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必修3第6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打包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调研】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必修3第6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打包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8-24 20:32:47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课时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前篇·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课前预习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现状
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________的控制,人口________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已进入了________水平国家的行列。
2.措施
(1)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进了________工作。
(2)1982年,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________。
(3)2001年,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前景
(1)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________。
(2)目标:①201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要控制在________亿以内。
②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________)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拥有良好的________,是人类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了人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主要体现在: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压力加大和________加剧。
2.缓慢矛盾的措施有:①控制________;②保护________;③启动________工程;④加大________的力度;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推进________。自我校对
一、1.有效 出生率 低生育
2.(1)计划生育 (2)基本国策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3.(1)持续增长 (2)①14 ②16亿
二、1.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森林资源 能源 环境污染
2.人口增长 基本农田 南水北调 保护资源和环境 生态农业课上篇·互动课堂
重难点突破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基本特征
(1)人口增长速度快,呈“J”型增长曲线
(2)人口增长规模大。
(3)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4)城镇人口比重加大。2.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原因
(1)人类生存环境条件适宜,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统治地位,受其他生物及非生物因素干扰很小。
(2)我国社会形式逐渐稳定,人民生活、医疗水平等有较大提高,死亡率降低,平均寿命提高,出生率却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2)区别
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并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因为人口的增长还要受到国家政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资源的影响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目前,由于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原因,促使全球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2)对水资源的压力。
虽然水是可再生资源,但也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口增加,用水量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全球现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有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十几个国家发生水荒。
(3)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的制约,对森林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4)对能源的压力
能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目前,除了矿物燃料外,木材、秸杆、粪便等都成了能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污染物在增加,同时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在降低,加剧了环境污染。4.我国由人口引发的问题及措施
(1)引发的问题
①我国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居后;
②人均耕地远少于世界人均耕地,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
③人均淡水占有量也远少于世界水平。(2)采取的措施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保护基本农田;
③启动南水北调工程;
④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注意】 人类活动在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必须特别注意生态效益及其后果。人类应严格按照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办事,合理控制自身的活动,协调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以保持生物圈的稳定。(1)表一和表二为同样三个地区的人口的1%抽样调查统计情况,请将各个地区的人口数据准确配对: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在表二中③的增长率不等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由表一的数据可以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图,A为增长型,B为相对稳定,C中年龄大的人口所占比例最大,为衰退型。
(2)表二中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等于自然增长率是指在没有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
(3)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目的,即延长世代长度,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答案 (1)② ③ ①
(2)人口迁入影响增长
(3)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解析 本题以生态系统为核心命题点,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态等知识点,综合考查识图和图文转换能力、从新信息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三个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量(图Ⅱ、Ⅲ),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的。由此可知,环境容量就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一定的,不会扩大;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
答案 B请做:课时作业(十九)课件30张PPT。第2课时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前篇·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课前预习
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的问题。
1.特点:生态环境问题具有________,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________、水资源短缺、________、酸雨、________、海洋污染和________等。
3.影响:对生物圈的________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________。【新知探究】 2010年5月5日发生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属于海洋污染,请你举例说明它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提示 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鱼类不能生存等。石油覆盖海域成为死海。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生物圈内所有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所拥有的全部________以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_,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2)间接价值
①含义: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又叫________。
②实例:森林和草地对________的保护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________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3)直接价值
①实用意义价值,如________、药用和工业________等。
②非实用意义价值,如旅游观赏、________和文学艺术创作等。【新知探究】 张家界风景区异峰巧石、山泉飞瀑、深林奇树及珍禽异兽共同组成了一幅幅相映成趣、妩媚动人的自然绝景,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什么价值?提示 直接价值,供人们游览观赏。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保护类型
①就地保护
a.概念:指在________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________及风景名胜区等。
b.意义:是对生物多样性________的保护。
②易地保护
a.概念:指把保护对象从________迁出,在________进行专门保护。
b.实例: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及濒危________。
c.意义:为________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③其他
a.建立精子库、________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________进行保护。
b.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加强对________的保护。
c.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2)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________地开发利用,但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提倡________。三、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1.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的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采取措施
(1)保护生物多样性;
(2)保护环境和资源;
(3)建立起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________。自我校对
一、1.全球性 2.气候 水资源 臭氧层 海洋 生物多样性
3.稳态 生存和发展
二、1.植物 动物 微生物 基因 生态系统
2.(2)①生态功能 ②水土 调节 (3)①食用 原料 ②科学研究
3.(1)①a.原地 自然保护区 b.最有效 ②a.原地 异地 b.动植物繁育中心 c.行将灭绝 ③a.种子 基因 b.珍稀、濒危物种 (2)掠夺式 合理的利用
三、1.自然 经济 社会 2.(3)协调与平衡【特别提醒】 酸雨的危害
(1)酸雨落在植物体上直接危害植物的茎和叶片。
(2)酸雨污染的水体,严重威胁鱼、虾和贝类的生存。
(3)使土壤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增加,从而毒害植物和土壤中的动物。
(4)酸雨会使土壤中微生物减少;从而抑制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二、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及原因分析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1)遗传多样性:指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个体的基因。
(2)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中生态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2)从进化角度看
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2)间接使用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及措施
(1)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①控制人口增长;②合理利用资源;③防治环境污染。
此外还要加强立法、执法及宣传教育。
(2)具体保护措施
①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这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②易地保护:从原地迁出,在异地建立植物园、动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③利用生物技术保护:建立精子库、种子库——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胚胎移植——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3)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要防止两个极端。
①避免盲目掠夺式开发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②避免禁止开发和利用,坚持合理开发是最好的保护,如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退耕还林(草、湖)等。典型例题分析
类型一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例题1】 (2010·黄冈高二检测)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了氟氯烃制冷剂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破坏
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会释放出CO2、SO2等气体,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形成,使用氟利昂等会破坏大气层,若水体中N、P含量过高会使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赤潮或水华。
答案 B类型二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例题2】 (2010·江苏卷)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 )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A项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项该小草和其他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故并非对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C项长在路边的小草可能含有一些利于生存的抗性基因,故可能对人类有重要价值;D项路边的小草可为某些动物提供栖息环境,该动物可能是某种害虫的天敌。
答案 B类型三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例题3】 (2010·北京理综)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这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而逐渐形成的,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物种的多样性都在升高;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物种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答案 C请做:课时作业(二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