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气压带和风带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1.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特性、成因及作用。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绘制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流模式。
3.绘制低、中、高纬三圈环流模式图,简要描述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重点、难点)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模式图,归纳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位置及分布规律。(重点)
5.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重点)
导入新课:
先播放 “全球大气环流”的视频 。 引导学生
观察全球的大气是如何运动的?大气的运动又有何规律呢?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激发学生对问题思考的兴趣。
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大
气
环
流概念作用自学感知成因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达成学习目标1特性全球性、规律性、长时期的平均状态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探究一: 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赤道,不考虑地球自转,在赤道与极地间存在怎样的热力环流呢?达成学习目标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自主探究1、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动手绘制赤道和
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2、比较赤道和极地近地面的气压的高低。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一方面锻炼学生独立完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画图的能力。同时,降低了新知识的难度,增加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阅读教材p33页活动,独立完成:南极北极单圈环流达成学习目标2这个单圈环流能不能维持下去? 不能, 因为地球的表面是不均匀的
而且地球在不停的自转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气又是如何运动的呢?探究二: 假设地表均匀,引起大气运动
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
和地转偏向力。
大气是如何运动的呢?达成学习目标3、4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P33-35页图文,描述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动手绘制低、中、高纬三圈环流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并简要说明气流运动的特点和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原因。分组方法:每4人一个小组,用时3分钟。流程:小组合作:看、 说、画(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代表上台 :画 、讲(客串教师角色)(教师补充纠正)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和师生角色转换,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绘图能力。 低纬环流图中高空气流在30°处下沉,内容抽象性较强,通过北半球低纬环流立
体图辅助学生理解。难点突破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立体图,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低纬环流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60°N30°N0°极锋三圈环流达成学习目标3①低纬环流② 中纬环流③高纬环流动手尝试: 通过三圈环流立体图,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近地面部分,引导学生总结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并在全球气压带、风带形成与分布示意图上,填出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同时画出各风带的风向。
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图30°N0°60°N30°S60°S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西 风 带东 北 信 风 带极地东风带西 风 带东 南 信 风 带七
带
六
风达成学习目标4设计意图 使学生从抽象的三圈环流转移到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了重点。300N思维拓展:600S300S00900N600N900S阴雨阴雨阴雨晴朗晴朗晴朗晴朗极地高压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东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通过思维拓展,将知识往更深层次延伸,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为后边气旋、反气旋做好铺垫,理论逐渐接近实际。设计意图中国科考队到北极地区考察,他们
搭帐篷的时候门口应朝什么方向?西南方向体验成功探究三: 地球在做自转运动的同时也在做公转运动。若再考虑公转这一因素,三圈环流所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将会有何变化呢?达成学习目标5考虑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就北半球说, 。1、气压带、风带随 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太阳直射点观察分析达
成
学
习
目
标
5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伦敦奥运会期间
(7月27日到8月12日)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思
考小结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
课后思考:
地表形态的差异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什么影响呢?近地面气压带与风带对我们各地的气候形成有什么作用呢?
便于下节课的学习,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利用硬纸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通过自己亲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理解清楚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
课下制作检测学习目标1、21、单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是( A )
A、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 B、地形的障碍
C、地转偏向力 D、摩擦力检测学习目标3、42、下图中所示为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B.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C.乙是西北风,丙是东南风
D.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检测学习目标53、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北极科考最佳季节
B.郑州阴冷季节
C.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北
D.南极出现极夜单圈环流地球自转使其偏三圈环流地球公转使其移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7个气压带、6个风带 结 果冷热不均使其动板书设计气压带和风带……
设计意图:本节课依据课程标准要求,从动、偏、移层层深入,条理清晰;同时,我们知道地表形态是有差异的,地表不均一的情况下,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为冬、夏气压中心的形成做好铺垫。谢谢大家欢迎指导! 中牟县第四高级中学 张国伟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赤道北纬30度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南风北纬30度形成高压被迫下沉高空形成
高压难点解疑