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单元训练卷(8)
圆的基本性质(二)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A=30°,则∠B的度数为( )
A.15° B. 30° C. 45° D. 60°
2.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OCB=40°则∠A的度数等于( )
A. 60° B. 50° C. 40° D. 30°
3.如图,A、D是⊙O上的两个点,BC是直径,若∠D=35°,则∠OAC的度数是( )
A、35° B、55° C、65° D、70°
4. 如图,⊙O的直径CD=5cm,AB是⊙O的弦,AB⊥CD,垂足为M,OM:OD=3:5.则AB的长是( )
A、2cm B、3cm C、4cm D、2cm
5. 用半径为12cm,圆心角为90°的扇形纸片,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
A、1.5cm B、3cm C、6cm D、12cm
6. 如图,将一张边长为3的正方形纸片按虚线裁剪后,恰好围成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棱柱,这个棱柱的侧面积为( )
A.9 B. C. D.
7.如图,⊙O的弦AB垂直平分半径OC,若AB=,则⊙O的半径为( )
A. B. C. D.
8.在△ABC中,斜边AB=4,∠B=60°,将△ABC绕点B旋转60°,顶点C运动的路线长是( )
A、 B、 C、π D、
9.如图平面上有两个全等的正十边形ABCDEFGHIJ、A′B′C′D′E′F′G′H′I′J′,其中A点与A′点重合,C点与C′点重合.求∠BAJ′的度数为何?( )
A、96 B、108 C、118 D、126
10.如图,在半径为5的圆O中,AB,C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弦,垂足为P,且AB=CD=8,则OP的长为( )
A.3 B.4 C. D.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 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B为⊙O的直径,点D为⊙O上一点,若∠CAB=550,则∠ADC的大小为 (度).2-1-c-n-j-y
2. 如图,以原点O为圆心的圆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的正半轴于点C,D为第一象限内⊙O上的一点,若∠DAB=20°,则∠OCD= .
3. 如图,点D为边AC上一点,点O为边AB上一点,AD=DO.以O为圆心,OD长为半径作半圆,交AC于另一点E,交AB于点F,G,连接EF.若∠BAC=22o,则∠EFG=_____.
4、如图,点A、B、C、D在⊙O上,O点在∠D的内部,四边形OABC为平行四边形,则∠OAD+∠OCD= .21*cnjy*com
5.如图,DE是⊙O的直径,弦AB⊥CD,垂足为C,若AB=6,CE=1,则OC= ,CD= .www-2-1-cnjy-com
6.已知一个半圆形工件,未搬动前如图所示,直径平行于地面放置,搬动时为了保护圆弧部分不受损伤,先将半圆作如图所示的无滑动翻转,使它的直径紧贴地面,再将它沿地面平移50m,半圆的直径为4m,则圆心O所经过的路线长是 m.(结果用π表示)
三、解答题(17题6分,18题8分,23题12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
17.如图,∠BAC所对的弧(图中)的度数为120°,⊙O的半径为5,
则弦BC的长为多少?
18.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CAB=30°,则∠D为多少度?
19.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1,将Rt△ABC绕A点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Rt△ADE,点B经过的路径为弧B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0.如图,等腰梯形MNPQ的上底长为2,腰长为3,一个底角为60°.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它的一边AD在MN上,且顶点A与M重合.现将正方形ABCD在梯形的外面沿边MN、NP、PQ进行翻滚,翻滚到有一个顶点与Q重合即停止滚动.
(1)请在所给的图中,用尺规画出点A在正方形整个翻滚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图;
(2)求正方形在整个翻滚过程中点A所经过的路线与梯形MNPQ的三边MN、NP、PQ所围成图形的面积S. 21*cnjy*com
21.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E,∠AOC=60°,OC=2.(1)求OE和CD的长;(2)求图中阴影部队的面积.【版权所有:21教育】
22.如图,已知AB是⊙O的弦,OB=2,∠B=30°,C是弦AB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CO并延长CO交⊙O于点D,连接AD.(1)弦长等于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2)当∠D=20°时,求∠BOD的度数;(3)当AC的长度为多少时,以A、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B、C、0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写出解答过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3.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是⊙O的直径,D为⊙O上一点,OD⊥AC,垂足为E,连接BD.21世纪教育网2·1·c·n·j·y
(1)求证:BD平分∠ABC;
(2) 当∠ODB=30°时,求证:BC=OD.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OCB=40°,∠C0B=180°﹣∠OBC﹣∠0CB,∴∠COB=100°;又∵∠A= ∠COB(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A=50°,故选B.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解题时,借用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4. 如图,⊙O的直径CD=5cm,AB是⊙O的弦,AB⊥CD,垂足为M,OM:OD=3:5.则AB的长是( )
A、2cm B、3cm C、4cm D、2cm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专题:探究型。
分析:先连接OA,由CD是⊙O的直径,AB是⊙O的弦,AB⊥CD,垂足为M可知AB=2AM,再根据CD=5cm,OM:OD=3:5可求出OM的长,在Rt△AOM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M的长,进而可求出AB的长.
解答:解:连接OA,
∵CD是⊙O的直径,AB是⊙O的弦,AB⊥CD,
∴AB=2AM,
∵CD=5cm,
∴OD=OA=CD=×5=cm,
∵OM:OD=3:5,
∴OM=OD=×=,
∴在Rt△AOM中,AM===2,
∴AB=2AM=2×2=4cm.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 用半径为12cm,圆心角为90°的扇形纸片,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
A、1.5cm B、3cm C、6cm D、12cm
考点:圆锥的计算。
分析: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根据圆锥的底面圆周长=扇形的弧长,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依题意,得
2πr=,
解得r=3cm.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计算要体现两个转化:1、圆锥的母线长为扇形的半径,2、圆锥的底面圆周长为扇形的弧长.
7.如图,⊙O的弦AB垂直平分半径OC,若AB=,则⊙O的半径为( )
A. B. C. D.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专题:探究型。
分析:连接OA,设⊙O的半径为r,由于AB垂直平分半径OC,AB=则AD==,OD=,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21cnjy.com
解答:解:连接OA,设⊙O的半径为r,
∵AB垂直平分半径OC,AB=,
∴AD==,OD=,
在Rt△AOD中,
OA2=OD2+AD2,即r2=()2+()2,
解得r=.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在△ABC中,斜边AB=4,∠B=60°,将△ABC绕点B旋转60°,顶点C运动的路线长是( )
A、 B、 C、π D、
考点:弧长的计算;旋转的性质。
分析:因为斜边AB=4,∠B=60°,所以BC=2,点C运动的路线是以B为圆心、BC为半径、中心角为60°的弧CC′,那么弧CC′的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答:解:弧CC′的长=.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点C的运动路线是以B为圆心、BC为半径、中心角为60°的弧.
9.如图平面上有两个全等的正十边形ABCDEFGHIJ、A′B′C′D′E′F′G′H′I′J′,其中A点与A′点重合,C点与C′点重合.求∠BAJ′的度数为何?( )
A、96 B、108 C、118 D、126
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菱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正多边形的性质可以得到四边形ABCB′为菱形,计算其内角后,用多边形的内角减去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题技巧:(1)正n边形每一个内角度数=,(2)菱形的邻角互补
[解析]∵两个图形为全等的正十边形,
∴ABCB′为菱形,
又∠ABC=∠AB′C==144°
∴∠BAB′=180°﹣144°=36°,
?∠BAJ′=∠B′AJ′﹣∠BAB′
=144°﹣36°
=108°.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与圆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正多边形的性质判定菱形.
10.如图,在半径为5的圆O中,AB,C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弦,垂足为P,且AB=CD=8,则OP的长为【 】
A.3 B.4 C. D.
【答案】C。
【考点】垂径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作OM⊥AB于M,ON⊥CD于N,连接OP,OB,OD,
∵AB=CD=8,
∴由垂径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M=BM=CN=DN=4,OM=ON。
又∵OB=5,∴由勾股定理得:
∵弦AB、CD互相垂直,∴∠DPB=90°。
∵OM⊥AB于M,ON⊥CD于N,∴∠OMP=∠ONP=90°。
∴四边形MONP是正方形。∴PM=PN=OM=ON=3。
∴由勾股定理得:。故选C。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 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B为⊙O的直径,点D为⊙O上一点,若∠CAB=550,则∠ADC的大小为 ▲ (度).
【答案】35。
【考点】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
【分析】∵AB为⊙O的直径,∴∠ACB=90°,
∵∠CAB=55°,∴∠B=90°-∠CAB=35°。∴∠ADC=∠B=35°。
2. 如图,以原点O为圆心的圆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的正半轴于点C,D为第一象限内⊙O上的一点,若∠DAB=20°,则∠OCD= 65 °.
考点:圆周角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根据∠DAB=20°,得出∠DOB的度数,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CD=∠CDO,进而求出答案.
解答:解:连接DO,∵∠DAB=20°,
∴∠DOB=40°,
∴∠COD=90°﹣40°=50°,
∵CO=DO,
∴∠OCD=∠CDO,
∴∠OCD=(180°﹣50°)÷2=65°.
故答案为:6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CD=∠CDO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 如图,点D为边AC上一点,点O为边AB上一点,AD=DO.以O为圆心,OD长为半径作半圆,交AC于另一点E,交AB于点F,G,连接EF.若∠BAC=22o,则∠EFG=_____.
考点:圆周角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连接OE,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ODC的度数,再求出∠DOC,从而求出∠EOG的度数,再利用圆周角定理求出∠EFG的度数.
解答:解:连接EO,
∵AD=DO,
∴∠BAC=∠DOA=22°,
∴∠EDO=44°,
∵DO=EO,
∴∠OED=∠ODE=44°,
∴∠DOE=180°﹣44°﹣44°=92°,
∴∠EOG=180°﹣92°﹣22°=66°,
∴∠EFG=∠EOG=33°,
故答案为:3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外交的性质的综合运用,做题的关键是理清角之间的关系.
4、如图,点A、B、C、D在⊙O上,O点在∠D的内部,四边形OABC为平行四边形,则∠OAD+∠OCD= ▲ °.21·世纪*教育网
【答案】60。
【考点】圆周角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AOC和∠D分别是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
∴根据同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得∠AOC=2∠D。
又∵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B=∠AOC。
又∵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即∠B+∠D=180°,∴∠D=60°。
连接OD,
则OA=OD,OD=OC,∠OAD=∠ODA,∠OCD=∠ODC,
∴∠OAD+∠OCD=∠ODA+∠ODC=∠D= 60°。
5.如图,DE是⊙O的直径,弦AB⊥CD,垂足为C,若AB=6,CE=1,则OC= 4 ,CD= 9 .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专题:数形结合;方程思想.
分析:连接OA构成直角三角形,先根据垂径定理,由DE垂直AB得到点C为AB的中点,由AB=6可求出AC的长,再设出圆的半径OA为x,表示出OC,根据勾股定理建立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的值,即为圆的半径,通过观察图形可知,OC等于半径减1,CD等于半径加OC,把求出的半径代入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连接OA,
∵直径DE⊥AB,且AB=6
∴AC=BC=3,
设圆O的半径OA的长为x,则OE=OD=x
∵CE=1,
∴OC=x﹣1,
在直角三角形AO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x2﹣(x﹣1)2=32,化简得:x2﹣x2+2x﹣1=9,
即2x=10,
解得:x=5
所以OE=5,则OC=OE﹣CE=5﹣1=4,CD=OD+OC=9.
故答案为:4;9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垂径定理的运用与掌握,注意利用圆的半径,弦的一半及弦心距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来解决实际问题,做此类题时要多观察,多分析,才能发现线段之间的联系.
6.已知一个半圆形工件,未搬动前如图所示,直径平行于地面放置,搬动时为了保护圆弧部分不受损伤,先将半圆作如图所示的无滑动翻转,使它的直径紧贴地面,再将它沿地面平移50m,半圆的直径为4m,则圆心O所经过的路线长是 m.(结果用π表示)
考点:弧长的计算。
分析:根据弧长的公式先求出半圆形的弧长,即半圆作无滑动翻转所经过的路线长,把它与沿地面平移所经过的路线长相加即为所求.
解答:解:由图形可知,圆心先向前走O1O2的长度即圆的周长,然后沿着弧O2O3旋转圆的周长,最后向右平移50米,所以圆心总共走过的路程为圆周长的一半即半圆的弧长加上50,由已知得圆的半径为2,则半圆形的弧长l==2π,∴圆心O所经过的路线长=(2π+50)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弧长公式l=nπr180,同时考查了平移的知识.解题关键是得出半圆形的弧长=半圆作无滑动翻转所经过的路线长.
三、解答题(17题6分,18题8分,23题12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
17.如图,∠BAC所对的弧(图中)的度数为120°,⊙O的半径为5,
则弦BC的长为多少?
考点: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专题:探究型.
分析:连接OB、OB,过O点作OD⊥BC于点D,由可求出∠BOB=120°,再由垂径定理可知BD=BC,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出BD的长,进而可得出BC的长.
解答:解:连接OB、OB,过O点作,OD⊥BC于点D,
∵=120°,
∴∠BOC=120°,
∵OD⊥BC,
∴BD=BC,∠BOD=∠BOC=×120°=60°,
在Rt△OBD中,BD=OB?sin∠BOD=5×=,
∴BC=2BD=2×=5.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及垂径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CAB=30°,则∠D为多少度?
考点:圆周角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首先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到直角三角形,然后求得另一锐角的度数,从而求得所求的角.
解答:解:∵AB为⊙O的直径,
∴∠ACB=90°,
∵∠CAB=30°,
∴∠B=60°,
∴∠D=60°,
故答案为:60°.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到直角三角形.
19.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1,将Rt△ABC绕A点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Rt△ADE,点B经过的路径为弧B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B=,再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S扇形ABD,由旋转的性质得到Rt△ADE≌Rt△ACB,于是S阴影部分=S△ADE+S扇形ABD-S△ABC=S扇形ABD
解答:解:∵∠ACB=90°,AC=BC=1,
∴AB=,
∴S扇形ABD=
又∴Rt△ABC绕A点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Rt△ADE,
∴Rt△ADE≌Rt△ACB,
∴S阴影部分=S△ADE+S扇形ABD-S△ABC=S扇形ABD=.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也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旋转的性质.
20.如图,等腰梯形MNPQ的上底长为2,腰长为3,一个底角为60°.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它的一边AD在MN上,且顶点A与M重合.现将正方形ABCD在梯形的外面沿边MN、NP、PQ进行翻滚,翻滚到有一个顶点与Q重合即停止滚动.
(1)请在所给的图中,用尺规画出点A在正方形整个翻滚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图;
(2)求正方形在整个翻滚过程中点A所经过的路线与梯形MNPQ的三边MN、NP、PQ所围成图形的面积S.21教育网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腰梯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解直角三角形。
专题:作图题;几何综合题。
分析:(1)根据点A绕点D翻滚,然后绕点C翻滚,然后绕点B翻滚,半径分别为1、、1,翻转角分别为90°、90°、150°,据此画出圆弧即可.21·cn·jy·com
(2)根据总结的翻转角度和翻转半径,求出圆弧与梯形的边长围成的扇形的面积即可.
解答:解:(1)作图如图;
(2)∵点A绕点D翻滚,然后绕点C翻滚,然后绕点B翻滚,半径分别为1、、1,翻转角分别为90°、90°、15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S==+π+π+2=π+2.
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的计算、等腰梯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是一道不错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得到点A的翻转角度和半径.
21.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E,∠AOC=60°,OC=2.(1)求OE和CD的长;(2)求图中阴影部队的面积.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垂径定理.
分析:(1)在△OCE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得CE,OE的长,再根据垂径定理即可求得CD的长;(2)根据半圆的面积减去△ABC的面积,即可求解.
解答:解:(1)在△OCE中,∵∠CEO=90°,∠EOC=60°,OC=2,∴OE=OC=1,
∴CE=OC=.∵OA⊥CD,∴CE=DE,∴CD=;
(2)∵S△ABC=AB?OC=×4×=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径定理以及三角函数,一些不规则的图形的面积可以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和或差求解.【来源:21cnj*y.co*m】
22.如图,已知AB是⊙O的弦,OB=2,∠B=30°,C是弦AB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CO并延长CO交⊙O于点D,连接AD.(1)弦长等于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2)当∠D=20°时,求∠BOD的度数;(3)当AC的长度为多少时,以A、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B、C、0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写出解答过程.
考点: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专题:几何综合题;数形结合.
分析:(1)过点O作OE⊥AB于E,由垂径定理即可求得AB的长;(2)连接OA,由OA=OB,OA=OD,可得∠BAO=∠B,∠DAO=∠D,则可求得∠DAB的度数,又由圆周角等于同弧所对圆心角的一半,即可求得∠DOB的度数;
解答:解:过点O作OE⊥AB于E,
则AE=BE= AB,∠OEB=90°,∵OB=2,∠B=30°,∴BE=OB?cos∠B=2× = ,∴AB=;故答案为:;(2)连接OA,
∵OA=OB,OA=OD,∴∠BAO=∠B,∠DAO=∠D,∴∠DAB=∠BAO+∠DAO=∠B+∠D,又∵∠B=30°,∠D=20°,∴∠DAB=50°,∴∠BOD=2∠DAB=100°;点评:此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圆周角的性质.题目综合性较强,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3.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是⊙O的直径,D为⊙O上一点,OD⊥AC,垂足为E,连接BD.21世纪教育网
(1)求证:BD平分∠ABC;
(2) 当∠ODB=30°时,求证:BC=OD.
【答案】证明:(1)∵OD⊥AC OD为半径,∴。
∴∠CBD=∠ABD。 ∴BD平分∠ABC。
(2)∵OB=OD,∠ODB=30°,∴∠OBD=∠ODB=30°。
∴∠AOD=∠OBD+∠ODB=30°+30°=60°。
又∵OD⊥AC于E,∴∠OEA=90°。
∴∠A=180°-∠OEA-∠AOD=180°-90°-60°=30°。
又∵AB为⊙O的直径,∴∠ACB=90°。
∴在Rt△ACB中,BC=AB 。
∵OD=AB,∴BC=OD。
【考点】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定理和外角性质,含30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出处:21教育名师】
【分析】(1)由OD⊥AC OD为半径,根据垂径定理,即可得 ,又由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即可证得BD平分∠ABC。
(2)由OB=OD,根据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求得∠AOD的度数;由OD⊥AC于E,可求得∠A的度数,然后由AB是⊙O的直径,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CB=90°,从而根据含300角直角三角形中300角所对直角边是斜边一半的性质,可证得BC=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