样品中的细菌数。
【答案】 D
4.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 ℃恒温箱的目的是
(  )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
B.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
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
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
【解析】 通过设计对照实验,目的是为了检测培养基制备是否成功,即是否污染了杂菌。
【答案】 B
5.用稀释涂抹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其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
A.比实际值高
B.比实际值低
C.和实际值一致
D.可能比实际值高,也可能比实际值低
【解析】 弄清稀释涂抹平板法的原理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前提。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而样品稀释度无论多高都很难使其中的细菌都单个分布于培养基上,故计数结果比实际值低。
【答案】 B
6.(2013·安康高二测试)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
C.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
D.对照组可用等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解析】 经选择培养后,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富集培养可省略;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纤维素能被水解成葡萄糖,所以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设置对照能证明经选择培养基的选择作用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
【答案】 A
7.MS培养基中必须含有的成分是(  )
①大量元素 ②微量元素 ③有机物 ④铁盐 ⑤动物血清 ⑥植物激素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⑥
【解析】 MS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及植物激素等。
【答案】 C
8.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灭菌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外植体可以用酒精消毒
B.镊子等器械需酒精消毒
C.操作前操作者的手需酒精消毒
D.培养基需高压蒸汽灭菌
【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需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需高压蒸汽灭菌;操作者的手需酒精消毒;外植体应浸泡在酒精中消毒;整个操作过程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同时对镊子等器械灼烧灭菌。
【答案】 B
9.MS培养基和培养微生物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为(  )
A.MS培养基一般含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植物激素
B.MS培养基不需要氨基酸,微生物培养基含各种氨基酸
C.MS培养基不需碳源,微生物培养基含碳源
D.MS培养基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有
【解析】 MS培养基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有机物包括甘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肌醇、蔗糖、琼脂等,特别包括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植物激素。MS培养基含氨基酸如甘氨酸,有碳源如蔗糖,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微生物培养基中并不是所有氨基酸都含有,有些微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合成,可以不加;有些微生物合成能力有限,氨基酸可多加。
【答案】 A
10.(2013·扬州高二期末)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解析】 愈伤组织细胞是一团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具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不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二倍体植株的花粉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培养得到的个体为单倍体,高度不育,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才能稳定遗传。人工种子中包裹的不能是愈伤组织。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所需要的突变体类型。
【答案】 D
11.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解析】 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对照实验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单一变量,所以与选择培养基一样接种、培养。
【答案】 C
12.(2013·盐城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错答本题的原因是忽视了采用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如花药进行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和正常体细胞的不同。如利用花药细胞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利用一般体细胞培养获得的是二倍体植株,两者的基因组成不同。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3个大题,共40分)
13.(14分)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应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若用平板划线分离法获得纯净的菌株,请回答:
①在接种时,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
②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
③除此之外,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获得纯净的菌株。
【解析】 (1)分离能合成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培养基中应加入纤维素,化合物A应为唯一碳源,此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
(2)①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原有的微生物;以后每次划线之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使每次划线的菌种数目减少,最后形成只有一个微生物形成的菌株,便于分离和纯化。
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还可能残留菌种,如果环境适宜,则可能大量生长和繁殖,污染环境,还有可能导致实验者被感染。
③分离纯化的方法除平板划线法外,还有涂抹平板分离法和混合平板分离法。
【答案】 (1)纤维素 碳源 选择
(2)①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防止接种环上有其他微生物而污染培养基;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接种时留下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以便通过多次划线后,得到单个的菌落。
②需要。避免菌种对环境造成污染。
③涂抹平板分离法和混合平板分离法
14.(16分)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 g
Na2HPO4
2.1 g
MgSO4·7H2O
0.2 g
葡萄糖
1 g
尿素
10 g
琼脂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mL
(1)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____________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解析】 解题时,应从分解尿素的细菌的代谢特征入手,对整个过程中需要控制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尿素是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因此原则上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由于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升高,故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的酚红指示剂将变成红色;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可筛选目的菌;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尿素和葡萄糖;振荡培养的目的是提供氧气;固体培养基培养时的接种方法常用稀释涂布平板分离法或平板划线分离法;倒掉培养基之前应对其进行灭菌处理。
【答案】 (1)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升高,使酚红指示剂变为红色 (2)目的菌 选择 (3)尿素
葡萄糖 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4)稀释涂布平板分离法(或平板划线分离法)
(5)灭菌
15.(10分)(2013·信阳高二期末)如图所示为菊花植株繁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菊花的培养过程证实了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这个特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并需控制温度、pH和光照等条件。
(2)培养过程中,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根或芽等器官,培养基中要添加植物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调节细胞的________。
(3)从单个细胞到愈伤组织的过程中,细胞进行了________。
(4)假设A试管内是某植物的花粉,则培育出的植株称为单倍体植株,这些植株高度不育,所以必须用________处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植株。
【解析】 题图所示过程说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否则会影响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利用花粉培育的植物为单倍体植株,此类植株是高度不育的,必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后,才能成为可育的植株。
【答案】 (1)全能性 无菌 (2)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分裂和分化 (3)脱分化 (4)秋水仙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