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上数学每周一练+每周自我评价测试(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第三周)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上数学每周一练+每周自我评价测试(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第三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9-10 12:23:49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上数学每周一练(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第三周)
选择题
1.若从长度分别为3、5、6、9的四条线段中任取三条,则能组成三角形的可能性有(  )
A. 一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2.如图,点D、E分别在AC、AB上,已知AB=AC,添加下列条件,不能说明△ABD≌△ACE
的是( )A.∠B=∠C B.AD=AE C.∠BDC=∠CEB D.BD=CE
3.如图,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且PA平分∠BAC,则△APD与△APE全等的理由不是( )21cnjy.com
A、SAS B、AAS C、SSS D、ASA
4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画出惟一△ABC的是(  )
A.AB=3,BC=4,CA=8    B.AB=4,BC=3,∠A=30°
C.∠A=60°,∠B=45°,AB=4    D.∠C=90°,AB=6
5.如图,中,,若沿图中虚线截去,则=( )
A、 B、 C、 D、
6.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下,其中说明△A/O/B/≌△AOB的依据是( )A.SSS B.SAS C.ASA D.AAS21·cn·jy·com

7.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能说明∠AOC=∠BOC的依据是(  )
A、SSS B、ASA C、AAS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8.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在三角形内 B. 直角三角形的高只有一条
C. 三角形的高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 D.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外
如图,△ABC中,∠C=90°,AB的中垂线DE交AB于E,交BC于D,若AB=10,AC=6,
则△ACD的周长为( )
A.14 B.16 C.20 D.18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如图,是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已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② ;③ ;④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11. 把命题“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改写成如果 ,那么 .
12.在△ABC中,AB=3cm,BC=7cm,AC= acm,则a边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3.在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这三种三角形中,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的是_________三角形;www.21-cn-jy.com
14.如图,如果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图中所标数据,可以推理得到∠α=
15. 在△ABC中,∠A=∠B=∠C,则∠B=
16.如图,已知DO⊥AB,OA=OD,OB=OC,则∠OCE+∠B=
17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如图放置,最小锐角的顶点D恰好放在等腰直角三角板的斜边AB上,BC与DE交于点M.如果∠ADF=100°,那么∠BMD为 度.
如图,在ΔABC中,AD是ΔABC的高,AE是ΔABC的角平分线,已知∠BAC=82°,
∠C=40°,则∠DAE=

19.写出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定理是:
20.如图,电子跳蚤游戏盘是如图所示的△ABC,AB=AC=BC=6.如果跳蚤开始时在BC边的P0处,BP0=2.跳蚤第一步从P0跳到AC边的P1(第1次落点)处,且CP1= CP0;第二步从P1跳到AB边的P2(第2次落点)处,且AP2= AP1;第三步从P2跳到BC边的P3(第3次落点)处,且BP3= BP2;…;跳蚤按照上述规则一直跳下去,第n次落点为Pn(n为正整数),则点P2012与点P2013之间的距离为______2·1·c·n·j·y
三.解答题
21.如图,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则∠CAD=∠CBD.请说明理由:
解:∵ 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
∴AC= , =BD( ).
在 和 中, =BC,AD= ,
CD= ( ),
∴ ≌ ( ).
∴ ∠CAD=∠CBD( ).
22..如图,已知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P.
(1)当∠A=70°时,求∠BPC的度数;
(2)当∠A=112°时,求∠BPC的度数;
(3)当∠A=时,求∠BPC的度数.
23.如图,点D在△ABC的AB边上,且∠ACD=∠A.
(1)作∠BDC的平分线DE,交BC于点E(用尺规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判断直线DE与直线AC的位置关系(不要求证明).
24.在中,平分,点为直线上一动点,于点。
(1).如图1,当, ,点与点重合时,求的度数;
(2)如图2,当点在延长线时,求证:;
(3)如图3,当点在边所示位置时,请直接写出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25.如图,在中,,,,AF=10cm, AC=14cm,动点E以2cm/s的速度从点向点运动,动点以1cm/s的速度从点向点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21教育网
(1)求证:在运动过程中,不管取何值,都有;
(2)当取何值时,与全等;
(3)在(2)的前提下,若,,求


浙教版八上数学每周一练(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第三周)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C
B
A
A
C
A
B
解答题
21.解:∵ 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已知),
∴ AC= BC,AD=B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在△CDA和△CDB中,AC=BC,AD= BD,CD=CD(公共边相等),
∴ △CDA≌△CDB(SSS).
∴ ∠CAD=∠CB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22.解:(1)∵ BP和CP分别是∠B与∠C的平分线,∴ ∠1=∠2,∠3=∠4.
∴ ∠2+∠4=(180°-∠A)=90°-∠A,∴ ∠BPC =90°+∠A.
∴ 当∠A=70°时,∠BPC =90°+35°=125°.
(2)当∠A=112°时,∠BPC=90°+56°=146°.
(3)当∠A=时,∠BPC=90°+ .
23.解:(1)如图所示:
(2)DE∥AC
∵DE平分∠BDC,
∴∠BDE=∠BDC,
∵∠ACD=∠A,∠ACD+∠A=∠BDC,
∴∠A=∠BDC,
∴∠A=∠BDE,
∴DE∥AC.
24. (1)
(2)如图,作射线AO,
则∠4=∠1+∠2,∠3=∠5+∠P,
所以,∠3+∠4=∠1+∠2+∠5+∠P,
∵PO⊥BO, ∴∠3+∠4=90°,
∴∠1+∠2+∠5+∠P=90°,
即∠BAC+∠2+∠P=90°,
∵BO平分∠ABC, ∴∠2=∠ABC,
∵∠ABC+∠BAC+∠ACB=180°, ∴∠ABC=180°-∠BAC-∠ACB,
∴∠2=(180°-∠BAC-∠ACB), ∴∠APO=90°-∠BAC-∠2
=90°-∠BAC-(180°-∠BAC-∠ACB)=(∠ACB-∠BAC);
(3) ∠APO=180°-(∠ACB-∠BAC)
25.解:(1)
(2)

浙教版八上数学每周自我评价测试(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第三周)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一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
1.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1.5cm 3.9cm 2.3cm B、3.5cm 7.1cm 3.6cm21教育网
C、6cm 1cm 6cm D、4cm 10cm 4cm
( )


能说明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一个是锐角,另一个是钝角”为假命题的
两个角是( )
A.120°,60° B.95.1°,104.9° C.30°,60° D.90°,90°
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所示,∠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
顶点C的射线OC即是∠AOB的平分线.做法中用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
A.SSS B.SAS C.ASA D.SSA
5.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其中∠C=90°,∠B=45°,∠E=30°,则∠BFD的度数是( )www.21-cn-jy.com
A.15° B.25° C.30° D.10°
6.如图是玩具拼图模板的一部分,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
中能和△ABC完全重合的是( )A.甲和丙 B.丙和乙 C只有甲 D只有乙
7.下列命题真命题是( )
A.同位角相等 B.底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对顶角相等 D.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钝角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的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 B.所有的命题都是定理;
C.所有的定理都是命题; D.所有的公理都是真命题.
9.已知△DEF≌△ABC,AB=AC,且△ABC的周长是23cm,BC=4cm,则△DEF的边长中必有一边等于( )21·cn·jy·com
A、9.5cm B、9.5cm或9cm C、9cm D、4cm或9cm
10.如图,和分别是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是∠A1BD的角平分
线,是的角平分线,是的角平分线,是的角平分线,
若,则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应将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填在空格内!.
11.如图,△ABC的面积是12,BD=2CD,点E是AD的中点,则△ACE的面积是

12.如图,在△ABC中,AB=AC,AB的中垂线DE交AC于点D,交AB于点E,如果BC=10,
△BDC的周长为22,那么AB=
13.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使等腰直角三角板DEF的锐角顶点D放在另一块直角三角板
(∠B=60°)的斜边AB上,两块三角板的直角边交于点M.如果∠BDE=75°,那么∠AMD
的度数是
14.判断该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原命题:钝角三角形只有两个锐角,逆命题是 命题15.如图,∠ABC=50°,AD垂直平分线段BC于点D,∠ABC的平分线BE交AD于点E,连接EC,则∠AEC的度数是__________21cnjy.com
16.如果画一条直线将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图形,那么这样的直线可以画_______条
三.解答题(共7题,共66分)
温馨提示:解答题应完整地表述出解答过程!
17(本题8分)如图,点A、D、B、E在同一条直线上,BC∥EF,AC=DF,∠C=∠F,请你从以下三个判断①BC=EF;②AC∥DF;③AD=DE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并加以证明.

18(本题8分).如图,△ABC中,∠BAC=110°,BC=10,若MP和NQ分别垂直平分AB
和AC,求(1)∠PAQ的度数; (2)△APQ的周长。

19(本题8分).已知:线段a,∠α.求作:△ABC,使AB=AC=a,∠B=∠α.
20.(本题10分)如图,已知Rt△ABC≌Rt△ADE,∠ABC=∠ADE=90°,BC与DE相交于点F,连接CD,E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图中还有几对全等三角形,请你一一列举;
(2)求证:CF=EF.

21.(本题10分)如图所示,P是∠BAC内的一点,PE⊥AB,PF⊥AC,垂足分别为E,F,AE=AF.
求证:(1)PE=PF;(2)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

(本题10分)如图所示,在△ABC中,∠C=90°, 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
E,点F在AC上,BD=DF.证明:(1)CF=EB.(2)AB=AF+2EB.

(本题12分)已知:在△中,,点是的中点,点是边
上一点.(1)垂直于点,交于点(如图①),求证:.
(2)垂直,垂足为,交的延长线于点(如图②),找出图中与相等的线段,并证明.

浙教版八上数学每周自我评价测试(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第三周)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A
A
A
C
B
A
C
三.解答题
17.解1:选择结论①
证明:∵BC∥EF
∴∠ABC=∠E       
在△ABC和△DEF中
∠ABC=∠E ∠C=∠F AC=DF
∴△ABC≌△DEF ∴BC=EF 21教育网
解2:选择结论②
证法1:∵BC∥EF
∴∠ABC=∠E
∵∠A+∠C+∠ABC=180°,∠EDF+∠F+∠E=180°,∠C=∠F
∴∠A=∠EDF
∴ AC∥DF
证法2:与解法1同,证△ABC≌△DEF
∴∠A=∠EDF ∴ AC∥DF
18解:. (1)∠PAQ=40° (2)周长为10
19.解: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
20.(1)解:△ADC≌△ABE,△CDF≌△EBF.
(2)证明:如图,连接CE.

∵Rt△ABC≌Rt△ADE,
∴AC=AE.
∴∠ACE=∠AEC.
又∵Rt△ABC≌Rt△ADE,
∴∠ACB=∠AED.
∴∠ACE-∠ACB=∠AEC-∠AED,即∠BCE=∠DEC.
∴CF=EF.
21.证明:(1)连接AP,因为AE=AF,AP=AP,PE⊥AB,PF⊥AC,
所以Rt△APE≌Rt△APF,
所以PE=PF.
(2)因为Rt△APE≌Rt△APF,所以∠FAP=∠EAP,
所以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到
AB的距离=点D到AC的距离,即CD=DE.再根据Rt△CDF≌Rt△EDB,得CF=EB.
(2)利用角平分线性质证明△ADC≌△ADE,∴ AC=AE,再将线段AB进行转化.
证明:(1)∵ 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C⊥AC,∴ DE=DC.
又∵ BD=DF,∴ Rt△CDF≌Rt△EDB,∴ CF=EB.
(2)∵ 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C⊥A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ADC≌△ADE,∴ AC=AE,
∴ AB=AE+BE=AC+EB=AF+CF+EB=AF+2EB.
23. (1)证明:因为垂直于点,所以,所以.
又因为,所以.
因为, ,所以.
又因为点是的中点,所以.所以∠DCB =∠A.
因为,所以△≌△,所以.
(2)解:.证明如下:
在△中,因为,,
所以.
因为,即,所以,所以.
因为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所以.
在△和△中,,,
所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