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科学微粒的模型与符号4-7节复习提高题
一、单选题
1.在科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②2NH3③SO2④O-2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2.如图是科学家最新发现的第四个磁性元素钌的相关信息,则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4 B.57 C.101 D.145
3.市场上有“含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4.硫酸钾铝[KAl(SO4)2]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沉淀水中的杂质外,还具有抗菌作用。硫酸钾铝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 +4 C.+6 D.+7
5.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 为 3
B.该原子易失去电子
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6.燃放爆竹时会产生多种污染性气体,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的气体是( )
A.CO B.NO C.NO2 D.SO2
7.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列化学式符合书写规则的是( )
A.碳酸钠Na2CO3 B.氖气Ne2
C.硫酸锌 ZnS D.氧化铜Cu2O
8.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面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构成
B.维生素C中,H、O元素的质量比是6:8:6
C.它是一种氧化物
D.它是由C6H8O6分子构成的
9.某元素M的化合价只有一种,它与氧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下列化学式错误的是( )
A.MCl3 B.MSO4 C.M2(SO4)3 D.M(OH)3
10.已知(NH4)2CO3和NH4Cl混合物中氮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 )
A.6% B.8% C.10% D.20%
11.某超导反磁性材料的化学式为X2Ba4Cu6On,它是由X2O3、BaCO3、CuO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假设在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n的值为( )
A.10 B.12 C.13 D.15
12.2H2表示的意义是( )
A.4个氢原子 B.氢元素 C.2个氢分子 D.氢气
13.下列含氮元素的物质:①NH3;②NO2;③HNO3;④NO;⑤N2。按氮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①⑤④②③ D.③②④⑤①
14.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在其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80%,则该氧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15.关于科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S2-: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B. :氧化镁中镁原子的化合价为+2价
C.2Al:两个铝原子
D.N2:一个氮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
16.氯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它在高氯酸中显最高价。下列表示高氯酸的化学式为( )
A.HClO3 B.HClO4 C.HClO D.HCl
17.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中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扇形图,图乙为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据图分析,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元素分别表示碳、氢、氧
B.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H6O2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5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6∶1
18.某物质R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则R的化学式为( )
A.C5H10O2 B.C5H10O5 C.C6H6O D.C6H12O6
二、填空题
19.按下列要求填写元素符号。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20. 2018年1月31日,与地球分别150年的“超级蓝色血月全食”,终于又来了。此次月食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月球,其实月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贫瘠,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是。以铁为例,仅月面表层5 cm厚的沙土中就含有上亿吨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元素”“分子”或“原子”),已知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则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假如某一天地球铁矿产资源耗尽,我们可以用“磁选”的方式对月球沙子进行处理,从而获得一部分铁 (填“单质”或“化合物”)。
21.指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
①2C ;②Fe2+ ;③SO2 ;④
22.硫化丙烯是人蒜中的一种辣素,其化学式为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功能和食疗价值。
(1)硫化丙烯由 种元素组成。
(2)硫化丙烯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 。
23.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铁离子
(2)硫酸钾
(3)两个水分子
(4)N2O5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2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ⅣA ⅤA ⅥA ⅦA
6C 碳 12.01 7N 氮 14.01 8O 氧16.00 9F 氟19.00
14Si 硅 28.09 15 磷 30.96 16S 硫 32.06 17Cl 氯 35.45
(1)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同一族元素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2)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相对原子质量是 。
(3)第15号元素的符号是 。
(4)利用表中元素,写出一种分子的构成与微粒模型“ ”相似的物质的名称: 。
(5)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 。
25.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则氧原子的实际质量可以表示为 。
26.
(1)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2Y3,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乙的化学式为 ;
(2)元素X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所形成的离子所带电子数均与氖原子相同,由X、Y两元素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相同质量的H2O2和D2O(D即2H)中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某样品可能由铁、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测得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8;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 ;若该样品由三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含有 。
27.在一种M的氧化物中,M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已知M与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7:8,则氧化物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 。已知某元素R与氢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H4,含氢为25%,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R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相同分子数的CO和CO2,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相同质量的CO和CO2,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8.(1)含磷洗衣粉中含有Na5PxO10,其洗涤废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已知在上述化合物中磷的化合价为+5,则x应为 。
(2)元素A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xA,元素B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BCly,若化合价不变,则A、B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9.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一个碳原子,“ ”代表一个氢原子,“ ”代表一个氧原子,请计算:
(1)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2)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0.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可能导致人体缺氧室息。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定结构,其化学式是C34H32N4FeO4。根据你现有的知识,请回答:
(1)一个血红素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其中C、H、O、N、Fe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2)经测定血红蛋白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35%,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n个铁原子,则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为 。(不必化简)
31.1977年8月,国际化学会无机化学分会做出一项决议:从104号元素以后,不再以人名、国名来命名,一律以新元素的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的拉丁文缩写来命名,即nil﹣0,un﹣l,bi﹣2,tri﹣3,quad﹣4,pent﹣5,hex﹣6,sept﹣7,oct﹣8,enn﹣9.照此规定,第104号元素的拉丁文名称按“un+nil+quad+ium(词缀)”应为“Unnilquadium”,其元素符号定为“Unq”,第105号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Unnilpentium”,元素符号为“Unp”,依此类推.请分别给下列元素命名:
(1)第109号元素的拉丁文名成为 ,元素符号为 .
(2)第111号元素的拉丁文名成为 ,元素符号为 .
32.如图是某厂生产的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说明,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原料]碳酸钙(CaCO3)
[功效成分]补钙,每片中含钙(以Ca计)500 mg
[食用方法]每日一次,每次一片
[规格] 2.5 g/片
(1)碳酸钙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计算该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三、实验探究题
33.小林收集了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有关数据并统计如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是 。
(2)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
。
(3)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间的关系为 。
34.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使蔬菜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
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菜中亚硫酸盐含量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
)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0668 5.5188
红烧鲫鱼 / 2.0948 3.2300 7.2397
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8.9483
。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中含有亚硝酸根离子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 。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 。
(4)用多种菜做实验的目的是 。
35.核事故中往往泄漏出污染物131I(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 mg 127I(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31I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2)131I与127I的关系是 (填字母)。
A.同种元素 B.同种物质 C.同种分子 D.同种原子
(3)假设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碘元素)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 g,
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
[问题分析]500 g该品牌食盐中,含碘的最大质量是 ;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 。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 (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原因是 。
(4)专家指出,服用碘片(有效成分为KI)可以治疗”131I造成的辐射,但服用碘酒(有效成分为I2)却会引起碘中毒。KI和I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四、解答题
36.近日浙江杭州的王大妈因食用冰箱里泡了2天的黑木耳而造成中毒。原因是久泡的黑木耳中滋生了致命毒素米酵菌酸(C28H38O7)。
(1)米酵菌酸由 种元素组成。
(2)一个米酵菌酸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3)米酵菌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4)米酵菌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7.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含有钙元素,当摄入的钙不足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如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金钙尔奇说明书用量服用,每日补充的钙元素质量是 毫克;
(2)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改为服用葡萄糖酸钙片,一日3次,通过计算说明一次应服用几片?
38.受新冠疫情影响,学校每天都会对教室和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使用的是“84”消毒液,下面是“84”消毒液的产品说明书
产品品名 “84”消毒液
主要原料 次氯酸钠(NaClO),有效含氯量≥5%
主要用途 用于瓜果、餐具、厨房用品,白色衣物及物体表面,肝炎、病毒性感冒及肺炎患者的污染物等的消毒
产品规格 500g
(1)NaClO中钠、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填最简整数比)。
(2)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计算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4)该消毒液中至少含有次氯酸钠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和正负号,表示该原子所带的电荷数和正负号;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正上方的数字和正负号,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符号或分子符号左边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分子的个数,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2H中“2”表示2个氢原子;
②2NH3中“2”表示2个氨气分子;
③SO2中“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
④ O-2 中“2”不能表示电荷数;
⑤Mg2+中“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⑥2OH-中“2”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⑦H2O中“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故A错误;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故B正确;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故C正确;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A
【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是元素的名称,左上角的数字是它的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是它的符号,正下方的数值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该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44,根据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44,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3.【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食品中各成分常指的元素的成分分析。
【解答】 市场上有“含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元素;
故答案为:A。
4.【答案】C
【解析】【分析】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用“化合价”来表示。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氢或氧与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时,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即可推出各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设S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3)+2X+8×(-2)=0,解得X=+6。
故答案为:C
5.【答案】A
【解析】【分析】(1)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和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就是质子数,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
(2)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容易得到电子,而小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
(3)一般情况下,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
(4)在元素周期表中,一行为一个周期,原子外面有几个电子层,就处在第几周期。
【解答】A.根据右图可知,R元素的质子数为13,那么x=13,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13-2-8=3<4,容易失去电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13号元素为铝元素,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该原子外面有3个电子层,因此位于第三周期,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D
【解析】【分析】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解答】A.CO中C、O的质量之比为:12:16=3:4,故A不合题意;
B.NO中N、O的质量之比:14:16=7:8,故B不合题意;
C.NO2中N、O的质量之比:14:(16×2)=7:16,故C不合题意;
D.SO2中S、O的质量之比为:32:(16×2)=1:1,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范判断。
【解答】碳酸钠写作Na2CO3,氖气写作Ne,硫酸锌写作ZnSO4,氧化铜写作CuO,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A、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D、根据维生素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维生素C是由C6H8O6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由M的氧化物确定M化合价为+3,且M只有一种化合价,判断各化学式中M化合价。
【解答】 M2O3 中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M化合价为+3价;
A、 MCl3 中氯元素为-1价,M为+3价,不符合题意;
B、 MSO4 中硫酸根为-2价,M为+2价,符合题意;
C、 M2(SO4)3 中硫酸根为-2价,M为+3价,不符合题意;
D、 M(OH)3 中氢氧根为-1价,M为+3价,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由不同种物质的各元素中固定的质量比结合所给条件进行计算。
【解答】 (NH4)2CO3和NH4Cl混合物中氮的质量分数为28%, 两种物质中氮和氢的质量比都是14:4=7:2,设元素质量比为x,则28%:x=7:2,则x=8%;
故答案为:B。
11.【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解答】 X2O3、BaCO3、CuO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X2Ba4Cu6On, 在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可知,X为+3价,钡为+2价,铜为+2价,氧为-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3)2+(+2)4+(+2)6+(-2)n=0,解得n=13;
故答案为:C。
1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解答】解: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H2可表示为:2个氢分子.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分析】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计算出每种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然后进行排序即可。
【解答】 ①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②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③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④NO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⑤N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
那么N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为:③②④⑤①。
故选D。
14.【答案】B
【解析】【分析】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据此计算出R和O的原子个数之比,进而写出氧化物的化学式,最后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R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xOy,
那么得到:80%:(1-80%)=64x:16y;、
解得:x:y=1:1;
那么化学式为RO;
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2)=0,解得:x=+2.
故选B。
15.【答案】B
【解析】【分析】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原子的个数;②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某种元素的原子;③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某种粒子带正负电荷的个数;④正上方的数字表示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
【解答】A.S2-: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而不是镁原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2Al:两个铝原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N2:一个氮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分析】可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即可,通常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
【解答】A.设 HClO3 中Cl化合价为a,则有(+1)+a+(-2)×3=0,a=+5。
B.设HClO4中Cl的化合价为b,则有(+1)+b+(-2)x4=0,b=+7.
C.设 HClO 中Cl化合价为c,则有(+1)+c+(-2)=0,c=+1。
D.设HCl中Cl化合价为d,则有(+1)+d=0,d=-1。
故答案为:B
17.【答案】D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2)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确定该物质的分子组成情况;
(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4)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确定组成原子的个数之比。【解答】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C原子、6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A6B.1个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但A元素占13.0%,则A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较小,为氢元素;同理,则C元素为碳元素,B元素为氧元素。即其化学式为C2H6O。
A.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碳、氧、氢,则元素A、B、C分别表示氢、氧、碳,故A错误;
B.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H6O,故B错误;
C.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5+16=46,故C错误;
D.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2:6:1,故D正确。
故选D。
18.【答案】B
【解析】【分析】由物质R中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可得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计算三种元素的质量及三种原子的个数,最后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由物质R中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
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40%-6.7%=53.3%;
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xHyOz;
根据质量分数可得:12x:y:16z=40%:6.7%:53.3%;
且12x+y+16z=150;
解得:x=5,y=10,z≈5;
则R的化学式为C5H10O5。
故选B。
19.【答案】(1)N
(2)O
(3)Al
(4)Na
【解析】【分析】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世界上千变万化的物质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
【解答】(1)空气中含有氧、氮等多种元素,但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2)人体内大约含有 3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4)海水中,含量较高的是氯元素和钠元素(氯 2.0%、钠和镁等 1.5%)。
故答案为:(1)N;(2)O;(3)Al;(4)Na
20.【答案】元素;26;单质
【解析】【分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
(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1)这里的“铁”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属于元素;
(2)根据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
(3)铁是只由一种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21.【答案】2个碳原子;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解析】【分析】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②离子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所带电荷的个数;
③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
④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① 2C中的“2”表示2个碳原子;
②Fe2+中的“2”表示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③S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④ 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2.【答案】(1)3
(2)1:2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
(2)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化学式C3H6S可知,硫化丙烯由C、H、S三种元素组成;
(2)根据化学式C3H6S可知,硫化丙烯中C、H原子的个数之比:3:6=1:2。
23.【答案】(1)Fe3+
(2)K2SO4
(3)2H2O
(4)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铁离子可表示为:Fe3+;(2)硫酸钾是由显+1价的钾元素和显﹣2价的硫酸根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K2SO4;(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五氧化二磷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P2O5,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水分子可表示为:2H2O;(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N2O5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
故答案为:(1)Fe3+ (2)K2SO4 (3)2H2O (4)
24.【答案】(1)增加;化学
(2)16;32.06
(3)P
(4)氮气(或氧气等)
(5)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结合本节知识点分析表格数据即可得出答案。(1)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格所包含的信息有:原子序数、元素名称(注*的是人造元素)、元素符号(红色指放射性元素)、外围电子层排由(括号指可能的电子层排布)、相对原子质量(加括号的数据为该放射性元素半衰期最长同位素的质量数)。(2)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还包含:元素单质的物理状态;元素是人工合成还是自然存在的;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
【解答】(1)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加,同一族的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2)观察元素周期表,可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6,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3)第15号元素是磷,元素符号是P。(4)利用表中元素,分子的构成是两个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有氮气、氯气或氧气。(5)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故答案为:(1)增加;化学;(2)16;32.06;(3)P;(4)氮气(或氧气等)(5)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25.【答案】
【解析】【分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设碳原子质量的1/12为p,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得到:
①;
②;
①÷②得到:;
解得:。
26.【答案】(1)XY
(2)62
(3)5:17
(4)Fe3O4;Fe2O3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列式推算两种原子的个数之比即可;
(2)根据氖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推算X和Y的核外电子数,从而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再根据得失电子情况确定离子的电荷数,从而写出化学式,计算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3)氢元素的质量=物质质量×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作比即可;
(4)分别计算出各种物质中铁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然后与样品中的二者质量之比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物质的种类。
【解答】(1)甲的化学式为X2Y3,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则;
解得:Y:X=2:3;
设乙的化学式为XnYm,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则;
;
解得:n:m=1:1;
则乙的化学式为XY。
(2)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那么X的核外电子数为:10+1=11,该元素为Na;
Y的核外电子数为:10-2=8,该元素为O;
元素X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则它的化合价为+1价;
元素Y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则它的化合价为-2价;
因此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
则相对分子质量为:23×2+16=62.
(3)设它们的质量都是m,
那么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4)氧化亚铁FeO中铁和氧的质量之比:56:16=7:2=21:6;
氧化铁Fe2O3中铁和氧的质量之比:(56×2):(16×3)=21:9;
四氧化三铁Fe3O4中铁和氧的质量之比:(56×3):(16×4)=21:8;
四氧化三铁Fe3O4中铁和氧的质量之比恰好等于混合物中两种元素之比,它与任何一种物质混合,都会使比值发生改变,因此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Fe3O4;
如果该样品由三者物质混合而成,那么可能为:
①Fe3O4、Fe2O3和FeO;
②Fe3O4、Fe2O3和Fe;
③Fe2O3、FeO和Fe,
则一定含有Fe2O3。
27.【答案】+5;12;16;1:2;11:14
【解析】【分析】运用化学式的含义、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切入解答。
【解答】某M的氧化物中,M元素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8,因为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故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则M为氮元素;
由题意可知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该氧化物的分子中M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其化学式为N2O5,
设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5=0,解得x=+5。
某种元素R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RH4,其中R的质量分数为75%,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5%,则R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5%:25%=3:1,设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x:(1×4)=3:1,x=12,R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16。
假设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为1个分子,则1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氧元素的质量比即为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假设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均为mg,则相同质量的CO和CO2,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4。
故答案为:+5;12;16;1:2;11:14
28.【答案】(1)+3
(2)BxAy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首先根据两个化学式推算出A、B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A、B组成化合物时原子的个数之比即可。
【解答】(1)根据化学式 Na5PxO10可知,(+1)×5+(+5)x+(-2)×10=0,解得:x=+3;
(1)根据NaxA 得到:(+1)x+A=0,那么A的化合价为-x;根据 BCly得到:B+(-1)y=0,那么B的化合价为+y。设A、B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BmAn,B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my+(-x)n=0,则它们的原子个数之比为:m:n=x:y,因此化学式为BxAy。
29.【答案】(1)1:2:1
(2)40%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数出一个乙酸分子中三种原子的个数然后作比即可;
(2)乙酸中碳原子的质量分数=。
【解答】(1)在一个乙酸分子中,碳原子有2个,氢原子有4个,氧原子有2个,那么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2:4:2=1:2:1;
(2)乙酸的分子质量为:12×2+1×4+16×2=60;
那么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0.【答案】(1)75;34:32:4:4:1
(2)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该种原子的个数,将所有数字相加就是该分子包含的原子总数;
(2)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34H32N4FeO4 可知, 一个血红素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为:34+32+4+1+4=75。其中 C、H、O、N、Fe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34:32:4:4:1 。
(2)根据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得到,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31.【答案】(1)Unnilennium;Une
(2)Unununinm;Unu
【解析】【分析】该题是信息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题目信息的接受能力及简单应用;
【解答】(1)104号元素 1用Un代表,0用nil代表,4用enn代表,最后加上词缀ium;缩写是取第一个数字的前两个字母,第三个数字的首字母即可;故答案为:Unnilennium;Une;
(2)111号元素 1用Un代表;最后加上词缀ium;缩写是取第一个数字的前两个字母,第三个数字的首字母即可;故答案为:Unununinm;Unu;
故答案为:(1)Unnilennium;Une;(2)Unununinm;Unu。
32.【答案】(1)1 : 4
(2)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
则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2)用钙元素质量÷钙在碳酸钙中的质量分数计算出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再根据
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aCO3 可知,碳酸钙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3)=1:4;
33.【答案】(1)+6
(2)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逐渐从+1升高到+7
(3)绝对值的代数和为8
【解析】【分析】(1)根据条形图确定硫元素的最高正价;
(2)根据图像分析元素化合价随核电荷数变化的规律;
(3)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据此对正负化合价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1) 从图中可以看出,硫元素的最高正价+6价;
(2)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逐渐从+1升高到+7。
(3)以S元素为例,它的最外层电子有6个,可以得到2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带上2个单位的负电荷;也可以失去6个电子,带上6个单位的正电荷。因为2+6=8,所以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间的关系为:绝对值的代数和为8。
34.【答案】(1)+3
(2)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随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
(3)低温、密封,尽量缩短储存时间
(4)使得出的结论更客观,更具有普遍意义
【解析】【分析】(1)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各组成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温度和是否密封等因素的变化规律;
(3)根据前面得到的结论分析解答;
(4)在科学探究中,使用不同的器材多次完成实验,可以收集到多组数据,从而使得出的结论更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解答】(1)亚硝酸盐中含有亚硝酸根离子
,其中O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各组成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得到:x+(-2)×2=-1,解得:x=+3价。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明显偏高。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低温、密封,尽量缩短储存时间。
(4)用多种菜做实验的目的是:使得出的结论更客观,更具有普遍意义。
35.【答案】(1)53
(2)A
(3)25mg;2kg;不能;日常生活中,人不可能一次性食用2kg食盐
(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
【解析】【分析】(1)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
(3)【问题分析】根据“20~50mg/kg”计算出含碘的最大质量。含碘的质量与食盐的质量成正比,据此计算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实验的质量。
【结论】将一次性食用食盐的质量与每天的食用标准进行比较即可。
(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131I的质子数为53,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
(2)根据元素的定义可知,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131I与127I的质子数都是53,只是中子数不同,则二者为同种元素,故选A。
(3)【问题分析】根据“20~50mg/kg”可知,
500g食盐中含碘的最大质量为:
。
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
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
。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原因是:日常生活中,人不可能一次性食用2kg食盐。
(4)碘酒中的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KI中的碘是碘离子,KI和I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
36.【答案】(1)三
(2)73
(3)168:19:56
(4)482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Χ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解答】(1) 米酵菌酸由 三种元素组成;
(2)一个 米酵菌酸分子由28+38+7=73个原子构成;
(3) 米酵菌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Χ28):(1Χ38):(16Χ7)=168:19:56;
(4)米酵菌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Χ28+1Χ38+16Χ7=482.
故答案为:(1)三;(2)73:(3)168:19:56;(4)482.
37.【答案】(1)560
(2)430
(3)每片葡萄糖酸钙片含钙元素:;
每次需要服用葡萄糖酸钙片:。
【解析】【分析】(1)根据每片含钙量×每天的片数计算;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3)首先用葡萄糖酸钙片的质量×盖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其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再用计算出每次服用的片数。
【解答】(1)按金钙尔奇说明书用量服用,每片含钙280mg,每日服用2片,则每日补钙的元素质量:280mg×2=560mg。
(2)根据右图可知,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30;
(3)每片葡萄糖酸钙片含钙元素:;
每次需要服用葡萄糖酸钙片:。
38.【答案】(1)根据化学式 NaClO 可知,次氯酸中钠、氯、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3×1):(35.5×1):(16×1)=23:71:32。
(2)在 NaClO 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x=0,解得:x=+1。
(3)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7.7%;
(4)该消毒液中至少含有次氯酸钠的质量:
答:该消毒液中至少含有次氯酸钠的质量约为52g。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2)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与式量的比值。
(4)首先用消毒液的质量×5%计算出氯元素的质量,再根据计算次氯酸的质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