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七章 广泛的酸、碱、盐 本章习题课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七章 广泛的酸、碱、盐 本章习题课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28 18:5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
课题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本章作业
学科 化学 学段 初中 年级 九年级
相关领域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本章作业的教学设计目录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3
1.课标要求………………………………………………………………3
2.教育教学理论…………………………………………………………3
二、教材内容分析……………………………………………………………3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3
2.课标中的地位及摘引……………………………………………………3
三、学习者分析…………………………………………………………………4
四、教学目标……………………………………………………………………4
五、教学重难点…………………………………………………………………4
六、教学策略及研究……………………………………………………………4
七、教学准备…………………………………………………………6
八、媒体资源运用及说明…………………………………………………………6
九、教学流程图………………………………………………………………6
十、教学过程…………………………………………………………………7
十一、板书设计……………………………………………………………13
十二、教学反思……………………………………………………………14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课标要求: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在感官的刺激下加深并加强对已学知识的记忆和运用,注意培养学生在以合作性探究学习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观察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的方法。
2.教育教学理论
①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超越发展区从而达到基困难发展区的水平,然后在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本课题的设计始终坚持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依据已知的梯度设计编排。
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在一定情况下,借助外界的刺激和帮助,通过同学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本课题从能引起孩子们身边的事物为刺激点导入,环环相扣、层层进行知识的累加,使学生达到最后的学习效果。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的内容,本章作业主要涉及到酸、碱、盐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对的酸、碱、盐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并也初步认识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为完成本章作业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学生刚学完这部分知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对知识的运用如何,都需要从本章作业的学习中得到内化和提升,所以对本章作业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2.课标中的地位及摘引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于酸、碱、盐这部分教学内容表面上掌握起来并不难,教材中对这一部分的讲述也并是不多,且在不同章节也涉及到了相关的知识。学生之前学过碳的氧化物的章节中已经涉及到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且也学习了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只是并没有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进行概括和总结。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学生更系统的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并对酸和碱的之间的中和反应也进行了学习。
但如何将这些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就成了学生学完新课之后的存在的一大难点,这个难点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也尤为突出,本章作业的教学处理方式将决定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是否能达到最大的程度。
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融合的学习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广度,且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及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策略及研究
①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自身认知发展状况。
对于《本章作业》这样的教学内容,按照以往的教学惯例,都是课下由学生完成,课堂上纠正错误。但本次教学设计,将本章作业的内容进行划分,分布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环节中,将本章作业的教学和单元复习课的内容、还有知识的提升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从而将本章作业的教学内容高质量的完成,同时很好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②整个教学过程既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课前通过在线测试的方法,让学生知道了自身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也掌握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教师通过测试结果又绘制了《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知识的思维导图》,还把这份导图制成了一份测试卷,同学们从中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课堂上同学们对自主学习的部分进行交流讨论,又通过游戏,合作探究等环节加深和拓展对酸、碱、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情况,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大大降低学生在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游戏环节更是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课堂学习气氛中,将这节课的重难点逐个突破。
课后将本章作业的内容与家庭小实验相结合,让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七、教学准备
本节课采用了讲学稿模式的教学,这种学习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并结合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的学习模式,所以需要课前需要做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
1.制作并发布在线测试问卷在课前供学生自主学习时使用。
2.给学生布置《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知识的思维导图》的测试卷的学习任务。
3.制作有关游戏环节的课件。
4.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将化学版青花瓷截取至1分23秒。
5.编制《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知识的思维导图》本章作业的学习讲学稿。
七、媒体资源运用及说明
1.互动课堂和教学助手。
2.希沃EN5白版互动教学软件。
3.化学版青花瓷精简版。
八.教学流程图
九、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1分钟) 让学生读一篇情书,猜猜看,是“水先生”写给谁的情书? 有感情地共读这篇情书,并深刻体会一些知识点。猜出是“水先生”写给“硫酸小姐”的情书,并记忆其中的内容。 利用教学白板的展示功能。 不但可以考查学生的对硫酸性质的考查,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课堂学习目标(1分钟) 展示课堂学习目标。 共读。 利用思维导图展示,层次、知识架构清晰。 更直观且清晰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第一部分 课前在线测试结果反馈(3分钟) 课前发布在线测试试题,共15个单选题,2个多选题,满分100分。 学生参与答题。 利用了在线答题功能,学生自测之后便可以知道正确率,并且进行错题分析,同时教师也可以得知学生的薄弱知识点。 此环节有效的将本章作业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了分层次教学。
课堂上对整体答题情况进行反馈。 参与率达到87%分共四人
对错误率超过50%的2道测试题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 自主学习(一)成果反馈(4分钟) 教师自制思维导图,并设计成一份试卷,由学生课前完成将思维导图分为四个部分在课堂上进行进行成果展示, 学生课前完成导图试卷。课堂上进行成果汇报。 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的梳理。 思维导图更有利于对知识的梳理。随机抽取学生不但有趣味性,而且可以激起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互动助手更能很好的捕捉到关于学生的每一个瞬间。展示活动可以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
利用互动课堂随机选取学生作答,此功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推作用。
利用互动课堂中教学助手的拍照功能上传导图。
思维导图如下图
第二部分自主学习(二)巩固加深(8分钟)第三部分游戏部分(5分钟) 第四部分合作学习实验探究部分(12分钟) 播放化学版的《青花瓷》 观看视频后。 利用喀秋莎将化学版青花瓷截取了与本节课相关的1分23秒。教学白板的播放视频功能,以及播放过程中拍照截取功能。 选取的视频与本节课内容的切合度极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歌词与化学知识设置成自测试卷。 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 教学助手的随机抽取学生的功能、拍照上传功能。计时器的倒计时功能。 歌词与酸碱盐知识的紧密结合,同学们做起来兴趣极高,且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知识。
(金属离子 ( http: / / baike. / doc / 5655027.html" \t "_blank )相关) 相关知识及化学反应方程式蓝色絮状的沉淀跃然试管底 ①CuSO4+2NaOH― ↓+Na2SO4 铜离子遇氢氧根 再也不分离 蓝色沉淀 当溶液呈金黄色 因为铁三价 ②Fe2O3+ ― FeCl3+ 浅绿色二价亚铁把人迷 ③Fe+ ― FeSO4+(二氧化碳相关)逸散那二氧化碳石灰水点缀白色沉淀 ④CO2+ ― ↓ + H2O(酸碱有关)无色酚酞面对碱 羞涩脸绯红 无色酚酞遇碱显 ,遇酸显 紫色石蕊遇到碱 青蓝慢淡出 紫色石蕊遇碱显 ,遇酸显 酸碱和盐溶入水 离子解离开 氢氧化钠 ( http: / / baike. / doc / 1247383.html" \t "_blank )易吸收 潮解,有 性
以男生与女生为为单位进行对抗赛。 竞赛一:酸的分类 此环节利用了课堂活动的分类活动而设计。 趣味互动性极强,小组间的竞争让同学们兴奋异常,都为本组出战的同学加油助威。
竞赛二:碱的分类
竞赛三:盐的分类
请用教师提供的试剂完成下列任务。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组交流,并动手实验操作并派小组成员上讲台讲解。 随时拍照、摄录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并及时上传到大屏幕,供同学们回放,共同探讨研究。 使学生利用当堂所学的知识当堂就来解决问题,做到活学活用的互动。
任务一:将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三瓶进行无色溶液区分。 完成探究实验。
任务二:请设计实验区分两种白色固体,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粉末。 完成探究实验。
第五部分归纳总结(2分钟) 我们大家共同梳理关于酸、碱、盐的知识。 个别学生和学生共答完成此项任务。 利用了分类、对比的方法,更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第六部分当堂知识检测(4分钟) 测试题共分为筑基闯关和能力提升等两部分 学生答题。 白板展示教学量化评价内容 从这些内容中可以表现出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做到教师和学生对将要进行的工作和学习都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量化评价部分从而了解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确定下节课的教学目标 统计得分情况。
课后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本章作业
十一、 教学反思
作为一堂处理本章作业的传统习题课,这节课很大胆的将作业习题分为三部分课前、课中、课后,或者说将作业习题的难易程度进行了区分和转化,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这既是一节习题课、又是一节新课,又有复习课的部分,总之,这种融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从源头去学习相关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造有新鲜创意的新颖活动,努力吸引每位学生,使学生能在新的情境下站在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审视本课程的内容,让头脑中的知识不断衍生出新内涵,让能力得到新发展。
利用化学版青花瓷和游戏环节,将此节课的重难点知识结合,这些过程和环节都趣味性都极强,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又突破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当然,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总有矛盾,在课堂中有些环节我尚未处理好。如还有少数学生合作探究的实验探究认识不到位,那个教学环节中设计方案很多,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没有更好的展示出来,说明本节课的环节用时方面还是不够完美,同时我的教学用语不够简洁也是浪费课堂有效时间的,这些都是我以后不断完善的方面。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