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单元提优综合复习(综合复习+提优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单元提优综合复习(综合复习+提优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8-18 16:16:54

文档简介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单元提优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3页,为选择题,20分;
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30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第Ⅰ卷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0分)
1.(2014邵阳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A.生石花 B. 机器人 C. 鸡蛋壳 D. 钟乳石
2.(2014滨州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
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
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都能生长繁殖
3.(2014邵阳2)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植物落叶 B.人体出汗 C. 种子萌发 D. 潮起潮落
4.(2014菏泽1)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对刺激能做出反应 B.动物能够运动
C.动物遇到危险能释放墨汁 D. 乌贼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5.(2014衡阳1)一株水稻结了许多种子.这属于生物的哪项特征?
  A. 应激性 B. 生长 C. 繁殖 D. 新陈代谢
6.(2014聊城1)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C.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7.(2014娄底1)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都具有呼吸系统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能生长和繁殖
8.(2014岳阳1)下列叙述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钟乳石慢慢长大 B.禾苗茁壮成长
C.汽车在奔驰 D.机器人在演奏
9.(2014济宁15)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
的是
A.上网搜索资料 B.用直尺测量肾蕨的高度
C.进行人口普查 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
10.(2014烟台22)科学家根据始祖鸟化石得出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结
论,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 B.比较 C.推测D.分类
11.(2014益阳2)为了解“六九杨(一种速生极树)”对我市生态系统造成的影
响,某研究小组先后到赫山、资阳、沅江、大通湖、南县等地实地考察,走
访相关人员.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 推测法 C.调查法 D. 测量法
12.(2014潍坊1)“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所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量法 D.实验法
13.(2014东营2)“一只雄黑猩猩飞快下了树,并且不慌不忙地向我走来,当
走到离我还有三步远时,它站住了,毛发耸立起来,样子凶暴可怕……”这
是珍妮·古道尔对黑猩猩的一段记录。珍妮·古道尔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量法
14.(2013黑龙江鹤岗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 病毒 B. 草履虫 C. 钟乳石 D. 柳树
15.(2013日照1)小小同学参加初中学业考试,(甲)翻开生物试卷,发现试题比较简单,(乙)仔细阅读,发现题目灵活又富思考性,(丙)可能是老师们希望学生建立对生物学科的信心,(丁)如果是,仔细作答应可以考得很理想,(戊)小小仔细作答,最后笑眯眯地离开了考场。从科学探究的过程来看,以上叙述中属于假设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甲 B.乙 C.丙 D.丁
16.(2013锦州1)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 生长现象 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繁殖 D. 呼吸 
17.(2014潍坊7)将甲、乙两盆大小和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植物,白天置于光照、湿度等相同环境下培养,夜晚将甲置于相对温暖的环境中,乙置于相对凉爽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二者的生长状况。该实验的变量为21教育网
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空气浓度
18.(2014烟台23)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内酵母菌正在进行某
种生理过程,你认为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A.酵母菌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B.酵母菌在恶劣环境中能形成芽孢
C.苹果汁是酵母菌最适宜的生活环境
D.酵母菌的发酵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19.(2013益阳6)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生活实例搭配不当
的是
生物的特征
生活实例
A
生活需要营养
兔吃草、猫吃老鼠
B
能进行呼吸
庄稼需要浇水、施肥
C
需要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D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
20.(2014日照21)“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21cnjy.com
A.大雁何时南飞 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哪种月季漂亮 D.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5页,用黑色、蓝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21
22
23
24
25
总 分
得分
二、非选择题(30分)
21.(2014临沂28) (6分)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业生态园,
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
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四个温室
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种子,温室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液控制情况
如下图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等其他条件相同):
温室
A
B
C
D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0.1%
温度
20℃
20℃
30℃
30℃
培养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①他们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种子进行实验? 。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 。
③栽培一段时间后,长势最差的温室是 。
④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该选择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理由是 。
22.(2014聊城31)(8分)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
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21·cn·jy·com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2·1·c·n·j·y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你认为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组的被分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__________,原因是该方案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21·世纪*教育网
(5)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_________条件。www-2-1-cnjy-com
23.(2014益阳32)(6分)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 ,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2-1-c-n-j-y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 ,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
步骤⑤:蚂蚁的行动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 进行通讯.
(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

24.(2014邵阳31)(5分)日常生活中,我们买水果时会仔细挑选果皮完好无
损的.那么,水果的果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针对这一疑问,某同学选用梨子作
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水果果皮的作用.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果皮具有保护作用吗?
(2)作出假设:果皮具有保护作用。
(3)制定方案:选大小、品种和新鲜程度相同,且果皮完好无损的2个梨子,分别标出A和B;再用小刀将B梨子果皮戳破;将2个梨子都放在25℃的相同环境中一段时间。www.21-cn-jy.com
(4)实验方案:按制订的方案进行操作,并每天观察两次,记录实验结果.
(5)预期结果: 梨子先腐烂,腐烂的原因是有大量的 在梨子内生长和繁殖。  21*cnjy*com
(6)得出结论:
(7)该同学的“实验方案”有缺陷吗?
改进的方法是:

25.(2014娄底34)(5分)同学小王参加了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做了如下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来源:21cnj*y.co*m】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①取培养皿两个,分为甲、乙两个组,在两个培养皿内各铺一层吸水纸。
②将饱满的大豆种子40粒(种子都具备萌发的自身条件),平均放在两个培养皿内。
③甲培养皿放在适温下,不加水;乙培养皿放在适温下,加适量水。其它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甲、乙两组中,对照组是
④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有关变化情况。
(4)实验现象:
(5)实验结论: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A
C
A
D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C
C
B
A
D
A
C
每空1分,共30分。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学生要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www.21-cn-jy.com
科学探究
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内容,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理解科学探究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亲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因此本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内容之中。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并将科学探究的内容尽可能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不仅应让学生参加科学探究的某些方面的活动,也应该注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动。2·1·c·n·j·y
?1.理解科学探究
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
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
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作出假设
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预定计划
拟定探究计划。
列出所需要的材科与用具。
选出控制变量。
设计对照实验。
实施计划
进行观察、实验。
收集证据、数据。
尝试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
描述现象。
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写出探究报告。
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重点基础知识:
1、地球上的生物主要有??????、?????、??????
2、微生物包括:??????、?????、???????
3、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4、地球上有??????????????的圈层、叫生物圈
5、生物圈包括地球????????????、???????????和??????????????。???
6、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 ??、? ???、?????、??????、?????。
7、生物圈内,生物??????????????的场所,叫栖息地
8、生物栖息地的类型由不同的??????????、??????、???????等环境因素决定。
9、???????????????????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10、人口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及??????????,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回忆巴斯德实验的过程:
12、生物学科学探究过程的六大环节:?????、?????、??????、??????、?????、????。
13、生物学科学探究方法有:?????????、???????????、???????????、??????????。
14、一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个变量。
例1.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
A.能进行呼吸 B.会活动
C.能生长繁殖 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例题分析: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会活动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故选B。21教育网
?答案:B
例2.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考点:本题的知识考点是生物圈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基本知识。
例题分析:生物圈是指大气圈的下部、全部的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大约在海平面以下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10000平方米之间,包括其中的全部生物,以及空气、阳光等生活环境因素,这样选项D符合题意。21cnjy.com
答案:D
例3.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使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多种方法并用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例题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2)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1·cn·jy·com
(3)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①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图表)和音像等,②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21·世纪*教育网
在科学探究中,观察、实验、调查、资料分析法是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故选D。www-2-1-cnjy-com
??答案:D
例4.科学探究题
材料:现有2条鲫鱼,用以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请你帮助完成相关的内容。(1)观察并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例题分析:根据鱼鳍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图中1是背鳍,2是尾鳍,3是胸鳍,4是腹鳍,5是臀鳍.其中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然而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答案:
(1)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对鱼有什么作用?
(2)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2-1-c-n-j-y
(3)一条鱼分别捆扎起胸鳍、背鳍、另一条分别捆扎腹鳍、尾鳍、臀鳍,然后再将它们分别放入玻璃缸的水中,进行观察。  21*cnjy*com
(4)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 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