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单元训练卷(7) 圆的基本性质(一)(考查知识点+答案详解+名师点评)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单元训练卷(7) 圆的基本性质(一)(考查知识点+答案详解+名师点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8-21 19:5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单元训练卷(7)
圆的基本性质(一)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若⊙O的半径为5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4cm,那么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点A在圆外 B、点A在圆上 C、点A在圆内 D、不能确定
2.如图,⊙O的弦AB=8,M是AB的中点,且OM=3,则⊙O的半径等于(  )
A、8 B、4 C、10 D、5
3.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cm,高为5cm,则圆柱的侧面积是(  )
A.20cm2 B.20πcm2 C.10πcm2 D.5πcm2
4. 矩形ABCD中,AB=8, BC=3边AB上,且BP=3AP,如果圆P是以点P为圆心,PD为半径的圆,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点B、C均在圆P外
B、点B在圆P外、点C在圆P内
C、点B在圆P内、点C在圆P外
D、点B、C均在圆P内
5. 如图,∠AOB=100°,点C在⊙O上,且点C不与A、B重合,则∠ACB的度数为( )
A.   B.或   C.   D. 或
6. 如图,铁路MN和公路PQ在点O处交汇,∠QON=30°,公路PQ上A处距离O点240米,如果火车行驶时,周围2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火车在铁路MN上沿MN方向以72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时,A处受到噪音影响的时间为(  )
A.12秒 B.16秒 C.20秒 D.24秒
7.如图为△ABC与圆O的重叠情形,其中BC为圆O之直径.若∠A=70°,BC=2,则图中灰色区域的面积为何?(  )
A. B. C. D.
8.如图所示,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cm,AC是底面圆的直径,高BC= 6cm,点是母线上一点且=.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P的最短距离是( )
A.()cm B.5cm C.cm D.7cm
9.如图,圆O为△ABC的外接圆,其中D点在上,且OD⊥AC.已知∠A=36°,∠C=60°,则∠BOD的度数为何?(  )
A、132 B、144
C、156 D、168
10.在圆柱形油槽内装有一些油.截面如图,油面宽AB为6分米,如果再注入一些油后,油面AB上升1分米,油面宽变为8分米,圆柱形油槽直径MN为(  )
A、6分米 B、8分米 C、10分米 D、12分米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 如图,海边立有两座灯塔A、B,暗礁分布在经过A、B两点的弓形(弓形的弧是⊙O的一部分)区域内,∠AOB=80°.为了避免触礁,轮船P与A、B的张角∠APB的最大值为   .【来源:21cnj*y.co*m】
2. 如图,△ABC的外心坐标是__________.
3. 在半径为6cm的圆中,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等于 .
4、如图,△ABC的3个顶点都在5×5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格点上,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到△A'BC'的位置,且点A'、C'仍落在格点上,则线段AB扫过的图形面积是  平方单位(结果保留π).
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cm,E为CD边上一点,DE=5cm.以点A为中心,将△AD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ABF,则点E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
6.如图,圆柱底面半径为,高为,点分别是圆柱两底面圆周上的点,且、在同一母线上,用一棉线从顺着圆柱侧面绕3圈到,求棉线最短为 .

三、解答题(17题6分,18题8分,23题12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
17.如图,⊙O的半径为5,直径AB⊥CD,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则与围成的新月形ACED(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18.如图,已知AB是⊙O的弦,半径OA=20cm,∠AOB=120°,求△AOB的面积.
19.如图,在Rt△ABC中,∠C=90°,CA=CB=4,分别以A、B、C为圆心,以AC为半径画弧,三条弧与边AB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0.如图,把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放在定直线l上,按顺时针方向在l上转动两次,使它转到△A″B″C″的位置.若BC=1,AC=,则顶点A运动到点A″的位置时,点A两次运动所经过的路程.(计算结果不取近似值)【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1)画出,并求出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2)画出绕点顺时针旋转后得到的,并求出在上述旋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

22.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一组平行线l1、l2、l3,相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均为4,点O在直线l1上,⊙O与直线l3的交点为A、B,AB=12,求⊙O的半径.
23.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AB是⊙O的直径,OD⊥BC于E.
(1)请你写出四个不同类型的正确结论;
(2)若BE=4,AC=6,求DE.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若⊙O的半径为5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4cm,那么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点A在圆外 B、点A在圆上 C、点A在圆内 D、不能确定
【答案】C
【考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要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确定点与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利用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内判断出即可.
【解答】:解:∵⊙O的半径为5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4cm, ∴d<r, ∴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点A在圆内, 故选:C.www-2-1-cnjy-com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关键要记住若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有: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内.
4. 矩形ABCD中,AB=8, BC=3边AB上,且BP=3AP,如果圆P是以点P为圆心,PD为半径的圆,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1-c-n-j-y
A、点B、C均在圆P外
B、点B在圆P外、点C在圆P内
C、点B在圆P内、点C在圆P外
D、点B、C均在圆P内
考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
分析:根据BP=3AP和AB的长度求得AP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圆P的半径PD的长,根据点B、C到P点的距离判断点P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
解答:解:∵AB=8,点P在边AB上,且BP=3AP, ∴AP=2, ∴r=PD= =7, PC= = =9, ∵PB=6<r,PC=9>r ∴点B在圆P内、点C在圆P外 故选C.【出处:21教育名师】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根据点与圆心之间的距离和圆的半径的大小关系作出判断即可
6. 如图,铁路MN和公路PQ在点O处交汇,∠QON=30°,公路PQ上A处距离O点240米,如果火车行驶时,周围2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火车在铁路MN上沿MN方向以72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时,A处受到噪音影响的时间为(  )
A.12秒 B.16秒 C.20秒 D.24秒
考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专题:应用题。
分析:过点A作AC⊥ON,求出AC的长,第一台到B点时开始对学校有噪音影响,第一台到C点时,第二台到B点也开始有影响,第一台到D点,第二台到C点,直到第二台到D点噪音才消失.
解答:解:如图:过点A作AC⊥⊥ON,
∵∠QON=30°,OA=240米,
∴AC=120米,
当火车到B点时对学校产生噪音影响,此时AB=200米,
由勾股定理得:BC=160米,CD=160米,即BC=320米,
∵72千米/小时=20米/秒,
∴影响时间应是:320÷20=16秒.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根据拖拉机行驶的方向,速度,以及它在以A为圆心,200米为半径的圆内行驶的BD的弦长,求出对小学产生噪音的时间,难度适中.
7.如图为△ABC与圆O的重叠情形,其中BC为圆O之直径.若∠A=70°,BC=2,则图中灰色区域的面积为何?(  )
A. B. C. D.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A=70°,则∠B+∠C=110°,从而得出∠ODB+∠OEC=11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BOD+∠COE=140°,再由扇形的面积公式得出答案.
解答:解:∵∠A=70°,
∴∠B+∠C=110°,
∵BC=2,
∴OB=OC=OD=OE=1,
∴∠ODB+∠OEC=110°,
∴∠BOD+∠COE=140°,
∴S阴影=.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8.如图所示,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cm,AC是底面圆的直径,高BC= 6cm,点是母线上一点且=.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P的最短距离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cm B.5cm C.cm D.7cm
考点:圆柱的表面展开图,勾股定理
专题:圆柱的表面展开图、勾股定理
分析:画出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P的最短距离为线段AP的长.在Rt△ACP中,AC=,==4cm,所以.  21*cnjy*com
解答:B
点评:解决这类问题要善于将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采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利用圆柱体的表面展开图,把求最短距离问题转化为求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问题.
9.如图,圆O为△ABC的外接圆,其中D点在上,且OD⊥AC.已知∠A=36°,∠C=60°,则∠BOD的度数为何?(  )21·cn·jy·com
A、132 B、144
C、156 D、168
考点:圆周角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连接CO,由圆周角定理可求∠BOC,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BCO,可得∠OCA,利用互余关系求∠COD,则∠OBD=∠BOC+∠COD.21*cnjy*com
解答:解:连接CO,∠BOC=2∠BAC=2×36°=72°,
在△BOC中,∵BO=CO,
∴∠BCO=(180°﹣72°)÷2=54°,
∴∠OCA=∠BCA﹣54°=60°﹣54°=6°,
又OD⊥AC,
∴∠COD=90°﹣∠OCA=90°﹣6°=84°,
∴∠BOD=∠BOC+∠COD=72°+84°=156°.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关键是将圆周角的度数转化为圆心角的度数,利用互余关系,角的和差关系求解.
10.在圆柱形油槽内装有一些油.截面如图,油面宽AB为6分米,如果再注入一些油后,油面AB上升1分米,油面宽变为8分米,圆柱形油槽直径MN为(  )
A、6分米 B、8分米 C、10分米 D、12分米
考点:垂径定理的应用。
分析:如图,油面AB上升1分米得到油面CD,依题意得AB=6,CD=8,过O点作AB的垂线,垂足为E,交CD于F点,连接OA,OC,由垂径定理,得AE=AB=3,CF=CD=4,设OE=x,则OF=x﹣1,在Rt△OAE中,OA2=AE2+OE2,在Rt△OCF中,OC2=CF2+OF2,由OA=OC,列方程求x即可求半径OA,得出直径MN.
解答:解:如图,依题意得AB=6,CD=8,过O点作AB的垂线,垂足为E,交CD于F点,连接OA,OC,
由垂径定理,得AE=AB=3,CF=CD=4,
设OE=x,则OF=x﹣1,
在Rt△OAE中,OA2=AE2+OE2,
在Rt△OCF中,OC2=CF2+OF2,
∵OA=OC,
∴32+x2=42+(x﹣1)2,
解得x=4,
∴半径OA==5,
∴直径MN=2OA=10分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的运用.关键是利用垂径定理得出两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表示半径的平方,根据半径相等列方程求解.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 如图,海边立有两座灯塔A、B,暗礁分布在经过A、B两点的弓形(弓形的弧是⊙O的一部分)区域内,∠AOB=80°.为了避免触礁,轮船P与A、B的张角∠APB的最大值为 40° .
考点:圆周角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分析:根据已知得出当P点在圆上时,轮船P与A、B的张角∠APB的最大,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答案.
解答:解:∵海边立有两座灯塔A、B,暗礁分布在经过A、B两点的弓形(弓形的弧是⊙O的一部分)区域内,∠AOB=80°.
∴当P点在圆上时,轮船P与A、B的张角∠APB的最大,
此时为∠AOB=80°的一半,为40°.
故答案为:4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的应用,根据条件得出当P点在圆上时,轮船P与A、B的张角∠APB的最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 如图,△ABC的外心坐标是__________.
考点: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首先由△ABC的外心即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所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AB与BC的垂线,两垂线的交点即为△ABC的外心.
解答:解:
∵△ABC的外心即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作图得:
∴EF与MN的交点O即为所求的△ABC的外心,
∴△ABC的外心坐标是(﹣2,﹣1).故答案为:(﹣2,﹣1).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外心的知识.注意三角形的外心即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解此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3. 在半径为6cm的圆中,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等于 .
考点:弧长的计算。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弧长公式为,把半径和圆心角代入公式计算就可以求出弧长.
解答:解:弧长为:=2π.
故答案是:2π.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弧长的计算,利用弧长公式计算求出弧长.
4、如图,△ABC的3个顶点都在5×5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格点上,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到△A'BC'的位置,且点A'、C'仍落在格点上,则线段AB扫过的图形面积是  平方单位(结果保留π).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考点:旋转的性质;扇形面积的计算。
专题:网格型。
分析: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求AB,观察图形可知,线段AB扫过的图形为扇形,旋
转角为90°,根据扇形面积公式求解.
解答:解: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B=,
由图形可知,线段AB扫过的图形为扇形ABA′,旋转角为90°,
∴线段AB扫过的图形面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扇形面积公式的运用.关键是理解题意,明确线段AB扫过的图形是90°的扇形.
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cm,E为CD边上一点,DE=5cm.以点A为中心,将△AD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ABF,则点E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
考点:弧长的计算;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旋转角为∠DAB=90°,最后根据弧长公式即可计算出点E所经过的路径长.
解答:解:∵AD=12,DE=5,∴AE==13,又∵将△AD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ABF,而AD=AB,∴旋转角为∠DAB=90°,∴点E所经过的路径长=
(cm).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l=;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
6.如图,圆柱底面半径为,高为,点分别是圆柱两底面圆周上的点,且、在同一母线上,用一棉线从顺着圆柱侧面绕3圈到,求棉线最短为 .
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圆柱的计算.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要求圆柱体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最直接的作法,就是将圆柱体展开,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
解答:解:圆柱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用一棉线从A顺着圆柱侧面绕3圈到B的运动最短路线是:AC→CD→DB; 2·1·c·n·j·y
即在圆柱体的展开图长方体中,将长方体平均分成3个小长方体,A沿着3个长方体的对角线运动到B的路线最短;
∵圆柱底面半径为2cm, ∴长方体的宽即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2π×2=4πcm;
又∵圆柱高为9πcm, ∴小长方体的一条边长是3πcm;
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CD=DB=5πcm;
∴AC+CD+DB=15πcm; 故答案为:15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柱的计算、平面展开--路径最短问题.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此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底面周长,长方体的长等于圆柱的高.本题就是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长方形形,“化曲面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21cnjy.com
三、解答题(17题6分,18题8分,23题12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
17.如图,⊙O的半径为5,直径AB⊥CD,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则与围成的新月形ACED(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连BC、BD,由直径AB⊥CD,根据圆周角定理和垂径定理得到△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BC=CD=?10=5,新月形ACED(阴影部分)的面积=S半圆CD﹣S弓形CED,而S弓形CED=S扇形BCD﹣S△BCD,然后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连BC、BD,如图,
∵直径AB⊥CD,
∴△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C=CD=?10=5,
∴S弓形CED=S扇形BCD﹣S△BCD=﹣?10?5=﹣25,
∴新月形ACED(阴影部分)的面积=S半圆CD﹣S弓形CED=?π?52﹣(π﹣25)=25.
故答案为25.
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S=(n为圆心角的度数,R为半径).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和垂径定理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8.如图,已知AB是⊙O的弦,半径OA=20cm,∠AOB=120°,求△AOB的面积.
考点垂径定理
分析:由垂径定理可得∠AOC=∠AOB =60°,AC=BC=AB,再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AOB的高和AB的长,即可求得面积.21教育网
解答:解:过点O作OC⊥AB于C,如下图所示:
∴∠AOC=∠AOB =60°,AC=BC=AB
∴在Rt△AOC中,∠A=30°
∴OC=OA=10,
cm
∴AB=2AC=cm
∴△AOB的面积=(cm2).
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的运用.
19.如图,在Rt△ABC中,∠C=90°,CA=CB=4,分别以A、B、C为圆心,以AC为半径画弧,三条弧与边AB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于三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和为180°,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可计算出三个扇形的面积和,而三条弧与边AB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S△ABC﹣三个扇形的面积和,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S△ABC=?4?4=8,然后代入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C=90°,CA=CB=4,
∴AC=2,S△ABC=?4?4=8,
∵三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和为180°,
三个扇形的面积和==2π,
∴三条弧与边AB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S△ABC﹣三个扇形的面积和=8﹣2π.
故答案为8﹣2π.
20.如图,把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放在定直线l上,按顺时针方向在l上转动两次,使它转到△A″B″C″的位置.若BC=1,AC=,则顶点A运动到点A″的位置时,点A两次运动所经过的路程.(计算结果不取近似值)21·世纪*教育网
考点:弧长的计算;旋转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直角三角形在直线l上转动两次点A分别绕点B旋转60°和绕C旋转90°,将两条弧长求出来加在一起即可.
解答:解:在Rt△ABC中,
∵BC=1,AC=,
∴AB=2,∠CBA=60°,
∴弧AA′==π,
弧A′A′′==,
∴点A经过的路线的长是π+.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的计算方法及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转动过程判断点A是以那一点为圆心转动多大的角度.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1)画出,并求出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2)画出绕点顺时针旋转后得到的,并求出在上述旋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
考点:作图-旋转变换;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扇形面积的计算.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将A(-1,2),C(-2,9)代入解析式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 (2)根据AC的长度,求出S=S扇形+S△ABC,就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1)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设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
∴ 解得 , ∴.
(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由图可知,,=.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扇形面积求法,得出扇形面积等于
S=S扇形+S△ABC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一组平行线l1、l2、l3,相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均为4,点O在直线l1上,⊙O与直线l3的交点为A、B,AB=12,求⊙O的半径.
【答案】解:过点O作OD⊥AB,垂足为点D,连接OA。
∵AB=12,∴AD=AB=×12=6。
∵相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均为4,∴OD=8。
在Rt△AOD中,∵AD=6,OD=8,
∴。
答:⊙O的半径为10。
【考点】垂径定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勾股定理。
【分析】过点O作OD⊥AB,由垂径定理可知AD=AB,再根据相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均为4可知OD=8,在Rt△AO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OA的长。
23.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AB是⊙O的直径,OD⊥BC于E.
(1)请你写出四个不同类型的正确结论;
(2)若BE=4,AC=6,求DE.
【答案】解:(1)四个不同类型的正确结论分别为:∠ACB=90°;BE=CE;弧BD=弧CD;OD∥AC。【版权所有:21教育】
(2)∵OD⊥BC,BE=4,∴BE=CE=4,即BC=2BE=8。
∵AB为圆O的直径,∴∠ACB=90°。
在Rt△ABC中,AC=6,BC=8,根据勾股定理得:AB=10。∴OB=5。
在Rt△OBE中,OB=5,BE=4,根据勾股定理得:OE=3。
∴ED=OD﹣OE=5﹣3=2。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圆周角定理。
【分析】(1)由AB为圆的直径,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可得出∠ACB为直角;由OD垂直于BC,利用垂径定理得到E为BC的中点,即BE=CE,弧BD=弧CD,由OD垂直于BC,AC也垂直于BC,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得出OD与AC平行。
(2)由OD垂直于BC,利用垂径定理得到E为BC的中点,由BE的长求出BC的长,由AB为圆的直径,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可得出∠ACB为直角,在Rt△ABC中,由BC与A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从而求出半径OB与OD的长,在Rt△BOE中,由OB与B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E的长,由OD﹣OE即可求出DE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