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卷二
详细解答
本试卷共三大题,26个小题 试卷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6cm,高为8cm,则这个圆锥的母线长为( )
A.12cm B.10cm C.8cm D.6cm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圆锥的底面半径、高和母线可组成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母线长.圆锥的母线长==10(cm).故选:B.2·1·c·n·j·y
考点:圆锥的计算.
2.(2014.舟山)如图,⊙O的直径CD垂直弦AB于点E,且CE=2,DE=8,则AB的长为( )
A.2 B.4 C.6 D.8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E=2,DE=8,∴CD=10. ∴OB=OC=5. ∴OE=3.
∵⊙O的直径CD垂直弦AB,∴在Rt△OBE中,由勾股定理,得BE=5.
∴根据垂径定理,得AB=6. 故选C.
考点:1. 勾股定理;2. 垂径定理.
3.一个圆锥的母线长是9,底面圆的半径是6,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 )
A.81 B.27 C.54 D.18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圆的周长C,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l,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则圆锥的侧面积为:S侧=Cl=πrl=π×6×9=54π.故选C21·世纪*教育网
考点:圆锥的侧面积公式.
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BD的长为.若将BD绕点B旋转后,点D落在BC延长线上的点D′处,点D经过的路径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1 B.﹣ C.﹣ D.π﹣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BD′=45°,BC=CD,
∵BD的长为,∴BC=CD=1,
∴S扇形BDD′=,S△CBD=×1×1=,
∴阴影部分的面积:﹣,故选:C.
考点:1、正方形的性质;2、旋转的性质;3扇形面积的计算
5.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若将△AO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BOD,则的长为( ) 21*cnjy*com
A.π B.6π C.3π D.1.5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弧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的长==1.5π.
考点:旋转的性质;弧长的计算.
6.如图,在⊙O中,直径CD垂直于弦AB,若∠C=25°,则∠ABO的度数是( )。
A.25° B.30° C.40° D.50°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在⊙O中,直径CD垂直于弦AB,
∴,
∴∠DOB=2∠C=50°.
∴∠ABO=90°-∠DOB=40°.
故选C.
考点:1.圆周角定理;2.垂径定理.
7.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C.正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所以A选项为真命题;
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所以B选项为假命题;
C、正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所以C选项为真命题;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所以D选项为真命题.故选B.
考点:命题与定理.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B(2,0),若点C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且△ABC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有 ( )【来源:21cnj*y.co*m】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在矩形ABCD中,已知AB=2cm,BC=3cm,现有一根长为2 cm的木棒EF紧贴着矩形的边(即两个端点始终落在矩形的边上),按逆时针方向滑动一周,则木棒EF的中点P在运动过程中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
A.6 cm2 B.3 cm2 C.(2+π)cm2 D.(6-π)cm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由题意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P到B点距离始终为1,
则木棒EF的中点P在运动过程中的轨迹为分别以A,B,C,D为圆心,1cm为半径的弧,
故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矩形面积-4个扇形面积=6-4×=6-π(cm2).故选D.
考点:1.扇形面积的计算;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3.矩形的性质.
10.已知⊙O的面积为2π,则其内接正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作出图形如图,连接OB,AO并延长交 BC于点H,则AC⊥BC且BH=CH,∠OBH=300.∵⊙O的面积为2π,∴.∴.
∴.∴. 故选C.
考点:1.圆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2.垂径定理;3.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二、认真填一填 (本题有8个小题, 每小题4分, 共32分)
11.如图,△ABC的3个顶点都在⊙O上,⊙O的直径AD=2,∠ABC=30°,则AC的长度为 .
【答案】1.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连接DC,利用圆周角定理可得∠ADC=∠ABC=30°,进而得到AC=AD,即可得到答案.2-1-c-n-j-y
试题解析:连接DC,
∵AD是直径,∴∠ACD=90°,
∵∠ABC=30°,∴∠ADC=30°,
∴AC=AD(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D=2,∴AC=1.
考点:1.圆周角定理;2.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12.一个半圆形零件, 直径紧贴地面,现需要将零件按如图所示方式, 向前作无滑动翻转, 使圆心O再次落在地面上止.已知半圆的直径为6m,则圆心O所经过的路线与地面围成的面积是 .(不取近似值)
【答案】m2.
【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半圆形零件,直径紧贴地面,向前作无滑动翻转,使圆心O再次落在地面上止,圆心O经过的路径可分为以A为圆心、以3m为半径,圆心角为90°的弧OO1,线段O1O2,以B为圆心、以3m为半径,圆心角为90°的弧O2O3,然后利用圆心O所经过的路线与地面围成的面积=S扇形AOO1+S矩形ABO2O1+S扇形BO2O3和扇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如图:
圆心O先以A为圆心、以3m为半径,圆心角为90°的弧OO1,接着圆心O从O1平移到O2,且O1O2的长为半圆的长,然后圆心O以B为圆心、以3m为半径,圆心角为90°的弧O2O3,
所以圆心O所经过的路线与地面围成的面积=S扇形AOO1+S矩形ABO2O1+S扇形BO2O3
=(m2).
考点:1.旋转的性质;2.扇形面积的计算.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P在第一象限,⊙P与x轴交于O,A两点,点A的坐标为(6,0),⊙P的半径为,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
【答案】(3,2)
【解析】试题分析:过点P作PD⊥x轴于点D,连接OP,先由垂径定理求出OD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D的长,故可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过点P作PD⊥x轴于点D,连接OP,
∵A(6,0),PD⊥OA,
∴OD=OA=3,在Rt△OPD中 ∵OP= OD=3,∴PD=2
∴P(3,2) . 故P(3,2).
考点:垂径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
1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DA,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弧交DC于点E,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设DA=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AED=30°,然后求出DE,再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S扇形AEF-S△ADE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AB=2DA,AB=AE(扇形的半径),
∴AE=2DA=2×2=4,
∴∠AED=30°,
∴∠DAE=90°-30°=60°,
DE=,
∴阴影部分的面积=S扇形AEF-S△ADE,
=
=.
考点:1.矩形的性质;2.扇形面积的计算.
15.工程上常用钢珠来测量零件上小孔的直径,假设钢珠的直径是12mm,测得钢珠顶端离零件表面的距离为9mm,如图所示,则这个小孔的直径AB= mm.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设钢珠的圆心为O,过O作OC⊥AB于C,交优弧AB于D,连OC,则OA=12÷2=6mm,CD=9mm,OC=9mm-6mm=3mm,根据垂径定理得到CA=CB,在Rt△AO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AC,即可得到这个小孔的直径AB.www-2-1-cnjy-com
如图,
设钢珠的圆心为O,过O作OC⊥AB于C,交优弧AB于D,连OC,
则OA=12÷2=6mm,CD=9mm,OC=9mm-6mm=3mm,
∵OC⊥AB,
∴CA=CB,
在Rt△AOC中,AC=mm.
所以这个小孔的直径AB是毫米.
考点:垂径定理的应用.
16.如图,△ABC为⊙O的内接三角形,AB为⊙O的直径,点D在⊙O上,∠ADC=54°,则∠BAC的度数等于 .
【答案】36°
【解析】试题分析:∵∠ABC与∠ADC是所对的圆周角,∴∠ABC=∠ADC=54°,
∵AB为⊙O的直径,∴∠ACB=90°,∴∠BAC=90°﹣∠ABC=90°﹣54°=36°.
故答案为:36°.
考点:圆周角定理
17.小明过生日时,戴上了漂亮的圆锥形“寿星帽”,已知该帽的母线长是25cm,底面圆半径是10cm,则这个帽子是用面积为 cm2的扇形纸版做成的.(结果用π表示)
【答案】250πcm2.
【解析】试题分析:圆锥的侧面积=底面周长×母线长÷2.
底面圆直径是20cm,则底面周长=20πcm,侧面面积=×20π×25=250πcm2.
考点:圆锥的计算.
18.(2014.舟山)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上,AB=8,∠CBA=30°,点D在线段AB上运动,点E与点D关于AC对称,DF⊥DE于点D,并交EC的延长线于点F.下列结论:①CE=CF;②线段EF的最小值为;③当AD=2时,EF与半圆相切;④若点F恰好落在BC上,则AD=;⑤当点D从点A运动到点B时,线段EF扫过的面积是.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21cnjy.com
【答案】①③⑤.
【解析】试题分析:①如图,连接CD,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CE=CD,∴∠DCE=∠ECD.
又∵DF⊥DE,∴.∴CD=CF. ∴CE=CF. 结论①正确.
考点:1.单动点和轴对称问题;2. 轴对称的性质;3. 垂直线段的性质;4.圆周角定理;5.含30度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6.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7.切线的判定.
三、解答题(本题有8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9.(6分)如图,有一圆锥形粮堆,从正面看是边长为2m的正三角形ABC,母线AC中点为P,一条小虫在B处,它要圆锥侧面到达P处,则小虫所经过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答案】
【解析】解:设侧面展开图圆心角度数为n
则2π·1=
∴n=180°
∴△ABP为直角三角形,斜边BP为最短路线
∴BP==
答:小虫所经过的最短路程是.
思路剖析:主要考查圆锥底面周长与圆锥侧面展开图弧长关系,找出在侧面展开图中,所求路程所表示的位置关系。【出处:21教育名师】
20.(8分)(2014?湖州)已知在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点C,D(如图).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求证:AC=BD;
(2)若大圆的半径R=10,小圆的半径r=8,且圆O到直线AB的距离为6,求AC的长.
考点: 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分析: (1)过O作OE⊥AB,根据垂径定理得到AE=BE,CE=DE,从而得到AC=BD;
(2)由(1)可知,OE⊥AB且OE⊥CD,连接OC,OA,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E及AE的长,根据AC=AE﹣CE即可得出结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答: (1)证明:作OE⊥AB,
∵AE=BE,CE=DE,
∴BE﹣DE=AE﹣CE,即AC=BD;
(2)∵由(1)可知,OE⊥AB且OE⊥CD,连接OC,OA,∴OE=6,
∴CE===2,AE===8,
∴AC=AE﹣CE=8﹣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8分)已知⊙O的半径为12cm,弦AB=16cm.
(1)求圆心O到弦AB的距离;
(2)如果弦AB的长度保持不变,两个端点在圆周上滑动,那么弦AB的中点形成什么样的图形?
【答案】(1)圆心O到弦AB的距离是cm;
(2)弦AB的中点形成一个以O为圆心,以cm为半径的圆周.
【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OB,过O作OC⊥AB于C,则线段OC的长就是圆心O到弦AB的距离,求出BC,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C即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弦AB的中点形成一个以O为圆心,以4cm为半径的圆周.
(1)如图,连接OB,过O作OC⊥AB于C,则线段OC的长就是圆心O到弦AB的距离,
∵OC⊥AB,OC过圆心O,∴AC=BC=AB=8cm,
在Rt△OCB中,由勾股定理得:(cm),
答:圆心O到弦AB的距离是cm.
(2)解:如果弦AB的长度保持不变,两个端点在圆周上滑动,那么弦AB的中点到圆心O的距离都是cm,∴如果弦AB的长度保持不变,两个端点在圆周上滑动,那么弦AB的中点形成一个以O为圆心,以cm为半径的圆周.【版权所有:21教育】
考点:1.垂径定理; 2.勾股定理.
22.(10分)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OB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B的坐标分别是A(3,3)、B(1,2),△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
(1)画出△,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2)在旋转过程中,点B经过的路径的长;
(3)求在旋转过程中,线段AB所扫过的面积.
【答案】(1)作图见解析,A1(-3,3),B1(-2,1);(2)(3).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对应点A1、B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
(2)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OB的长,再利用弧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3)根据AB扫过的面积等于以OA、OB为半径的两个扇形的面积的差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1)△A1OB1如图所示,A1(-3,3),B1(-2,1);
(2)由勾股定理得,OB=,
所以,弧BB1=;
(3)由勾股定理得,OA=,
S扇形OAA1=,
S扇形OBB1=,
则线段AB所扫过的面积为:.
考点:1.作图-旋转变换;2.弧长的计算;3.扇形面积的计算.
23.(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点P在⊙O上,PB与CD交于点F,∠PBC=∠C.21教育网
(1)求证:CB∥PD;
(2)若∠PBC=22.5°,⊙O的半径R=2,求劣弧AC的长度.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试题分析:(1)先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出∠PBC=∠D,再由等量代换得出∠C=∠D,然后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明CB∥PD;21*cnjy*com
(2)先由垂径定理及圆周角定理得出∠BOC=2∠PBC=45°,再根据邻补角定义求出∠AOC=135°,然后根据弧长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劣弧AC的长度.
试题解析:(1)∵∠PBC=∠D,∠PBC=∠C,
∴∠C=∠D,
∴CB∥PD;
(2)∵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
∴,
∵∠PBC=∠C=22.5°,
∴∠BOC=∠BOD=2∠C=45°,
∴∠AOC=180°-∠BOC=135°,
∴劣弧AC的长为:.
【考点】1.垂径定理;2.圆周角定理;3.弧长的计算.
24.(10分)如图所示,△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C=BC,∠ACB=120°,在AB上取一点O,使OB=OC,以O为圆心,OB为半径作圆,过C作CD∥AB交⊙O于点D,连接BD。
(1)猜想A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试判断四边形BOC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判断;
(3)已知AC=6,求扇形OBC围成的圆锥的底面圆半径。
【答案】(1)相切 (2)四边形BOCD是菱形 (3)∴底面圆半径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也考查了菱形的判定方法和圆锥的计算.(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ABC=30°,再由OB=OC得∠OCB=∠OBC=30°,所以∠ACO=∠ACB-∠OCB=90°,然后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AC是⊙O的切线;
(2)连结OD,由CD∥AB得到∠AOC=∠OCD,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AOC=∠OBC+∠OCB=60°,所以∠OCD=60°,于是可判断△OCD为等边三角形,则CD=OB=OC,先可判断四边形OBDC为平行四边形,加上OB=OC,于是可判断四边形BOCD为菱形;(3)在Rt△AOC中,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
OC= ∴弧BC的弧长= 然后根据圆锥的计算求圆锥的底面圆半径.
试题解析(1)AC与⊙O相切
,∠ACB=120°,∴∠ABC=∠A=30°。
,∠CBO=∠BCO=30°,
∴∠OCA=120°-30°=90°,∴AC⊥OC,
又∵OC是⊙O的半径,
∴AC与⊙O相切。
(2)四边形BOCD是菱形
连接OD。
∵CD∥AB,
∴∠OCD=∠AOC=2×30°=60°
,
∴△COD是等边三角形,
,
∴四边形BOCD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BOCD是菱形。
(3)在Rt△AOC中,∠A=30°,AC=6,
ACtan∠A=6tan30°=,
∴弧BC的弧长
∴底面圆半径
考点:切线的判定;菱形的判定;圆锥的计算.
25.(12分)如图1,AB是⊙O的直径,点C在AB的延长线上,AB=4,BC=2,P是⊙O上半部分的一个动点,连接OP,CP.
(1)求△OPC的最大面积;
(2)求∠OCP的最大度数;
(3)如图2,延长PO交⊙O于点D,连接DB,当CP=DB时,求证:CP是⊙O的切线.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1)在△OPC中,底边OC长度固定,因此要想△OPC的面积最大,则要OC边上的高最大;由图形可知,当OP⊥OC时高最大;
(2)要想∠OCP的度数最大,由图形可知当PC与⊙O相切才能满足,根据切线的性质即可求得;
(3)连接AP,BP通过△ODB≌△BPC可求得DP⊥PC,从而求得PC是⊙O的切线
试题解析:(1)∵AB=4,
∴OB=2,OC=OB+BC=4.
在△OPC中,设OC边上的高为h,
∵S△OPC=OC?h=2h,
∴当h最大时,S△OPC取得最大值.
观察图形,当OP⊥OC时,h最大,如答图1所示:
此时h=半径=2,S△OPC=2×2=4.
∴△OPC的最大面积为4.
(2)当PC与⊙O相切时,∠OCP最大.如答图2所示:
∵tan∠OCP=,
∴∠OCP=30°
∴∠OCP的最大度数为30°.
(3)证明:如答图3,连接AP,BP.
∴∠A=∠D=∠APD=∠ABD,
∵∠AOP=∠DOB
∴AP=BD,
∵CP=DB,
∴AP=CP,
∴∠A=∠C
∴∠A=∠D=∠APD=∠ABD∠C,
在△ODB与△BPC中
,
∴△ODB≌△BPC(SAS),
∴∠D=∠BPC,
∵PD是直径,
∴∠DBP=90°,
∴∠D+∠BPD=90°,
∴∠BPC+∠BPD=90°,
∴DP⊥PC,
∵DP经过圆心,
∴PC是⊙O的切线.
考点:1、最值问题;2、切线的性质与判定;3、圆周角定理
26.(14分)如图1,已知∠DAC=90°,△ABC是等边三角形,点P为射线AD上任意一点(点P与点A不重合),连结CP,将线段CP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Q,连结QB并延长交直线AD于点E.21·cn·jy·com
(1)如图1,猜想∠QEP= °;
(2)如图2,3,若当∠DAC是锐角或钝角时,其它条件不变,猜想∠QEP的度数,选取一种情况加以证明;www.21-cn-jy.com
(3)如图3,若∠DAC=135°,∠ACP=15°,且AC=4,求BQ的长.
【答案】(1) 60°;(2) 60°,证明见解析;(3).
【解析】试题分析:(1)由△ACP≌△BCQ得到∠APC=∠Q,根据圆周角定理,点P、E、C、Q 四点共圆,所以∠QEP=∠PCQ=6O°.【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同(1)可得.
(3)证明△G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Q的长.
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卷一
本试卷共三大题,26个小题 试卷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6cm,高为8cm,则这个圆锥的母线长为( )
A.12cm B.10cm C.8cm D.6cm
2.(2014.舟山)如图,⊙O的直径CD垂直弦AB于点E,且CE=2,DE=8,则AB的长为( )
A.2 B.4 C.6 D.8
3.一个圆锥的母线长是9,底面圆的半径是6,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 )
A.81 B.27 C.54 D.18
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BD的长为.若将BD绕点B旋转后,点D落在BC延长线上的点D′处,点D经过的路径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1 B.﹣ C.﹣ D.π﹣2
5.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若将△AO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BOD,则的长为( )21·世纪*教育网
A.π B.6π C.3π D.1.5π
6.如图,在⊙O中,直径CD垂直于弦AB,若∠C=25°,则∠ABO的度数是( )。
A.25° B.30° C.40° D.50°
7.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B.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C.正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B(2,0),若点C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且△ABC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有 ( )www-2-1-cnjy-com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在矩形ABCD中,已知AB=2cm,BC=3cm,现有一根长为2 cm的木棒EF紧贴着矩形的边(即两个端点始终落在矩形的边上),按逆时针方向滑动一周,则木棒EF的中点P在运动过程中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2-1-c-n-j-y
A.6 cm2 B.3 cm2 C.(2+π)cm2 D.(6-π)cm2
10.已知⊙O的面积为2π,则其内接正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二、认真填一填 (本题有8个小题, 每小题4分, 共32分)
11.如图,△ABC的3个顶点都在⊙O上,⊙O的直径AD=2,∠ABC=30°,则AC的长度为 .
12.一个半圆形零件, 直径紧贴地面,现需要将零件按如图所示方式, 向前作无滑动翻转, 使圆心O再次落在地面上止.已知半圆的直径为6m,则圆心O所经过的路线与地面围成的面积是 .(不取近似值) 21*cnjy*com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P在第一象限,⊙P与x轴交于O,A两点,点A的坐标为(6,0),⊙P的半径为,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
1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DA,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弧交DC于点E,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设DA=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1·c·n·j·y
15.工程上常用钢珠来测量零件上小孔的直径,假设钢珠的直径是12mm,测得钢珠顶端离零件表面的距离为9mm,如图所示,则这个小孔的直径AB= mm.
16.如图,△ABC为⊙O的内接三角形,AB为⊙O的直径,点D在⊙O上,∠ADC=54°,则∠BAC的度数等于 .【来源:21cnj*y.co*m】
17.小明过生日时,戴上了漂亮的圆锥形“寿星帽”,已知该帽的母线长是25cm,底面圆半径是10cm,则这个帽子是用面积为 cm2的扇形纸版做成的.(结果用π表示)
18.(2014.舟山)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上,AB=8,∠CBA=30°,点D在线段AB上运动,点E与点D关于AC对称,DF⊥DE于点D,并交EC的延长线于点F.下列结论:①CE=CF;②线段EF的最小值为;③当AD=2时,EF与半圆相切;④若点F恰好落在BC上,则AD=;⑤当点D从点A运动到点B时,线段EF扫过的面积是.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解答题(本题有8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9.(6分)如图,有一圆锥形粮堆,从正面看是边长为2m的正三角形ABC,母线AC中点为P,一条小虫在B处,它要圆锥侧面到达P处,则小虫所经过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20.(8分)(2014?湖州)已知在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点C,D(如图).21·cn·jy·com
(1)求证:AC=BD;
(2)若大圆的半径R=10,小圆的半径r=8,且圆O到直线AB的距离为6,求AC的长.
21.(8分)已知⊙O的半径为12cm,弦AB=16cm.
(1)求圆心O到弦AB的距离;
(2)如果弦AB的长度保持不变,两个端点在圆周上滑动,那么弦AB的中点形成什么样的图形?
22.(10分)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OB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B的坐标分别是A(3,3)、B(1,2),△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
(1)画出△,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2)在旋转过程中,点B经过的路径的长;(3)求在旋转过程中,线段AB所扫过的面积.
23.(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点P在⊙O上,PB与CD交于点F,∠PBC=∠C.21cnjy.com
(1)求证:CB∥PD;(2)若∠PBC=22.5°,⊙O的半径R=2,求劣弧AC的长度.
24.(10分)如图所示,△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C=BC,∠ACB=120°,在AB上取一点O,使OB=OC,以O为圆心,OB为半径作圆,过C作CD∥AB交⊙O于点D,连接BD。
(1)猜想A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试判断四边形BOC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判断;(3)已知AC=6,求扇形OBC围成的圆锥的底面圆半径。
25.(12分)如图1,AB是⊙O的直径,点C在AB的延长线上,AB=4,BC=2,P是⊙O上半部分的一个动点,连接OP,CP.【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求△OPC的最大面积;
(2)求∠OCP的最大度数;
(3)如图2,延长PO交⊙O于点D,连接DB,当CP=DB时,求证:CP是⊙O的切线.
26.(14分)如图1,已知∠DAC=90°,△ABC是等边三角形,点P为射线AD上任意一点(点P与点A不重合),连结CP,将线段CP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Q,连结QB并延长交直线AD于点E.21教育网
(1)如图1,猜想∠QEP= °;
(2)如图2,3,若当∠DAC是锐角或钝角时,其它条件不变,猜想∠QEP的度数,选取一种情况加以证明;www.21-cn-jy.com
(3)如图3,若∠DAC=135°,∠ACP=15°,且AC=4,求BQ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