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一中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保山一中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8-28 12:3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保山一中生物组 杜金鑫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生活在水环境中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一)、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细胞内的液体约占2/3体内大多数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外的液体约占1/3血浆组织液淋巴血细胞和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绝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环境淋巴细胞和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二)、内环境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间的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细胞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三)、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成分1、组成成分:水、无机盐、蛋白质(血浆蛋白等)、气体(O2、CO2)、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代谢废物(尿素等)、抗体、激素、神经递质等2、本质: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三)、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成分3、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的区别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和淋巴(P.4)4、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主要区别细胞内液:高钾低钠细胞外液:高钠低钾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四)、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四)、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取决于Na+和Cl-血浆和0.9%的生理盐水是等渗溶液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四)、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酸碱度的稳定与其中含有的HCO3-和HPO42-3、温度正常人体温维持在37℃左右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五)、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
血浆
组 淋巴


食物消化系统O2呼吸系统CO2呼吸系统代谢废物泌尿系统皮肤营养物质、O2组织细胞代谢废物、CO2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1、血浆pH的调节2、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3、抗原抗体的结合4、激素与膜受体的结合练一练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胰蛋白酶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D练一练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是( )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内环境B练一练3、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乳酸变成乳酸钠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
D.葡萄糖合成糖原A练一练4、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 ②的蛋白质减少将导致③增加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
D. 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练一练5、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
红蛋白
B.液体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
的内环境
C.若③为组织细胞,则各物
质交换过程如图所示: ①→②→③→④
D. 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②处D练一练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
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 .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
进入血浆和淋巴
C. 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 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B练一练6、(2010年,上海)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
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 . 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 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 细胞外液Na+浓度时内液的12倍A组织水肿的原因:1、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增加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组织液渗透压增加,组织液增加3、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渗透压上升,组织液增加4、代谢旺盛,代谢废物增加。组织液渗透压上升,组织液增加5、肾脏病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P8) 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1、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3、参与稳态维持的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三、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会遭到破坏(P.9)四、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