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下 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随堂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下 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随堂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24 15:0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 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
1.小乐用如图所示模型模拟吸烟,直观地认识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多次挤压塑料瓶后发现笔管和面巾纸卷被熏黄,塑料瓶中残留着大量烟雾。下列分析和推理合理的是(  )
A.笔管、塑料瓶依次模拟了肺和气管
B.挤压塑料瓶用于模拟吸气过程
C.吸烟对呼吸道没有任何影响
D.呼气时肺内的有害气体并不能全部排出
2.下图表示一天之内(早7:00~第二天早7:00)温室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  )
A.补充大棚内的CO2 B.补充大棚内的O2
C.降低大棚温度 D.降低大棚湿度
3.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B.农田及时松土
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D.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4.下列各种生活现象中,不能表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贮存大量蔬菜的地窖比空地窖暖和得多
B.地窖内的蔬菜因腐烂而散发出霉味
C.萌发种子释放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进入贮存水果的仓库,发现点燃的蜡烛燃烧不旺
5.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  )
A.肺泡内有氧气,血液里没有氧气
B.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
C.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
D.肺泡内氧气的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
6.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B.甲表示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C.乙表示呼气过程,膈肌舒张 D.乙表示吸气过程,膈肌收缩
二、填空题
7.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与空气中氧气含量有怎样的关系”,小金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甲图所示的三个相同的装置;
②取 的同种小鼠若干只,按乙图设置实验;
③将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进行实验。
(1)请将实验步骤②补充完整:   。
(2)实验可通过液柱移动的快慢来比较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其原理是___________
   。
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从哪些方面对实验进行改进
   。(写出一点即可)
8.下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据图回答问题。(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蝗虫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 21教育网
该装置可测定的是蝗虫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O2的速率还是释放CO2的速率
   。
(2)15 min后,U形管左右两侧的管内液面位置有何改变    。
三、实验探究题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A装置的作用是   。
(2) C处玻璃瓶不能透光的原因是防止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实验后,拿开C处玻璃瓶会发现其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 www.21-cn-jy.com
10.呼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如果人体长期吸入粉尘污染的空气,肺泡组织会被损坏,继而出现异常修复、肺组织纤维化,造成“尘肺病”。患者出现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如图所示,甲图是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乙图是膈肌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示意图,结合我们所学知识组织,回答下列问题。
2·1·c·n·j·y
(1)当我们在吸气时,相当于图乙中的    状态,此时D处于    状态。
(2)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要进入图甲中的[②]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呼吸道会对吸入的空气进行    处理。因呼吸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长期吸入粉尘就会引起肺组织纤维化,此时影响了图甲中肺与[①]   内血液的气体交换。 2-1-c-n-j-y
(4)人患“尘肺病”后,会出现咳痰现象,痰形成的部位是    。
(5)“尘肺病”是呼吸系统疾病,很难治愈,接下来它会对其它系统产生影响,又相互联系,密切配合   的生物学观点。21·cn·jy·com
四、综合说理题
11.夏季是溺水多发季节,在野外游泳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如清澈的溪流看上去较浅,实际上却较深;岸边潮湿,容易长有青苔,人在上面行走更容易摔倒;水面下可能会有暗流或漩涡,人在其附近容易被卷入。万一溺水,人在水下长时间缺氧会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请你解释上述内容所涉及的科学道理。【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解析部分
1.D
呼吸系统分为呼吸道和肺;呼吸道的顺序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时,胸腔体积变小,胸内气压变大,肺收缩,肺内气压变大,当肺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时,气体呼出;
A. 笔管、塑料瓶依次模拟了气管和肺,A错误;
B. 塑料瓶模拟了肺,挤压塑料瓶使其体积变小,里面的气压变大,所以用于模拟呼吸过程,B错误;
C. 吸烟对呼吸道有影响,会使呼吸道容易受到里面某些物质的刺激,可能会造成气管炎,支气管炎等毛病,C错误;
D. 实验过程中,无论挤压力度和次数如何变化, 塑料瓶中残留着大量烟雾 ,这说明呼气时肺内的有害气体并不能全部排出 ,正确;
故答案为:D.21·世纪*教育网
2.A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www-2-1-cnjy-com
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大棚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最低的,早7点钟后,太阳出来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所以a点打开通风的目的是补充大棚内的CO2;
故答案为:A.【版权所有:21教育】
3.B
(1)有机物与氧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称为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A. 低温贮藏水果、蔬菜,降低温度属于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B.农田及时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氧气,属于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属于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D. 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晒干后种子处于休眠状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B。
4.B
有机物与氧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称为呼吸作用。
A. 贮存大量蔬菜的地窖比空地窖暖和得是因为蔬菜在地窖中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出来,表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不符合题意。
B.地窖内的蔬菜因腐烂而散发出霉味是由于在细菌或者真菌导致蔬菜变质的情况,不属于植物的呼吸作用,符合题意。
C.萌发种子释放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物质是二氧化碳。植物呼吸作用可以产生二氧化碳,表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需要氧气。贮存水果的仓库,发现点燃的蜡烛燃烧不旺说明仓库中氧气含量不足,是由于水果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表明了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D
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内,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扩散作用是从浓度高的地方扩散到浓度低的地方,肺泡内氧气的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浓度,所以,氧气从肺泡扩散到血液里。
故答案为:D。
6.D
吸气时膈肌收缩、横膈变得扁平的同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间内肌舒张,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内压力减小。
在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中,锥型罩模拟胸腔壁,气球模拟肺,导管模拟气管。甲图橡皮膜向上推,锥型罩内体积变小,内气压变大,代表呼气过程。乙图中橡皮膜向下拉,锥型罩内体积变大,内气压变小,代表吸气过程。
故答案为:D。
7.(1)大小相近、年龄相同、新陈代谢旺盛
(2)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越快,温度升高越快,导致玻璃泡内气体膨胀越快,液柱移动越快
(3)增加小鼠数量、换用更细的导管
(1)有机物与氧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称为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3)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
21*cnjy*com
(1)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在设计实验时,应保证单一变量,故实验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与空气中氧气含量有怎样的关系” 需要保证小鼠的品种相同、大小相近、年龄相同、新陈代谢旺盛。故答案为:大小相近、年龄相同、新陈代谢旺盛 。
(2) 液柱会移动是由于装置内的空气将进行热胀冷缩,由于小鼠呼吸作用时会产生能量,部分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散失,造成装置内温度升高,液柱移动得越快,小鼠释放的热量越多,呼吸作用越剧烈。故答案为: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越快,温度升高越快,导致玻璃泡内气体膨胀越快,液柱移动越快 。
(3)为了使实验更加明显,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增加小鼠的数量,小鼠数量增加,可使释放的热量更多,液体移动的速度将会加快;二是将导管的直径变细,直径越细,导管中的液体移动的距离将会更明显。故答案为: 增加小鼠数量或换用更细的导管
故答案为:(1)大小相近、年龄相同、新陈代谢旺盛 (2)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越快,温度升高越快,导致玻璃泡内气体膨胀越快,液柱移动越快 (3)增加小鼠数量或换用更细的导管。
8.(1)吸收O2的速率
(2)左边上升,右边下降
呼吸作用:
(1) 蝗虫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装置中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 ,导致装置内的气压降低,因此可以通过吸收氧气的多少来测定蝗虫的呼吸作用速率。故填 吸收O2的速率 。
(2) 15 min后 ,A瓶由于蝗虫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导致A瓶气压降低,B瓶中是死去的蝗虫,不进行呼吸作用,装置内的气压保持不变,因此会大于A瓶中的其他,故U形管管内液面左边上升,右边下降。故填左边上升,右边下降 。
故答案为:(1)吸收O2的速率 (2)左边上升,右边下降【来源:21cnj*y.co*m】
9.(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
(3)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丙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 实验中A装置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2)C处装置不透光的原因是,防止植物光合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
(3)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百分之九十九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所以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故答案为:(1)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3)蒸腾作用
10.(1)B;收缩
(2)组织细胞
(3)清洁、湿润、温暖;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4)气管
(5)统一整体
①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②是组织细胞;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完成;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完成;
21cnjy.com
(1)A气管,B是肺,C是胸腔,D是横膈;吸气时,胸腔变大,胸内气压变小,横膈向下,膈肌和肋间外肌都收缩,肋间内肌舒张,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所以相当于图乙的B,此时D处于收缩状态;
(2)人体吸入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最终进入组织细胞,供给其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呼吸系统分为呼吸道和肺;呼吸道是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会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清洁、湿润、温暖处理。但是因呼吸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长期吸入粉尘就会引起肺组织纤维化,此时影响了图甲中肺与[①]肺部毛细血管内血液的气体交换。
(4)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粘液,使气管内湿润,粘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粘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所以痰形成的部位是气管;
(5) 尘肺病”是呼吸系统疾病,很难治愈,接下来它会对其它系统产生影响,又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的结果;
故答案为:(1)B,收缩(2)组织细胞(3)清洁、湿润、温暖;肺部周围的毛细血管(4)气管(5)统一整体;
11.⑴河底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河底”比河底的实际位置浅一些;21*cnjy*com
⑵岸边潮湿长有青苔,使接触面更光滑,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人更容易摔倒;
⑶相对于漩涡边沿,旋涡中心水的流速大、压强小,外侧流速小压强大,形成一个向旋涡中心的压力差,从而人被压入漩涡中。
⑷人在水下长时间缺氧会导致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不能给人提供能,所以会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
(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脱离接触等。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4)缺氧导致细胞不能进行正常呼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